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760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docx

城市设计技术标准END

 

天津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

(讨论稿)

 

天津市重点规划指挥部

2008.08

 

前言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建筑物外部空间环境为对象进行的城市空间设计和管制,应充分尊重城市既有的历史、文化、空间肌理和人的行为活动特征,以建立城市良好空间秩序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城市规划和管理为手段,有效增强城市空间的特征性、舒适性和多样性,从而改进人类的城市生活质量。

天津市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是在借鉴国内外城市设计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的实际而编制的。

目的是规范我市城市设计编制内容和深度,统一编制格式。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

一、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总体城市设计文件

三、总体城市设计的图纸和模型

第三章、局部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

一、局部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局部城市设计文件

三、局部城市设计的图纸和模型

附:

总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内容对照表

 

第一章、总则

1、为了提升天津的城市空间活力和空间效益,引导城市健康发展,塑造天津的城市特色,优化景观环境品质,规范天津市城市设计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特进行天津市城市设计技术要求的制订;

2、在天津市域范围内编制城市设计时,都应遵循本城市技术要求;

3、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与城市规划的阶段划分相对应,可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

两者具有不同的设计目标、控制要素和内容深度;

4、总体城市设计对应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以下同)层次,主要明确区域尺度的城市设计目标和原则;局部城市设计则对应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明确地段尺度的城市设计目标和原则;

5、总体城市设计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同步进行,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已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但缺少总体城市设计环节和内容的,应单独编制整体城市设计,并作为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6、局部城市设计应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同步进行,并纳入相应的详细规划;

7、城市设计要保护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体现天津市的整体形象,不断提高城市的景观艺术水平,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8、城市设计要创造尽可能多的高质、安全、可达、舒适的公共空间,使城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9、城市设计编制所采用的图纸和资料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第二章、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

一、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1、城市设计总则

深入研究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潜力,提出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对策。

2、城市特色分析

城市特色指在充分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等人文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切合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不同地域的环境特质,明确城市发展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人工环境的开发与自然人文环境保护的关系,确定总体城市设计的原则和对策。

包括:

自然环境——根据地质、地形、气候等地理条件,考虑生态特色和物种保护等因素,利用自然山水等景观资源,充分协调设计对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城市格局——清晰地认识城市空间的结构特点和整体景观格局。

历史文脉——保护和延续设计对象所在区域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地方习俗、城市形态、使用功能和建筑风格等。

3、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

从城市整体出发,从土地利用模式、空间组织的特点、三维空间的形态等方面分析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

包括:

土地利用——提出设计对象的土地使用性质和空间组合的模式。

街区格局——考虑街道网络格局和街区的规模和形状的特点。

交通组织——综合组织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各类交通,有机组织人的活动和城市生活,鼓励健全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形态——选择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城市形态,做出大致的高度、密度和体量分布,确定城市主要天际线。

开放空间——确定自然旷地、公园绿地、广场和街道等城市主要开放空间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确定不同类型绿地的使用和设计控制要求。

城市意象元素——确定构成城市意象的地标、节点、路径、边缘和片区及其分布。

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重要特色资源的分析,对城市基本风貌特色进行提炼,提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指引,构筑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格局。

4、城市景观结构

确定城市竖向轮廓与建筑高度分区、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可以是低、多层,如体育、文化类建筑)建筑的布局、视觉走廊及眺望系统;对现状建筑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城市色彩、照明、建筑风格、建筑小品等建筑景观方面的整体设计构思;对具有标志意义的城市出入口、江河湖海沿岸和城市制高点、景观点所及的城市天际线、竖向轮廓进行设计控制;组织城市雕塑与标志系统。

5、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与山水环境、广场空间、街道空间以及其它开放空间的环境特征,提出建设的目标、原则与对策。

根据城市旅游、健身、文化、娱乐、集会、庆典、休息、交往等各类人文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分布规律,合理确定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动性质、内容、规模,提供相应的环境设施条件,进行市民活动系统规划设计。

确定各类绿地的位置、规模、性质,提出艺术风格要求和绿化控制指标;确定城市中心广场、中、小型公共广场、专用广场的位置、性质、规模、尺度、场所意义特征、界面控制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路径,对重要公共建筑的附近广场提出指导性意见;从空间环境质量的角度对城市的路网、线形、性质、交叉口及断面、路面铺装、街道绿化及相关环境设施提出要求,明确主要街道空间的景观特征,组织城市步行空间,合理安排各种静态交通设施;对城市自然生态和山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滨水环境建设进行总体设计。

6、城市主要功能区空间控制指引

分别对居住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文化娱乐区、教育科研区、旅游度假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空间环境改造提出目标、原则与对策。

7、标志性节点

结合重要景观节点,对重点地段,如:

市中心、重要广场、商业步行街、城市步行街、城市出入口、重点公园、滨水地区等空间形态进行概念性形态设计并提出相应导则。

二、总体城市设计文件

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包括城市设计导则、图纸和附件,附件包括说明书、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

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应以文字、图纸方式表达,并对城市设计的相关方面按照原则性规定和指导性建议分类予以表述,指导下一层次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

设计说明书(或专题研究报告)与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总体城市设计,其城市设计导则纳入城市总体文本,城市设计说明书(或专题研究报告)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有关资料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一并收录。

三、总体城市设计图纸和模型

总体城市设计图纸包括:

各系统的城市设计图纸、重点地段详细体型环境设计意向图和必要的城市设计图则。

1、各系统的城市设计图纸比例:

市域采取1:

50000;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宜采用1∶10000~1∶25000;各分区宜采用1:

5000~1:

10000;新城宜采用1∶5000~1∶10000;建制镇为1∶5000。

主要包括以下图纸:

(1)现状分析图;

(2)景观要素分布图:

标明城市标志、节点、路径、区域、边界等景观要素的分布;

(3)风貌特色分区规划图:

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划定城市不同风貌特色的范围;

(4)建筑密度分区规划图;

(5)建筑高度分区规划图;

(6)景观廊道及眺望系统规划图;

(7)道路及人行系统规划图;

(8)绿地及公共空间系统规划图;

(9)景观特征区空间环境系统规划图;

(10)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系统规划图;

(11)市民活动系统规划图;

(12)其他图纸:

如城市滨水地区空间环境系统规划图、总体规划调整建议图等,应根据实际需要绘制。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新城规划编制的总体城市设计,其图纸比例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新城规划的图纸比例相一致,并尽可能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新城规划图纸中的相关图纸合并绘制。

2、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

3、城市设计导则图根据不同情况按适当比例绘制,表达内容与城市设计导则相一致。

4、表达空间意象的模型或三维动画(若模型比例大于1:

3000,如在1:

2000——1:

500之间,还需增加相应深度的设计图纸以指导模型制作,其深度可参照局部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

第三章、局部城市设计的编制要求

一、局部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1、场地特色分析

主要包括:

周边环境;街区格局;历史保护;土地使用及功能分布等

2、问题与潜力分析

3、设计目标及对策

4、功能控制对策

(1).土地开发及使用强度

(2).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

协调道路交通设施与建筑群体、公共空间的关系,对交叉口的形式与尺度、局部线型和断面组织、绿化、人行天桥与地道的布置与形式,人行道断面组织及地面铺装、停车场地、公交站点和交通信号灯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

5、空间控制对策

(1).城市空间组织

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平面和竖向形态,空间的主次、联系、方向、尺度和风格特征,空间的出入口、流线的研究,提出空间系统组织、功能布局、形态设计、景观组织、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2).建筑群体形态和色彩

对建筑群体组合的形态、建筑造型、位置、尺度、体量、层次等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

根据设计地段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提出该地段的建筑色彩基调控制与点缀色配置要求,编制可选用的色彩系列,对建筑的形式、风格、外部材质等提出控制建议。

(3).公共空间与环境景观设计

对城市公共空间绿地布局与风格,植物选择与配置,绿地内部建筑小品设计意向、位置、风格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

景观设计包括景观系统规划、景观节点设计、景观街区设计、景观道路设计。

(4).照明设计

对于广场、街道、建筑群和绿化的照明方式、照度、灯光形式和布置、色彩以及节日照明进行安排。

(5).环境设施设计

对于广告、牌匾、花坛、喷泉、候车亭、电话亭、售货亭、公共厕所、邮筒、垃圾箱、路标、座椅等小品设施的位置、造型等提出建议。

6、分期实施建议

对城市设计提出可行的分期实施步骤和建议。

二、局部城市设计成果

局部城市设计文件包括城市设计导则、图纸和附件,附件包括设计说明、专题研究和基础资料。

三、局部城市设计图纸和模型

1、局部城市设计图纸比例为1∶500~1∶2000,主要包括以下图纸:

(1)位置图;

(2)现状分析图(土地使用、功能构成,等);

(3)建筑质量现状分区图;

(4)土地利用与建筑容量控制图;

(5)建筑群体形态设计图;

(6)公共空间结构布局图;

(7)主要街景立面设计意向图;

(8)群体空间意向设计效果图;

(9)道路交通设计图;

(10)绿化系统设计图;

(11)主要节点设计图;

(12)夜景照明设计效果图。

2、根据地块不同特点,可以对相关图纸适当增减。

3、局部城市设计导则图表根据不同地块情况按适当比例绘制,表达内容应与城市设计导则一致。

4、表达空间意象的模型或三维动画(模型比例尺1∶500~1∶2000)。

 

*附:

总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内容对照表

总体城市设计

局部城市设计

编制对象

以城市整体宏观原则和整体对策为主要内容;并以总体规划的功能空间分类(如用地分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以对微观具体要素的设计控制为目的;是对具体要素的体型空间布局的研究塑造

编制

内容

深度

空间

结构

宏观关系(景观、空间系统、轴线)

微观关系(核心、入口、景观、轴线),建筑与空间图底关系,位置范围

城市

节点

总体结构框架;分类及分布;总体指导原则对策

位置范围、类别系统,具体要素控制内容

城市

通道

体系发展战略,性质、分类与等级

车、人、自行车、机动车流线、站点、场地、步行、垂直交通

建筑

群体

整体风貌与风格控制;城市轮廓线

红线控制,退线控制,出入口控制,高度控制,体型控制,街墙线

编制成果

(1)文本所包含的目标、原则、对策措施占主导地位;

(2)图纸以对应于文本的各要素和空间系统图为主

(1)以形体控制图则和三维形体示范为主,并辅以必要的系统图;

(2)文本的控制内容是针对微观体型和单体设计的规划设计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