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65998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饮茶被广泛认可的医药功效有:

少睡、消食、祛风解表、安神、醒酒、坚齿、明目、去肥腻、清头目、下气、止渴生津、利水、清热、通便、消暑、治痢、延年益寿、解毒、去痰、其他等等。

茶叶是世界上无酒精的三大健康饮料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不断提高,目前已可以分离提取多种物质,有些已在生产应用中。

因此,茶叶的深加工产业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三、 

茶树生长习性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等多种。

茶树从有生命开始一直到衰老死亡(称总发育周期),可分为四个生长阶段即:

苗期、幼龄期、盛产期和衰老期。

生产上主要利用茶树的盛产期出效益,一般为15-20年,加强茶园管理,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茶树新梢在春季气温达10度以上并持续一定时间鱼叶即开展,真叶接着展开,当真叶生长完后(约4-8叶)顶端形成驻牙,经短期休眠后继续当年的第二轮生长。

一般一年可生长3-4轮后气温降低到10度以下进入冬眠。

茶树最适生长日平均气温为20-27度,年有效积温在4000度以上。

当日平均气温高于35度时,茶树生长开始受影响。

茶树为喜阳耐阴作物,喜漫射光,即光波较短的蓝紫光,虽耐阴,但光照过弱时影响茶树发芽数、茶青产量和生产效益。

茶树喜空气湿度为80-90%,年降雨量为1000-2000㎜,微酸性红壤、黄壤、沙砾壤等壤土,为嫌钙、忌氯作物。

第二节武夷岩茶的基本概况

武夷茶和武夷岩茶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武夷茶是指从古至今所有生长在武夷山地区的用各种工艺方法加工的茶叶的总称。

以前的武夷茶大部分属于绿茶类,当今的武夷茶主要有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包括武夷岩茶、正山小种、武夷绿茶、龙须茶等等。

武夷岩茶是指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殖和栽培,并用独特传统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武夷岩茶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武夷茶中的乌龙茶,是武夷茶的一部分。

武夷茶发展史

闽越地区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记载为商周时期。

至战国时期,民间已普遍栽培使用茶叶了。

武夷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孙樵写的《送茶与焦刑部书》(见《崇安县志》第19卷)。

孙樵在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显贵的一封信札中写道:

“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

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

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

”唐朝武夷茶以“腊面茶”(属蒸青绿茶类)闻名于世,已为上层社会的馈赠珍品。

宋朝为武夷茶的发展兴盛时期,以产“龙团凤饼”(属蒸青绿茶类)闻名于世,成为朝廷的贡品。

元朝为武夷茶的历史鼎盛期,朝廷设“御茶园”于武夷九曲溪之第四曲畔,仍沿宋代的龙团饼状,是“所产之茶为天下之最”。

明朝武夷茶改为散茶(绿茶类),当时也是“茶出武夷,其品质最隹”。

明末清初武夷茶创制出正山小种红茶和乌龙茶(现称武夷岩茶)。

正山小种是红茶的始祖,清朝初期向北传播到安徽齐门和云南等地。

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而后逐渐向南推移传播到闽南和广东、台湾等地。

明朝万历三十五(1607年),武夷茶开始销往欧洲;

而后逐渐形成了著名的从武夷山到恰克图的万里“茶叶之路”和五口通商后的“海上丝绸之路”。

18世纪,武夷茶成为中国茶叶在欧洲的代称,19世纪是武夷茶风靡欧美的时期,也是武夷岩茶的历史兴盛时期。

武夷岩茶现状

武夷山位于东经117°

37′22″–118°

19′44″,北纬27°

27′31″–28°

04′49″之间,属中亚热带地区。

武夷山景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为我国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武夷山茶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8℃左右,无霜期长,年降雨量2000㎜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大部分成土母岩由火山砾岩、红砂岩和灰岩组成;

表层多为灰紫色砂粒及砾块,疏松而透水性强,为沙质砾土,PH为4.5-6.0。

是形成岩茶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002年“武夷山大红袍”申报“证明商标”获得成功,武夷岩茶申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获得成功。

2002年8月1日武夷岩茶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2006年改为国家推荐性标准),并制定了首批实物标样(并定期更换)。

2003年武夷山荣获首批茶叶类唯一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05年武夷山成为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首批茶叶类唯一的一相)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国家规定将茶叶划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范畴,武夷山茶企业陆续开始申办QS认证(2007年1月1日开始全面执行)。

武夷岩茶的生产和质量等级将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实茶产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茶旅结合,进行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市场行情一路上扬。

在稳步发展茶园面积的同时,新增大量茶企业,龙头企业和规模不断增多,茶叶价格也大幅增长,销售区域不断扩大。

全市现有茶叶加工企业两百多家(不含销售企业),小作坊七百多家。

茶园面积达11.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6000多吨,总产值达8亿多元。

第二章 

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

第一节新茶园的建立

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它的有效经济年限可达数十年,一经种植,即不便移动,所以要选择好地点,高标准、严要求建立新茶园,以适应茶树生长的需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延长盛产期年限,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条件主要指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

环境条件既要符合茶树的生长习性,又要不破坏生态环境,利于生产操作。

1、气候条件:

昼夜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茶树开始萌动伸展,生长的最佳气温为20-27。

度。

茶树喜阳而耐阴,光照以较强的慢射光为最佳。

降雨量月均100mm以上、年均1200-2000mm为最佳。

空气相对湿度以80-90%为最适宜。

2、土壤条件:

呈酸性的红壤、黄壤、纱壤砾壤、棕色森林土等均适宜种茶。

茶树为嫌钙、忌氯作物,含石灰质、含盐的土壤喝地下水位太高的土壤不适宜茶树生长。

一般以PH值为4.5-5.5、保水性通气性良好、土层深度在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地表1米以下的土壤最适种茶。

3、地形条件:

坡度小于25度,海拔低于1500米。

园地选择和规划

1、园地选择:

凡适应茶树生长习性的环境均可种茶。

一般选择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的相对集中的山坡、平缓地建立新茶园。

从岩茶品质要求则以景区内的砾石壤土为最佳,景区周边的含砾石红壤新山为其次,红、黄粘壤再次。

2、园地规划:

新茶园建立的基本要求是:

等高梯层,缓路横沟,全面深垦,重施基肥,良种壮苗,合理密植,适时条栽。

茶叶生产应向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管理标准化方向发展。

高山开发建园时要遵循“头戴冒、腰束带、脚穿鞋”的原则,即山顶要保留一定面积的自然生态林,以利于水土保持和维护生态。

茶园道路分干道和支道,干道路宽6-7米,路坡小于6度,支道路宽2-3米,坡度小于8度;

茶行长50-80米左右需设支道。

水沟规划在顺势流水汇集处,沟深宽为40-60×

30-40厘米左右,使茶地不积水和利于排洪。

新茶园的开垦定植

1、平缓地开垦要求:

清理地面杂物,规划好道路和水沟,全面深耕30厘米以上,地面凹凸处需平整。

种植沟行距1.6-2米,沟深宽为40×

40㎝以上。

2、坡度在5度以上的山地建园要求:

修建等高梯层,梯面宽度最窄处不小于1.8米,宽处可开多条种植沟。

梯壁高度一般不超过1.6米,梯长最长不超过70米,梯壁要求一次性修建稳固,以防人走、水冲而塌翻。

种植沟深宽为40×

3、重施基肥:

定植前先施基肥,再回土,基肥需深施30-40㎝深,每亩施有机肥(如菜饼、茶叶专用有机肥等)150-200㎏、磷肥50-100㎏。

4、良种壮苗:

茶苗选择好良种,再选择壮苗,苗高25㎝以上为佳,每丛2-3株,丛距为25-30㎝,亩植茶苗2-4千株苗。

5、适时定值:

定植时间以秋末至次年雨水之前种植为宜。

定植时要求茶苗即起即种,尽量缩短中途储运时间。

定植前需用黄泥浆沾根,在回土后的种植沟中间再开浅沟定植。

定植时茶苗根部尽量让其自然舒展,入土3-5㎝深,尽量压实根部土壤后再盖一层松土即可。

四、 

岩茶品种简介

武夷岩茶当地主栽当家品种主要为水仙、肉桂和名丛系列,当地种几乎都是中迟芽种,不利于调节初制生产和提高初制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因此在新茶园定植前应充分考虑品种搭配,尽量使早、中、迟芽种比例相近,即考虑经济效益、品种多样化、良种化,又要考虑初制加工等生产的合理协调,因此品种选择搭配得当非常重要。

现将适制武夷岩茶的良种简介如下:

1、国家级品种:

武夷水仙:

原产建阳小湖,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

黄旦:

原产安溪虎丘,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毛蟹:

原产安溪大坪,无性系灌木,中叶类,中生种。

梅占:

原产安溪芦田,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铁观音:

原产安溪西坪,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本山:

原产安溪西坪,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大叶乌龙:

原产安溪长坑,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2、福建省级品种:

肉桂:

原产武夷山,原为武夷名丛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佛手:

原产安溪虎丘,无性系灌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悦茗香:

省茶科所选育,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黄奇:

省茶科所选育,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白芽奇兰:

原产平和县,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丹桂:

省茶科所选育,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黄观音:

九龙袍:

省茶科所选育,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春兰:

金观音:

3、新选品种:

金凤凰:

武夷山茶科所选育,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金牡丹:

省茶科所选育,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黄玫瑰:

省茶科所选育,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金玫瑰:

紫牡丹:

省茶科所选育,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4、地方品种:

矮脚乌龙:

原产建瓯东峰,灌木型,小叶类,中生种。

武夷菜茶:

原产武夷,有性系灌木型混生种。

武夷十大名丛(原产武夷山):

大红袍:

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铁罗汗:

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白鸡冠:

水金龟:

半天妖:

白牡丹:

金桂:

金锁匙:

北斗:

白瑞香:

其他武夷名丛主要有(原产武夷山):

雀舌(灌木型,小叶类,特晚生种)、瓜子金(灌木型,小叶类,晚生种)、玉麒麟、向天梅、大红梅、正太阳、正太阴、正柳条、醉贵妃、红鸡冠、金罗汉、素心兰、玉井流香、红孩儿等等等等。

第二节茶园的管理

茶园管理应根据茶园立地条件,茶树生长规律和生育特点,采用科学的适宜岩茶特点的茶园管理措施,以达优质、高产、稳产之目的。

幼龄茶园的管理

幼龄茶园是指茶苗从定植开始到正式投产时止的茶园。

主要措施有:

1、保全苗、提高成活率。

保证每亩的种植数是茶园丰产的前提,茶树幼苗期根系弱,易受旱。

特别是夏秋高温干旱季节,有条件的必须采取喷灌浇水,铺草覆盖等措施。

2、茶园除草。

以浅耕为主,离茶基部5厘米外浅耕5-7厘米深。

3、茶园施肥。

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分基肥和多次追肥进行。

在肥料三要素的比例上幼龄茶园对磷钾肥要求的比例较高,氮磷钾的比例为2:

1:

1。

在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上,要提高追肥的比例。

基肥:

每年底施一次,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占年总施肥量的50%左右,亩施饼肥或茶叶专用有机肥50-100kg,过钙30-50kg,离茶树基部10厘米外开沟20-30cm深施。

追肥:

每年2-3次,以3月底4月初、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底至8月初为施肥时间。

每亩每次可施茶叶专用复合肥10-15kg,可添加适量氮肥,每次施肥均应开沟深施。

4、茶树修剪。

幼龄茶园在良好的肥培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定型修剪和打顶轻采,2-3年就能获得粗壮的枝干和一定采摘面的树冠,为今后的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定型修剪:

茶苗在定值后一足龄(管理优良的也可在定植后半年)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高度为离地20-25厘米左右,以后每生长一轮就进行一次修剪,每次修剪的高度都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左右。

定型修剪的方法以平剪为好。

打顶轻采:

在定型修剪后,茶树的骨干枝、树冠幅度都有良好的基础,便可进行合理的打顶轻采,但幼龄茶园强调“以养为主,以采为辅”的原则。

切实掌握“采大养小,采高留低,打顶护侧”的方法,以达到抑制顶端生长优势,保证树冠不断扩大的目的。

采后轻剪:

打顶采后,树冠表面高矮不一,因此每次打顶后应结合一次轻修剪,把个别留桩较高、突出蓬面的剪掉,为培养茂密整齐的采摘面打下基础。

当茶树高达80-90厘米以上,采摘面树幅达1米以上,枝叶茂密时便成为成龄茶园了。

常规茶园的管理

茶园常规管理包括锄草、施肥、深翻、修剪和病虫管理等项目。

1、茶园锄草:

宜采用浅耕的方式人工锄草,不可用草甘磷等除草剂,以防土壤和茶树有化学残留。

每年需浅耕4-5次,以茶园不见大草为准,并保证茶园表土常年疏松、保水、保肥、透气。

2、施肥:

每年2-3次,其中基肥每年一次,以10-11月完成为宜,宜施有机肥和磷肥为主,占年总施肥量的50-80%左右,亩施饼肥或茶叶专用有机肥100-150kg,过钙50-100kg,沿树冠边开沟20-30cm深施。

追肥每年1-2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底至8月初进行施肥,每亩可施用复合肥20-30kg或茶叶专用有机肥50-100kg,可添加适量氮肥。

每次施肥均应开沟深施。

3、深翻:

一般每年一次,于8月初至10月完成,要求茶园全垦30cm以上,长势旺盛的封行茶园也可隔年深翻一次。

4、修剪:

每年修剪1-3次。

正常的投产茶园一般每年轻修剪2-3次,深修剪修剪一次,。

轻修剪:

即保留叶绿层,树冠面上剪平。

一般每次采摘后都要进行一次轻修剪,以保持树冠表面平整。

深修剪:

即剪去叶绿层的1/3-2/3(一半左右)。

一般每年年底进行一次,于11月至次年2月之间完成。

重修剪:

即剪去全部叶绿层(一般修去茶树高度的一半左右),重新培养采摘面。

一般用于茶树长势下降、鸡爪枝较多的低产茶园,为减少当年的损失,一般在春茶采后进行。

低产茶园的改造

茶树过了盛产期进入衰老期时,即需进行茶园改造。

或长年因管理粗放,造成缺株严重,树势早衰,产量偏低时也需要进行改造。

改造措施应视茶园具体情况和改造需求而定,主要措施有:

1、改土:

通过深翻,重施有机肥和挑客土等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参考深翻、施基肥项目)

2、改树:

在改土的基础上使用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修剪方式,重新培养树冠,以达高产之目的。

深修剪指剪去树冠绿叶层的一半,约10-15cm深,刺激干枝潜伏芽的萌发,重新培养采摘面。

重修剪是指剪去全部绿叶层和树冠,留下树型的干枝,一般离地面的高度为40-50cm,再通过多次定剪,重新培养树冠。

台刈指离地面10-30cm处台刈,留下基部主干,再按新植幼龄茶园的定剪方法进行修剪,重新培养树型和树冠。

改树一般在春季后进行。

既利用春茶的采收,又利用夏秋季生长,当年即可形成一定的树冠。

3、改园:

即茶树全部挖除,重新换种,并按新茶园的建立措施,重新规划品种,道路,水沟等,老茶园改种因土壤熟化造成定植成活率偏低,幼龄期长势弱,有残留病虫害等特点,应特别注意改土环节:

尽量使种植沟与原沟错开,尽量利用新壤进行定植茶苗或客土定植,尽量将老园的杂物清除干净。

第三节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

中国已将茶叶列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管理行列(实行QS认证制度),茶叶的农药残留是影响茶叶卫生指标的最大因素。

为保证茶叶农残不超标,武夷岩茶的茶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必须参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进行生产操作,以确保茶叶内销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外销达到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标准。

一、有机茶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概念

1、有机茶食品(OrganicFood),在其它语言中也被叫做生态或生物食品:

是指根据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办证,供人们使用的一切食品。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

有机食品生产必需符合以下条件:

(1)原料必须来自于已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标准;

(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纪录档案;

(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

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

有机茶(OrganicTea),就是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产品和再加工制品。

有机茶是我国最先获得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也是我国发展最快,认证系统和产品生产规范建设较为完善的有机食品之一。

这是因为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的保健饮品,它与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保健意识相适应,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开发生产有机茶,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减少因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农药对土壤与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这在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其意义尤为深远。

并且有机茶的发展对冲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扩大我国茶叶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1990年5月,中国农业部正式规定了绿色食品的名称、标准及标志。

标准规定:

①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

②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③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④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绿色正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与蓓蕾,标志的寓意为保护。

在绿色食品申报审批过程中区分A级和AA级绿色审批。

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绿色食品茶是按绿色食品的特定生产方式,符合绿色食品的有关标准、规定以及生产操作规程,经申请检测获得批准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

3、无公害食品:

指的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包括AA级和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二、有机茶的病虫害防治:

有机茶的茶园一般使用农业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在茶园内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除草剂等等。

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1、 

保护茶园生态环境,保护虫害天敌。

保持茶园清洁、通风。

2、 

人工去除病枝、死株,并集中烧毁。

3、 

物理诱杀害虫,人工去除虫体虫卵等。

4、 

利用深翻土后冬季低温、冰雪、霜冻等杀死越冬虫害,减少次年危害。

5、 

茶园非采茶季节(如入冬前)使用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矿物源农药进行封园,可以大量减少次年的病虫危害。

6、 

在采茶季节可以使用植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和激素类农药杀害相对应的病虫。

三、低残留茶的病虫害防治:

低残留茶的茶园一般也是使用有机茶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防治,若遇到病虫害高峰期危害茶树严重时,可以选择符合要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1、选择低毒,低残留,有针对性的特效农药;

2、适时防治,选择危害初期无雨天防治,并保证喷药后4小时内无雨;

3、混用、轮用农药,以提高用药效果,防止病虫害产生抗性;

4、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临采茶园禁止喷药;

5、禁止使用国家规定在茶园上禁用的农药以及其他剧毒,高残留农药。

第三章 

武夷岩茶的加工制作

第一节 

初制工艺

茶叶的加工制作直接决定了其产品的类型(即茶类)。

武夷岩茶的加工制作工艺分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两大部分。

初制工艺主要包括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六道工艺。

一、采摘工艺

茶青质量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茶青质量包括茶青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两部分,茶青内在品质主要由茶树品种、茶园立地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构成,外观质量主要由茶青采摘的标准、时间、气候、储运等因素构成。

1、茶青标准:

武夷岩茶要求茶青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完熟(采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

茶树新稍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成驻芽后即称开面;

当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时即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称中开面,达三分之二以上时称大开面。

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

武夷岩茶要求的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