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683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控制点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道路菱型下穿通道照片二

道路菱型下穿通道照片三

道路菱型下穿通道照片四

道路菱型下穿通道照片五

预防措施:

一、表面缺陷:

1、麻面:

a、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浆等杂物;

b、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并清扫干净;

c、模板拼缝应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纸、塑料条、或腻子灰堵严;

d、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要均匀,并防止露刷;

e、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排除完气泡为止;

f、拆模不应过早。

2、露筋:

a、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b、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

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截面较小钢筋较密的部位,宜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c、混凝土应保证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d、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防止离析;

e、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f、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振捣棒进行振捣;

保护层处混凝土要仔细振捣密实;

g、拆模时间要控制好

3、蜂窝:

a、认真设计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b、混凝土应拌合均匀,其搅拌延续时间应符合相关要求,塌落度应适宜;

c、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浇筑层的厚度以下表的数值为参考,并防止漏振;

序号

振捣混凝土的方法

浇筑层的厚度(㎜)

1

插入式振捣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2

表面振捣 

200

d、混凝土每点的振捣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塌落度荷振捣有效作用半径,可参考下表采用;

合适的时间一般是:

当振捣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出现气泡和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密实即可;

塌落度(㎜)

0~30 

40~70

80~120 

13~170 

18~200 

200以上

振捣时间(s) 

22~28

17~22

13~17

10~13

7~10 

5~7

振捣有效作用半径(㎝)

25

25~30

30~35

35~40

e、模板缝应堵塞严密。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支架、拼缝等情况,发现模板变形、走动或漏浆,应及时修复。

4、孔洞:

a、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易于充满模板,并仔细振捣密室,必要时,辅以人工捣实;

b、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浇筑应在侧面加开浇灌口下料;

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继续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c、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

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成400~450角斜向振捣。

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

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

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

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d、控制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浇筑板时为1.0m),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

e、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5、酥松脱落:

a、表面较浅的酥松脱落,可将酥松脱落部分凿去,洗刷干净充分湿润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b、较深的酥松脱落,可将诉讼脱落和突出颗粒凿去,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支模,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强力捣实,并加强养护。

6、缝隙、夹层:

a、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后浇缝表面;

接缝处的锯屑、木块、泥土,砖块等杂物必须彻底清除干净,并将接缝表面洗净;

b、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c、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于清理杂物和冲洗。

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板,并抹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e、施工缝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在表面上抹10~15㎜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一层水泥砂浆。

7、缺棱掉角:

a、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b、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MPa以上强度;

c、拆模时注意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

吊运模板时,防止撞击棱角;

运料时,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用角钢、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破损;

d、冬期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做好覆盖保温工作,防止受冻。

8、松顶:

a、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要过大,以减少泌水性,同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保水性;

b、在混凝土中掺加加气剂或减水剂,减少用水量,提高和易性;

c、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20s以内,不使产生离析。

混凝土浇至顶层时应排除泌水,并进行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

d、连续浇筑高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时,随时浇筑高度的上升,分层减水;

二、外形尺寸偏差:

(最基础的工作截面尺寸、净宽等的保证、测量后需要用尺量下)

1、表面不平整:

a、严格按施工技术规程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

b、模板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支柱和支撑必须在坚实的土层上,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

c、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和支撑情况,如有松动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再继续浇筑;

d、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

2、位移、倾斜:

a、模板应固定牢固,对独立基础杯口部分采用吊模时,要采取措施将吊模固定好,不得松动,以保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至产生水平位移;

b、模板应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地基上,无松动;

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

c、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应支设牢固,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d、现浇框架柱群模板应左右均拉线以保持稳定;

现浇柱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设斜撑或斜拉杆,用法兰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直度;

e、测量放线位置要放线准确,认真吊线找直(U型槽段要在浇筑混凝土前后检验墙面的垂直度),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积,并仔细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f、浇筑混凝土时防止冲击门口模板和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和振捣。

柱浇筑混凝土时,每排柱子底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止柱模板发生倾斜。

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一次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g、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止模板产生变形或预埋件位移或脱落。

3、凹凸、鼓胀:

a、模板支架及墙模板斜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

如为湿陷性黄土地基,应有防水措施,防止浸水面造成模板下沉变形;

b、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松动,应及时处理;

c、墙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50㎝,然后均匀振捣;

上部墙体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1.0㎝,防止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

三、混凝土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

a、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

同时,要捣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早期的抗裂强度;

b、浇筑混凝土前,将底层混凝土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c、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吹袭和烈日暴晒;

d、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

分段浇筑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

在炎热季节,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

e、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使水分不易蒸发;

2、沉降收缩裂缝:

a、加强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不使水灰比、砂率、塌落度过大;

振捣要充分,但避免过度;

b、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筑较深部位,静停2~3h,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筑,以避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

c、在混凝土硬化前保持塑性时,再对表面抹压一遍;

d、适当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3、干燥收缩裂缝:

a、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

提高粗骨料含量,以降低干缩量;

b、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的粉砂;

c、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但避免过渡振捣;

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照片三没有二次收浆导致)

d、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暴露在露天的混凝土应及早回填土或封闭,避免发生过大的湿度变化;

e、1)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2)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吹袭和烈日暴晒;

3)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

4)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使水分不易蒸发;

4、温度裂缝:

(1)一般结构预防措施:

a、合理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级配良好的石子;

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降低水灰比;

严格施工,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b、细长结构构件,采取分段间隔浇筑,或适当设置施工缝或后浇带,以减少约束应力;

c、在结构薄弱部位及孔洞四角、多孔板板面,适当配置必要的细直径温度筋,使其对称均匀分布,以提高极限拉伸值;

d、蒸汽养护结构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5℃/h;

降温速度不大于10℃/h,避免急冷急热,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

e、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度梯度在25℃范围以内。

混凝土浇筑后裸露表面及时喷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

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基础部分及早回填,保湿保温,减少温度收缩裂缝;

(2)大体积结构预防措施:

a、尽量选用低热或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

或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粉煤灰或减水剂(木质硫酸钙、MF等);

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90~180d),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量。

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

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b、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

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掺入不大于混凝土体积25%的块石,以吸收热量,并节省混凝土;

c、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如必须在炎热天气浇筑时,应采用冰水或搅拌水中掺加冰屑拌制混凝土;

对骨料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进行喷水预冷却;

运输混凝土应加盖防日晒,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温度;

d、浇筑薄层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控制不大于30㎝,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同时便于振捣密实,以提高弹性模量;

g、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抗拉强度。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及时用塑料薄膜、草垫等覆盖,并撒水养护;

深坑基础可采取灌水养护。

夏季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

对薄壁结构要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地降温。

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控制不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

基础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回填;

h、加强温度管理。

混凝土拌制时温度要低于25℃;

浇筑时要低于30℃。

浇筑后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度差不大于25℃,混凝土本身内外温差在20℃以内;

加强养护过程中地测温工作,发现温差过大,及时覆盖保温,使混凝土缓慢地降温,缓慢地收缩,以有效地发挥混凝土地徐变特性,降低约束应力,提高结构抗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