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733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锅炉制造许可证条件Inmetr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具有能满足防护要求和产品需要的射线无损检测场地,应具有能保证底片冲洗质量和底片保存的基本条件。

五.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无损检测设备(无损检测分包时可不要求)。

六.具有满足锅炉产品生产需要的工装设备。

七.主车间起吊能力应能满足产品生产的需要。

八.具有满足锅炉产品生产需要的钻孔和弯管设备。

九.具有满足锅炉产品生产需要的焊接设备。

十.具有满足生产要求所必需的检测平台、检测工具和水压试验设备。

十一.具有满足生产需要的机械性能和理化检验设备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十二.具有能满足生产所申请级别锅炉产品的机械加工设备(包括管材、板材的切割、冲压、坡口加工设备等)。

整装炉的制造企业必须有锅炉产品最终成型的生产能力。

第十条有机热载体炉的制造许可资源条件和A级锅炉部件的制造许可资源条件分别参照C级和A级锅炉相应部分的制造许可条件执行,其中有关生产设备应与所生产产品相匹配。

第二节专项条件

第十一条A级锅炉制造许可专项条件

一.技术力量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金相、理化试验室。

(二)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焊接试验室。

(三)应具有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并有足够的将图纸转化

为实际制造工艺的能力。

(四)应配备有足够的标准化、计量和专职检验人员。

(五)无损检测持证人员中具有RT和UT高级持证人员,RT、

UT、MT、PT等方法均具有中级持证人员。

无损检测分包时,上述项目中可不包含RT、UT中级持证人员。

(六)持证焊工人数及项目应满足生产需要,一般不少于50

人·

项。

二.生产设备和工装要求

(一)半自动或自动切割机切割厚度应能满足A级锅炉产

品生产的需要。

(二)具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焊接设备,包括自动埋弧焊

机、气体保护焊机,手弧焊机等。

(三)必须具有以下三类重大设备中的两类,若只有其中一

类设备的企业只可申请A级锅炉部件制造许可证。

1.锅筒制造设备

(1)水压机或油压机(能力应不低于1000吨);

(2)卷板机(卷板能力一般不小于46毫米厚);

(3)锅筒热处理设备;

2.膜式水冷壁生产设备(包括焊接、平整、成排弯曲设备);

3.蛇形管生产设备和过热器、再热器集箱热处理设备。

三.检测和试验设备

(一)具有且能满足A级锅炉产品生产的需要的金相检验设备。

(二)具有长、热、力、电检测标准计量设备或固定的量值溯源。

(三)具有机械性能试验设备、冲击试样的加工设备和检测仪器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四)由本企业进行无损检测时,应具有完好的与产品相适应的无损检测设备(包括测厚、射线、超声波、磁粉、渗透等设备)。

第十二条B级锅炉制造许可专项条件

(一)应具有足够的将图纸转化为实际制造工艺的能力。

(二)应配备有足够的专职检验技术人员。

(三)无损检测持证人员中RT中级人员应不少于2人项,UT

中级人员应不少于2人·

若无损检测分包时,RT、UT中级人员应至少各有1人·

(四)持证焊工人数及项目应满足生产需要,一般不少于30

二.生产和检测设备

(一)具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冲压设备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二)具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卷板机(卷板能力一般为20~30mm厚)。

(三)主车间的最大起吊能力应能满足实际生产产品的需要,一般应不小于20吨。

(四)具有足够的与产品相适应的焊接设备,包括自动埋弧

机,气体保护焊,手弧焊机等。

(五)具有机械性能试验设备、冲击试样的加工设备和检测

仪器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六)具有符合要求的弯管放样和检测平台。

(七)由本企业进行无损检测时,应具有完好的与产品相适应的射线无损检测设备(其中周向曝光机不少于1台)和1台超声波无损检测设备。

第十三条C级锅炉制造许可专项条件

(一)应配备有足够的专职检验技术人员。

(二)无损检测持证人员中应不少于2名RT中级人员。

无损检测分包时,RT中级人员至少有1名。

(三)持证焊工人数及项目应满足生产需要,一般不少于20人·

(一)具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冲压设备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二)具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卷板机(卷板能力一般为12~20mm厚)。

(三)主车间的最大起吊能力应能满足实际生产产品的需要,一般应不小于10吨。

(四)具有足够的与产品相适应的焊接设备,包括自动埋弧机,手弧焊机等。

(五)由本企业进行无损检测时,应至少有1台完好的与产品相适应的射线无损检测设备。

第十四条D级锅炉制造许可专项条件

(一)无损检测持证人员中至少有1名RT中级人员。

(二)持证焊工人数及项目应满足生产需要,一般不少于10人·

(一)具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切割、焊接、钻孔、弯管、卷板及机加工设备。

(二)具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成形机械加工设备。

(三)主车间的最大起吊能力应能满足实际生产产品的需要,一般应不小于5吨。

(四)由本企业进行无损检测时,应至少有1台完好的与产品相适应的射线无损检测设备。

第三章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源条件

第十五条申请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应取得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注册登记。

其中申请A级和C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企业,一般应具备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申请C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企业,应具备A1或A2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具有A1、A2级和C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企业即具备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资格。

第十六条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健全的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适应压力容器生产和管理需要的技术力量,满足压力容器生产要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场地等条件。

第十七条压力容器质保体系人员

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具有与所生产压力容器产品相适应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资历的下列质量控制系统(以下简称:

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一.设计、工艺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二.材料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三.焊接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四.理化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五.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六.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七.质量检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第十八条技术力量

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适应压力容器生产和管理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技术人员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A1级、A2级、C级和B1级许可证企业技术人员比例

不少于本企业职工数的10%,且具有与所生产压力容器产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A3级、A4级、A5级、B2级和B3级许可证企业技术

人员比例不少于本企业职工数的5%,且不少于5人;

具有与所生产压力容器产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九条专业作业人员

一、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中,生产焊接压力容器的企

业,应具有满足生产需要的,且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持证焊工。

(一)A2级、A3级和C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10名持证焊工,且具备至少4项合格项目;

(二)A1级、A5级、B2级、B3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8名持证焊工,且应具备至少3项合格项目(非焊接容器除外);

(三)D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6名持证焊工,且具备至

少2项合格项目。

二、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具有满足压力容器生产要求的组装人员。

三、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委托外企业进行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应按照许可级别,配备相应的高、中级无损检测责任人员;

由本企业负责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应具备相应的无损检测作业人员,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A1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RT(或UT、MT、PT)

高级无损检测责任人员1人;

(二)C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RT(或UT)高级无损检

测责任人员1人,有RT和UT中级人员各2人·

项;

(三)A2级、A3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RT和UT中级人

员各3人·

项,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具有中级资格证书;

(四)A5、B2级和D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RT和UT中

级人员各2人·

(五)B1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UT或MT中级人员各2人·

(六)B3级许可企业需要进行无损检测的,应分别符合B1或B2级许可企业无损检测人员数量和级别的要求.

第二十条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具备适应压力容器生产需要的生产场地、加工设备、成形设备、切割设备、焊接设备、起重设备和必要的工装,并满足以下要求:

一.具有存放压力容器材料的库房和专用场地,并应有有效

的防护措施,合格区与不合格区应有明显的标志;

二.具有满足焊接材料存放要求的专用库房和烘干、保温设

备;

三.具有足够面积的射线曝光室和暗室。

第二十一条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除应满足第十五条至二十条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第二十二条至二十五条相应的专项条件。

第二十二条A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专项条件

一.A1级许可企业中生产超高压容器的企业,应具有满足超高压容器机加工需要的设备,应具有中、高级机加工人员至少2人。

生产高压容器的企业,应有满足要求的热处理设备。

二.A2级许可企业应具备额定能力不小于30mm的卷板机和起重能力不小于20吨的吊车。

深冷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填料烘干、充填、抽真空设备和检漏仪器。

三.A3级许可企业中生产球壳板的企业,应具备能力不小于1200吨的压力机和经验丰富的球壳板制造专业操作人员。

四.A4级许可企业中,生产纤维缠绕容器的,应具备自控缠绕机械。

五.A5级许可企业,应具有中级(或以上)持证电工至少2

人。

第二十三条B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专项条件

一.B级许可企业,应具有满足气瓶爆破试验要求的专用场地和爆破试验自动记录设备。

二.B1级许可企业,应具备气瓶生产流水线,生产调质钢气瓶的,应具备UT或MT无损检测设备仪,淬火、回火的热处理设施及外测法水压试验设备。

三.B2级许可企业,应具备气瓶生产线。

其中乙炔瓶应具备配料、搅拌、振动、烘干和蒸压釜等设备;

液化石油气瓶应具备连续生产流水线和热处理及其自动记录装置。

四.B3级许可企业,应具备专用生产设备和生产线;

生产缠绕气瓶的应具有自控缠绕机械和固化设备。

五.满足生产专门产品需要的其他专用设备。

第二十四条C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专项条件

一.C1级许可企业,应具备铁路专用线。

二.C2级和C3级许可企业,应具备组装能力和相应试验设施。

第二十五条不锈钢或有色金属容器制造企业必须具备专用的生产场地和专用的加工设备、成形设备、切割设备、焊接设备和必要的工装,不得与碳钢混用。

第二十六条同时具备几个级别许可的企业,应分别满足相应的专项条件。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七条管理职责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书面文件。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各级人员能够理解质量方针,并贯彻执行,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企业内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职责、职权和相互关系应清

晰,各项活动之间的接口具有控制和协调措施。

二.从事与质量活动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具有独立行使权力开展工作的人员,应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包括材料、焊接、无损检测等负责人的责任)。

工厂管理层中应指定一名成员为质量保证工程师,并明确其对质保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二十八条质量体系

企业应建立符合锅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而且包含了质量管理基本要素的质量体系文件。

一.作为确保产品符合要求的一种手段,应编制质保手册。

质保手册应包括或引用质量体系程序,并概述质量体系文件的结构。

二.编制符合实际要求且与规定的质量方针相一致的程序文

件,具有有效实施质量体系及其形成文件的程序。

三.质保手册中规定的表格应该标准化、文件化。

现行的质

量记录表格的内容应能满足相应级别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

四.应有正在贯彻实施的并能确保产品质量的质量计划。

量计划中产品质量控制点(包括记录审核点、见证点和停止点)应合理设置。

第二十九条文件和资料控制

企业应制订文件和资料的控制规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制订文件管理的规定:

(一)明确受控文件类型;

(二)文件的编制、会签、发放、修改、回收、保管等的规定。

二.应有确保有关部门使用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的规定。

三.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标准和顾客提供的图样。

第三十条设计控制

一.设计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二.应有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有关的规程、规定和标准。

三.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应规定企业所生产的锅炉压力

容器产品满足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要求(见第五章)。

四.应有关于新标准的收集和贯彻的规定。

五.应制订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的规定(包括设计输入、输出、评审、更改、验证等环节)。

第三十一条采购与材料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采购控制

(一)应有对供方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的规定;

(二)对供方有质量问题时,企业具有处理方式的规定;

(三)分包的锅炉压力容器承压部件应由取得中国政府或授权机构认可的制造企业制造,企业应对分包的锅炉压力容器受压部件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四)应制订采购文件的控制程序;

(五)应制订原材料及外购件(指板材、管材等承压材料)的验收与控制的规定,以防止用错材料。

二.材料的保管和发放

(一)应制订原材料及外购件保管的规定,包括关于存放、标识、分类等要有明确的规定;

(二)应制订原材料库房存放措施的规定;

(三)应制订关于材料发放的管理规定,包括材料的领用、代用等;

(四)应制订材料标记移植管理规定,包括加工工序中的材

料标识移植和余料处理等。

第三十二条工艺控制

一.应制订工艺文件管理的规定,包括工艺文件的编制、发放、更改、审批等应有明确的规定。

二.应制订与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相适应的工艺流程图或产品工序过程卡、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

三.应有主要受压部件的工艺流程卡和指导作业人员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焊接控制应包括:

一.焊材管理

应有焊材的订购、接收、检验、贮存、烘干、发放、使用和回收的管理规定,并能有效实施。

二.焊接管理

(一)应有焊工培训、考核和焊工焊接档案管理的规定;

(二)应制订适应锅炉压力容器产品需要的焊接工艺评定(PQR)、焊接工艺指导书(WPS)或焊接工艺卡,并应满足中国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应有验证焊接工艺评定(PQR)的管理规定和焊接工艺指导书(WPS)分发、使用、修改的程序和规定。

(三)应制订确保合格焊工从事受压元件焊接工作的措施,并制订焊工资格评定及其记录(WPQ)的管理办法,同时规定了产品焊缝的焊工识别方法,并能有效实施。

(四)应制订焊缝返修的批准及返工后重新检查和母材缺陷补焊的程序性规定。

(五)应有对主要受压元件施焊记录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热处理控制

一.应制订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管理规定,包括对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使用、分发、记录、保存等。

二.应制订热处理的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三.热处理分包时,应有分包管理规定,至少应包括对分包方评价规定和对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无损检测控制

一.应制订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规定,包括对检测方法的确定、标准规范的选用、工艺的编制批准、操作环节的控制、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底片档案的管理等。

二.应编有无损检测的工艺和记录卡,并且能满足所生产产品的要求。

三.应制订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规定。

四.无损检测分包时,应有分包管理规定,至少应包括对分包方评价规定和对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理化检验

一.制订理化检验的管理规定。

二.应有对理化检验结果的确认和重复试验的规定。

三.理化检验分包时,应有分包管理规定,至少应包括对分包方评价规定和对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压力试验控制

一.编制压力试验工艺和相关程序要求。

二.应制订对压力试验进行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对压力试验的监督、确认,对压力试验过程的安全防护,压力试验介质和环境温度等。

第三十八条其他检验控制

一.应制订检验管理的规定,其内容应包括:

检验管理人员的权责、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检验报告的存档和质量证明书管理等。

二.应制订检验和试验计划,并能有效实施。

三.应制订关于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计量与设备控制

一.制订计量管理规定,保证仪器、仪表、工具等在计量有

效期内使用。

二.有对计量器具和试验仪器进行有效的控制、校准和维

护的规定。

(一)应有计量环境适于计量试验的规定。

(二)应有生产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四十条不合格品的控制

一.应制订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的规定,以防止不合格

品的非预期使用或安装。

二.应有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可行时)

和处置等进行控制的规定。

(一)对不合格报告的编制、签发、存档等应有规定;

(二)对不合格品的处理环节(回用、返修、报废等)应有相关的规定;

(三)对返修后进行重新检验的规定。

第四十一条质量改进

一.应有对产品的质量信息(包括厂内和厂外)进行反馈、汇集分析、处理的流程。

二.应有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的规定,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正

常运作并能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预防措施。

三.应有内部质量审核的规定。

审核活动应由与审核无直接

责任的人员进行。

(一)应制订质量审核意见的接受、处理和回复的程序,以及纠正或改进措施。

(二)具有对监检企业(或第三方检验企业)及客户发现并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的规定。

第四十二条人员培训

应制订质保工程师、焊工、检验人员、无损检测人员和其他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制造活动执行者、验证者和管理人员等培训的规定。

第四十三条执行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

一.应制订执行遵守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文件化的规定,明确对在中国境内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控制程序。

并明确中国的制造许可审查人员在执行制造许可审查时应享有使用有关的图纸、计算书、程序、记录、试验结果及其他必要文件资料的权力。

二.应制订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书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三.应制订向中国客户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随机文件的规定。

第五章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要求

第一节锅炉产品安全质量要求

第四十四条总要求

锅炉制造企业的锅炉产品必须满足下列有关锅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一.《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三.《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四.《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

境外企业如短期内完全执行上述中国锅炉安全技术规范确有困难时,对出口到中国的锅炉产品,在征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总局安全监察机构)的同意后,可以采用国际上成熟、完整体系,并被多数国家采用的技术规范,但同时必须满足第四十五条至第五十条的要求:

第四十五条锅炉受压元件用钢要求

锅炉受压元件(含拉撑件)用钢必须是镇静钢,钢号应是国外锅炉用钢标准所列钢号或成熟的锅炉用钢钢号。

第四十六条结构要求。

锅炉结构必须完全符合上述中国锅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四十七条产品检验要求

锅炉的外观检查、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水压试验、无损检测的项目和比例等须满足上述中国锅炉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要求。

第四十八条安全附件及仪表的要求

一.蒸汽锅炉采用的弹簧式安全阀应是全启式结构。

二.采用螺纹连接的弹簧式安全阀时,安全阀应与带螺纹的短管连接,而短管与锅筒或集箱应采用焊接连接。

三.压力表、温度计应采用国际单位制。

四.每台蒸汽锅炉的锅筒上应装两只彼此独立的水位表。

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装一只水位表:

(一)额定蒸发量≤0.5t/h的锅炉;

(二)额定蒸发量≤2t/h,且装有一套可靠的水位控制装置的锅炉;

(三)装有两套各自独立的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的锅炉;

(四)电加热的锅炉。

五.额定蒸发量≥2t/h的锅炉具有高低水位报警、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额定蒸发量≥6t/h的锅炉具有超压报警和超压联锁装置。

六.用煤粉、油、气体做燃料的锅炉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