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849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2.高度重视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使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妥善的处理。

组织力量针对我市青少年厌学、早恋、网络成瘾、自杀等问题进行多学科研究,逐步建立危机干预网络和危机救助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

3.搞好青少年重点精神疾病的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学龄青少年就学率。

卫生、教育、文广新、公安、民政、残联、红十字会、关工委、工青妇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综合对策,切实扩大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获得医疗和康复服务的覆盖面。

要采取积极措施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基本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重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和康复措施;

对社会上“三无”人员和农村贫困的青少年精神病患者,通过政府、社会、家庭等多种

渠道,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医疗救助,彻底杜绝歧视、虐待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等思想与行为,使这些患者早日得到医治,并早日返回校园。

享受良好的教育,从而降低其危害家庭、社会的风险。

4、各部门要落实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问责制,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对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后果的,参照《杭州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浙人大常〔xx〕16号)追究相关责任。

(二)职责分工1.卫生部门:

负责将青少年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纳入工作重点。

承担全市青少年精神疾病防治和康复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指导。

采取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和社会服务等综合防治措施来保障青少年的心身健康。

市第三人民医院要主动开展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和心理咨询服务,对部分不能或不愿来医院就诊的青少年,应提供到学校或家庭等上门服务。

在各乡镇(街道)和教育部门的配合下,对全市的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进行定期的摸底调查,完成相关课题研究,努力探索青少年精神(心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技术。

会同教育、公安等部门创造条件,在我市成立数字化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以减少或杜绝自杀、肇事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2.教育部门:

负责制定相应政策,将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性教育和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

第一,要明确定位,营造氛围。

一是明确学校心理辅导定位,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避免形式化,走过场,并注重城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衡发展;

二是通过倡导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在广大师生、家长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及时发现学生中的精神病患者,做好向专科医院的转介工作;

三是关注失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降低青少年失学率,不得推诿或拒绝已康复的精神病学生就学。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辅导站建设和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培训与配备。

一是要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班主任、校医等人群的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人员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加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a、b、c证的培训,以提高早期发现学生心理行为异常、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指导学生寻求医疗帮助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推进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专业化,提高学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配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按1:

1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同时推进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篇二:

【精品】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计划方案推荐范文

最新精品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工作要求及职责分工

(一)工作要求

1.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体制和保障体系,降低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残率,提高就医率和就学率,减轻精神疾病造成的家庭负担,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精品推荐篇三:

在社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进学校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学校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学校服务水平,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落实团市委相关精神,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在社区、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学校活动,全面提高辖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

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积极推进心理咨询服务进社区、学校,大力宣传各种科普性心理知识,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疏导和治疗,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帮助社区、学校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身心健康观;

(二)提高社区、学校青少年注重身心健康的意识;

(三)帮助社区、学校青少年掌握基本的情绪心理调适方法;

(四)优化社区、学校青少年的生存环境,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

(五)为建立全市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预警的网络服务体系打下基础;

(六)营造有利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使社区、学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实施步骤

(一)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

1、举行活动启动式,推动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

组织心理学专家和社区、学校青少年举行“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启动式,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学校。

2、选择试点,示范带动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活动。

根据条件,选择1-3个场地较为优越、居民素质较高、社区、学校干部积极性较强的社区、学校,开展试点工作。

设置较为温馨的谈话室和倾诉室,针对青少年及相关群体,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活动起示范带动作用。

(二)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室,设置心理服务热线

在社区、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室”,设置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咨询专家定期提供服务,为心理健康进社区、学校工作提供服务保障。

发挥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及时掌握青少年

的心理状况,建立健全心理登记、记录制度,建立预警机制,配合“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营造宽松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环境。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动

1、定期面向社区、学校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让社区、学校青少年接受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2、面向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业培训。

选择有较高素养的社区骨干、学校心理辅导员,举办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定期培训班,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一些鉴别心理问题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协助心理健康服务室开展工作,提高社区、学校的自我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

3、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借助节日、纪念日等大型活动日,动员组织心理健康志愿者,利用社区、学校科普画廊等阵地,通过制作展板、分发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让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社区、学校的各个家庭。

5、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一对一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保证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以“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为主导,积极争取区文明办、社区、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将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学校纳入社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

2、落实经费。

由共青团、文明办、社区、学校共同维护该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费用,主要用于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月和心理健康周活动、外请专家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中心专兼职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学习活动、中心日常的办公设备购买维修、心理测试软件和活动器材的购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