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7616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技术标).doc

一、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1、概况

2、施工总体部署

3、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4、质量承诺及质量保证措施

5、施工机械的进场计划

6、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

7、冬雨季施工措施

8、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9、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10、工期承诺和工期保证措施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表

附表二、劳动力安排计划

附表三、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五、临时用地表

一、概况

1、建设工程概况:

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石林分公司维则烟点扩建项目工程,主要建设烟叶仓库,综合楼及厕所;主体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二、施工总体部署

(一)、项目部组建:

根据项目法,由公司委派项目经理1名,负责工程的全面工作,并组建项目部,设若干个职能管理小组,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副经理控制,基层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形成横向从整体工程到各分部分项工程,纵向从项目经理到作业班组的管理网络。

(二)、施工规划及开工准备

1、施工规划

a、结构砼采用现浇砼,砼泵浇筑,机械振捣,钢筋集中加工、制作,现场绑扎、成型,模板采用覆合板,另配小钢模,外脚手采用双排全封闭钢管脚手架;

b、装饰施工:

主体结构结束,中间验收后进行,由上而下,此阶段装饰人员、水电安装人员进场较多,应加强施工工序的协调管理,相互配合;

c、零星工程:

此阶段主要为室外工程,室内工程基本结束,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同时现场留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善后工作,工程技术资料应着手整理、装订、送审;

d、扫尾竣工:

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进行,自查、自纠,然后会同业主、监理、设计等有关方面进行预检、验收。

2、施工准备

a、领取相关施工图、收集相关的图集,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等;

b、组织学习、会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及时与设计单位及业主联系解决相关疑问;

c、编制施工预算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材料分析,编报材料需求计划;

d、编报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细则,分解工程进度控制目标,明确各自职责;

e、建立工程技术档案。

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一)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1、工程测量及放线施工

本工程为全框架,外形较为规整。

为确保工程的平面位置正确,竖向标高准确、施工偏差控制在规范精度要求范围内,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富有经验的测量人员及科学的测试手段与建立合理的检测网络进行结构施工总平布置控制及其它分部项测量工作是达到本工程几何尺寸准确的必备条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遵循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施工方法。

结构施工分为基础和主体二个部分。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均采用外控法进行定位。

(1)、轴线定位及高程控制

我方进场后将在业主的配合下根据城市勘测部分提供的水准坐标系和施工总平面图等有关资料进行测设,然后报监理复核,最后报城市测绘部门验收确认。

平面轴线控制

根据本工程总平面图,在基础施工时拟建立一个满足施工要求的矩形控制网。

进驻现场后,依据预选的控制网及业主移交的测量点位,在基坑四周确立主要轴线控制点,经检验闭合后漆上红三角标志,并确保牢固、稳定,并用砼包护,以供基础结构施工放线时使用。

确定每根轴线应由上述交汇点为依据,每根轴线,经复核准确后,方可延伸到该工程基坑以外1-1.5m龙门架上,并在龙门架上标画出各纵横轴线代号。

在分画轴线开间尺寸时,在每条边上应拉通尺进行以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

当土方工程施工接近结尾时,采用外控手段,用经纬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轴线转移至坑内。

高程控制:

根据总平面和业主移交高程位置确定该工程的±0.00定位标高。

水准点利用精密水准仪从甲方交给的水准点(市政高程水准点)将建筑物标高控制点转至工地开挖影响线以外在该工程的东、西、南、北各设置一个监控水准点上,并做好保护工作,并且对该点经常性的(一般一个月)进行复核。

基础施工阶段,用水准仪进行基础结构施工的高程控制。

当基础施工完后,标高点即转在基础梁上,解除外围标高的控制,以内部标高控制整个建筑物,将外部标高控制点作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依据。

结构出地面向上施工时,根据引进的标高控制点,在首层结构外框四周部位精确定出+0.500标高控制线,作为起始标高线,各施工层的标高均用50m钢卷尺向上传递。

(2)、垂直度的控制

轴网控制及建立

当土方工程施工接近结尾时,采用外控手段,采用经纬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轴线转移至坑内,以控制开挖及基坑底部的平面位置。

根据标高控制点,利用水准仪,检查挖深和清底的标高,经验槽后开始施工垫层。

当垫层施工完毕后,再次根据轴线、标高控制点施放出准确的轴线和标高控制点,给底板施工创造精确的平面尺寸。

当垫层施工完毕后,此时基坑底部已经稳定,在测量时首先进行基坑外围轴线、标高控制点的复核,确认控制点无误后,利用水准仪,经纬仪将标高控制点、轴线施放到基础底板表面上,并设立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和内控轴线控制网络系统。

此时建筑物内形成独立系统,而外部标高、轴线控制点转成为建筑物沉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外装饰墙面控制等检验的基点。

外、内部控制点须经常检验复核,保证系统的精确度。

楼层放线程序

轴线放线程序:

每层平面放线顺序为:

建立内控轴线网→轴线控制线→柱外边线→门洞放线→自检→报检复核。

层高传递顺序:

墙柱50cm水平线→梁板底模控制线→梁板面控制。

(每层均用50m钢卷尺从首层外框及内筒四周定出的+0.50标高线向上进行传递)。

水平线的测检:

每层50cm水平线测检时,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内的中心位置,抄平前进行一次精密定平。

(3)、施工抄平放线:

基础施工抄平放线

基坑开挖完成后,根据控制网,用经纬仪,水平仪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并在垫层上放出(弹墨线)平面尺寸。

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到基础顶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柱墙等截面尺寸线。

主体结构抄平放线

竖向垂直控制及轴线向上的投测,详见本节第2点垂直度的控制。

由各层平面的轴线和各层建筑平面图,放出墙体的平面轴线、墙边线、有砼柱时在柱上放出墙体竖向边线及墙体皮数、门窗、洞口等位置。

内部装修局部平面位置的确定

内部装修局部平面位置从已经在结构施工中确定的结构控制轴线中引出,高程同样从结构施工高程中用水准仪转移至各需要处。

在转移时尽量遵循仪器使用过程中保持等距离测量的原则,以确保测量精度。

外墙垂直轴线与高程均由内控轴线和高程点引出,转移到外墙立面上,弹出竖向及水平控制线,以便外墙装修。

(4)、施工沉降测量

国标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因此建议业主另行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沉降观测,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公正性。

现就其有关要求作一简述:

在建筑物四周东、西、南、北各设一个永久基准点,基准点通视条件要较好,埋设稳固可靠,可与高程控制网配合使用。

施工过程的沉降测量将给建筑物今后的监测提供初始数据。

首层结构施工时即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在相应部位埋设沉降观测点,并符合GB50026—93第9.5.3条达到一等要求,沉降观测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观测点须一直保护到建筑物沉降稳定止)影响数据统计。

沉降观测周期为每施工一个结构层测量一次,结构层完工后,每两月一次。

测量数据制定成统计分析表,进行统计分析,并按时间施工进度,沉降量制成沉降曲线图,直到交工验收为止。

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情况定,如业主需要我公司将提供永久服务。

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参照点为现场设置的永久基准点。

现场设置的基准点若发生变动或有误差时及时进行数据参数修正,以保证数据精确。

2、土方开挖

(1)作业条件:

a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b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c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d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基底以下0.5m。

e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f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g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h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i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2)操作工艺

a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修边和清底

b坡度的确定: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础坑(槽)、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rn。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

坚硬性粘土——2.0m。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边坡坡度(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动载

1

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

2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1∶0.75

1∶1.00

1∶1.25

3

硬塑的轻亚粘土

1∶0.67

1∶0.75

1∶1.00

4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土)

1∶0.50

1∶0.67

1∶0.75

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

6

老黄土

1∶0.10

1∶0.25

1∶0.33

7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1∶1.00

城市挖方因邻近建筑物限制,而采用护坡桩时,可以不放坡,但要有护坡桩的施工方案。

c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d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的两侧。

e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f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

端头挖土法:

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

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侧向挖土法:

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槽)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

g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

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h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i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j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k暂留土层:

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l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m修帮和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

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n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3)雨期施工: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4)质量标准

a保证项目: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b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3

表面标高

长度、宽度

边坡偏陡

+0-50

-0

不允许

用水准仪检查

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5)成品保护

a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b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

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c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b基底未保护:

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c施工顺序不合理:

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d施工机械下沉:

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

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e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f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3、土方回填

(1)作业条件:

a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b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

k雨期施工:

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4)质量标准

a保证项目: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

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b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0-50

20

用水准或拉线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a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b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c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d管沟中的管线,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b回填土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

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c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d回填土夯压不密:

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

4、混凝土工程

(1)作业条件:

a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b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

c在槽帮、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隔3m左右钉上水平桩。

d埋在垫层中的暖卫、电气等各种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方面验收。

e校核混凝土配合比,检查后台磅秤,进行技术交底。

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2)操作工艺

a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

混凝土拌制

浇筑

振捣

养护

b清理:

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c混凝土拌制:

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

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

d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

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

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质量标准

a保证项目: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施工工艺

a柱模板安装工艺:

单块柱模

单块就位组拼工艺流程:

单块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

回先将柱子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使模板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

用定型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

以第一层楼板为基准,以同样方法组拼上层,在适当高度进行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

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钱、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杆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每面设两个拉(支)杆,与地面呈45°。

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的模板。

检查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支杆的固定。

将柱根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

整体梁模

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

搭设梁模支架

梁模整体吊装就位

梁模与支架连固

复核梁模位置尺寸

侧模斜撑固定

梁上口校直

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复核梁模标高及轴线,搭设双排梁换支架。

短向两支柱间安装木(钢)楞。

梁底模长向连固通长钢(木)楞,以增加底模整体性,便于吊装。

复核预组合梁模的尺寸。

连接件、钢楞及吊点位置,进行试吊。

吊运时,梁模上口加支撑,以增加整体刚度。

吊装就位,校正梁轴线、标高、梁模底两边长纵楞,与支架横楞固定。

梁侧模用斜撑固定。

c楼板模板安装工艺:

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施工要点:

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脚的处理同柱模安装的有关内容。

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cm,钢(木)楞间距为60~120cm,需要装双层钢(木)楞时,上层钢(木)楞间距一般为40~60cm。

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

铺设定型组合钢框竹(木)模板块:

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向垮中铺设平模。

相邻两块模板连接牢固。

最后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

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d模板拆除施工工艺

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侧模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有关条款。

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

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

工艺流程:

拆除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拆除连接件及侧模板

分段分片拆除支撑模板

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

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

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

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

柱子模板拆除工艺:

分散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拉杆或斜撑

自上而下拆掉(穿柱螺栓)套箍

拆除竖楞

拆除模板

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分片拆模工艺流程:

拆掉拉杆或斜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