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57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城西城选择题.docx

东城西城选择题

东城2012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卫生填埋

B.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aAn+、bB(n+1)+、cCn-、dD(n+1)-电子层结构相同。

关于A、B、C、D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C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单质的还原性:

B>AD.原子序数:

B>A>C>D

8.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B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C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3SCN-

Fe(SCN)3

将1mLKSCN溶液与1mL同浓度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9.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l2通入Na2CO3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1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3Y

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大于T2

B.Y一定呈气态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当n(X):

n(Y):

n(Z)=1:

3:

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1.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下:

实验编号

c(HA)/mol·L-1

c(NaOH)/mol·L-1

反应后溶液pH

0.1

0.1

pH=9

c1

0.2

pH=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c1一定大于0.2mol·L-1

B.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

H++A-

C.甲反应后溶液中:

c(Na+)>c(OH-)>c(A-)>c(H+)

D.乙反应后溶液中:

c(Na+)

12.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

已知:

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

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C.丙溶液中含有NH4+

D.丁溶液中含有HCO3-

6.C7.D8.C9.B10.B11.C12.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可水解得到葡萄糖

C.碳酸钡、碳酸氢钠、氢氧化镁等均可作为抗酸药物使用

D.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装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6gC2H6O中共用电子对数为8×6.02×1023

B.20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6.02×1023

C.100mL2.0mol·L-1NH4HCO3溶液中NH4+数为0.2×6.02×1023

D.标准状况下,22.4LNO与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6.02×1023

8.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

B.乙烯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

D.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均会变质

9.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C.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2H++2e—=H2↑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10.氢化热是指一定条件下,1mol不饱和化合物加氢时放出的热量。

表中是环己烯(

)、环己二烯(

)和苯的氢化热数据。

化合物

氢化热∆H(kJ·mol-1)

-119.7

-232.7

-208.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己二烯与H2的反应最剧烈

B.环己烯、环己二烯和苯有相同的官能团

C.三种化合物中环己二烯的稳定性最强

D.上述条件下,1mol

转变为

时放热113kJ

11.T℃时,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mol·L-1·min-1

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0

C.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D.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

12.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反应物

产物

KMnO4、H2O2、H2SO4

K2SO4、MnSO4......

Cl2、FeBr2

FeCl3、FeBr3

MnO4-......

Cl2、Mn2+......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2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Cl2>Fe3+>Br2

6.A7.C8.C9.C10.D11.A12.D

东城2013年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l31I和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D.氢氧化铁溶胶、甘油与乙醇的混合液、含PM2.5的大气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7.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使溶液呈碱性。

根据这一物理

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初凝时间。

此方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

总方程式为:

2Cu+Ag2O=2Cu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

C.电流方向是从Ag2O/Ag电极到Cu电极

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2Cu+2OH--2e-=Cu2O+H2O

 

8.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取某溶液少许,依次加入BaCl2和稀盐酸

确定该溶液中含有SO42-

B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

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

C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确定常温下BaCO3的溶解度比BaSO4小

D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9.常温下,将amol/L的MOH(可溶性弱碱)与b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已知相同条件

MOH的电离程度大于M+的水解程度,则下列有关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混合后溶液pH=7,则c(M+)=c(Cl-)

B.若a=2b,则c(M+)>c(Cl-)>c(MOH)>c(OH-)>c(H+)

C.若b=2a,则c(Cl-)>c(M+)>c(H+)>c(OH-)

D.若混合后溶液满足c(H+)=c(OH-)+c(MOH),则可推出a=b

10.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药品的顺序为Na2CO3、

NaOH、BaCl2和盐酸

B.第②步中结晶出的MgCl2·6H2O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l2

C.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由海水提取的金属镁能与金属铝、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原电池,金属

镁作该原电池正极

11.25℃、101kPa下:

①2NaOH(s)+CO2(g)=Na2CO3(s)+H2O(l)△H=akJ/mol

②NaOH(s)+CO2(g)=NaHCO3(s)△H=b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101kPa下:

2NaHCO3(s)=Na2CO3(s)+H2O(l)+CO2(g)△H=(2b-a)kJ/mol

B.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C.相同温度、压强条件下,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加入足

量的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相等

D.碳酸钠固体和碳酸氢钠固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12.已知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H2CO3

H2SO3

HClO

K1=4.30×10-7

K1=1.54×10-2

K=2.95×10-8

K2=5.61×10-11

K2=1.02×1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NaClO溶液和Na2CO3溶液的碱性,前者更强

B.Na2CO3溶液中通少量SO2:

2CO32-+SO2+H2O=2HCO3-+SO32-

C.NaHCO3溶液中通少量SO2:

2HCO3-+SO2=CO2+SO32-+H2O

D.向氯水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NaHCO3和NaHSO3溶液,均可提高氯水中HClO的

浓度

6

7

8

9

10

11

12

D

C

B

C

D

B

B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可用作抗酸药

B.氮的氧化物属于大气污染物

C.废玻璃属于可回收再利用资源

D.生铁不需特殊处理就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

B.用蒸馏法可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

C.常温下浓硫酸不能盛放在铝制容器中

D.配制溶液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8.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

Ca2++CO32-=CaCO3↓

B.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pH下降:

2H2SO3+O2=2H2SO4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得到胶体:

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D.用石墨电极电解AlCl3溶液阴极附近生成沉淀:

2Al3++6H2O+6e-=2Al(OH)3↓+3H2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均是两性化合物

B.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C.植物油的不饱和程度比动物油高,植物油更易氧化变质

D.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10.常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pH=10的氨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pH均为5的HCl和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Na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Na+)+c(H+)═c(OH-)+c(CH3COO-)

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

11.下图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增强

C.催化剂a表面的反应是:

SO2+2H2O-2e-═SO42-+4H+

D.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8:

15

12.已知:

是碳酸甲乙酯的工业生产原理。

下图是投料比[

]分别为3︰1和1︰1、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相同时,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b所对应的投料比为3︰1

B.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小于Q点

C.N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中碳酸甲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8

D.M点和Q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D7.B8.A9.D10.C11B12.C

 

6.下列图示内容的对应说明错误的是

A

B

C

D

图示

说明

该仪器用于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该装置可以收集二氧化氮

该装置可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该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

7.下列事实(常温下)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钠溶液pH>7B.醋酸溶液能溶解碳酸钙

C.0.1mol·L-1醋酸溶液pH=2.9D.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后pH<3

8.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加热可增强纯碱溶液去污力:

CO32-+2H2O

H2CO3+2OH-

B.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Ag+4H++NO3—=Ag++NO↑++2H2O

C.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

2CaCO3+O2+2SO2=2CO2+2CaSO4

D.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HCO3-+Ca2++OH-=CaCO3↓+H2O

9.用图示装置(试剂任选)能完成下列实验的是

A.从粗盐中获得NaCl晶体

B.除去附着在铁屑表面的铝

C.从含苯酚的废水中回收苯酚

D.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10.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少量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变黑体积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葡萄糖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C

分别点燃集气瓶中的乙烯和乙炔,乙炔产生的黑烟更浓

乙炔的含碳量高于乙烯

D

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

产生的气体为乙烯

11.80℃时,2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N2O4,发生反应N2O4

2NO2△H=+QkJ·mol-1(Q>0),获得如下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c(NO2)/mol·L-1

0.00

0.12

0.20

0.26

0.30

0.3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

B.20~40s内,v(N2O4)=0.004mol·L-1·s1

C.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30QkJ

D.100s时再通入0.40molN2O4,达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增大

12.下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一段时间后,①池中n(KHCO3)不变

C.一段时间后,②池中溶液的pH一定下降

D.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

6.A7.B8.C9.B10.D11.C12.B

东城2014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和氮均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B.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

C.油脂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明矾与水作用能生成有吸附性的物质

7.右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的性质实验装置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乙炔的反应原理是CaC2+2H2OCa(OH)2+C2H2↑

B.c的作用是除去影响后续实验的杂质

C.d中的有机产物与AgNO3溶液混合能产生沉淀

D.e中的现象说明乙炔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

2AgCl+S2-==Ag2S+2Cl-

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HCO3-+OH-==+H2O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H2SO4:

Ba2++OH-+H++==BaSO4↓+H2O

D.向Cu粉中加入过量的浓HNO3:

Cu+4H++2==Cu2++2NO2↑+2H2O

9.

右图是研究铁钉腐蚀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钉在两处的腐蚀速率:

a

B.a、b两处铁钉中碳均正极

C.a、b两处铁钉中的铁均失电子被氧化

D.a、b两处的正极反应式均为O2+4e-+4H+===2H2O

10.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右图转化的是

A

CH2=CH2

CH3CH2Cl

CH3CH2OH

B

SiO2

H2SiO3

Na2SiO3

C

Cl2

HCl

CuCl2

D

AlCl3

Al(OH)3

Al2O3

 

11.常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9的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中c(Cl-)>c)

B.pH=2.5的可乐中c(H+)是pH=3.5的柠檬水中c(H+)的10倍

C.AgCl在0.1mol/LCaCl2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1mL1mol/LNa2CO3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pH和Kw均减小

12.X、Y、Z、Q、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X、Q同主族,Q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W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X与Y、Z分别形成化合物甲、乙,甲、乙均由10电子分子构成,且能发生反应生成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单质和Q的单质均可用电解法得到

B.X与Z可形成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Q与W形成的化合物熔化或溶于水时均可发生电离

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能抑制水的电离

6.D7.C8.C9.D10.B11.B12.D

东城2015年

6.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需经过特别处理才具有抗腐蚀能力

B.“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可用来制肥皂

C.嫦娥系列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基的电子式是

B.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C.

O表示中子数是18的氧原子D.过氧化氢的结构式是H—O—O—H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H6和C9H20一定互为同系物

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缩合,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

C.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再加水沉淀会溶解

9.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

Al3++4NH3·H2O=AlO2-+4NH4++2H2O

B.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

MnO2+4H++4Cl-

Mn2++2Cl2↑+2H2O

C.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HCO3-+H+=CO2↑+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阴极反应:

2Cl--2e-=Cl2↑

10.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

A.图①装置可验证酸性:

H2CO3>H2SiO3

B.图②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H2、CO2、Cl2、NH3

C.图③装置可用于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D.图④装置中接通开关后,Zn片腐蚀速率增大,Cu片上有气体放出

11.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CO2

B.丙中液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烧杯中c(Cl-)不发生变化

D.若在丙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组成与甲相同

12.25℃时,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溶液

NaCl

CH3COONH4

NaF

NaHCO3

pH

7.0

7.0

8.1

8.4

A.酸性强弱:

H2CO3>HF

B.①和②中溶质均未水解

C.离子的总浓度:

①>③

D.④中:

c(HCO3-)+2c(CO32-)+c(H2CO3)

0.1mol/L

6.A7.D8.B9.C10.A11.D12.C

6.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加入Na2S可消除污水中的污染Hg2+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D.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有利于防止污染土壤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酸、氯化铁均为胶体B.醋酸、蔗糖均属于电解质

C.水玻璃、氯水均为混合物D.氧化钙、氧化铝均为碱性氧化物

8.下列各组粒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银氨溶液中:

B.碘化钾溶液中:

C.偏铝酸钠溶液中:

D.氢氧化钙溶液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铜作阴极、铁作阳极、硫酸铜为电解液可完成铁上镀铜

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减小pH

C.由反应

可得出C的非金属性强于Si

D.pH=9的醋酸钠溶液和pH=9的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0.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装置②可用于模拟海水蒸馏

C.装置③可用于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D.装置④为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定容操作

11.室温下进行的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序号

ACCBCDC

西城2012年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可制玻璃、单质硅、光导纤维

B.食盐、糖、醋可作调味剂,不可作食品防腐剂

C.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D.大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水杨酸中毒症,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7.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转化为O3为化学变化

C.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的体积相同D.相同质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