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774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doc

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

湖南农业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计算

班级:

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4班

姓名:

陈勇

学号:

200941933420

指导教师:

杨敬林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11年月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1)

设计资料 (4)

一、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与组合 (5)

二、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7)

(一)、支点截面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7)

(二)、跨中截面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8)

三、主梁内力计算 (11)

(一)、恒载内力计算 (11)

(二)、活载内力计算 (13)

(三)、荷载组合 (18)

四、横隔梁内力计算 (19)

五、主梁变形验算 (21)

六、设计依据与参考文献 (23)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计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计算

1.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桥梁结构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实践环节课,通过设计进一步巩固桥梁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以及桥梁构造,培养设计动手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桥梁设计规范,桥梁标准图,估算工程材料数量,完成桥梁总体布置图的技能。

并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专业工作中奠定必要基础。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完成《任务书》中的全部内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设计练习,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学会对T梁进行结构自重内力计算、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在汽车和人群荷载内力计算时,学会用杆杠原理法、偏心受压法和G-M法求解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2.课程设计任务

2.1设计资料

1桥面净宽:

净-7或8或9+2×1.0或0.75或0.5m人行道(各人按表中数据查询)

2主梁跨径及全长

标准跨径:

lb=10或13或16或20.00m(墩中心距离)(各人按表中数据查询)

计算跨径:

l=9.50或12.50或15.50或19.50m(支座中心距离)(对应上面之数值)

主梁全长:

l全=9.96或12.96或15.96或19.96m(主梁预制长度)(对应上面之数值)

3设计荷载

汽车I级;人群荷载3.0kN/m2或4.0kN/m2或5.0kN/m2(各人按表中数据查询)

汽车Ⅱ级;人群荷载3.0kN/m2或4.0kN/m2或5.0kN/m2(各人按表中数据查询)

4材料x

钢筋:

主筋用Ⅱ级钢筋,其他用Ⅰ级钢筋。

混凝土:

20号或25号或30号(自选)

5桥面铺装:

沥青表面处厚2cm(重力密度为23KN/m3),C25混凝土垫层厚6~12cm(重力密度为24KN/m3),C30T梁的重力密度为25KN/m3。

6T梁简图如下:

主梁截面尺寸可参考已有设计数据自己拟定

(根据桥面净宽选取翼缘宽、主梁高、梁肋宽等)

2.2、计算内容

1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

2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用杠杆原理法求支点截面的横向分布系数,用偏心压力法求跨中截面的横向分布系数。

3主梁内力计算;

4横隔梁内力计算;

5主梁配筋;

6主梁变形验算。

3.课程设计报告书主要内容

计算说明书包括: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主梁内力计算;横隔梁内力计算、配筋;主梁变形验算;钢筋布置图。

4.课程设计要求

(1)学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遵守课程设计要求与纪律。

(2)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分时段验收学生完成的阶段任务。

(3)学生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成果和打印或手写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5.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姚玲森,《桥梁工程》.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4]范立础,《桥梁工程》(上、下册).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6.设计进度、时间安排

时间:

第12周(11月14日~11月18日)

第一天上午(星期一):

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

下午进行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

第二天上午(星期二):

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下午进行主梁内力计算;

第三天(星期三):

横隔梁内力计算;

第四至五天(星期四、星期五):

主梁配筋和主梁变形验算,并绘制主梁配筋施工图,最后提交设计成果。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资料

1桥面净宽净-9+2×0.75m人行道

2主梁跨径及全长

标准跨径lb=16.00m(墩中心距离)

计算跨径l=15.50m(支座中心距离)

主梁全长l全=15.96m(主梁预制长度)

3设计荷载汽车Ⅱ级;人群荷载5.0kN/m2。

4材料x

钢筋:

主筋用Ⅱ级钢筋,其他用Ⅰ级钢筋。

混凝土:

25号

5桥面铺装:

沥青表面处治厚2cm(重力密度为23KN/m3),C25混凝土垫层厚9cm(重力密度为24KN/m3),C30T梁的重力密度为25KN/m3。

6T梁简图如下:

图1.桥梁横剖图单位:

cm

图2.桥梁纵剖图单位:

cm

图3.主梁断面图(cm)图4.横梁断面图(cm)

一、行车道板的计算

1.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1m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

合计:

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T梁翼板所构成的铰接悬臂板如图5所示。

图5.行车道板构造

2.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用力为140kN,轮压分布宽度

如图6所示,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宽度则

图6.车轮荷载计算图

荷载对于悬臂梁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T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3.内力组合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

所以,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

二、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一)、计算支点截面的横向分布系数(利用杠杆原理法)。

图7.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图单位:

cm

1号梁

对于汽车荷载

对于人群荷载

2号梁

对于汽车荷载

对于人群荷载(由于是出现负的,取零,出于安全考虑)

3号梁

对于汽车荷载

对于人群荷载

(二)、计算跨中截面的横向分布系数(利用偏心压力法)。

当荷载位于跨中时,此桥在跨度内设有横隔板,具有强大的横向联结刚性,且承重结构的长度比为

但此处仍按刚性横梁法绘制影响线并计算横向分布系数,本桥各根主梁的横向截面均相等,梁数n=5,梁间距为2米。

图8.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图单位:

cm

1号梁

由、绘制1#梁的横向影响线,如上图及最不利荷载位置。

进而由、计算横向影响线的零点位置,设零点至1号梁位的距离为x,则:

解得:

零点位置已知后,就可以求出各类荷载相应于各个荷载的横向影响线竖直坐标。

对于汽车荷载

对于人群荷载

2号梁

由、绘制2#梁的横向影响线,如上图及最不利荷载位置

对于汽车荷载

对于人群荷载

3号梁

由、绘制3#梁的横向影响线,如上图及最不利荷载位置

对于汽车荷载

对于人群荷载

横向分布系数

梁号

荷载位置

公路-Ⅱ级

人群荷载

1

跨中

0.71

0.6875

支点

0.55

1.438

2

跨中

0.555

0.444

支点

0.725

0

3

跨中

0.4

0.4

支点

0.725

0

三、 主梁内力计算

(一)、恒载内力的计算

1.恒载集度

主梁:

横隔梁:

对于边主梁:

对于中主梁:

桥面铺装:

栏杆和人行道:

作用于边主梁的全部恒载g为:

作用于中主梁的恒载强度为:

2.恒载内力

计算边主梁的弯矩和剪力,计算图式如图9所示,则

图9.恒载内力计算图式

主梁恒载内力计算表

剪力Q(kN)

弯矩M(kN·m)

(151.9)

M=0

(0)

(113.9)

(441.5)

(0)

(588.6)

注:

括号()内值为中主梁内力。

支点剪力

15梁

234梁

(二)、荷载内力计算

1.均布荷载和内力影响线面积计算

均布荷载和内力影响线面积计算表

公路-Ⅱ级

人群

影响线面积

影响线图式

2.公路-Ⅱ级中集中荷载计算

计算弯矩效应时

计算剪力效应时

3.计算冲击系数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量:

主梁截面形心到T梁上缘的距离:

跨中截面惯性矩:

查表C25混凝土E取

则冲击系数

因双车道不折减,故

4.跨中弯矩计算

由于跨中弯矩横向分布系数1#、5#梁最大,所以只需计算1#、5#梁的弯矩,计算如下:

(1)对于1#梁和5#梁

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

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2)对于2#和4#梁

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

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3)对于3#梁

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

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5.跨中剪力计算

(1)对于1#和5#梁

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剪力:

人群荷载的跨中剪力:

(2)对于2#和4#梁

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剪力:

人群荷载的跨中剪力:

(3)对于3#梁

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剪力:

人群荷载的跨中剪力:

6.支点剪力计算

横向分布系数变化区段的长度

附加三角形重心影响线坐标:

(1)对于1#和5#梁

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支点剪力:

人群荷载的支点剪力:

(2)对于2#和4#梁

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支点剪力:

人群荷载的支点剪力:

(3)对于3#梁

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支点剪力:

人群荷载的支点剪力:

(三)、 荷载组合

其中,,,,

跨中弯矩组合

梁#

恒载(KN·m)

活载(KN·m)

组合值(KN·m)

汽车

人群

1、5

558.26

855.73

77.42

1954.6

2、4

588.59

668.91

50.00

1698.8

3

588.59

482.10

45.05

1431.7

跨中剪力组合

梁#

恒载(KN)

活载(KN)

组合值(KN)

汽车

人群

1、5

0

111.79

5.00

162.1

2、4

0

87.38

3.23

125.9

3

0

62.98

2.91

91.4

支点剪力组合

梁#

恒载(KN)

活载(KN)

组合值(KN)

汽车

人群

1、5

144.1

201.73

25.01

438.4

2、4

151.9

247.59

9.93

540.0

3

151.9

237.64

8.95

525.0

四、横隔梁内力计算

1.作用在中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

对于跨中横隔梁的最不利荷载布置如图10所示。

图10.跨中横隔梁受载图单位:

cm

纵向一列车轮对于中横隔梁的计算荷载为:

计算弯矩时

计算剪力时

2.绘制中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

图11.中横隔梁内力影响线单位:

cm

P=1作用在1#梁时:

P=1作用在5#梁时:

P=1作用在3#梁时:

1#主梁处右截面剪力影响线:

P=1作用于1#梁截面的右边时

P=1作用于1#梁截面的左边时

绘成的影响线,如上图11所示。

3.截面内力的计算

公路-II级:

剪力的计算:

4.内力组合(鉴于横隔梁的结构自重内力甚小,计算中可略去不计)

五、主梁变形验算

跨中截面主梁结构自重产生的最大弯矩,汽车产生的最大弯矩(不计冲击系数)为,人群产生的最大弯矩为,主梁开裂构件等效截面的抗弯刚度

1.验算主梁的变形

可变荷载频遇值产生的跨中长期挠度:

2.预拱度计算

应设计预拱度

应做成平顺曲线

五、变形验算

按规范变形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换算截面中性轴距T梁顶面的距离x

代入各数值后

解方程得:

算开裂截面的换算惯性矩

活载挠度计算,汽车荷载不计冲击系数时:

横载挠度计算

梁桥主梁跨中最大允许挠度:

变形验算满足要求。

六、设计依据与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姚玲森,《桥梁工程》.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4.范立础,《桥梁工程》(上、下册).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