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55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docx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48号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卫办科教发〔2007〕48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办科教发〔2007〕48号

【发布日期】2007-03-15

【生效日期】2007-03-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

(卫办科教发〔2007〕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和人事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落实城市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工作,我部组织制订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现印发你们,以指导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

一、培养目标

遵循以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社区卫生需求为导向,实践、思考、学习为方法,培养全科医师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及相关理论、临床和社区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学员热爱、忠诚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精神,掌握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其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转诊、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技能,具有一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管理能力,达到全科医师骨干的基本要求,成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的业务骨干人才。

二、培训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现从事医疗工作的注册执业医师,并同时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或五年及以上高年资医师。

三、培训时间与方法

培训时间:

全脱产10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培训:

1个月。

2.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8个月。

3.社区实践:

1个月。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医院科室轮转和社区培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培训(1个月)

(一)全科医学基本理论。

掌握: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功能与服务体系;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与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接诊技巧及工作方式;全科医学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生命周期保健和临床预防的概念与原则;周期性健康检查的原则;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包括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医德医风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熟悉:

全科医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家庭评估的基本工具及特点。

了解:

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与政策;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循证医学在全科医学中的应用和特点、循证的基本方法。

(二)医患关系与交流技巧

掌握: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调整医患关系的主要方法。

熟悉:

与患者交流的常用技巧;常见医疗纠纷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三)康复医学。

熟悉:

社区康复的概念、组成要素、工作任务及组织机构;社区康复的服务模式与内容。

了解:

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康复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

(四)心理卫生。

熟悉:

社区常见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转诊及处理原则。

了解:

社区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方法与技术。

(五)文献收集及利用。

熟悉:

计算机文献检索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文献评阅的基本思路;熟悉论文撰写的方法。

(六)常见症状鉴别诊断。

掌握乏力、发热、腹泻、失眠、消瘦等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七)临床岗前培训。

掌握:

体格检查操作规范;心电图机操作及注意事项;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临床常见X线、B超结果的解读;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和化验值的解读;病历的基本内容与书写要求;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熟悉:

临床培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第二部分医院轮转培训(8个月)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实际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

安排内科4个月;急诊1个月;急救(院前)0.5个月;妇产科0.5个月;儿科0.5个月;外科0.5个月;传染科0.5个月;机动0.5个月。

各科实习内容,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一)内科(4个月)。

1.心血管系统疾病。

(1)实习内容:

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掌握:

血压的测量;循环系统的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急救;正确认读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

熟悉:

心脏X线特点;超声心动图结果解读;心脏起博器安装的适应症及社区指导原则。

了解:

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症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呼吸系统疾病。

(1)实习内容:

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掌握:

正确痰标本的留取方法;常见呼吸系统疾病X线片判读;危重病人吸痰;正确吸氧的方法、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熟悉:

雾化吸入器和气雾剂的使用方法。

3.消化系统疾病。

(1)实习内容:

消化性溃疡、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急慢性肠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性胰腺炎。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掌握:

腹部查体的方法;安置胃管、灌肠的技术。

4.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1)实习内容: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低)、高脂血症、痛风。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掌握:

快速血糖测定方法;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熟悉:

尿微量蛋白试纸使用方法。

5.血液系统疾病。

(1)实习内容:

贫血、出血性疾病、白血病。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掌握:

血液细胞分析结果的辨认。

了解:

骨髓穿刺的适应证和操作方法。

6.泌尿系统疾病。

(1)实习内容:

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能不全。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掌握:

尿标本的采集方法;导尿术。

7.风湿免疫性疾病。

(1)实习内容: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了解:

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抗“O”、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检查的临床意义。

8.神经系统疾病。

(1)实习内容:

脑血管病、痴呆。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老年痴呆的早期识别及社区照顾原则。

(3)基本技能。

掌握:

常用神经系统的物理诊断方法;眼底镜的检查技术。

(二)外科(0.5个月)。

1.实习内容:

外科感染、甲状腺肿、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疝、阑尾炎、急性胆囊炎、下肢静脉曲张、烧伤、前列腺疾病。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掌握:

无菌操作技术。

熟悉:

外科清创原则与方法;小伤口的缝合技术。

(三)妇产科(0.5个月)。

1.实习内容:

围产期保健、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异常产褥、围绝经期综合征、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月经失调、阴道膨出、子宫脱垂、计划生育指导。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健康问题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围产期保健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

熟悉青春期、围产期保健方法与技术。

3.基本技能。

掌握:

阴道窥器使用;妇科双合诊检查;各种避孕工具使用方法。

(四)儿科(0.5个月)。

1.实习内容:

新生儿黄疸、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热惊厥。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3.基本技能。

掌握:

查体方法、用药特点、药物剂量的计算、小儿液体疗法的方法。

熟悉:

小儿病史特点、小儿急诊急救方法、儿童生长发育指导。

(五)传染病(0.5个月)。

1.实习内容: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禽流感。

其他传染病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安排。

2.基本知识:

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

(六)急诊(1个月)。

1.实习内容:

高热、昏迷、头痛、抽搐、晕厥、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腹痛、呕血、便血、尿道刺激症、血尿、鼻出血、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休克;各系统的急危重症;中毒和意外伤害。

2.基本知识:

掌握:

心肺复苏药、强心利尿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解痉平喘药、镇痛镇静药物、止血药、解毒药物的合理应用。

熟悉:

上述急诊常见症状和问题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方法及流程。

3.基本技能。

掌握:

洗胃、催吐、导泻技术。

了解:

电除颤的方法;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七)院前急救(0.5个月)。

掌握: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的原则与方法;理化因素所致伤害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和转诊前的准备。

(八)选修(机动0.5个月)。

学员可自选1~2个临床科室进行实习。

各地区根据学员学习需求情况具体安排。

第三部分社区培训(1个月)

社区实践包括一周的理论培训和三周的社区实践。

(一)理论培训(1周)。

1.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

掌握:

健康档案的内容与书写方式;掌握家庭生活周期保健的内容与方法、家系图的绘制与家庭结构分析。

熟悉:

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社区卫生问题诊断的原则和基本步骤;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及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双向转诊原则及其操作方式。

2.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

掌握: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社区诊断有关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统计分析等方法。

3.预防医学。

掌握:

社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评价、预防控制原则与管理规范;社区慢性病(糖尿病等)的膳食指导原则与方法;社区居民群体和病人个体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方法。

了解: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策略;职业性危害因素及其预防策略。

4.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掌握:

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方法。

熟悉: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质量评价指标和管理原则。

了解: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二)社区实践(3周)。

1.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掌握:

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与病人沟通技巧;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实际应用;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社区健康档案建立的思路和资料收集途径;培训期间,每人至少完成2份不同健康问题的健康档案(内容包括:

个人的一般信息、SOAP的记录方式、家系图、随访记录、流程表);社区常用药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病人群体和个体的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询、评价等),至少组织实施一次群体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

通过社区诊断的个案教学,基本掌握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诊断资料的形成过程。

熟悉:

社区常见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的社区管理方法;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掌握:

重点人群(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贫困居民)的健康管理及相关政策。

3.全科医疗服务管理。

掌握:

社区卫生/全科医疗服务中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常用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程序;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方法。

熟悉: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工作模式;与社区组织和其他专业人员沟通的渠道和沟通的技术。

了解: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药品、财务与信息等管理原则及程序。

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预防保健机构见习。

熟悉: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内容与程序。

了解:

儿童保健、产后访视。

五、组织管理与培训基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并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

1.理论培训:

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

2.临床技能培训:

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临床培训基地进行。

3.社区实践:

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社区培训基地进行。

六、考核与结业

考核工作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

考核合格者,由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合格证书》。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