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8265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7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结构连廊施工方案.doc

凤凰城R2地块商业三四期连廊施工方案

凤凰城R2地块商业三、四期工程

钢结构连廊

江苏启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8月23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1、工程基本概况 4

2、编制依据 4

3、主要材料及质量要求 5

二、主要施工方案 5

1、结构安装 5

2、高强螺栓连接的施工 13

3、压型钢板的安装及栓钉焊接施工 15

三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5

1、质量目标、质量保证原则 15

2、质保体系 16

4、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0

四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23

1、安全管理目标 23

2、安全保证体系 23

3、施工中严格执行以下有关安全规程的要求 24

4、安全生产措施 24

5、安全保证措施 27

6、汽车吊使用注意事项 27

五确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组织措施 31

1、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31

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2

六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33

1、施工进度计划 33

2、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33

七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 35

八施工机械配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36

1、施工机械计划安排 36

2、机械调度计划的保证措施 36

3、施工机械的维护和保养 37

九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7

1、总平面图布置 37

2、材料堆放 37

3、污水、垃圾处理 38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基本概况

1.1工程名称:

商业R2三四期钢结构连廊。

1.2建筑结构形式:

连廊为钢框架结构

高为:

5.55m

建设单位:

苏州隽御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安徽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

常州利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包单位:

江苏启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3本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锦溪街,东邻凤凰城小区,西靠锦溪苑小区,南临凤凰新天地广场,北接中新大道。

本钢结构连廊工程为连接42#楼、43#楼商业之间的连廊。

2、编制依据

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3《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5《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及除锈等级》GBT8923.2-2008

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05

2.7《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2.8现行的国家有关安全规范

3、主要材料及质量要求

3.1、连廊基础为独立基础,钢柱、主钢梁为焊接箱型钢,次梁为焊接H型钢,钢柱、钢梁均除锈、除油污后进行热镀锌处理,镀锌量不少于275g/㎡。

3.2钢结构主体材质:

GZ、GL采用Q345B钢,地脚螺栓采用Q235B钢,底模采用热镀锌压型板。

3.3对接焊缝的焊缝质量不低于二级,节点板均切角25x25,高强度螺栓标为10.9级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接触面的处理采用钢丝刷清除浮锈;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35。

二、主要施工方案

1、结构安装

1.1施工准备

A、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当需要修改设计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签署设计变更文件。

B、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施工图设计的要求,编制制作工艺和安装施工方案。

C、钢结构的安装,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并应实行工序检验,当上道工序合格后,下道工序方可施工。

D、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的检测器具,并应按有关规定操作,制作、安装和质量检查所用的钢尺等检测器具应具有相应的精度,相关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E、施工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已经会审,技术人员已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a)材料齐备,劳动力安排合理。

b)安装前,基础已交接并验收合格。

c)现场应具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场地,起重机、电焊机等生产设备、设施,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场地平坦,电力满足要求。

d)参加施焊的焊工必须有相应位置的焊工合格证,经现场业主实际考核合格后,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1.2、施工流程图

连廊钢结构为厂家成品到货,并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总包方及监理方进行共检。

管廊地脚螺栓验收合格后,用预埋板找平到设计标高。

安装钢柱,将柱子初步找正后进行焊接。

安装横梁钢结构,横梁和立柱间利用螺栓连接。

对钢结构进行找正,测量垂直度、轴线、对角线等各项尺寸,对超出规范和图纸要求部位进行校正。

当所有钢结构安装完毕,进行整体测量。

测量合格后,对各部位图纸中要求焊接部位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注意焊接变形。

施工准备→基础交接→构件验收→预埋板找平→钢柱安装→揽风绳固定→主钢梁安装→安装螺栓连接→次钢梁安装→安装螺栓连接→整体校正→连接处焊接→压型板安装→验收

1.3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及要求

(1)材料检验

a、钢结构半成品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钢材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碳素结构钢》GB700或《低合金结构钢》GB1591的规定,如对钢材质量有疑议时应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钢结构所用的钢材、焊接材料和连接材料均应做外观检查,不得有严重的变形、锈蚀和损伤,当钢材表面有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钢结构成品件表面锈蚀、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大于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

C、普通螺栓和钢结构所用焊接材料均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D、收到的所有构件、配件等均须有合格证明书、设备到货后要核对实物与设计图纸及质量证明书相符。

E、按照到货装箱单核对到货的数量、规格与装箱单中是否一致并检查到货的表面质量,检查到货规格、数量是否满足图纸中的要求。

F、钢结构组件到达现场后,核对钢结构的尺寸与图纸是否相符,钢结构的表面不得有大面积的损坏。

G、钢构件的堆放

◇钢构件堆放要减少钢材的变形和锈蚀,节约用地,也要使钢材提取方便。

◇钢构件露天堆放,堆放场地要平整,并高于周围地面,四周有排水沟,雪后易于清扫。

堆放时尽量使钢材截面的背面向上或向外,以免积水。

◇堆放时每隔5~6层放置楞木,其间距以不引起钢材明显的弯曲变形为宜。

楞木要上下对齐,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为增加堆放钢构件的稳定性,可使钢构件互相勾连,或采取其它措施。

这样,钢构件的堆放高度可达到所堆宽度的两倍;否则,钢构件堆放高度不应大于其宽度。

一堆内上、下相邻的钢材须前后错开,以便在其端部固定标牌和编号。

◇钢构件的标牌应定期检查。

选用钢构件时,要顺序寻找,不要乱翻。

◇考虑材料堆放时便于搬运,要在料堆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通道以便运输。

(2)焊接

A、焊接及焊接检验

(1)钢结构焊接采用二氧气体保护电弧焊。

(2)焊接前将坡口表面及两侧25mm以内的油污、铁锈等杂物清理干净。

施焊前焊工要检查坡口的组对质量,组对质量不合格的坡口,焊工拒绝焊接。

(3)焊接时在焊道内引弧,不得在母材上引弧。

亦可利用引弧板引弧。

(4)焊接工艺严格地按照焊接工艺评定规程执行,焊工不得私自修改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参数;

(5)一道焊缝应一次连续完成,如因特殊原因中断焊接,下次开始焊接前要仔细检查原来的焊道是否出现裂纹,如出现裂纹,处理完毕后方能进行焊接工作。

(6)焊接结束后将焊缝表面的药皮、焊渣、飞溅清理干净,进行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要求焊缝外观成型良好,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弧坑等缺陷。

(7)图纸中要求,焊缝表面检验合格后进行无损检测,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8)焊缝返修:

现场无损检测发现有不合格缺陷时应按要求进行进行返修,返修后重新进行探伤,当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超过两次,需制订专门的焊缝返修工艺并报业主、监理及焊接工程师批准;

(9)焊接材料应按规定进行检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对不同材质、不同牌号的焊接材料要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B、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评定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和《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进行。

C、针对所焊材料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考试,焊工必须具备合格证方可从事焊接工作。

合格证应注明施焊条件,有效期限。

焊工停焊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焊工应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焊接工作。

D、焊条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

E、焊条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时间和温度进行烘焙。

低氢型焊条经烘焙后应放入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F、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G、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8mm,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定位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并应由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H、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I、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J、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K、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

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手工电弧焊应大于20cm。

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t为垂直钢板厚度)。

;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大于或等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腹板与上翼缘的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且不应大于10mm。

L、角焊缝转角处宜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弧坑应填满。

M、除注明外,构件均搭接满焊,焊缝厚度不小于两相焊较薄焊件厚度,且不小于6mm。

N、局部探伤的焊缝,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探伤长度,增加的长度不应小于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应小于200mm;当仍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对该焊缝百分之百探伤检查。

(3)、管廊钢结构安装

A、基础验收

B、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全面检查,其浇注质量、外形尺寸、基础面标高和各柱脚之间的相关尺寸及地脚螺栓的间距、垂直度、露出长度和螺纹长度,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C、基础验收时应会同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对土建交工资料进行检查并重点对下面项目进行实检:

基础顶面标高允差:

0,-10mm;

相邻基础行(列)轴线间距的允许偏差为±3.0mm;

基础轴线总间距的允许偏差为±5.0mm;

基础两对角线之差不大于5mm;

地脚螺栓顶部标高允差0,+10mm;

螺栓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螺栓伸出基础面长度的1%;

相邻两螺栓间距的允许偏差为±2.0mm;

地脚螺栓中心位置允差±2mm;

D、钢结构吊装

吊装前平立面布置图、技术要求、安装标准规范等必要的资料应齐全。

部件经检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具备起吊条件。

施工场地平整。

吊装索具已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备好并应有合格证明。

起重机的机械和安全装置,经检查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吊装采用QY25型汽车吊。

根据管廊钢结构分为钢柱和钢梁两种主结构依据25T汽车吊的起重性能可以满足吊装工作。

吊装机具明细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QY25型汽车吊

1

2

卡环

12

3

Φ12钢丝绳

m

50

E、矫正和成型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的1/2。

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曲矢高应符合有关规定。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5-2001中的有关规定。

F、钢结构安装

采用预埋板找平方式,根据设计标高采用水平仪找平。

钢结构的柱、梁等主要构件安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校正、固定。

当天安装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一个空间体系。

钢结构在找正预埋板后,经共检合格确认合格后,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钢结构安装、校正时,应根据风力、温差、日照等外界环境和焊接变形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钢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符合下表规定

单层钢结构中的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mm)表7.3.2.5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单层柱垂直度

H≦10MmH/1000

H>10mH/1000且不应大于25.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钢尺检查

柱脚底座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偏移

5.0

用吊线和钢尺检查

柱基准点标高

+5,-8

用水准仪检查

弯曲矢高

H/1200,且不应大于15.0

用经纬仪或拉线和钢尺检查

立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

H/1000,且不应大于25.0

用直尺和钢尺检查

G、连接和固定

钢构件的连接接头,应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紧固或焊接。

安装使用的临时螺栓,在每个节点上穿入的数量,应根据安装过程所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临时螺栓不应少于2个;

永久性的普通螺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2个及以上的垫圈,并不得采用大螺母代替垫圈。

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应少于2个螺距:

安装焊缝的质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钢构件拼装前,应清除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

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得在雨中作业.

H、零部件组装

钢材矫正后允许偏差

注:

螺栓孔边缘不应有裂纹、毛刺和大于1mm的缺棱。

螺栓孔的类别(I类孔还是II类孔)由设计决定,并满足相应的精度等级。

组装前,零件、部件应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逢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冰雪等应清除干净。

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连接方法和顺序等因素确定。

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焊疤应修磨平整。

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

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表9.6

项目

允许偏差

对口错边(△)

t/10且不大于3.0

间隙(α)

±1.0

搭接长度(a)

±5.0

缝隙(△)

1.5

高度(h)

±2.0

垂直度(△)

b/100且不大于2.0

中心偏差(e)

±2.0

型钢错位

连接处

1.0

其它处

2.0

箱形载面高度(h)

±2.0

宽度(b)

±2.0

垂直度(△)

b/200且不大于3.0

2、高强螺栓连接的施工

本工程柱-主梁、主梁-次梁连接节点采用了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摩擦系数不小于0.35。

高强螺栓施工采用扭矩法施工,主要施工工具为响示定扭矩扳手,采用松扣,回扣法检查,工具为表盘扳手。

检查构件端头和连接板间的接触缝隙、穿栓

高强螺栓复检及工艺试验

连接节点抗滑移系数试检

检查磨擦面、清除污垢、焊疤

临时螺栓及冲钉施工

吊装就位

超标加垫板

施拧板手标定

扭矩系数确定

高强螺栓初拧

高强螺栓终拧

施拧板手校验、检查扳手标定

质检

不合格

3、压型钢板的安装及栓钉焊接施工

绘制排板图、统计构件

钢结构主体验收

压型钢板加工

配件加工

钢结构主体验收

检验验收、入库

检验验收、入库

放安装位置线

分层分区配料

吊至安装区域

边角处切割

压型钢板铺设

调直、压实、点焊

检查、验收

栓钉放线和焊接

安装焊接封头板

专业检查

分层验收

清理现场

5.1压型钢板施工工艺流程

5.2栓钉焊接施工工艺流程

焊接试验合格→栓钉、瓷环检查(受潮烘干)→现场放线、清理→焊接设备试运转(自动控时性能良好)→焊枪检查(焊枪筒的平移滑动、焊枪拆装、绝缘良好、电源线控制良好)→确定焊接参数→穿透焊除锌措施→试焊试件→检查合格→大面积栓焊作业(过程控制和记录)→专业检查→分层验收→清理现场。

三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按照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以之为基础横向展开到各有关部门,纵向分理到每个作业点,做到纵向衔接,横向协调。

1、质量目标、质量保证原则

1.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一次性达到国家验收合格标准。

1.2质量保证原则

1.2.1“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把用户利益摆放在首位,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保证的基本原则。

1.2.2“以人为核心”

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坚持“以人为核心”,搞好质量保证。

把人作为质量保证的动力,选派公司主力施工队伍和主要管理力量,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1.2.3“以预防为主”

坚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按照我公司质量体系程序规定,坚持“以预防为主”,把工序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

从而以原材料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分项工程质量,以分项工程质量保证分部工程质量,以分部工程质量保证单位工程质量,保证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最终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2.4“一切用数据说话”

在工程中坚持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以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2、质保体系

2.1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建立灵敏、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项目管理信息按程序全面、及时、准确地反馈、传递和处理。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下:

质量检验保证

经济保证

全过程控制方案

质量检验方案

严格施工纪律

加强基础工作

建立动态管理

提高工序能力

工程质量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手段

材料检验

质量联和

施工工艺检验

经济责任制度、

奖优惩劣

逐项承包

质量否决权

反馈

2.2质量责任制

目的是明确项目部各成员的质量管理职责权限,加强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以加强联系、层层把关,预防为主,将质量缺陷消除在施工过程中。

3、质量保证措施

3.1管理制度

3.1.1认真贯彻和运行我公司质量手册和质量保证体系程序,严格以下中间质量控制过程,从材料采购到竣工验收全过程都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工程图纸、技术文件及工艺文件控制。

工程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控制

设计交底及设计联络控制

物资(材料)进场控制、保管、发放控制

工程原材料使用管理控制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

材料代用及紧急放行控制

检验、试验状态控制

过程质量检验、试验控制

质量信息反馈控制

3.1.2现场配齐质量体系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国家现行的规范和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

严格按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做到施工遵守规范,验收符合标准。

3.1.3根据本工程特点编制各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依之编制技术交底书,明确每道工序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以及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预防措施,开工前对项目施工班组长及操作工人逐级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

3.1.4每道工序前由施工员和质量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和交接。

施工必须严格按相应施工操作规程、技术交底书或作业指导书执行,如有质量不合格,则应开启不合格品报告,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按规定整改返修。

3.1.5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要求技术部门做到设计、校对、批准各负其责;现场质量员应对每道工序随时检验,对于质量薄弱环节或工程关键部位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强化管理并及时进行质量验收、评定;各部门、各生产人员按其职能划分负相应质量责任;对产生的每种质量问题,都应有相应的纠正措施和对责任人的经济处罚措施;

3.1.6作业班组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主要工序实行事先控制、事中检查、事后复核验收的质检制度;执行批检验、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的多层次分步检查验收制度;执行项目部、监理(业主)、设计、质监站联合质量检查制度。

3.1.7所有参加工程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前都必须经过专业操作培训和专业安全教育。

所有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上岗证上岗。

焊工必须持有合格证。

3.2过程检验

3.2.1材料采购要选择合格的分供方,采购合格的原材料,材料进场后坚持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

设备材料部门负责验证所采购物资的规格、数量及质量。

凡没有合格证、合格证与实物不符或者需要复验而没有复验的物资不应接收入库,更不能发放使用。

不合格的物资需作明显标志,另行处置。

3.2.2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材料保管和发放台帐,防止器材混淆、锈蚀、变形、变质、损坏和错发。

物流的各个环节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备追溯核查。

3.2.3做好各工序的成品保护工作,下道工序的操作者即为上道工序的成品保护者,后续工序不得以任何借口损坏前一道工序的产品。

对运到工地的原材料、零部件严加保护和保管。

防止构件在搬运、堆放过程中因碰撞、冲击而产生局部变形和表面损伤。

3.2.4在交叉作业施工中应切实做好文明施工,下道工序应注意保护上道工序的成品,以确保总体工程质量。

3.2.5施工员、质量员、测量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尽职尽责、严格按公司各项制度办事,及时发现和处理所存在的问题。

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原始测量、检验资料,及时汇集整理有关检验记录资料和有关质量资料,及时提供给监理人员核查,并作好事后归档工作,为整个工程积累原始准确的质量档案,各类资料的整理与施工进度同步。

3.2.6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归档必须遵照有关规定标准和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到及时、齐全、正确、规范。

在本工程竣工后,所有施工资料及文件档案按照当地档案馆的规定编制完成并及时将竣工资料移交业主与监理。

3.3测量控制

3.3.1现场配备经纬仪、水准仪、超声波探伤仪、测厚仪、测膜仪、游标卡尺等检测仪器,应尽量采用先进、合理的仪器进行测量;所有的检测仪器均按规定的周期进行鉴定检验校正,建立仪器台帐,确保仪器在保证使用精度的有效期内使用;测量控制点应定期进行复测,确保控制点的精度;对测量方法进行优化,尽量在外界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检测仪器控制按《监视、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确保有效的质量检测,测量人员持证上岗,对测量的准确性负责。

3.3.2安装前应对柱顶标高及柱网轴线进行复核,如偏差较大应及时与甲方联系,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进行施工,并作好详细记录。

安装时应随时抽查标高和轴线控制点,确保网架拼装精度,现场若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由质量工程师、技术工程师会同有关方面人员处理。

项目部质量管理控制点

质量管理控制点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

专业工长

质量员

材料员

试验员

安全员

施工

组织

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O

选择施工班组

O

机械设备配置

O

技术

准备

施工方案及特殊工序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