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287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docx

最新初三历年中考真题

初三历年中考真题

满分:

220

班级: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1小题,共110分)

1.(山东潍坊2016中考题)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D.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

2.(南通2013中考题)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转化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根据结构观:

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根据守恒观:

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3.(福建厦门2016中考题)早期治疗疟疾的原料是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O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奎宁碱分子含有一个氧分子

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

22:

5

C.奎宁碱和青蒿素都是氧化物

D.奎宁碱和青蒿素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4.(四川德阳2016中考题)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Cu+4HNO3==Cu(NO3)2+2X↑+2H2O

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

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浓硝酸属于纯净物

D.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

5.(江苏镇江2016中考题)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为氧化物

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

1

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

D.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6.(新疆2016中考题)现有32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氧化物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素

7.(宿迁市2012中考题)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

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X+9O24CO2十2SO2十6H2O,则X是()

A.C4H12S2B.C2H6SC.C2H6O2D.C2H6

8.(宜宾市2012中考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B.CO+Fe2O32Fe+CO2

C.2NaOH+CuSO4=Na2SO4+Cu(OH)2D.NaHCO3+HCl=NaCl+CO2↑+H2O

9.(四川雅安2016中考题)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X的化学式为CuSO4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10.(江苏扬州2016中考题)以FeSO4为原料制备铁黑颜料Fe3O4(其中Fe既有+2价,也有+3价)的过程如图:

“转化”过程的反应为:

4Fe(OH)2+O2+2H2O═4Fe(OH)3。

若原料中含FeSO49.1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理论上与FeSO4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4.8t

B.理论上“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2的质量为320kg

C.该方法理论上最终可以获得Fe3O4的质量4.64t

D.若“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2过量,则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偏小

11.(鹤岗2014中考题)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A.KMnO4、MnO2

B.K2MnO4、MnO2

C.KMnO4、MnO2、K2MnO4

D.KMnO4、K2MnO4

二、填空题(共11小题,共110分)

12.(重庆市2012中考题)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3)钠原子与氯原子相同的是____(填序号)

①质子数②电子数③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

13.(遵义市2012中考题)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模拟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微观模拟图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图信息,从微观角度,说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根据上图信息,从宏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________(答一条即可)。

14.(牡丹江2012中考题)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代表不同种类的原子,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种;

(2)生成物的各粒子间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示中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是(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

15.(湛江市2012中考题)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Mg2+②H2O③2CO④

(1)表示分子数的是________。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________。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__。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

16.(岳阳市2012中考题)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硫元素__________;

(2)2个水分子__________;(3)钙离子__________;(4)氧化铁__________。

17.(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2中考题)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两个氧原子____;

(2)一个甲烷分子____;

(3)一个亚铁离子____;(4)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____。

18.(迪庆2012中考题)把下列符号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②Ca2+;③2S2-;④2O;⑤2O2;⑥;⑦。

(1)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是_______;

(2)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_______;(3)表示两个硫离子的是_______;

(4)表示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

19.(吉林2012中考题)用化学用语填空:

(1)5个铝原子____;

(2)由4个磷原子和10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

(3)既不含有电子,也不含有中子的微粒____;

(4)实验室可根据下面方式制备过氧化氢:

BaO2+R+H2O=BaCO3↓+H2O2,其中物质R的化学式是___

_.

(5)胃药“斯达舒”主要成份是Mg(OH)2,服用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即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

20.(潜江市2012中考题)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FeSO4中铁的化合价是______;

(2)二氧化氮的化学式是______;(3)“2O2”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21.(茂名2012中考题)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结合下面材料填空.

材料: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1)从化学物质类别看,CO属于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从能量变化角度看,“放出大量的热”是将____能转化为____能.(3)从应用化学用语角度,“CO燃烧”可表示为____.

(4)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把下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2.(攀枝花市2012中考题)利用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

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

(2)为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我国发射“嫦娥一号”的火箭使用C2H8N2(偏二甲肼)和N2O4为推

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为CO2、N2和H2O。

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已知:

C2H8N2的化学计量数为1):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SO2等污染物。

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以大大降低废气中SO2的含量。

假设某火电

厂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从燃煤燃烧后的废渣中得到CaSO3和CaSO4的混合物50t,若该混合物中含氧元

素的质1.(哈尔滨2014中考题)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氧化钙,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变质,经测定该固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则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A.80%

B.66.7%

C.40%

D.18.8%

2.(荆州2014中考题)如图所示,弹簧称下挂一重物,重物浸没在AgNO3溶液中,稳定时弹簧称

读数F1。

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铜粉,充分搅拌并放置足够的时间后,溶液体积未变,此时弹簧秤的读

数为F2。

已知重物与前、后溶液均不发生任何反应,对于F1和F2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

B.F1<F2

C.F1>F2

D.F1=F2

3.(宁波2013中考题)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湖州2013中考题)图象能直观地反映某些科学规律.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

D.

C.

5.(江苏淮安2016中考题)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

C.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

6.(山东潍坊2016中考题)如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7.(四川南充2016中考题)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是()

A.

8.(吉林2016中考题)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10.(枣庄2013中考题)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

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A.

二、计算题(共8小题,共80分)

11.(巴中2013中考题)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标有:

碳酸钠≥96%.为了证实该产品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取12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和样品总质量为132.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如下:

(每次反应产生的CO2气体都全部从烧杯中逸出)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①第1次充分反应后产生的CO2气体质量是_____________g

②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该产品是否合格?

(计算后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2.(乐山2013中考题)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完成下列计算:

(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3.(南昌2013中考题)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兴趣小组为该厂设计废水处理和利用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过滤后的水样2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水样中杂质的影响):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g;

(2)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农业上常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请通过列式计算判断:

上述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能否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

14.(随州2013中考题)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20克

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求:

(1)此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达州2013中考题)现有含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

(2)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

16.(宿迁2013中考题)某同学对生铁的组成进行研究.称取生铁样品40g,把5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

(生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硫酸反应)

(1)第4次剩余固体的质量m=__________g.

(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7.(茂名2013中考题)小黄同学为了测定某混合物(Na2CO3与NaOH混合)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了20g样品配成溶液,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质量分数为20.8%的BaCl2溶液(已知:

N

a2CO3+BaCl2=2NaCl+BaCO3↓),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他进行了三次数据测定,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测定数据后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是NaOH、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此实验中,实际参加反应的BaCl2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18.(湖南株洲2016中考题)为了探究石灰石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称取40g石灰石样品等分为4份(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每份样品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然后,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将编号③所得溶液过滤,取滤液质量的1/4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2)编号③所用稀盐酸的质量m为g。

(3)A点处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20分)

1).(江苏null2016中考题)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甲、乙是常见气体,丙是常见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19

(1)化学式:

甲,H。

20

(2)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21(3)农业上常用B和C混合配制农药X,X的俗称为。

22(4)工业上可用A和甲合成醋酸,反应中A和甲的质量比为。

2).(潍坊2016中考题)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不考虑CO2的溶解)

已知:

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

23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g。

24

(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填化学式)。

25(3)B点横坐标为(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26(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3).(营口2016中考题)某同学称量5g木炭粉与氧化铜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的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发现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27

(1)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中除Cu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该物质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8

(2)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填空题(共4小题,共40分)

29.(牡丹江2012中考题)现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含有铁粉、木炭粉、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流程图进行推断,并完成以下内容:

(1)气体A的化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生成气体F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溶液中含有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推断这包黑色粉末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丹东2012中考题)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两种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又知A、B、D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A、B所含元素各不相同;C、E均含三种元素,其中E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F是一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单质(通常状态下为气体)。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名称_________,E的俗名_________;A的化学式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生成C,且反应物为两种盐的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可以通过A分别与_________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反应来实现;

(4)与B组成元素相同的另一种物质的还原性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请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予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云南省红河州2012中考题)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____,E物质是____.

(2)写出气体D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溶液G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2.(广西百色市2012中考题)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F可供给呼吸,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名为________;

(2)H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反应④的反应条件____。

五、推断题(共3小题,共30分)

33.(山东省滨州市2013中考题)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

量分数为46%,则该混合物中含硫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t,相当于少排放________t二氧化硫。

罗庄区实验幼儿园

创建“平安幼儿园”工作计划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局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综合治理、平安创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创建活动。

切实维护广大师幼的人身安全和幼儿园的财产安全,为幼儿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结合我园的实际,特制订幼儿园创建“平安校园”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幼儿园”的目标,以创建“平安幼儿园”为载体,认真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确保政治更加稳定、幼儿园秩序更加优化、法制环境更加规范、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依法保障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平安幼儿园”创建活动,建立建设“平安幼儿园”的有效工作机制,改善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形成维护广大师幼的人身安全和幼儿园财产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我园成为教育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安全保障严密,幼儿园环境优美,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平安幼儿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