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191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docx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平安知识根据公司12月5日专题会议精神,为确保公司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平安、特编发?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平安知识?

,请各相关单位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一、氧气危险性类别:

不燃气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理化特性相对密度:

〔水=1〕:

〔-183℃〕相对密度:

〔空气=1〕:

临界温度〔℃〕:

熔点〔℃〕:

沸点〔℃〕:

爆炸上限、下限〔%〔v/v〕〕:

无意义

危险特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根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煤气、氢气、煤粉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禁配物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等。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气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

第1页共10页

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

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

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

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运输考前须知

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平安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最高五层。

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操作处置与存储操作处置考前须知:

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防止与活性金属粉末、油脂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考前须知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现场急救措施

第2页共10页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棉制工作服。

防止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注:

1、操作高压氧气阀门时必须缓慢进行,待阀门前后管道内压力均

衡前方可开大〔带均压阀的截止阀必须先开均压阀,待压力均衡前方

可开截止阀。

〕2、氧气严禁与油脂接触〔与油脂接触会自然〕。

3、严禁使用氧气做试压介子;严禁使用氧气做仪表气源。

4、氧气的比重大于空气,宜沉积管低洼处。

因此在坑、洞、容器内、室内或周边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必须检测氧含量小于等于22%大于

18%方可作业。

5、氧气放散时周边30米范围内严禁明火。

6、氧气设施、容器、管道等检修时必须可靠切断气源,并插好盲

板。

7、凡与氧气接触的备品、备件等必须严格脱脂。

第3页共10页

8、作业人员穿戴的工作服、手套严禁被油脂污染。

9、氧气管道要远离热源。

10、二级单位在检修氧气主管时必须通知气体公司。

二、氮气

危险性类别:

不燃气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窒息性危险特性:

假设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危险性理化数据爆炸极限:

下限;上限;无意

义沸点:

〔℃〕: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温度:

〔℃〕:

-147相对密度〔水=1〕:

〔-196℃〕临界压力〔MPa〕:

熔点:

〔℃〕:

-

外观与性壮:

无色无臭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欤无力:

继而有烦

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

第4页共10页

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

假设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运输考前须知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平安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极,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考前须知:

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考前须知: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现场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绐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第5页共10页

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

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注:

1、进入坑、洞、容器内、室内或周边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作业,必须检测氧含量。

含氧量大于18%小于22%方可作业。

2、在氮气大量放散时因通知周边人员。

3、在使用氮气吹、引煤气等可燃气管道、容器时必须检测氮气中含氧量小于2%方可使用。

4、氮气设施、容器、管道等检修时必须可靠切断气源,并插好盲

板防止窒息事故发生。

5、二级单位在检修氮气主管时必须通知气体公司。

三、氩气

危险性类别:

不燃气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窒息性

危险特性:

假设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危险性理化数据爆炸极限:

下限;上限;无意义沸点:

〔℃〕:

相对密度〔空气=1〕:

第6页共10页

临界温度:

〔℃〕:

相对密度〔水=1〕:

〔-186℃〕临界压力〔MPa〕:

熔点:

〔℃〕:

健康危害

常气压下无毒。

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病症;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

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运输考前须知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平安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极,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考前须知:

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易燃、可燃物。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考前须知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

第7页共10页

现场急救措施◆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输氧或人工呼吸,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即时使用。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注:

1、氩气的比重大于空气,宜沉积管低洼处。

因此在坑、洞、容器

内、室内或周边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检修作业前必须检测氧含量大于18%小于22%方可作业。

2、在氩气大量放散时因通知周边人员。

3、在使用氩气吹、引煤气等可燃气管道、容器时必须检测氩气中含氧量小于2%方可使用。

4、氩气设施、容器、管道等检修时必须可靠切断气源,并插好盲

板防止窒息事故发生。

5、二级单位在检修氩气主管时必须通知气体公司。

四、煤气类

第8页共10页

冶金行业煤气是指含有H2、CH4及CO等多种可燃气体成份的混合

气体,存在着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等潜在危险。

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性质为无色、无味有毒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含量约为23%-30%,低热值煤气,热值为3344KJ/Nm3。

爆炸极限%,密度易着火、爆炸、人员中毒.高炉煤气为高炉冶炼生铁过程中的副产品。

产气量目前约160万m3/h,现有高炉煤气柜20×104m3,工作压力为9500Pa〔煤调〕,全

部为生产使用。

其主要用户为:

高炉热风炉、焦炉、锅炉、石灰厂、

水泥等。

焦炉煤气性质为无色有毒,伴有恶臭味,主要成份为H2:

50-60%、CH4:

20-30%、CO:

5-9%,热值为19228KJ/Nm3,爆炸极限%,密度为,比空气轻,易着火、中毒、爆炸。

焦炉煤气为焦炉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

公司现有焦炉6座,产气量约为12×104m3/h,由焦炉煤气管道相互连接,形成焦炉煤气网络。

混合煤气

为高炉煤气与焦炉煤气混合后,经加压机加压〔输出压力24000Pa〕由混合煤气管道输送。

主要供轧钢、烧结等单位使用。

转炉煤气转炉煤气性质为无色、无味、剧毒气体,主要成分CO,含量约为35-80%,热值为7524KJ/Nm3,爆炸极限%,密度,易着火中毒爆炸。

第9页共10页

公司现在转炉炼钢生产单位二个,第一炼钢厂和第二炼钢厂煤气回

收后,主要供应炼钢、石灰厂、第二炼铁厂及与混合煤气三混合后送各用户。

煤气回收,8万m3气柜、12万m3气柜各一座。

发生炉煤气无色、无味、有毒气体,主要成份:

CO30%,H28.4%,热值5743KJ/m3,爆炸极限%,密度,易着火、中

毒、爆炸。

公司现有发生炉煤气生产单位为薄板厂5×6000m3/h座,特钢公司5×6000m3/h座,管道输送,供加热炉、退火炉使用。

乙炔乙炔属于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为无色无味气体,发热值为:

58510KJ/m3它的着火温度是540℃,其分子式为C2H2,分子量为26,其主要危害为着火和爆炸,,密度约为爆炸极限为2.5%-80%〔空气中〕。

乙炔厂40m3发生器一台,100m3湿式气柜一座,设计生产乙炔气为5万瓶/年。

安环处2021年12月7日

第10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