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74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docx

公共基础知识九专题习题

专题一政治

1.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照规律熄灭着的一团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观点属于(C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2.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该文中被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的是( A )。

A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B在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基础E,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D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一场广泛动员人民参与的全民战争

3.“四项基本原则”是指(A  )

①社会主义道路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⑤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1919年( C )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周恩来

5.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B  )。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6.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 D )。

A走自己的路   B坚持党的领导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7.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是(   C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

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C  )的思想。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9.西方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曾说:

“民主国家乃是这样的国家,在那里,主权的人民受自己制定的法律领导,自己去做可能做的一切事情。

”这段话的观点在于启示我们( B )。

A民主国家的法律都是人民自己制定的

B.民主国家的法律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法律

C民圭国家的法律保护法律制定者

D民主国家的法律是人人享受平等的法律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外交方针政策:

①“韬光养晦,有所作为”;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④“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上述方针政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1l.“抓住了民情、民意、民生、民力,就抓住了行政根本”。

这里“行政根本”主要指(C  )。

A政府的行政职能    B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

C政府的为民宗旨    D政府的行政执行能力

12.下列机构(简称)不属于我国民主党派的是( C )。

A民革    B台盟   C侨联    D民盟

13.下列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瓦窑堡会议

14.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C )。

A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5.“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臣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A  )。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6.“人的本质不是争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C  )。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17.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平等、团结、互助、(C  )。

A繁荣    B合作   C和谐    D友爱

18.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

“西藏问题”的实质是( D )。

A民族问题    B人权问题     C宗教问题    D主权问题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它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星(  A)。

A矛盾双方互相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央定的

C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D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矛盾作用

20.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党的力量”来源于( C )。

A军队   B加强党风建设   C人民群众   D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1.宋玉在形容他的邻人东家之子时说,这个女子“增之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东家之子的美貌反映了( A )的辩证关系。

A质量与数量    B运动与静止   C时间与空间    肯定与否定

22.张载说: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

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这告诉我们( C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    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C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2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的基本战略是(A  )。

A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B坚持独直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C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    D积极应对倾销和反倾销

24.实践高丁理论的原因是嗣为实践有( C )。

A普遍有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现实性

25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B )。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专题二法理学

1.关于法的实施说法正确的是( B )。

A狭义的执法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的执法包括司法机关实施法律的活动

C守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法人和自然人,其中,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

D我国法律监督体系是以社会监督为核心的

2.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3.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4.下列关于人权与法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B )。

A人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应坚持的最低人道土义标准和要求

B人权是保证法律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手段

C人权可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非法侵权的问题,从而推动出台相应的法律救济措施

D人权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救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

5.出租车司机王某送危重病人李某去医院,情形危急,为争取时间,王某逢闯三个红灯,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经王某解释,交警对王某未给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李某及时送至医院。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A )

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进行了法的不同价值关系的判断选择

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法律解释

C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演绎逻辑的推理方法

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法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

6.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法的价值既包括对实然法的认识也包括对应然法的追求

B法的价值中的“秩序”必须接受“正义”的规制

C法的价值中的自由是法的本质中的最高价值目标

D正义是法律的基础价值,处于法律价值的顶端

7.《物权法》第116条规定: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D )

A该规定属于法律要素中的确定性法律规则

B法规定对于具体物权孳息关系的当事人可以起到很明确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C该规定事实上允许法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习惯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D对“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重要法律概念含义的解释应该首先采用客观目的解释的方法

8.下列哪一项为法律实施提供最主要的保?

( D ) 

A习惯    B社会舆论    C人们的内心信念    D国家强制力

9.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 D    )。

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范体现出来     B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

C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 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在内

10.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2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

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

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  B)

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11.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D )。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一般法与特别法 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D国内法与国际法

专题三行政法

1.我国公务员的任职程序不包括(  )。

A考察    B决定任命    C提出拟任职人选    D上级人事机关审批

2.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要与违法行为人的违法程度相适应,避免畸轻畸重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情况,这是行政处罚原则的(  )。

A处罚法定的原则 B处罚公开的原则 C 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D过罚相当的原则

3.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按照法定授权而获得行政权的组织,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B未经行政确认的行为一旦实施,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C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D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4.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

A某县党委委员       B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干部

C某国有企业工人     D某民主党派机关干部

5.下列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警告    B逮捕    C停业    D吊销执照

6.(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进行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定方式和步骤。

A行政程序    B行政原则   C行政方式    D行政制度

7.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舰定,可以委托下列哪一机关或者单位实施行政许可?

(  )

A所属事业单位    B其他行政机关

C其他国家机关    D其他行政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

8.下列关于行政监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不服交警处罚向交警支队提起行政复议不属于行政监督的范畴

B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法纪检查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实行监督

C人民政协委员可以通过视察、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行政监督

D行政监督的主体是执政党以外的政党组织、国家机关、各人民团体、群众组织和社会公众

9.下列选项中不准确的是(  )。

A行政处罚通常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有权行政主体管辖

B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进行监督主要是采用抗诉的方式

C行政机关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后,应说明作出决定的法律依据

D行政机关发现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的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10.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甲就其被处行政拘留处罚起诉,由其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若利害关系人就行政许可要求组织听证,那么听证费用应由申请人承担

C某派出所对乙作出罚款的处罚决定,乙遂向其县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D丙工厂将排污口建在行洪道上并违规排放,某市环保局与市水利局对该工厂分别作出处罚

11.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是(  )。

A回避制度   B表明身份制度   C简易程序制度    D时效制度

12.《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考核中重点考核内容为(  )。

A德    B能    C勤    D绩

13.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进行全市煤矿企业安全情况大检查时,发现甲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巨大隐患,责令该企业停产停业进行整顿,该企业对此决定不服,该企业(      )。

A可以向该市安全生产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

B只能向该市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C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应该先向该市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若不服复议决定,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4.以下不属于《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处分的种类是(  )。

A警告    B记大过    C开除    D降职

15.下列关于设立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划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进行评价

B部门规章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C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D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任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16.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在此情形下,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17.下列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

A医院开具《死亡医学证明》    B吊销营业执照

C交警开具违章罚单            D民政局颁发《社团登记证书》

18.下列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务院法定的会议形式分为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有权实施行政处罚

C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行政机关承担全部举证责任

D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19.下列关于我国上下级国家机关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问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上下级人民政府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C上下级人民政府部门之间都是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D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20.下列做法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是(  )。

A甲县规定,乡、镇的政府信息统一由县政府负责公开

B乙省不允许本省内各级行政机关提供政府信息时收取任何费用

C丙区规定,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或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更新  

D丁市政府在市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21.下列哪一选项符合规章制定的要求?

(  )

A某省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将其制定的规章定名为“条例”

B某省政府在规章公布后60日向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C基于简化行政管理手续考虑,对涉及国务院甲乙两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可由甲部单独制定规章加以规范

D某省政府制定的规章既规定行歧机关必要的职权,又规定行使该职权应承担的责任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   )。

A工作实绩      B政治表现    C现实表现    D考核结果

23.张某家住闹市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打算在自家的小平房开一个小卖部,便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营业许可。

该营业许可属于(  )性质的行政许可。

A特殊许可    B排他性许可   C 一般许可    D非排他性许可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进行,并有相应的(  )。

A职位空缺    B计划空缺    C职务空缺    D职数空缺

25.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行为是不合法的?

(  )

A国务院某部门制定规章设定行政许可

B某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长、副乡长

C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2012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26.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

据此,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对醉酒的人约束至酒醒        B暂扣违章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

C对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的公务员给予开除处分

D对到期不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7.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发事件即为紧急状态

B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C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从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蓝色和黄色来标示

D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市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得越级上报

28.“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这主要体现了依法行政中的哪项要求?

(  )

A合法行政    B合理符政   C程序正当    D诚实守信

29.小王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被某机关录用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向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向公务员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D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0.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属于行政裁决的是(   )。

A深圳仲裁委员会对民事纠纷的仲裁

B山西省人民政府对污染环境企业的限期治理决定

C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履行聘任合同争议的裁决

D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某专利权无效

31.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  )。

A书面申请          B口头申请

C口头申请。

行政复议机关应了解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D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32.以下关于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担行为产生债法上的后果,即直接产生请求权;而处分行为则产生权利直接变动的结果

B处分行为要求处分的客体在处分前必须确定;而负担行为,特别是种类物之债,并不要求特定

C对于物权法上的处分行为,法律一般要求公示;而负担行为一般不要求公示

D.对于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法律均要求行为人只要具有行为能力即可

33.对于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行政经费统一由财政纳入预算予以保障,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B完善分散灵活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实现规范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C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统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补贴制度,迅速解决同一地区不同行政机关相同职级工作人员收入差距较大的矛盾

D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应当全部或部分上缴财政,允许一定条件下返还

34.《全国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

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其主要实施机关是(  )。

A省、市两级行政执法机关    B乡镇级行政执法机关

C县级行政执法机关          D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机关

35.国家对超标准排放污水的单位收取排污费,属于(  )。

A行政征购    B行政处罚    C行政征用    D行政征收

36.《行政许可法》规定,对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机关应当(  )。

A根据发出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许可决定    B根据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许可决定

C均不给予行政许可             D抽签决定许可决定

37.下列机关之间,存在着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是(  )。

A国家公安部与北京市公安局         B国家环境保护部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C北京市工商局与海淀区工商局       D北京市技术监督局与海淀区技术监督局

38.当国家公务员认为自己受到单位的不公平待遇时,可以向(  )提起诉讼。

A人民法院   B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    C人民检察院    D行政检察机关

39.依照我国《公务员法》,下述情况,可录用为公务员的人员是(    )。

A曾受过行政处分的  B外籍人士 C曾被开除公职的   D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40.根据《公务员法》的回避原则,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回避?

(  )

A 一个市内,丈夫是公安局局长,妻子是教育局局长

B父亲是某市公安局局长,儿子是下级分局局长

C丈夫是某市公安局局长,妻子的妹妹的女儿是该局财政科科员

D丈夫是某市公安局局长,妻子是该局财政科科员

参考答案

1—5 CDACB     6—10 ABCCB    11—15 ADCDC     16—20 DADBD  

21—25 DACAA    26—30 BBACD     31—35 DDADD    36—40 BBAAA

专题四刑法

1.某县工商局长的儿子小李和同伴小王串通诈骗某公司的价值10万元的钱财,二人共同实施诈骗,情节相同。

但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小李3年有期徒刑,而以诈骗罪判处小王5年有期徒刑。

法院的判决违反了(  )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对绑架罪根据不同的情节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刑,这体现了(  )。

A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某国驻华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帕特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的走私犯罪活动。

对帕特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  )。

A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B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C适用其本国法律追究其走私罪的刑事责任         D驱逐出境

4.李某性格怪僻,因受单位领导批评而发泄不满,驾车冲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