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690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应尽量避免一次性施肥量太大,以免藻类暴长而无法控制,甚至发生藻的大量死亡而导致水色的急剧变化。

饵料生物的培养常用方法:

方法1:

肥水元素+氨基酸速肥王,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

方法2:

速效培藻膏+氨基酸培藻调水元素。

方法3:

江海肥水王+氨基酸养水元素,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

三、虾苗的放养

  虾苗放养是对虾养殖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虾苗的选择和放养密度的确定,关系到养殖成活率的高低、生长速度的快慢、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高低。

  1.选择体质健壮的虾苗

  放养体质健壮、无疫病的虾苗是养殖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虾苗的选择标准主要有:

①个大质优,规模整齐,全长0.8~0.9cm;

②有活力、反应敏捷,逆水游泳能力强;

③体色正常,胃肠充塞度高,体表洁净,无附着物;

④要求育苗场的育苗水温在28~31℃,尽量避免放养高温培育的虾苗(超出32℃为高温育苗,培育出的虾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养殖成活率较低);

⑤育苗过程中虾苗生长快,变态发育正常。

选购虾苗时最好进行两次观察,第一次在仔虾第6期,第二次在仔虾第10期。

比较前后两次的观察情况,若虾苗的整体规格有明显增长,说明其摄食旺盛,生长正常;

⑥不含病毒粒子或包涵体。

最好能在放苗前2~3天对准备选购的虾苗进行抽样,送有关部门进行病毒检测。

  2.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应根据虾池的条件、增氧设施、水源水质和饲养技术、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决定虾苗的放养密度。

如虾池条件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又有配套的提水设施和完善的中央排水系统,增氧条件好,放养密度可掌握地8~12万尾/亩,最高不应超过16万尾/亩。

  养殖产量主要取决于养殖成活率和对虾的个体重量,而不是单纯依赖于加大放养密度。

养殖密度过大,虾苗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约需150d)。

在养殖的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水质难以调控,常常需要超常规加大换水量,并全程使用各种药物和添加剂,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养殖效益也不会很好。

3、虾苗的放养的水质处理

放苗前一天进行水质改良,可以降低和分解水体中的重金属、余氯和药物的残留。

常用方法:

1、改水解毒灵1000g/亩.米2、解毒绿水王、解毒绿水宝或绿水元素,稀释后全池泼洒。

放苗时可同时使用维生素CE泼洒,可以增强虾体力,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四、水质和底质的调控

  进行高密度养殖,对虾的排泄物、残饵、饵料溶出物以及其它生物尸体的不断积累,会使池塘的水质和底质恶化,轻则影响对虾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重则造成对虾中毒死亡,甚至导致养殖的失败。

此外,由于环境压力增大,使对虾体质虚弱,抗病能力降低,容易发病。

因此,虾池水质、底质的调控是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技术的重点。

水质和底质的改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1.培养和保持良好的虾池水色

  水色是池水中浮游生物质和量的综合反映。

不同的虾池或同一虾池在不同的养殖阶段,水体的颜色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水中藻类的优势种群不同所致。

绿藻对高温和强光照的适应能力比硅藻强。

在我国南方地区,夏、秋高温季节,光照强,绿色和黄绿色的水色较易培养和保持。

饲养早期(40d前),池水的透明度以30~40cm较合适;

中、后期(40d后)透明度可增大到40~50cm,要求水色清爽亮泽。

若水色发暗浑浊,悬浮有机物增多,开动增氧机时常在水面出现堆积不散的泡沫,说明藻类有老化迹象,很可能会发生“倒水”现象,应及时适量换水或使用水质改良剂和有益微生物制剂,以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保持水色的稳定。

  藻类对调节虾池水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藻类不仅可作为对虾直接或间接的饵料,更重要的是藻类的光合作用可释放大量氧气,增加水中的溶氧含量,同时可吸收水中各种无机盐类和溶解性有机物,一定程度上净化和改善虾池的水质。

培养和保持良好的虾池水色常用方法:

1、早期:

A、EM菌王、活菌王或EM调水王+氨基酸培藻调水元素或氨基酸养水元素,通过活菌生物分解利用一部分肥料,使水体中的有机物保持平衡,使藻相保持稳定。

每7~10天施用一次。

B、定期施用活水王或黑精灵对水质的多余营养盐进行分解,促进藻相的平衡.每10-15天施用一次。

2、中后期:

定期施用水质保护解毒剂、爽水素、底优或底优二代对池底有机质进行化学分解,每7~10天施用一次。

3、水色过浓的处理

藻类的过度繁殖,造成水的透明度过小,底层藻类见不到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不但不能产氧,反而会耗氧,造成底层溶氧不足。

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积累,危害养殖品种的健康。

扑草净+底优二代,稀释后全池泼洒。

隔天使用解毒绿水王、解毒绿水宝或绿水元素,稀释后全池泼洒;

4、倒藻的处理

倒藻是指藻类老化出现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于变红的现象。

由于水体缺乏营养元素造成大量藻类死亡,水体出现分层,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虾很容易出现应激死亡甚至泛塘。

①、改水解毒灵全池干洒;

②、底优二代或底优,全池抛洒或溶解后泼洒;

③、江海肥水王+氨基酸养水元素,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

①、解毒绿水王、解毒绿水宝或绿水元素,稀释后全池泼洒;

②、爽水素或水质保护解毒剂+底优,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

③、肥水元素或速效培藻膏+EM菌王、活菌王,稀释后全池泼洒。

5、白浊水(泥浊水)的处理

A、原因:

藻相不均衡,水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而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过多造成的及泥沙等悬浮颗粒比较多。

 

解决方案:

首先应使用一些较安全的药物杀灭部分浮游动物;

然后使用爽水素+改水增氧剂,清除水中的悬浮的杂质;

隔天再用水质保护解毒剂+底优二代或底优,改善底质,使水清爽。

次日注入20~30cm含有优良藻种的水,然后使用肥水元素+氨基酸速肥王,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

B:

池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在风向突变;

大量使用消毒药品;

缺氧(低氧)过后.易出现,出现这种水色过二天后,池水亚硝酸一般升高.处理方法:

一般PH变低,如果下午测PH还在8以下,请使用石灰5到10斤/亩,

PH正常,就使用活水王再使用氨基酸培藻调水元素+调水元素。

.

6、底质恶化如何处理: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

冬棚虾都采用全封闭式的养殖,一池水养到出虾基本上不换水,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池塘底部的粪便、残饵、生物代谢物等有机质会越积越多,底质严重恶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也会随之升高。

处理方法:

①、底优二代或黑精灵,每7~10天施用一次;

②、活水王或黑精灵+改水增氧剂,每7~10天施用一次;

③、底优二代配合改水增氧剂,每10天施用一次。

7.澄清色水

原因:

主要有两种情况造成:

①、虾池底部大量生长青苔,消耗池塘的养分。

注入新水,强制性肥水或使用对对虾无副作用的杀青苔药品后再肥水。

②、受重金属污染浮游生物无法生长。

使用江海水质保护解毒剂或解毒应激宁,过一天,使用肥水类产品

8.水色呈蓝绿色或老绿色(浓浊水),有时出现“糊淀”或“水华”。

原因:

水中蓝藻或微囊藻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种群,水较浓而浊,水表层往往有少量的绿色悬浮细末。

对策一:

使用“爽水素+底优”改底,视情况,再隔5天左右使用一次,同时配合增氧。

对策二:

在经销商指导下使用杀藻剂,2天后适当换水,并使用“VC+解毒绿水宝”去除药物残留和藻类毒素,第3-4天使用“活水王”、“底优”改底、配合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爽水素”护水,稳定水色,注意:

在以上处理过程中如虾发生拒食、厌食,或有轻微游、转塘现象,可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VC”,由于其他有害藻类浓度大造成的灰绿、灰蓝或暗绿色水,且水面有时漂浮油污状物,可采用上述方法处理

9:

团簇状淡红色

远看池中有成团成缕的淡红色物,分布不均匀;

近看,淡红色簇状物是水蚤等枝角类浮游动物繁殖过度所致,早上或傍晚较为明显,这种水色的水中,浮游动物为优势种群。

水质不是好水质,应尽快进行水质调节。

调节这种水质的方法有二:

一是放入一定数量的鳙鱼吞食水蚤等枝角类浮游动物;

二是使用一些较安全的药物杀灭部分浮游动物,进行杀灭,而后,施肥重新培育水质

10:

黑褐色与酱油色水

精养虾池由于饲料投喂较多,残饵及粪便越积越多,导致溶解性及悬浮性的有机物增加,褐藻、鞭毛藻、夜光藻、裸甲藻、多甲藻大量繁殖,容易出现此种水色。

另外,换水较少的虾池、底泥较多的虾池、养殖后期的虾池亦常常出现此种水色。

此种水色的透明度一般在15厘米以下,当开动增氧机或向虾池充气时,可见水面有大量粘在一起的泡沫,久而不散。

处理时首先能换水的换部分水,然后使用“活水王”初步处理,隔天后可交替使用解毒绿水王或解毒绿水宝,可施用微生物调水剂保持良好水色。

有些鞭毛藻会分泌麻痹神经毒素,使虾中毒死亡,要加强解毒、改底,以鞭毛藻为主的池塘易缺氧、底质更易发臭,要加强增氧

2.增氧机的科学使用

  增氧是改善水质、底质和提高对虾养殖产量的有效手段。

增氧机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增加养殖水体的溶解氧;

二是促进池塘底层水和表层水的混合对流,提高底层水的溶解氧水平,促进池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减少底层水中硫化氢、氨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在养殖生产的中、后期,同时开动多部增氧机,可在虾池中形成环流使对虾的排泄物和其它有机物集中在虾池中央,通过排水系统将其排出池外,改善对虾的栖息环境。

  选用增氧机应在了解其功能、作用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虾池的条件进行。

例如水深在1.5m以下的虾池可选用水车式增氧机;

水深在1.5m以上的虾池最好按1∶1的比例搭配使用水车式增氧机和螺旋桨射流式增氧机。

增氧机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有利于污物在虾池底部中央的积聚和中央静水面积的缩小。

  使用增氧机决不是仅仅为了防止对虾缺氧浮头,更重要的是使池水溶氧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4mg/L以上),同时促进池内的物质循环,改善虾池的水质和底质条件,为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保持旺盛的食欲,体质强健,生长迅速,以预防病害的发生,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不能机械地每天定时开机,而应根据天气、水质、底质的变化,结合对虾的放养密度和个体规格,灵活掌握。

不要认为晴天藻类的光合作用强,不开增氧机对虾亦不会缺氧浮头。

由于池水的透明度较小,光照不能达到池水的中、下层,藻类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热阻力使得溶解氧和水温分层,表层水中丰富的溶解氧不能扩散到底层水中,底层的溶氧水平会越来越低,影响对虾的正常摄食生长。

所以,即使是在藻类光合作用较强的中午前后,开启增氧机也是十分必要的,除了直接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外,更重要的是将溶氧丰富的表层水带到池底,提高底层水的溶氧水平,同时又把无机盐类含量较丰富的底层水带到表层,促进藻类的稳定生长,起到互补作用。

晴天中午前后开机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增氧措施。

  此外,阴雨天气或池水透明度突然变大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造氧减少,池水的溶氧量较低;

无风炎热天气,池水分层现象明显,池底较易缺氧。

若遇上述情况,应尽量多开增氧机,并结合换水或采取其它处理措施,防止缺氧现象的发生。

处理方案:

阴雨天气:

爽水素+底优二代或底优进行净化水体,减少有机物的耗氧,再使用改水增氧剂。

台风、暴雨天气时:

提前使用增氧机,减少水层的温差。

再使用改水增氧剂进行底部增氧。

  3.提高虾池的排污性能

  进行高密度精养时,中、后期随着对虾个体的长大,日投饲量的不断增加,池塘的有机物负荷不断增大,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

单靠日常的换水和藻类的净化作用已难以保持水质和底质的稳定,必须同时提高虾池的排污性能,才能获得较理想的调控效果。

  提高虾池排污性能的主要措施是:

①建立底部中央排水系统;

②将池塘底部修筑成锅低状,池底坡度为1∶100;

③增氧机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尽量有利于整个水体的对流和污物在虾池底部中央和积聚;

④养殖中、后期,每天的排水、排污应少量多次进行,以提高排污效果。

 4.有益微生物制剂的应用

  虾池中对虾及其它生物的代谢产物积累对对虾本身是有害的,当其积累到一定量时,会严重影响对虾的正常摄食和生长。

在养殖生产中,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虾池换水来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但高密度精养池中、后期的投饵量很大,单靠中央排污和添注新水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国内已专门研制和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制剂。

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消耗多余的营养盐类,以促进虾池的物质循环,净化水质,是目前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的趋向。

目前鱼药市场上出售的各种活菌均为异养型和化学合成自养型细菌的复合制剂。

它们能将虾池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以减少其毒性。

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步是由异养菌把蛋白和氨基酸分解为氨和其它无机氮,称为含氮有机物的矿化作用;

第二步是由自养菌来吸收无机物。

  养殖中、后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时,往往会出现虾池水色变浓的现象,致使有些虾农因害怕而不敢再用。

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它与微生物制剂中细菌和种类组成直接有关系。

实践证明,在使用以异养型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制剂的同时,适量施用光合细菌(以自养型细菌为主),利用光合细菌去吸收利用水中富裕的无机盐类,既可改善虾池的水质和底质,又有助于维持水色的稳定。

建议使用:

定期使用EM菌王、活菌王或EM调水王进行生物调节水质和病害预防,每10-15天/次。

 五、饲料和饲养管理

  饲料是对虾的代谢能量基础和生存、生长的物质基础,配备优质的饲料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虾成败的关键。

高品质的人工配合饲料是养殖对虾获得高产稳产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

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对虾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几乎完全依靠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来提供。

只有优质的饲料才能满足对虾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获得较高的饲料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减轻池塘的污染程度。

南美白对虾具有典型的杂食性,对饲料蛋白质含量的要求比其它虾类的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养殖南美白对虾不需要投喂高品质的人工配合饲料。

使用优质配合饲料,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更快,饲料系数更低,养殖产量更高,效益更好。

  投饲量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水质和底质条件,对虾的个体大小、健康状况、生理状况、实际摄食量等因素灵活调整,做到合理投喂。

投喂过量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污染水质;

投喂不足又会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发育,轻则导致池虾个体规格差异较大,重则降低对虾的体质和加剧池虾的相互残食。

  高密度精养南美白对虾,饲料的投喂管理与通常的粗养或半精养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别。

因放养密度大,单靠饲料生物远不能满足虾苗的摄食需求,饵料生物只能作为辅助性饵料,必须在放苗的第三天即开始投喂幼虾人工配合饲料(江海稚虾免疫饲料)。

前15天的投饲量一般凭经验来定,第1天每万尾虾苗的日投饲量为0.1公斤;

第2天起每天递增10%。

经过半个月的饲养,虾苗逐渐长大,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

此时应在池塘四边设置饲料观察网,每次在规定的进间内检查饲料的消耗情况,以调整第2天同一餐次的投饲量。

每次检查时间的决定取决于对虾的个体规格。

南美白对虾体长达到5cm之前,活动能力较强,摄食速度较快,应在投饲后2小时进行观察,投饲量以投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

体长在5~8cm时,应在投饲后1.5小时进行观察;

体长达到9cm以上时,应在投饲后1小时观察。

原则是在保证对虾吃饱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饲料在水中的浸泡时间,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同时减轻对池水的污染。

南美白对虾贪食,且暴食过后会出现厌食现象,建议在养殖生产中严格进行投饲管理,应遵循逐日少量增加的原则增加日投饲量,以利于对虾保持旺盛的食欲。

  南美白对虾喜食新鲜饲料,而不喜欢摄食经长时间浸泡的饲料。

因此,在养殖的中、后期应适当增加日投饲次数,遵循少量多餐的投饲原则,以促进对虾的摄食和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减轻池塘的污染。

建议定期泼洒氨基酸钙宝和内服多维,增强虾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六、病害防治

  对虾生活在养殖水体的底部,通常很难观察到它们的活动和摄食情况。

一旦发病,要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难度,而且患病个体大多失去食欲,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很难奏效。

特别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危害最大的白斑综合症和桃拉综合症,病情出现多呈暴发性,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

因此,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必须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

只有通过消除传染源,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确保对虾养殖的高产稳产。

  对虾发生病害是病原、养殖环境条件和对虾自身免疫机制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对病害的预防必须从消除病原,改善、优化养殖环境和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等多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