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90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docx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

公务员考试判断选择类分析题讲义

判断选择类分析题包括:

问答题和选择题两类考试形式。

通过判断、选择题目来测查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是目前国内外人力资源测量工具最常用的一种题目形式。

近年来,申论考试中这种形式的考题,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判断选择类分析题更能考查应聘者其对相关问题所具备的分析判断能力。

同时,这样的题目更具有客观性,便于阅卷区分,能够加强测查标准的统一性,近而提高测查结果的准确性。

考生作答此类题目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依据我们平时积累进行判断,特别是依据我们建议大家熟记的申论应知应会的基本政策来进行判断、分析。

再有,“联系对比法”、“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分析法”、“三段分析法”、“正反分析法”这四种方法根据不同题目的特点,依据题意借用我们常见的分析方法来作答此类题目。

再做选择题的时候,一般情况,申论选择题往往是多选题,不能用排除法来作答。

但是选择题中有一个常见的技巧,一些绝对化的语言是错误选项的一个共同特征。

因为申论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社会问题并不像一些理工类知识那样绝对化,为了使题目出的更准确科学,减少其争议性,一些错误选项不得不使用一些绝对化的语言,如:

产业升级必须尽快淘汰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的论述是明显错误的。

(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例一】

(2009年吉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甲级)

给定资料1中,有人认为“撤点并校”是一个“馊主意”,是“形象工程”。

这项改革也被教育部“叫停”,请你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谈谈见解。

(20分)

要求:

概括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400字。

【相关材料】

1.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造成农村就读学龄人口减少。

村办小学布点分散,班额小,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教师素质不齐,教育质量堪忧,教育经费紧缺,软硬件设施差等问题明显。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政事及发展的决定》正式出台。

文件规定凡是10人以下的乡村小学,教育点,一律给予撤销式合并,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由原来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即县、乡、村办学,县、乡两级管理,改为以县为主。

当时,这一消息曾让多年研究农村教育的一些专家学者兴奋不已。

他们评这是“第一次将农村教育纳入国民财政保障体系。

随后,农村“撤点并校”工作在中国大地快步推进。

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化州市撤并教学点105个,2008年撤并小学207所,初中9所,两年共撤并学校32l所,仅两年时间,化州撤并的学校就占学校总数的37.5%”同样,大埔县的小学由2002年的254所减少到如今的142所,七年时间共撤并小学112所,撤并比例为42.3%,四会中小学数也从2001年的175所减少到目前的125所,撤并比例为28.6%。

大力度的撤并“麻雀校”和集中办学使当地农村教育出现新亮点,如:

显著扩大了学校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一定程度上集中了优质资源,教育质量有了保证,特别是寄宿制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积极作用突出。

但这个“撤点并校”的改革在8年的推广过程中,一系列“尴尬”也逐渐暴露出来,近日.某省社科院“农村改革背景下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需求与评估”课题组发布调研报告,详细分析了偏远地区实施撤点并校的利与弊。

课题组在陕南调查时发现,撤点并校后,六七岁的孩子为了上学,每天都要走几十里山路,早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晚上十来点钟才能回到家里,每天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最多超过4个小时。

在岚皋县东坪乡中心小学,课题组访问了23个学生,其中,4个学生在上学路上被蛇咬过.9个学生被狗咬过,大多数学生被蚂蝗和马蜂蛰过,有些学生还被山上掉下来的石头砸伤过。

有的地方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学生食宿条件较差,生活费用超出当地群众承受能力.增加了农民负担,有的地方对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处置不善,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等。

教育部在回复部分网友反映的布局调整导致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时指出:

今后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这个回复被舆论解读为国家叫停“强行撤并”。

某文化研究机构郑教授对此发表意见说,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暴露了太多问题。

早该到打住的时候了,撤点并校名义上是讲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听起来挺美,实则是在实行了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后。

以县为主的财政制度让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负担而出的一个“馊主意”。

通过学校大合并可以减轻财政压力,但却毁了农村的教育。

把学生都集中在几个学校,也可以搞一些形象工程,看着好看。

这些撤点并校大跃进.除造成上述严重后果外,还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一个学校的存在不仅仅是学校,它还担负起传播的重任,是知识中心,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并了撤了,等于文化中心给亡了,农村就真成文化沙漠了。

【参考答案】:

撤点并校初衷是集中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成为了很多地方政府减轻教育财政支出的一个“馊主意”,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

并且在实施后,“学生上学路途远、危险多”,“教育建设滞后”,“生活费用过高”。

“部分学生上学难”等问题凸显。

教育部的叫停是及时的。

教育是民族兴亡之本。

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复兴之路。

教育问题直接关乎未来我国的人口素质和道德修养,是人才竞争力的最关键所在。

尤其是农村的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关键,因为农村的学校不仅仅是学校,还担负起传播的重任,是知识中心,盲目的“撤点并校”会使农村的文化中心消亡,使农村成为文化沙漠。

盲目的“撤点并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错误举措,是没有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错误做法。

各地方政府不应看重一时的财政支出、一时的形象工程,而忽视人口素质的长久提升,当地的长远发展。

(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樊政讲解】

作答此题可以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入手进行分析。

“撤点并校”作为一项政府推行了八年的政策。

肯定是有着好的初衷和一定效果的。

政府推出的政策一般都是经过多方推敲后才实施的,应该说是很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或者说是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的。

结合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撤点并校”的初衷是集中优势的教育资源,让农村孩子享有质量较高并且相对公平的义务教育。

停止“撤点并校”,是因为某些地方将“撤点并校”作为了缩减教育支出的借口,成为了盲目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使一些不合理的盲目的“撤点并校”反而成为了阻挠农村儿童享有受教育的鸿沟和障碍。

综合以上两点,无论是“撤点并校”还是停止“撤点并校”,都是为了使农村孩子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都是以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权的保证为根本出发点的。

所以,在“撤点并校”实施到一定阶段后,停止“撤点并校”是对部分地区的错误做法的纠正,也是对“撤点并校”政策的良好补充。

所以看似矛盾的“撤点并校”和停止“撤点并校”都是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

作答时只要注意把握两者关系,就不难答全、答对了。

 

例二:

2007年2月28日《东方今报》报道,“春运人多,女性排队,特别是漂亮女性,容易遭到一些男人的性骚扰。

还有就是女性警惕性低,容易成为小偷的“关注”对象。

”河南商丘火车站党委书记罗东威说,鉴于这两方面的考虑,他们专设了女性购票窗口。

车站是各种各样的人汇集之地,他们因为购票、进站、上车等发生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往往以制造矛盾居多,因为每一个人都处于防卫状态,他们以警惕的心态看待周围的环境,只要是让自己不舒服的行为,都可能成为矛盾的源点。

今年初,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春运高峰,济南和成都的汽车站都推出过“女性购票窗口”,让前来购票的女性免去了拥挤和遭受异性骚扰的苦恼,河南商丘火车站也是以这些名义推出窗口专设举措的。

很多人认为这种做法体现了车站文明的进步,是好事。

不过,也有少数男乘客不满,认为这是对男性的歧视。

要求:

①请首先明确指出这种“在春运期间专设女性购票窗口”的作法是否应该推广。

②请你就此事谈谈你的看法。

③分析全面、条理清晰。

字数在4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在春运期间专设女性购票窗口”的作法是不值得推广。

首先,弱势是一个相对概念,面对购票拥挤问题女性的弱势不是一种绝对。

相对地讲,男性残疾人、儿童、老人等相比女性更加弱势。

公交车、春运期间列车同样很拥挤,有可能存在性骚扰等问题,该不该开女性专车、专列呢?

依此类推,游泳池更容易发生类似问题,难道回到以前禁止“男女同泳”、“男女同学”的盲昧时代吗?

男女隔离才是最大的“性别歧视”。

再有,如果去偷女性真的相对容易,那么女性集中且拥堵的女性专用售票窗口前会不会吸引更多的“女小偷”呢?

总之,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春运高峰,设置“女性购票窗口”尽管出发点是为女性旅客着想,但终究是一种消极的举措,未必能够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春运服务质量,打击“黄牛党”,改变一票难求现状,使每一名旅客都不再为拥堵所困。

(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樊政讲解】

河南商丘火车站推出女性专用购票窗口专设举措,目的是为了保护妇女权益,让前来购票的女性免去了拥挤和遭受异性骚扰的苦恼,同时减少女性被小偷光顾的机会,其出发点是为女性旅客着想。

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推广呢?

我们可以运用“联系对比法”进行判断。

由于拥挤就开设女性购票窗口,那么,公交车、春运期间列车同样很拥挤,有可能存在性骚扰等问题,该不该开女性专列呢?

依此类推,该不该开女性专用候车室呢?

若是将这种做法全面推广,游泳池更容易发生类似问题,难道回到以前禁止“男女同泳”、“男女同学”的盲昧时代吗?

我们对比联系思考,不难得出结论:

男女隔离才是最大的“性别歧视”。

弱势是一个相对概念,面对购票拥挤问题女性的弱势不是一种绝对。

相对地讲,男性残疾人、儿童、老人等相比女性更加弱势。

女性受到骚扰,受到小偷“关注”就要专设购票窗口,说明车站服务环境难让人满意。

骚扰和偷窃都缘于人员繁杂,秩序紊乱,缘于车站这个复杂的空间为不法行为滋生提供了温床。

专设购票窗口只是简单地减少了骚扰几率的发生,但并不会使车站成为一个可以让人放心的场所。

车站的管理者们照顾一个群体的利益没错,但也要看到这种照顾需以车站环境的整体改善为基础。

再有,女性受到骚扰,受到小偷“关注”,说明车站服务环境难让人满意。

骚扰和偷窃都缘于人员繁杂,秩序紊乱,缘于车站这个复杂的空间为不法行为滋生提供了温床。

专设购票窗口只是简单地减少了骚扰几率的发生,但并不会使车站成为一个可以让人放心的场所。

车站的管理者们照顾一个群体的利益没错,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照顾应以车站环境的整体改善为重点。

即使是女性与女性之间,过度的身体接触,也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

争抢顺序、言语冲突、肢体矛盾,这些问题都不会因性别区隔而消失,甚至会因同性群体成员之间的平等性有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至于是否被小偷“关注”也将变少则很难说,因为女小偷也不是没有。

如果去偷女性真的相对容易,那么女性集中且拥堵的女性专用售票窗口前会不会吸引更多的“女小偷”呢?

总之,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春运高峰,设置“女性购票窗口”也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终究是一种消极的举措,未必能够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春运服务质量,改变一票难求现状,使每一名旅客都不再为拥堵所困。

 

例三:

(09国考第三题)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专业”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他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

(20分)

要求:

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例清楚,不超过300字。

【相关材料】  

 5、东莞在解放初期,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

当时,在成本上升的不断挤压下,香港繁荣了几十年的出口加工业迫切需要转移,一线之隔的广东成为首选。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采取简政放权措施,吸引外资的审查权下放给各个地级市,东莞则进一步把招商引资权下放到乡镇。

凭借地缘优势、全国各地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外资提供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莞迅速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农业县发展成为文明国际的世界工厂。

有个说法令东莞人自得不已,“不管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下订单,都在东莞制造。

”2007年,东莞的GDP大道理创纪录的3151亿元。

东莞的经济奇迹,是中国近30年经济奇迹的典型代表。

  其实2004年后,东莞已面临巨大危机。

先是“民工荒”,接着是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增加了加工成本。

由于村自为战,东莞土地的利用效率越来越低,却无法整合,电和水的资源也很紧张,电厂污染也很厉害。

在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下,2007年,东莞出现了让人担忧的企业迁厂或倒闭现场。

有关估计,倒闭、迁移或不辞而别的企业大概占总数的10%到20%。

  种种迹象表明,“东莞模式”,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但如何实现转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路径。

低水平的劳动力、旧产业离开东莞,高层次的劳动力、新产业从何而来?

      

  有人认为,外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他们会成为东莞转型的推动者。

但也有人尖锐指出,外资企业是逐利而动的,哪里有利可图就到哪里去,不大可能费心费力地参与自主创新。

只有培养一批扎根本土的当地企业,才更有可能和本地经济同甘共苦。

港资企业没有转型的历史,只会搬迁或倒闭;台资企业的设计、研发都在台湾地区,大陆只是制造部门而已。

  某专家认为,东莞为了产业转型不断探索而仍不得其门而入,全国其他地方的“东莞化”却如火如荼的进行。

长三角地区被人津津乐道的“昆山模式”,其实和“东莞模式”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引进的制造业相对环保、高端而已。

其他地方,包括武汉、成都、重庆、天津这些城市的新特区,也不乏类似“东莞化”的克隆者。

内地省区提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之类口号,实非明智的选择。

【参考答案】

有可能选择离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前往内地的省区的企业往往是一些在产业升级竞争中受到较大冲击的低端产业。

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资源掠夺型、环境破坏型、劳动密集型的经营方式。

任何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土地、能源以及人力资源的有限性都有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特别是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更是难以恢复。

内地省区经济发展不应该再简单重复改革开放之初一些沿海地区的那种粗放式发展模式。

而应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长远统筹规划,切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和留住人才资源,积极扶植扎根本土的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樊政讲解】

本题可以对照我们所提供的应知应会基本政策进行判断分析

可以这样考虑,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为什么要向内地进行转移?

因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转型。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什么要转型?

因为老的发展模式是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老模式。

难道内地的经济发展就需要这种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模式么?

显然不是。

所以,由此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即沿海地区淘汰的老的发展模式,在内地也同样是不受欢迎的,内地的经济发展不能再走沿海地区发展的老路,内地同样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合理的新型企业。

例四:

上海2008年第一题:

一、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给定资料的内容,对符合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不符合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于你认为不符合的选项,分别说明为什么不符合,字数不超过200字。

(10分)

A、现代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是努力追求对政府绩效的科学评估。

()

B、上海市D区机关部门绩效考核试点经验表明,委托专业机构做调查的“服务对象评议”可以取代“群众评议”,从而能够提高考核效率。

()

C、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多种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试点,意味着只要领导重视,绩效评估就能科学的开展。

()

D、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地方政府设计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之所以有问题,主要原因是对政府职能定位不正确。

()

【樊政讲解】

我们先来看选项A:

追求科学评估,这样的说法当然没有问题。

“科学”一词,内涵和外延是相当广泛的。

例如我们最常提到的“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二字蕴涵了极其丰富的含义。

无论根据材料理解还是从题目的字面理解选项A都没有问题。

选项B明显是错误的,这里的错误暂且不论,委托专业机构调查,服务对象评议可否取代群众评议。

事实上委托专业机构如果要是恰当、合理,取代群众评议不是不可以,选项B的错误的关键在于提高考核效率实际上要提高的是考核的准确度。

因为政府机关直接找群众评议有可能由于群众碍于情面或者是部分人背思想包袱使评议准确性受到影响。

同时政府机关终究不如专业机构更加对社会调查在操作上专业熟练。

同时政府机构自己找群众评议本身这种行为的考核效果准确性就值得怀疑。

所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调查其优点是可以提高考核的准确性。

选项B是错误选项。

选项C的错误比较明显。

只要领导重视消极评估就能科学地开展。

领导重视是不够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又没有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能够科学的去把握政府绩效的评估,而不仅仅是重视与否的问题。

选项D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其所谈到的主要原因是对政府职能定位不正确,叙述的是比较准确的。

因为政府职能不仅仅局限于发展经济,不仅仅局限于做表面文章。

政府的职能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所以选项D是可以的。

实际上,综合分析题出体的机理都是考察我们对党和政府基本政策以及对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认识水平。

只要我们认真备考,考场上答好这类综合分析题没有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的答案是√××√。

【例五】

下面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论述,正确的有:

()

A.整治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工作重点要对小作坊、家庭式企业,加强监管、整治的特别重点之一是城乡结合部的食品生产、交易"游击队"。

B.法国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都具有“可追溯性”的。

具体到每一头牛都有编号、每一块加工的牛肉也都有来源信息编号、用数字说话。

如果哪块牛肉出现问题,立马可以追溯到源头,责任一清二楚。

这一“无缝隙管理”制度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C.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是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严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监管关。

重点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D.过去的一年,含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福寿螺、药物残留超标的多宝鱼、含农药的“绿色食品”、染色的黄花鱼、病害猪肉……这些盛在盘子里的“毒药”让老百姓着实吓出了一身冷汗,也让大家发出了“我们还能吃什么”的忧思。

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说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原因是我们相关法规不健全。

在打击食品安全问题上,相应法律的缺位造成基层执法人员的无所适从。

E.食品安全监管,从“田头到餐桌”涉及多个部门。

其间,任何一个行政机关不作为,都应该被纠正、被问责。

樊政讲解:

这是一道典型的对策分析题,我们先来看选项A,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家庭式企业,是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

将工作重点放在监管、整治城乡结合部的食品生产交易游击队,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出对策,这一对策是正确对策;选项B,提出了借鉴法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可追溯性办法,也是一个正确选项;选项C,治理食品安全最有效手段,是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这明显是一个绝对化预案。

因为,治理食品安全问题首要的重点应该是加强监管、建立监管的长效机制。

而题目中用绝对化的论述,强调最有效的手段是开展专项治理,明显是错误的。

食品安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每时每刻都不能忽视。

仅仅用开展专项治理的方式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这是所谓的“一阵风”式的执法;选项D,前面的叙述问题不大,关键的问题在于后半段。

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说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最大原因是我们相关法律不健全,在打击食品安全问题上,相应法律的缺位,造成基层执法人员无所适从。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改革开放之初,包括食品安全法在内的各项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是执法层面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建立从地头到餐桌的全方位监管,不能不建立实施有效的长效机制,确保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

选项D也是存在较大问题的选项;选项E,明显是一个正确的论述没有任何问题。

例六:

(09国考第五题)

2.“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请谈谈你的理解。

(20分)

【相关材料】

  11、今年9月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表了一篇谈粮价的文章。

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

但种粮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

所以,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贴要实惠有效。

按2007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摊到每公斤上是0.2元。

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

这两毛钱的涨幅,按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92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增加15.2元。

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呢,那么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

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粮价,是担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

因为农民基本上不需要买粮,完全可以种粮来满足自己吃的需要。

因此,真正受粮价上涨影响的是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

但这种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补贴来避免,而且这种补贴,要远比种粮补贴少。

我们可以测算一下,2006年城镇居民低收入的人均粮食消费为78公斤,按占城镇人口比例20%计,为11541万人。

假设粮食价格每公斤上涨0.2元,那么低收入人群每人增加粮食消费15.6元,如果这部分钱全部由财政来补贴,仅需18亿元,远远低于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

即使财政给所有国人都补贴,上涨0.2元,也仅需支出200亿元,还是要比种粮补贴节约。

  粮价上涨的受损者,一是政府,应补贴低收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但前面算过,规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

但这部分支出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农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

  因此,在当前的政府框架中,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点睛之笔。

【参考答案】

材料11提到的观点是不对的。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关系着国计民生的诸多方面。

粮价上涨势必造成饲料价格上涨、食品加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带动相关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

材料11中的观点仅仅考虑到粮食价格与城乡居民粮食消费的关系。

实际上,粮价上涨所造成的连锁反应中最受益的是农资、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而包括种粮农民在内的中低收入消费者却要承受相关支出的增加。

这当然也会带来民政部门对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的巨大压力,甚至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这种片面孤立考虑粮食价格的思路,违背了统筹兼顾的思想,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要靠支农惠农政策、靠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靠切实作好耕地保护工作和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对于粮食这种特殊商品,认为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是单纯依靠市场手段的一种政府职能“缺位”。

(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樊政讲解】

题目要求对所指观点有没有道理进行判断。

如果我们单从材料看,它的这种策略表面逻辑性很强。

有些考生就沿着这个思路讲“有道理”、“为什么有道理”,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采取了模糊、“中庸”的回答方法,认为这种观点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