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837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doc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

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

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钢筋的弯钩长度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0、 1350 、 90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80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

3、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0、450 、600三种,其弯起增加值是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

4、箍筋的长度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D不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三)钢筋的锚固长度

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设计图有明确规定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按图计算;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则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

GB50010—2002规范规定:

(1)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         La=a(fy / ft)d

     预应力钢筋      La=a(fpy / ft)d

式中 fy fpy — 普通钢筋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t  —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

     d —钢筋直径;   a —  钢筋的外形系数(光面钢筋a取0.16,带肋钢筋a取0.14)。

注: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计算的锚固长度应进行修正:

    1、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

    2、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

    3、当HRB335、 HRB400及 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应乘以修正系数0.8;

    4、经上述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按公式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

    5、纵向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二级抗震等级:

 LaE=1.15La

三级抗震等级:

     LaE=1.05La

四级抗震等级:

     LaE=La

(2)圈梁、构造柱钢筋锚固长度

圈梁、构造柱钢筋锚固长度应按《建筑抗震结构详图》GJBT—465,97G329(三)(四)有关规定执行。

(四)钢筋计算其他问题

在计算钢筋用量时,还要注意设计图纸未画出以及未明确表示的钢筋,如楼板中双层钢筋的上部负弯矩钢筋的附加分布筋、满堂基础底板的双层钢筋在施工时支撑所用的马凳及钢筋砼墙施工时所用的拉筋等。

这些都应按规范要求计算,并入其钢筋用量中。

(五)砼构件钢筋、预埋铁件工程量计算

1、现浇构件钢筋制安工程量:

抽筋按理论重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钢筋分规格长×Kg / m×件数。

   (0.00617d2=Kg / m,钢筋直径:

d—mm);

2、 预制钢筋砼凡是标准图集构件钢筋,可直接查表,其工程量=单件构件钢筋理论重量×件数;而非标准图集构件钢筋计算方法同“1”。

3、预埋铁件工程量

预埋铁件工程量按图示尺寸以理论重量计算。

如图所示计算10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柱的预埋铁件工程量:

(1)计算-10钢板理论重量

   M-1:

0.4×0.4×78.5㎏/㎡×10=125.60㎏

   M-2:

0.3×0.4 ×78.5㎏/㎡×10=92.40㎏

   M-3:

0.3×0.35 ×78.5㎏/㎡×10=82.40㎏

   M-4:

2×0.1×0.32 ×2×78.5㎏/㎡×10=100.50㎏

   M-5:

4×0.1×0.36 ×2×78.5㎏/㎡×10=226.10㎏

  

(2)计算¢ 12、 Φ18 钢筋理论重量

   M-1:

 ¢ 12  钢筋:

2×(0.3+0.36×2+12.5×0.012)× 0.888㎏/m×10=20.80㎏

   M-2:

 ¢ 12  钢筋:

2×(0.25+0.36×2+12.5×0.012)× 0.888㎏/m×10=19.90㎏

   M-3:

 ¢ 12  钢筋:

2×(0.25+0.36×2+12.5×0.012)× 0.888㎏/m×10=19.90㎏

   M-4:

 Φ18 钢筋:

2×3×0.38× 2.00㎏/m×10=45.60㎏

   M-5:

 Φ18 钢筋:

4×3×0.38×2.00㎏/m×10=91.20㎏

小计:

20.80+19.90+19.90+45.60+91.20=197.4 ㎏

合计:

627+197.4=824.4 ㎏     预埋铁件工程量=0.824 t

4、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

(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如图所示计算10块板的钢筋工程量

解:

① Φ8=(2.7-0.015×2)×[(2.4-0.015×2)÷0.15+1]×0.395 =2.67×13×0.395  =13.71 kg

    ② Φ8=2.37×19×0.395=17.79 kg

    ③ Φ12=(0.5+0.1×2)×[(2.67+2.3)×2÷0.2+4 ]×0.888=33.56 kg

    ④ Φ6.5=(2.67 ×6+2.37 ×6) ×0.26=7.86 kg

    小计:

 Φ10以内:

(13.71+17.79+7.86)×10=393.60 kg

           Φ10以上:

33.56×10=335.60 kg

铁马钢筋按经验公式1%计算:

Φ10以内:

( 393.60 + 335.60 )×0.01=7.29 kg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

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

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3Ф20

3:

表示钢筋的根数Ф:

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

表示钢筋直径

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200:

Ф:

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

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200:

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1.梁箍筋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

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

(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

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

(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

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例:

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贯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贯通筋。

3.梁支座上部纵筋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B25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B25,下一排纵筋为2B25。

注意:

上述表示中"25"与"4/2"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例: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B25+2B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4.梁下部纵筋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B25,下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注意:

上述表示中"25"与"2/4"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且不伸入;。

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B25+3B22(-2)/5B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B25,全部伸入支座。

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当梁某跨侧面布有抗扭纵筋时,须在该跨的适当位置标注抗扭纵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

例:

在梁下部纵筋处另注写有*6B18时,则表示该跨梁两侧各有3B18的抗扭纵筋。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梁类型代号:

梁类型注:

(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

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AKL5-4

(1)400x150第5-4号暗框梁,跨数为1,梁宽400,高150括号内如果是(2A)即2跨,一端悬挑如果是(2B)即2跨,两端悬挑钢筋种类  常用热轧钢筋按强度级别分为HPB235、HRB335、HRB400、HBB500四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钢筋有热轧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绞线、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冷拔钢丝、冷轧扭钢筋等。

  热轧钢筋是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分为热轧光圆钢筋与热轧带肋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为HPB235级钢筋;热轧带肋钢筋有月牙肋钢筋和等高肋钢筋,月牙肋钢筋为HBB335、HRB400级钢筋;等高肋钢筋为HBB500级钢筋。

一般钢筋的强度标准值fyk(N/mm2):

种类符号d(mm)fyk热轧钢筋新HPB235(Q235)φ8∽20235旧Ⅰ级(A3、AY3)φ-235新HRB335(20MnSi)Φ6∽50335旧Ⅱ级(20MnSi、20MnNb(b))Φd≤25335Φd=25∽40315新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O6∽50400旧Ⅲ级(25MnSi)O-370新RRB400(K20MnSi)OR8∽40400旧Ⅳ级(40Si2MnV、45SiMnV、45Si2MnTi)O-540注(新):

1、热轧钢筋直径d系指公称直径;一般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y、fy’(N/mm2):

种类符号d(mm)fyfy’热轧钢筋新HPB235(Q235)φ8∽20210210旧Ⅰ级(A3、AY3)φ-210210新HRB335(20MnSi)Φ6∽50300300旧Ⅱ级(20MnSi、20MnNb(b))Φd≤25310310Φd=25∽40290290新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O6∽50360360旧Ⅲ级(25MnSi)O-340340新RRB400(K20MnSi)OR8∽40360360旧Ⅳ级(40Si2MnV、45SiMnV、45Si2MnTi)O-500400注(新):

在钢筋砼结构中,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N/mm2时,仍应桉300n/mm2取用。

答案补充Φ下面加了一横的钢筋符号表示HRB335钢筋,即二级钢(低合金螺纹钢)加了一横又多了一竖又表示HRB400钢筋,即三级钢(低合金螺纹钢)答案补充中一样的字符表示的HPB235钢筋即一级钢筋,平常说的圆钢,屈服点为235mpa中一样的字符下边带一横是HRB335钢筋,即二级钢筋,螺纹钢,屈服点为335mpa中间两竖下边有一横是HRB400RRB400钢筋,即三级钢筋,高强钢筋,屈服点为400mpa--------------------------------------------------------------------------------是否像下面的图:

其表示为:

二级钢筋HPB235答案补充加一横又多一竖的是:

三级钢筋HRB335答案补充第一个呼图是:

二级钢筋HPB235;第二个图是:

三级钢筋HRB335--------------------------------------------------------------------------------Φ下面加了一横的钢筋符号表示HRB335钢筋,即二级钢(低合金螺纹钢)加了一横又多了一竖又表示HRB400钢筋,即三级钢(低合金螺纹钢)--------------------------------------------------------------------------------Φ下面加了一横的钢筋符号表示二级钢,加了一横又多了一竖又表示三级

先张法预应力 

工业产品

预应力混凝土是指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

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钢筋的制作方法称为先张法。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预应力混凝土是指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

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钢筋的制作方法称为先张法。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施工

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先张法生产示意图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如图5.1所示。

先张法一般仅适用于生产中小型构件,在固定的预制厂生产。

先张法生产构件可采用长线台座法,一般台座长度在50~150m之间,或在钢模中机组流水法生产构件。

先张法生产构件,涉及到台座、张拉机具和夹具及先张法张拉工艺,下面将分别叙述。

5.1.1 台座

台座在先张法构件生产中是主要的承力构件,它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以免因台座的变形、倾覆和滑移而引起预应力的损失,以确保先张法生产构件的质量。

台座的形式繁多,因地制宜,但一般可分为墩式台座和槽式台座两种。

5.1.1.1 墩式台座

墩式台座由承力台墩、台面与横梁三部分组成,其长度宜为50~150m。

台座的承载力应根据构件张拉力的大小,可按台座每米宽的承载力为200~500kN设计台座。

(1)承力台墩

承力台墩一般埋置在地下,由现浇钢筋混凝土做成。

台座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台墩的稳定性验算包括抗倾覆验算和抗滑移验算。

台墩的坑倾覆验算,其计算简图如图5.2所示,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K1-抗倾覆完全系数,应不小于1.50;

M-倾覆力矩(N·m),由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产生;

Pj-预应力筋的张拉力(N);

e1-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合作用点至倾覆点的力臂(m);

M1-抗倾覆力矩(N·m),由台墩自重和主动土压力等产生;

G-台墩的自重(N);

L-台墩重心至倾覆点的力臂;

Ep-台墩左侧面主动土压力的合力(N),当台墩埋置深度很浅时,可忽略不计;

e2-主动土压力合力重心至倾覆点的力臂(m)。

台墩的倾覆点O的位置,对于台墩与台面共同作用的台座,按实际情况,倾覆点应在混凝土台面的表面处,但考虑到台墩倾覆趋势使得台面端部顶点处有可能出现应力集中和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的影响,因此,倾覆点宜取在混凝土台面往下40~50mm处。

图5.2 承力台墩抗倾覆计算简图 图5.3 承力台墩抗滑移验算简图

台墩抗滑移验算,其计算简图如图5.3所示,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K2-抗滑移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30;

N1-抗滑移力,一般应有台面的抗滑移力N′,台面右侧面的被动土压力的合力Ep′和台墩自重产生的摩阻力F组成,其中以N′为主要抗滑移力,提供以下数据供参考:

当台面采用C10~C15混凝土时,厚60mm,台面每米宽抵能力取150~250kN;

当台面采用C10~C15混凝土时,厚80mm,台面每米宽抵抗能力取200~250kN;

当台面采用C10~C15混凝土时,厚100mm,台面每米宽低抗能力取250~300kN;

当采用混凝土台面,并与合墩共同工作时,一般可不进行抗滑移验算,而应验算台面的承载能力。

(2)台面

台面一般是在夯实的碎石垫层上浇筑一层厚度为60~100mm的混凝土而成。

其水平承载力N′可按下式计算:

N′

式中 φ-轴心受压纵向弯曲系数,取φ=1;

Ac-台面截面面积(m2);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计算值(MPa);

K1-台面承载力超载系数,取1.2;

K1-考虑台面不均匀和其他影响因素的附加完全系数,取1.5。

台面伸缩缝可根据当地温差和经验设置,一般均为10m设置一道。

也可采用预应力滑动台面,不留伸缩缝。

预应力滑动台面,一般是在原有的混凝土台面或新浇筑的混凝土基层上刷隔离剂,张拉预应力钢丝后,浇筑混凝土面层,待混凝土达到放张强度后,切断钢丝台面就发生滑动。

这种台面使用效果良好。

(3)横梁

台座的两端设置固定预应力钢丝的钢制横梁,一般用型钢制作,在设计横梁时,除考虑在张拉力的作用下有一定的强度外,应特别注意其变形,以减少预应力损失。

5.1.1.2 槽式台座

槽式台座由钢筋混凝土压杆、上下横梁及台面组成,如图5.4所示。

台座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0m,承载力可大于1000kN以上。

为了便于浇筑涨凝土和蒸汽养护,槽式台座一般我低于地面。

在施工现场还可利用已预制的柱、桩等构件装配成简易的槽式台座。

图5.4 槽式台座

1-压杆;2-砖墙;3-下横梁;4-上横梁

5.1.2 张拉机具和夹具

先张法构件生产中,常采用的预应力筋有钢丝或钢筋两种。

张拉预应力钢丝时,一般直接采用卷扬机或电动螺杆张拉机。

张拉预应力钢筋时,在槽式台座中常采用四横梁式成组张拉装置,用千斤顶张拉,如图5.5和图5.6所示。

图5.5 电动螺杆张拉机 图5.6 四横梁式成组张拉装置

1-电动机;2-皮带传动;3-齿轮;4-齿轮螺母;5-螺杆; 1-台座;2、3-间后横梁;4-钢筋;5、6-拉力架;

6-顶杆;7-台座横梁;8-钢丝;9-锚固夹具;10-张拉夹具; 7-螺丝杆;8-千斤顶;9-放张装置

11-弹簧测力器;12-滑动架

预应力筋张拉后用锚固夹具将顶力筋直接锚固于横梁上,锚固夹具都可以重复使用,要求工作可靠、加工方便、成本低或多次周转使用。

预应力钢丝的锚固夹具常采用圆锥齿板式锚固夹具,预应力钢筋常采用螺丝端杆锚固钢筋。

5.1.3 先张法施工工艺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台座上生产时,其工艺流程一般如图5.7所示。

先张法施工实例图5.7 先张法工艺流程图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工艺的特点是:

预应力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的传递依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为了获得良好质量的构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除确保混凝土质量以外,还必须确保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良好粘结,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值。

对于碳素钢丝因其强度很高,且表面光滑,它与混凝土粘结力较差。

因此,必要时可采取刻痕和压波措施,以提高钢丝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压波一般分局部压波和全部压波两种,施工经验认为波长取39mm,波高取1.5~2.0mm比较合适。

为了便于脱模,在铺放预应力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