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6895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docx

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

附件4: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学校:

温州中学

项目名称

校本教研备课组活动

项目负责人

曾文俊

活动时间

2015.12.14

活动地点

高二办公室

活动主题

结合期中质量、研讨期末教学与复习策略、磨题

主讲(主持)人

曾文俊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生物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2课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曾老师:

各备课组总结期中试题及学生情况

布置期末命题任务及复制策略

十一校联合题返校考试卷磨题

大家讨论,交流

高一备课组联考试卷磨题

高二备课组联考试卷磨题

高三备课组联考试卷磨题

签到栏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

李芳

时间:

说明:

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苏宏鑫主讲

高三试题讨论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类是提供能量的物质,因此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在叶绿体中可以转变为蛋白质

C.淀粉和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形成的两大类多糖

D.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2.若土壤中的汞离子主要破坏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则植物被汞污染后,体内受影响最小的生命活动是

A.吸收K+B.水的光解C.CO2固定D.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

3.下列属于真核细胞细胞溶胶、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的共性的是

A.都含有DNA和蛋白质B.都含有RNA和蛋白质

C.都含有蛋白质,都能产生ATPD.都含有RNA,都能产生ATP

4.“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某些生命活动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8O同时标记CO2和H2O,可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

B.用3H标记尿嘧啶,研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C.用3H标记亮氨酸,揭示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D.用15N标记核苷酸,发现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5.产生头晕、乏力等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B.机体能量消耗过大

C.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下降D.机体红细胞数量减少

6.下列与代谢和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较弱光照下,因光反应有关的酶活性降低,光反应速率慢

B.葡萄糖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完成有氧氧化

C.海水鱼通过鳃将体内的盐排到海水中时,一般不消耗能量

D.神经递质在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失去生物活性

7.将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装置中连续光照培养,光照强度、温度均适宜且恒定,关于培养过程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0

0

0

0

8.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应将滤纸条略微斜靠着大试管内壁的一侧,轻轻插入到蒸馏水中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可用黑藻的叶肉细胞替代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C.在“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选用马蛔虫的受精卵进行实验

D.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核中染色体染成深色,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9.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存在的生命活动是

A.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生成水

B.转录产生的RNA需要在细胞核内加工

C.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D.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10.若连续分裂的细胞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会大量利用T与U

B.每个DNA分子能够多次复制,每个基因能够多次转录

C.进入分裂期的细胞内,转录即已停止,翻译仍能进行

D.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将细胞阻断在分裂期

11.关于水稻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射线照射植株,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结构变异

B.由于水肥充足引起水稻籽粒大、稻穗大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C.若用水稻的花粉直接培育成植株,该植株所结的米粒会变小

D.若将叶绿体DNA上导入了抗虫基因的水稻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该抗虫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12.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抗虫的B、D基因(B、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抗虫)。

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B、D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

A.均在1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

13.某两性植株的花的颜色紫色(A)对白色(a)是完全显性,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另有一株研究者通过低温诱导培育的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植株的细胞通常比甲植株大、有机物的含量高

B.若甲和乙杂交,子一代中紫色植株和白色植株的比为7:

1

C.植株甲和植株乙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D.在乙植株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最多为8个

14.SPL蛋白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SPL基因最初是以从植物花序中提取的mRNA为模板逆转录获得的。

不同植物的SPL蛋白结构不同,但均有一个大约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结构相同的功能区,可识别并结合到某些基因的特定区域。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PL蛋白是含有79个肽键的蛋白质

B.SPL蛋白在不同植物中功能差异较大

C.SPL基因能在花序细胞中表达

D.植物的花序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能从RNA流向DNA

15.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8种

B.图甲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间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该动物的父本

C.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D.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①和②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16.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ABA诱导

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

D.脱落酸和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

17.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在细胞中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

当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机体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淋巴细胞的生成加快,从而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

B.糖蛋白的合成增加,从而使癌细胞的转移速度变慢

C.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速度变慢,白细胞的恶性增殖得到控制

D.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加快,使细胞周期变短

18.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葡萄糖、血浆蛋白、白细胞介素-2B.溶菌酶、唾液淀粉酶、胰岛素

C.CO2、RNA聚合酶、尿素D.Ca2+、载体、神经递质

19.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情况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脱落酸处理浓度(mg/L)

A.0.1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促进作用

B.0.3mg/L脱落酸处理后秧苗的干重与鲜重相等

C.0.5mg/L脱落酸对秧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1.0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将不能生长

20.下列关于存活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活曲线以时间作为横坐标,以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

B.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凹型曲线

C.牡蛎的存活情况符合凹形曲线

D.黑猩猩、水螅的存活情况分别符合凸形曲线和对角线形,说明黑猩猩比水螅对环境更适应

【32题】果蝇正常眼由779个小眼组成,如果X染色体增加了棒状眼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则小眼的数量显著减少,而表现出棒状眼变异。

具体如下表所示:

基因型

XBXB

XBBXB

XBBXBB

XBBBXB

XBBBXBB

XBBBXBBB

表现型

正常眼

棒状眼

棒状眼

棒状眼

棒状眼

棒状眼

小眼数

779

358

68

45

36

25

(1)果蝇棒状眼变异是由于______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_____和______发生改变,而导致小眼数量不同,表现出各种棒状眼变异。

(2)基因型为______的棒状眼雌果蝇与正常的雄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小眼数量最多的是358个,最少的是45个,F2中雌果蝇小眼最多的是______个,最少的是多少______个。

(3)野生果蝇的其中一条II号染色体上经过诱变获得了一个新的隐性突变基因,它位于H片段区域,现与其中一条III号染色体上增加了某段II号染色体片段的野生果蝇杂交。

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若F2中突变型果蝇占______,则表明易位的片段来源II号染色体H片段上:

若F2中突变型果蝇占______,则表明易位的片段不来源该II号染色体H片段上。

【答案】

(1)染色体结构数目位置(或排列顺序)

(2)XBBBXBB35825

(3)9/2561/16

张微华老师主讲

高二试卷讨论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氮元素的一组是

A.纤维素和丙酮酸B.脂肪酸和甘油

C.脱氧核糖和ATPD.磷脂和腺苷

2.反应式“A+H2O→B+C”中的A是糖类,B、C是分子结构不同的单糖。

则A是

A.蔗糖B.麦芽糖C.纤维素D.糖原

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数量与种类十分庞大,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荚膜是细菌的休眠体B.酵母菌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C.黏菌与乳酸菌都属于真核生物D.古细菌通常对利福平不敏感

4.图1中a、b、c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图2是一段时间后装置1与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曲线,a、b起始液面高度均为H。

则a、b、c浓度的关系是

 

A.a>b>cB.c>b>aC.b>a>cD.c>a>b

5.下列关于HIV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在人体组织液中增殖B.核酸由4种核苷酸组成

C.含核糖体能自主合成蛋白质D.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6.下列关于果实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较低浓度的脱落酸喷洒,能防止落花落果

B.用秋水仙素处理番茄幼苗,促使结出无籽果实

C.受精后,胚珠发育中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D.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能发育成无籽果实

7.A血型且色觉正常的女性与AB血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孩子不可能的是

A.男孩、AB型血、色觉正常B.男孩、A型血、色盲

C.女孩、B型血、色觉正常D.女孩、B型血、色盲

8.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将诱变处理的小麦种子培育成植株B.将紫罗兰的叶组织培育成植株

C.将番茄与马铃薯细胞融合并培育成植株D.将转基因的棉花茎块培育成植株

9.某班学生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图3所示的四种不同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甲可能将层析液没及了滤液细线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10.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4,下列叙述肯定正确的是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细胞质,N是细胞液

B.M中溶液的渗透压与蔗糖溶液渗透压相同

C.M的颜色变深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N空间的大小与L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11.图5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C.根生长具向地性,茎生长有负向地性D.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2.下列与真核细胞内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B.mRNA与tRNA的碱基种类不同

C.核糖体存在mRNA的结合部位D.DNA复制时不发生翻译过程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块荒地中的黑腹绒鼠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在每个100m×100m样方内布设100个抓捕工具,放置24小时后,统计所捕获的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天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根据统计方法估计荒地内黑腹绒鼠种群密度为150只/10000m2,表中X的数值约为

黑腹绒鼠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初捕

10

10

重捕

X

2

A.15B.30C.45D.60

14.图6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

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

B.图中S可能是维生素D,能量由ATP提供

C.该物质跨膜方式是主动转运,因为有C和能量参与

D.图中C的移动方式表达错误,因为它是固定不变的

15.下列有关实验、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在低倍镜下观测到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用高倍镜并缩小光圈观察

B.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能证明叶绿体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C.将肝脏研磨煮沸冷却后再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不能出现大量气泡

D.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有该遗传病的家系

16.图7中α、β是真核细胞某基因的两条链,γ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酶是DNA聚合酶

B.γ彻底水解后能生成6种小分子物质

C.若该基因为核基因,则该过程发生在分裂期

D.若β链中碱基G占28%,则γ中碱基A占22%

17.图8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a表示同源段易位,b表示异源段易位②c属于基因突变

③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④a至d中能够遗传的是c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8.图9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DE段

②乙与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③丙细胞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

④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为单倍体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9.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消耗的氧气总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为

A.1:

1B.1:

2C.3:

1D.3:

4

20.图10为人体内环境中三种主要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甲中含有血红蛋白、二氧化碳和氨基酸

B.乙中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尿素

C.乙和淋巴液的蛋白质浓度比甲高

D.甲、乙、淋巴液的成分转化均需跨膜进行

 

陈旭老师主讲

高一试题讨论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明显减少

B.甲→乙和乙→丙过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3.如图2表示葡萄糖跨膜

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膜中的载体也能运输氨基酸

图2

B.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

C.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

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4.下图表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对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酪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食物中若不含酪氨酸,则人体不能合成肾上腺素

B.与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外界环境温度降低,会降低催化与肾上腺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

D.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7.下列细胞不具备G1期的是(  )

A.骨髓细胞B.肝细胞C.肌肉细胞D.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

8.分析右图4,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     )

A.衣藻  B.乳酸菌

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11.如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

B..图6-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C..图6-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图6-甲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12.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A.延缓叶片变黄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14.一般情况下,下列不可能在健康人的血浆中存在的物质是()

A.抗体B.

尿素C.高密度脂蛋白D.神经递质

15.右图8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

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b处,而不能滴在a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大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