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5564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体例(专科).doc

附件5

黄河交通学院

 

课程标准

(专业知识平台课程+职业能力平台课程)

 

 

课程编号:

14320042

课程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

课程性质:

专业知识平台课程

适用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课程负责人:

孙亚平

制(修)订时间:

2016年11月23日

专业负责人审核: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

 

 2016年11月

一、课程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

二、内容简介:

依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8个项目,分别为:

明挖法施工、浅埋暗挖法施工、盾构法施工、沉管法施工、高架结构施工、无砟轨道施工、无缝线路施工、单轨交通及磁悬浮交通等内容。

三、课程定位

(一)课程专业背景分析

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内容广泛,综合性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解决实际问题。

包含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法的种类、工程结构、施工原理、施工技术操作、技术资料查阅等内容。

其功能是让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方法及工艺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有整体的、系统的认识,掌握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切实提高综合技能,为今后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施工及养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本课程以工程地质,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为依托,以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为辅。

在此基础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地下隧道施工的工程技术,保障工程质量。

同时,本课程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施工与维护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场站设计构成施工技术主体结构,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城市轨道施工技术流程与要点,进而为进入施工岗位前提供技术支持。

四、课程改革理念及设计思路

(一)本教材改革的理念在于突出实践性,进行主要知识点和了解知识的区分,对基础性的及以后工作中经常用的知识点重点讲解,对于理论性很强而且今后实际工作中不经常用的知识点大胆删除,教学以实用为目的。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层层深入,为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注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讲课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加学生的兴趣。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目标是在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方法及适用范围的基础之上,了解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的方法体系,以及运用施工条件进行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并通过实例讲解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以后的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

以城市轨道施工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城市轨道施工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以书本知识的传授变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结合职业技能,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本课程标准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教育中相关技能考核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五、建议课时:

64课时

六、课程目标:

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目标,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总体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开挖工程及轨道工程施工的能力;具有企业和作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2)具体目标,将总目标具体化,详细列出课程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一)能力目标

(1)结合工程条件科学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开挖方法;

(2)能掌握土方开挖结合的支护类型的选择与施工;

(3)能指导隧道开挖的测量监测工作;

(4)能够组织完成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工作。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及发展;

(2)理解明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沉管法的适用条件及施工工序;

(3)掌握隧道开挖支护结构的类型及适用特点;

(4)掌握无砟轨道的构造及施工方法;

(5)掌握无缝线路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

(2)具有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表述、回答等语言表达能力;

(5)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6)具有安全意识;

(7)具有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责任感、创新意识。

七、课程内容设计

编号

模块名称

学时分配

1

课程导论

2

2

第一章明挖法施工

8

3

第二章浅埋暗挖法施工

10

4

第三章盾构法施工

8

5

第四章沉管法施工

6

6

第五章高架结构施工

6

7

第六章无砟轨道施工

6

8

第七章无缝线路施工

12

9

第八章单轨交通及磁悬浮交通

6

综合实训

合计

64

注:

模块项可根据本课程实际自行增删

八、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项目编号

能力训练

项目名称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相关支撑

知识

训练方式

手段步骤

结果(可展示)

1

明挖法施工

能够利用明挖法进行基础施工;能够组织实施地下连续墙施工;知道各种围护结构的特点。

明挖法的特点与施工工序;基坑种类及其对土质的适应性;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基坑土钉墙围护结构施工;排桩围护结构施工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法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自学及实践能力。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挖法的特点与施工工序;掌握基坑种类及其对土质的适应性;掌握地下连续墙的围护结构;了解基坑土钉墙围护结构;了解排桩围护结构。

2

浅埋暗挖法施工

能够利用浅埋暗挖法施工;能够对隧道施工进行超前支护;能够对浅埋暗挖法施工进行监控量测。

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浅埋暗挖法施工;浅埋暗挖法的初期支护;浅埋暗挖法的二次支护;超前支护施工;监控量测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法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自学及实践能力。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掌握浅埋暗挖法的两次支护方法;掌握隧道施工的超前支护方法;掌握监控量测的方法,了解监控量测的标准。

3

盾构法施工

能够利用盾构机进行盾构施工;能够组织进行管片拼装作业。

盾构机类型及特点;盾构法的隧道衬砌;盾构法施工;泥水加压盾构机及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构造;盾构机的保养与维修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法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自学及实践能力。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盾构的构造;掌握盾构法施工;掌握泥水加压盾构机及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构造;了解盾构机的保养和维修。

4

沉管法施工

能够组织进行沉管的基础施工;能够组织进行管节施工。

沉管法的基础施工;管节施工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法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自学及实践能力。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沉管法;掌握沉管的基础施工;掌握沉管法的管节施工。

5

高架结构施工

能够完成高架桥的施工准备;能够组织高架桥的施工;能够组织高架车站的施工。

施工准备;高架桥施工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法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自学及实践能力。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高架桥的施工组织;掌握高架桥施工的工序流程;掌握高架车站施工的工序流程。

6

无砟轨道施工

能够完成无砟轨道的施工组织;能够组织无砟轨道的施工。

无砟轨道的类型及特点;无砟轨道的构造

;无砟轨道的施工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法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自学及实践能力。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无砟轨道的类型及特点;掌握无砟轨道的构造;掌握无砟轨道施工的流程。

7

无缝线路施工

能够组织完成无缝线路焊接施工;能够完成无缝线路的铺设作业;能够组织完成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工作。

无缝线路的构造及特点;无缝线路长钢轨焊接;无缝线路铺设;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调整;特殊地段无缝线路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法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自学及实践能力。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无缝线路的焊接施工;掌握无缝线路的铺设作业;掌握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工作;了解特殊地段无缝线路的施工。

8

单轨交通及磁悬浮交通

了解单轨交通和磁悬浮交通。

单轨交通的特点;磁悬浮技术。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法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自学及实践能力。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单轨交通的类型、适用范围,掌握单轨交通的特点;了解磁悬浮交通的适用范围,掌握磁悬浮交通的特点。

注:

项目编号项可根据本课程实际自行增删

九、课程进度表(2学时为1单元)

周次

单元顺序号

学时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力训练

项目编号

知识目标

其他内容(含考核评价)

1

1

2

能够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能够按照不同建设条件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

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组成及特点;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方法与选择

 

2

2

能够利用明挖法进行基础施工;能够组织实施地下连续墙施工;知道各种围护结构的特点。

2

掌握明挖法的特点与施工工序;掌握基坑种类及其对土质的适应性;掌握地下连续墙的围护结构;了解基坑土钉墙围护结构;了解排桩围护结构。

 

 

 

 

2

1

2

2

2

3

1

2

2

2

能够利用浅埋暗挖法施工;能够对隧道施工进行超前支护;能够对浅埋暗挖法施工进行监控量测。

 

3

了解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掌握浅埋暗挖法的两次支护方法;掌握隧道施工的超前支护方法;掌握监控量测的方法,了解监控量测的标准。

 

 

 

 

 

4

1

2

2

2

5

1

2

2

2

6

1

2

能够利用盾构机进行盾构施工;能够组织进行管片拼装作业。

4

了解盾构的构造;掌握盾构法施工;掌握泥水加压盾构机及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构造;了解盾构机的保养和维修。

2

2

7

1

2

2

2

8

1

2

能够组织进行沉管的基础施工;能够组织进行管节施工。

5

了解什么是沉管法;掌握沉管的基础施工;掌握沉管法的管节施工。

2

2

9

1

2

2

2

能够完成高架桥的施工准备;能够组织高架桥的施工;能够组织高架车站的施工。

6

了解高架桥的施工组织;掌握高架桥施工的工序流程;掌握高架车站施工的工序流程。

10

1

2

2

2

11

1

2

能够完成无砟轨道的施工组织;能够组织无砟轨道的施工。

7

了解无砟轨道的类型及特点;掌握无砟轨道的构造;掌握无砟轨道施工的流程。

2

2

12

1

2

2

2

能够组织完成无缝线路焊接施工;能够完成无缝线路的铺设作业;能够组织完成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工作。

8

了解无缝线路的焊接施工;掌握无缝线路的铺设作业;掌握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工作;了解特殊地段无缝线路的施工。

13

1

2

2

2

14

1

2

2

2

15

1

2

2

2

了解单轨交通和磁悬浮交通。

9

了解单轨交通的类型、适用范围,掌握单轨交通的特点;了解磁悬浮交通的适用范围,掌握磁悬浮交通的特点。

16

1

2

2

2

 

实训周

 

 

 

合计

64

 

 

 

备注:

实训1周,时间大概为17周,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注:

项目编号可根据本课程实际自行增删

十、课程考核方案

(一)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

学生的平时作业及在课堂表现所占比例从30%提高到40%,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熟练掌握,进一步提高其思考分析及表述能力。

(二)考核方式及标准

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平时作业能力考核、学习态度的考核等形成性考核相结合。

其中考试试卷分数占60%。

十一、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张冰,于景臣,刘巧静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二)参考书

[1]《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孙章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城市轨道交通》,苗彦英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十二、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

本课程的关键是让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方法种类以及隧道开挖支护结构有全面的认识,主旨是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无砟轨道的铺设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应有适当的深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创新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以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课程应采用多媒体课件、地下及海底隧道施工视频等教学资源,授课以突出感性认识,尽量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三、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1.通过多个有机联系的具体的案例开展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强化学生是行动的主体;

2.以引导的形式切入,理论讲授简洁明了;

3.每一次课、每一个情境(或单元)开始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即工作任务和内容);

4.知识学习与案例演练相融合,忌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总之,通过以上四点主要的基本要求能够是学生更加能够获得知识,并乐于分析及探索崭新的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