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92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藏、呈等11个生字,学写寸、呈、幻等13个生字。

指导写好蜡、烛、幼等左右结构的字,幻书写时注意“幺”和“纟”的区别。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4.初步学习整合信息,学习怎样介绍奇妙的世界。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课件。

学生:

课前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玩具、花草、石头、玻璃等等),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1.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课件出示(  )的世界

   同学们自由说出自己的引起答案。

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有无数的宝藏和财富。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丽。

  (板书:

22、我们奇妙的世界)(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运用色彩丰富的视频让学生对世界有直观认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情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9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两段,随机正音。

  3.小组内互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思考作者从那两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预设:

学生答案会包括天空、清晨、云彩、水洼、雨后、黑夜、地球、夏日、秋天、冬天等。

把学生的答案引导分析总结,得出是从“天空”“地球”两方面写了世界的奇妙。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有了初步概括课文的能力,但大部分孩子对于课文所描述的事物的从属关系不太明确,在孩子们找出所有的有趣奇妙的事物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来天空和地球两方面。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烛”。

提示火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书写时左窄右宽;提示“幻、蜡、诱、润、模”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剑”书写时左宽右窄。

指导书写“乘”要注意笔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

  1.听写生词。

  2.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板书:

天空地球)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

  2.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2—8自然段是围绕哪个自然段来写的?

  

(2)天空展示的哪些宝藏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

画出相关的语句。

  (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这些宝藏?

(颜色形状)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5)说话练习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个只能够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

它们会有什么故事呢?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天空的奇妙,以学生的批注阅读为主,反复朗读,读出世界的奇妙之美。

说话练习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更能体会出天空的奇妙。

  3.自由读课文第9—16自然段,思考:

  

(1)找出这部分围绕那个自然段来写的?

(第9自然段)

  

(2)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

划出相关语句并简单写一写你的感受。

  (3)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

   读下列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有时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雪融化时,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闪光的水晶球。

   预设:

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

  4.学习17、18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读这两段你有什么想法?

(生活处处都有美,我们要善于发现)

  三、小练笔

   作者写的天空和地球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写出了奇妙之美,你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具体吗?

试着在其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再去发现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

  板书设计:

   22、这个奇妙的世界

     天空

   奇妙   总—分—总

     地球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

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让我认识到: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很重要的。

带着我对文本的理解,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感受世界的奇妙,也是很奇妙的……

  课堂上先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填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神奇。

  无论是“天空”一段,还是“大地”一段,都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写的。

教学时,我教学生用圈画的方法,找到“天空”和“大地”两部分内容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厘清作者的表达顺序。

接着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时间段里写了哪些事物,每一个事物的特点是什么。

  在“天空”部分的教学,考虑到学生可能无法一下子感受到文中“太阳、云彩、雨点等生活中常见事物有什么奇妙之处。

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事物都是和“天空”相关的,都是作者从“我们看见”这个角度写的。

作者看到同一个事物在一天里有什么变化呢?

比如,“太阳升起”和“落日”,“晴空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发现:

正是太阳、云彩、雨点这些魔术师不断地变着戏法,才让“天空”这个无边无际的舞台充满了奇妙,课文就是通过这些事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来写天空的。

  在“大地”部分的教学,我引导学生在找到所写的事物后,从“我们能看到”这些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入手,概括出植物在生长,水果颜色各异,冬天水会结冰等,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平常所见,为什么能称其为“奇妙”。

联系之前“天空”那一部分去想一想,还是妙在变化一四季的轮回。

课文择取了众多的事物,通过春、夏、秋、冬4个季节来写大地,展现了大地的奇妙与生命力。

  本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在学习了文章之后更加觉得世界是奇妙的。

  在学生体会了天空和大地“有生命”后,根据课后练习第二题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学生而言,此处的难点不是缺少具体的事物,而是怎么说出所选事物“有生命”的表现。

于是我启发学生借鉴课文进行表达,如流动的小溪、鸣叫的蝉、不断跳动的秒针、被压在路面上的铺路石、被风吹动的风车……

  在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从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发现,再写一写。

  3个例句所写的事物分别是水注、群星和大树,在生活中都是极其常见的。

课堂上,我先指导学生从哪里找普通的事物,让学生明白要写的东西一定是极常见的,比如草上的露珠,湖上的涟漪………

  接着指导怎么写,利用例句从两个角度指导,水洼“像有趣的镜子”,群星“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这些比喻瞬间便让极普通的事物美了起来;大树看起来不起眼,却给我们带来“绿荫”,让我们清凉,从给人带来的好处来看,大树是“美”的。

  课堂总结,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激发学生热爱世界、观察世界。

  不足:

学生缺乏积累,仿写时语句不够优美,尽管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普通的事物,但是学生写得不够好,在仿写上下工夫。

23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

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图片、相关海洋的资料、词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谈话。

   师:

同学们,每当看到电视上放映着优美风景的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回答。

(尽可能多的让举手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师:

那你能说说你最想去什么地方?

你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

   生回答。

(注意学生回答时的完整性)

   师:

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老师也想说说我的想法。

愿意给老师一个机会吗?

   我最想去海边,看看海边的美丽风光,漫步在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

真是舒服极了!

   不过我最想到海底去看一看,看看海底世界是不是和我们地面上一样,有花、有草、有动物,你们想知道吗?

  2.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师板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注意“世”的发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提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生字表、字典、问老师同学等方法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A.学生自由读。

   B.汇报读。

纠正读的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的读音。

   C.小老师教读。

容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

   D.“开火车”读。

采用比赛的形式,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过渡:

同学们读的可真棒,不过这些“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打赢它们吗?

  

(2)出示词语。

   A.自由读。

   B.指名读。

(找一些平时不太举手的学生,读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C.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们找出来吧!

   齐读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从正确、流利这两个方面去指导。

对一些难句子,长句子教师要重点的指导。

   在学生读后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评议。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设疑。

   师: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2.自由读课文。

  3.请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回答)

  4.那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

物产又有怎样的丰富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海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进入情境。

  1.复习上节课内容。

   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呀?

   生回答。

   师:

那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异在哪儿,物产又有多丰富吧!

想去海底看看吗?

那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海底游览一翻。

   准备好了吗?

  2.导入。

   师:

现在我们已经一起登上了“远航”号航船。

船在蓝天下开始航行了。

我们站在甲板上,海风吹起了我们的头发,远处的海面上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海鸟在飞翔,真美呀!

嘿,别忙着看美景了。

快穿上潜水衣吧,海底那个未知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呢!

准备好了吗?

好,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

请同学们自由的在课文的海洋中去阅读,找出最吸引你的地方,然后一起和同学们来分享你的收获吧!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

你在海底世界发现了什么呢?

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1)指名读。

   做适当的评价。

  (2.)表演,模仿动物的声音。

   师:

把我们的教室当做海底世界,谁愿意做那些可爱的小动物?

分角色表演。

(教室里非常安静,几个同学轻声的模仿声音)

   师:

听,他们模仿的多好呀,就像真的海底世界一样。

我想同学们一定也能从读中让别人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声音。

  (3.)指导朗读。

   练读。

   指名读。

  过渡:

想认识海底世界的动物吗?

  2.精读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

这段写了什么?

围绕哪句话写的?

用“————”画出中心句。

   介绍了哪些动物的特点?

  

(2)指导朗读。

注意读出动物的特点。

如:

梭子鱼行动的快,乌贼和章鱼的慢,等等。

  (3)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师:

这么多的小动物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吧!

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介绍给大家。

既然喜欢就要介绍好,让大家一起来喜欢它!

   生自由练习。

   指名介绍。

注意介绍出动物的活动特点。

   在学生介绍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从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

  (4)表演读。

   师:

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多好呀!

我想你们读起来一定也很棒。

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形式来读。

就是:

朱老师起个头。

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读到你特别喜欢的小动物的时候就大声的读出你读它的喜爱,还可以做动物。

   齐读。

  3.精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

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海底世界还有形态各异的植物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

写了哪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3)指导朗读。

  4.精读第五自然段。

  过渡:

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

海底世界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哪些资源呢?

听老师来读一下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把海底世界的资源用笔画下来。

  

(1)师朗读课文。

  

(2)学生回答。

  (3)资料交流: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海底有哪些能源吗?

它们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4)指名说。

  (5)小结:

海底的资源不可计数,人类现在已经在开发海底的资源了。

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5.精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师: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慨?

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自由说。

   师:

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1)自由读。

  

(2)指导读。

读出自豪的语气。

  (3)齐读。

  三.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几种小动物、几种植物和矿产资源。

其实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资源被发现了,却因为技术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应用,更可惜的是还有更多的资源没被发现呢。

   你们想探索海底世界吗?

希望将来的海底世界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四.课外延伸。

  1.画一副《海底世界》图,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

  2.课后收集海洋的资料,在班级开一个《我了解的海底世界》主题队会。

  3.习作:

《未来的海底世界》。

  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声音:

各种各样

   动物:

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植物:

形态各异

   矿物:

丰富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

文章以设问开头,作答结尾,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标》中的中年段教学目标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窃”和“私”,会用“窃窃私语”造句。

3.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是让学生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气氛非常热闹。

回顾教学过程,觉得自己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课开始时,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海底世界之美,配合着海底世界有关内容的讲解,给学生美的享受。

学生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奇妙所在,它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将学生注意力紧紧吸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且由此引出课题。

  二.对比教学,感知课文内容。

  海面的波涛汹涌和海底的宁静差异之大学生不易体会到,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先让学生观看海面波涛汹涌的情景,再看到一名潜水员潜到海底,可是海底却很宁静,而且海底是一片漆黑,此时学生马上就能从动态的画面中感受到那点点星光。

教师适时提问:

那么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绍了海底的“静”和“暗”。

  三.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中,不仅是为了完成课而讲课,而是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接受知识,这也就是注重了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本节课,在理解“窃窃私语”时,先是学生表演,而后是理解这个词语,再用这个词语说句话,最后回读课文感受动物们窃窃私语的情境。

再如:

在学习动物的声音时,我先引读课文,学生接读课文。

然后再以“海底还有哪些动物的声音?

”引导学生再例举摹拟。

最后再让学生用“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还好象在……”说话,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造句非常好。

再比如:

教学“海底物产丰富”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收集的海底物产的资料,并背诵积累,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注重了多种形式的读。

  充分读书,让学生与文本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前提。

本节课课堂上读书的状态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例如:

自由读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用一、二个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男女声对比读海底世界的声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练习读段落,体会情感等等。

正是这一次次学生用心读文,而使文章在孩子们的口中,脑中,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次读文都有不同的目的,使学习不断深化,情感不断迸发。

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讲解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时。

我采用了教师引读的方法,虽然这里并不是按课文原封不动的照读,而是有提示性的引导,如:

“……海参爬得这么慢,可是有一种鱼——……,这两种动物都是向前进的,而——……。

”通过这样的引读,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海底动物活动方式各异,但是课堂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一些关键语句。

如“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最好让学生来表演这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我相信这样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会更透彻。

  2、课堂上应关注大多数学生,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在本节课中,男孩子的学习热情极高,发言有个性,而且很有见解,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一抹亮色。

然而,女孩子们的积极性有待调动和加强。

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学生未加入学习的行列时,应给予充分关注,并作出改观现状的调整,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体来讲,本节课上的非常顺利,效果也不错。

但总觉得有些程序化,在引导学生读文和感知的过程中,只注重充分地读。

如果在探究“海底声音”以及“海底动物活动方式”时,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4火烧云

教材简析

  《火烧云》是萧红写的一篇散文。

  萧红在这篇文章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来体现“美”,通过质朴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动感色彩的想象,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觉感受,使他们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地喜爱上这大自然的神笔之作!

从而深化了主题。

  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教学抓住一个“烧”字统领全文,抓住一个“变”字深悟情感美;抓住一个“多”字,领略色彩美;抓住一个“快“字,体会形态美。

品词析句读文,入情入境地读,动心动情地读,享受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借助媒体,披文入境,想像拓展,让学生的个性激情飞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2、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难点把握:

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情,图片激趣。

  师:

同学们,夕阳、明月、火烧云都是美丽的。

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火烧云》。

(板书:

火烧云)

  师:

同学们想看一看火烧云吗?

(课件出示:

火烧云图片)看,这就是火烧云。

你觉得火烧云怎么样?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第2课,轻声有感情地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看看拼音或向其他同学请教,要把句子读通顺。

  2、扫清生字障碍,课件出示生词,请同学开火车认读词语:

火烧云紫檀色笑盈盈庙门前红彤彤葡萄灰高寿跪着模糊凶猛镇静恍恍惚惚揉眼睛。

  3、请同学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什么叫“火烧云”呢?

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回答。

(课件出示句子: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4、你觉的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

为什么?

比较句子得到答案。

(课件出示:

将句子中的“烧”字换成“红”字。

  5、再齐读这句话,读出“烧”的感觉。

  6、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板书:

上来了、变化、下去了)

  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课文里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夏季傍晚的火烧云,从“晚饭过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体会到的。

  2、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3、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

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

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赞美的语气)

  4、学生有感情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5、学生默读课文3——6自然段,说说火烧云的什么在变呢?

(板书:

颜色、形状)

  

(二)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1、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快,“一会儿”)(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2、课件展示这些颜色的火烧云: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3、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这些颜色?

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   )一样的(    )色。

”这句话描述一下。

  4、试着用“ABB”式和“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说表示颜色的词语。

(黄澄澄……玫瑰红……)

  5、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

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