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5922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doc

邓小平论资本主义

杨宏雨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要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结合我国具体的历史和国情,从“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等多个角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这些论述对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理论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的历史、国情,对这一问题作了许多创造性的阐述。

这些论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

黄仁宇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的开篇写到:

“‘资本主义’是一个常用的名词,不时出现于众人笔下和口语之中。

可是要给这名词适当的定义,则非常困难。

”[1—P1]资本主义的历史,如果从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迄今已有350年以上。

在这300多年中,许多人都曾从不同角度对资本主义作过定义和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制度等名词不时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经典作家的笔下。

要想寻找一些经典作家论资本主义的片言只语,实在是太容易、太简单了。

可是邓小平没有这么做,他很严肃的向人们指出:

“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

”[2—P351]

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呢?

笔者翻检一些研究资本主义的著作发现,一方面,不少学者没有给出解释;另一方面,给出答案的学者的回答也各不相同。

例如: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的组织与制度,内中物品之生产与分配,以私人资本出面主持。

大凡一个国家采取这种制度以扩充国民资本为当前主要任务之一,所以私人资本也在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的比重。

”[1—P191][黄仁宇]

“一个国家必须具备某些因素才能称为‘资本主义’:

它必须有市场经济;其法律体系必须保护私有财产和契约的不可侵犯性;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不能取决于诸如“公平价格”等外在观念,其价值取决于别人愿意为之付出多少;财产应该是可以转让的;工资必须以货币支付;企业家创业以及技术进步应受到鼓励。

”[3—P591][托马斯·K·麦格劳]

“如果一个社会把经济的过程委托给实业家个人去指导,这个社会就叫资本主义社会。

这可以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不动生产资料,如土地、矿藏、工厂和设备,归私人所有;第二,为私人利益而生产,也就是说,靠私人赢利的积极性而生产。

”[4—P41][熊彼得]

“资本主义的生产是这样一种社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或者说,这种生产方式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为基础,而且这种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

”[5—151][马克思]

“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商品生产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不仅人类劳动产品是商品,而且人类劳动力本身也成了商品。

因此,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中有两个重要关键:

(1)直接生产者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2)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

”[6—P72][列宁]

资本主义可以且经常确实被用来指一种全面的社会秩序,而不仅指一系列与众不同的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特征:

(1)、“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形态,是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赖以生存的产品生产和劳务生产的主要基石。

(2)、分立的“经济”领域的存在造成了“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分离。

(3)、政体和经济分离的前提是生产工具的私有产权制。

(4)、国家与私有财产以及独立的“经济”在制度上的联合,强烈地左右着国家“统治”模式的性质。

(5)、“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被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意词。

[7—P168-170][安东尼·吉登斯]

“资本主义可以被定义为这样一种经济制度,其中一个由个人(‘资本家’)组成的阶级拥有生产资料(‘资本’货物,如工厂和机器),雇佣由那些不拥有生产资料而只有自己劳动力的个人(‘个人’)组成的另一个阶级,从事生产和销售以便获取私人利润。

”[8—P90][霍华德·谢尔曼]

资本主义“是指私人所有的,以谋利为目的,采用机器生产和合理经营方法的那种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并不纯粹是一种经济现象,它也是一种法权体系”[9—P320、318][顾准]

资本主义是“物资财富生产的一种特殊的组织方式。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个人和群体以货币、信用、土地、生产性设备和原材料库存等形式拥有资产。

他们用这些资源去雇佣工资劳动者,依靠他们的劳动生产出农业和工业产品(商品),然后将它们在市场上销售,以实现利润。

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导致并促进了改革,为的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商品、金融业、土地、劳动力市场、远程贸易和理性的利润追求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使资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经济制度的是企业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关系。

企业主可能来自任何阶级、任何职业;工人的劳动则可能是耕田、管理葡萄园和果园、放牧牲畜,或者在工厂、在顶楼、在建筑工地上劳作。

这些生产关系从佃农们如何租用农场,以及手工业、工业和农业工人如何受雇、如何领酬上表现们来。

”[10—P5-6][罗伯特·杜普莱西斯]

“资本主义首先不是财产分配的经济制度,而是整个生活和文化的制度。

这一制度源于特定的生物心理类型的人(即资产者)的目的设定和价值评价,并由其传统传承。

”[11—P62][马克斯·舍勒]

资本主义是指—种一定的经济制度,具有以下的特征:

它是一种交通经济的组织,在此项组织中通常有两个不同的人口集团对峙着:

即生产手段的所有人和无产的纯粹工人,前者具有指导权,为经济主体,后者则为经济客体,他们经过市场,互相结合,共同活动,此项组织并且受营利原则与经济的合理主义的支配。

[12—P205][伟·桑巴特]

“资本主义是所有权的:

契约已经设定了各种的权利和义务,不得指望和要求更多的义务。

资本主义是市场的:

价格信号传递信息,弹性的诱因刺激着流通,决策在无形中就被调节了,无须求助于统—的计划。

资本主义是个体主义的:

有时是冒险家的游戏,有时是谨慎的求稳者,在这分权的制度里,在这个分权的体制里,分散的单位按照谁出钱谁点唱的原则各司其责。

资本主义是理性的:

事实的根据和解决问题的账目履行着系统的功能,该功能如此重要,根本不能委之于传统的认同、乐天知命、宗教的虔信或信仰的冲动等次好的技术。

资本主义是扩张成性的:

企业是拼命提高利润,消费者是希望不断满足他们日渐加大的胃口,而公众意见总的来说则要求国家财富要持续增长。

所有权、市场、个体主义、唯理主义、扩张成性——这五个特征界定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13—P4-5][大卫·雷斯曼]

“资本主义是这样一个社会经济系统:

它同建立在成本核算基础上的商品生产挂钩,依靠资本的持续积累来扩大再投资。

然而,这种独特的新式运转模式牵涉着一套独特文化和一种品格构造。

在文化上,它的特征是自我实现,即把个人从传统束缚和归属纽带(家庭或血统)中解脱出来,以便它按照主观意愿“造就”自我。

在品格构造上,它确立了自我控制规范和延期报偿原则,培养出为追求既定目的所需的严肃意向行为方式。

”[14—P25][丹尼尔·贝尔]

什么是资本主义?

这真是不问都知道,一问吓一跳。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

建国以后,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更是大批特批资本主义。

难道会连资本主义的概念都未弄清?

但事实正是如此。

由于受东西方冷战格局的影响,由于我国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更由于建国以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历次批判运动统属“遵命”行为,结果,偌大的中国还真没几个人认真思考过“什么是资本主义?

”这一问题。

什么是资本主义?

翻检三卷《邓小平文选》,我们发现,邓小平也没有给出一个完整、明确的定义。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复合概念,它涉及制度、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方面。

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一个翻译过来的词汇。

但如果我们不受此影响,从汉语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由资本和主义组成的复合词。

资本是资本主义的核心。

什么资本?

资本是用于再生产的财富积累。

它是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

资本主义的生产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因此,所谓资本主义,实际上就是一种满足资本家逐利的本性,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方式。

“利润成为一切事业的试金石。

”[1—P32]黄仁宇的这句话对资本主义本质的可谓一语中的。

但是,仅从经济或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理解资本主义是远远不够的。

资本主义这一划时代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各方面引起的变化是巨大的,牵涉的范围是广泛的。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主义由于使用的广泛而成了一个典型的复合型概念。

根据通常的使用习惯和比较普遍的看法,资本主义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它奉行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原则,以追求利润或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的;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是指资产阶级在推翻旧政权以后,按照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近代民主政治。

自由、民主、人权、法治、议会、多党制、三权分立是这一制度的核心;作为一种文化或精神,它奉行个人主义和理性权威,倡导文化多元,反对唯我独尊,并认同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的天然合理性;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资本主义是一种现代文明,它往往和现代化、现代性相联系;此外,资本主义也可以是一种运动,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和需要在全球扩张自己制度的运动。

更为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是,资本主义本身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17、18世纪的资本主义不同于19世纪的,20世纪的资本主义又大不同于19世纪的。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以前相比,资本主义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

作为一个政治家,邓小平不给资本主义下定义是明智的。

“对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当然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

”[2—P338]作为一个政治家,邓小平没有给资本主义下定义,但对这个涉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却不能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

邓小平的观点很明确,即要科学地对待资本主义。

什么是对待资本主义的科学态度呢?

从邓小平的有关论述看,就是要历史地、辩证地、具体地分析资本主义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二、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完美结合。

用历史的眼光和态度对待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注意肯定资本主义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虽然是一个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但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

从经济或生产力的角度看,“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5—256]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它推翻了封建的奴隶制,创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实现了人与人权利的平等和人性的大解放,“这是一个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进步。

”[16—P833]“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17—P55]从文化上看,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

在所有的人实行合理分工的条件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实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承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使它进一步发展。

”[18—P478-479]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基本观点。

他认为,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首先要历史地看待资本主义,要把资本主义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

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看,资本主义文明要高于封建和奴隶制文明,“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

”[2—P351]

“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

”这是一个谁都明白的常识,并不是什么重大发现。

邓小平为什么要着重提这样一个常识性的观点呢?

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加上中国封建社会特别长,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以后,社会的各个领域仍大量残存着封建主义的东西。

邓小平曾明确说: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2—P332];“我们的官僚主义确实多得很”[19—P240];“我们选拔干部的制度是落后的。

”[2—P225]再联系列宁的名言“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20—P217],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是封建主义及其残余而不是资本主义在阻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但是,建国以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对这一点却认识不清,在思想文化领域大批特批资本主义,无意之中放过了封建主义这一主要敌人;在批判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时,不敢正面肯定其反封建的积极意义,甚至用封建主义去反对资本主义,结果封建主义经过改头换面在中国大行其道,给中国的现代化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黎澍反思建国以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曲折历程,深刻地指出:

“中国封建思想传统根深蒂固,它在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比资产阶级思想要广泛得多,牢固得多。

”[21—P148]“中国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观念的统治是如此之牢固,以致在近代迫切需要改造的时候,不论是只想稍有改变的人也好,倡言革命的人也好,都不敢轻易碰它一碰。

要求一次彻底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可见其难了。

中国的封建传统,确如恩格斯所说,是‘历史的惰力’,一种极端顽固保守而又难以觉察的习惯势力,在群众中无所不在,连革命者自己也在所不免。

因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

如果对这一点缺乏认识,如果不能以十分猛烈和完全彻底的民主革命来摧毁它,而继续把它保留下来,它就势必会随时反过来吞噬革命。

”[21—161]只有牢记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优越,才能正确理解列宁的著名论断:

“我们社会民主党人始终拥护民主,但不是‘为了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给我们的运动扫清道路;可是,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便不可能扫清道路。

”[22—P460]只有充分认识到在中国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就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反封建任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积极肯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化对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意义,中国才能真正避免“反右”和“文革”等历史悲剧的重演。

三、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以辩证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邓小平认为,一定要把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资本主义文明相区别。

不能把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都看成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

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

”[2—P351]“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

”[19—P192]

邓小平把资本主义文明与本质相区别,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最大成功就是提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0年代,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只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标志就是国家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商品经济被认为是与社会主义经济不相容的东西。

”[23—P462-463]薄一波的这段回忆是准确的。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呢?

应该说这样的认识首先来源于马克思。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时指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造成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并必然引发资本主义一次又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解决这一危机的办法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国家占有生产资料,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马克思的这一设想,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被付诸实施,使苏联成功地避免了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并为苏联迅速工业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因为如此,二战以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纷纷采用计划经济模式,并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标志。

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尝试引进市场机制,改革过于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但在理论上仍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曾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过巨大贡献的历史背景下。

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为工具,邓小平提出要区别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文明,“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轻松地解开了长期影响社会主义进步的死结。

他说: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

“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19—P203]市场经济被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剥离出来,成为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必须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这样,社会主义的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也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竭力帮助美国渡过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大危机。

当时,有许多人对罗斯福新政究竟是什么性质搞不清。

有人问罗斯福,“新政”究竟是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还是其他什么主义的。

罗斯福机警而又巧妙的回答说,我们美国有这么大,可容纳的东西很多,为什么非要把某些措施划归某一种主义呢?

邓小平在市场经济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可以说是和罗斯福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

“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等等。

这些睿智的语言,反映了邓小平的智慧,反映了他求真务实、不尚虚文的态度,避开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开拓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四、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如英、法、德等国首先取得胜利。

理由是资本主义越发达,无产阶级力量就越壮大、越成熟。

然而,历史的发展没有象他们预料的那样。

在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欧洲资本主义最落后的国家俄国取得了胜利,接着又在欧洲相对不发达的东欧和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美洲的古巴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胜利。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西欧、美国、日本则处于稳定之中。

历史出人意料的发展就把在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摆在了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面前。

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列宁提出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的存在和发展,迂回曲折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对于在俄国实行以允许资本主义发展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列宁说: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0—P217]“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

”[20—P50]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落后的。

但是,如果把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与1949年以前中国的情况相比,还是高出一个甚至几个档次。

也就是说,中国更落后,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更不成熟。

对于当时中国的国情,毛泽东曾感慨地说:

“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

”[24—P1060]由于对国情有清醒的认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制定了以保护、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并明确说:

“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24—P1060]“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是无害有益。

”[25—P275]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国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是明智的,所制定的政策是正确的。

在明智的认识和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国革命迅速取得了胜利。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国以后,毛泽东迅速背离了自己提出的要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后让资本主义有一个广大的发展的思想,通过以消灭资本主义为核心的三大改造运动,建立起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果,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19—P103]毛泽东去世以后,邓小平回顾、反思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

这是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正确的资本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观点是实践的产物,是尊重实践的表现。

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和自己关于社会主义的看法,恩格斯说:

“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的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26—P419-420]列宁在指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说:

“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27—P466],“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

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28—P208]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纯而又纯。

“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间隔着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

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

”[17—P84]人为地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结果就是欲速而不达。

这一观点体现了生产力第一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17—P586]没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在与资本主义的共存中,经过斗争、较量,战胜资本主义,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国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在资本主义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过渡到社会主义的。

换句话说,要建立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中国是缺乏生产力基础的。

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

“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19—P225]事实证明,过去那种纯而又纯、“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超越了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有效地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只有调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允许资本主义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情况下获得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发展,才能尽快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基础薄弱这一问题。

邓小平说:

“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2—P312]毛泽东在1948年10月也曾说过:

“就我们的整个经济政策说来,是限制私人资本的,只是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才不在限制之列。

而‘有益于国计民生’就是一条极大的限制,即引导私人资本纳入‘国计民生’的轨道之上。

”[29—P306]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并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利用资本主义搞活社会主义,帮助社会主义搞活经济,更好地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对于这一点,列宁早就指出:

“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

”[17—P529]

五、要学习、利用资本主义

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就要认真学习、利用资本主义。

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的思想。

列宁曾明确说:

“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

”[27—P170-171]他还提出了一个经典的学习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公式: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