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87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9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项目申报书

 

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

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

某市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

某市摆忙乡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项目主管单位:

某市扶贫办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技术依托单位:

某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类型:

果药竹

项目建设地点:

某市摆忙乡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金银花种植6000亩

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170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94万元,地县财政配套资金9万元;整合资金1200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

一年

 

二、项目立项依据

(一)各级审查通过的扶贫开发规划及产业扶贫规划

根据贵州省扶贫办“关于做好2011年度第二批财政扶贫资金安排用于中药材、脱毒马铃薯产业化扶贫项目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围绕某市2011—2015年中药材发展规划,以提高中药材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通过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通过建设科技型中药材示范基地,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

(二)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文件依据

1.《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GAP)》;

2.《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3.《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

4.《贵州省“十一五”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意见》;

5.《贵州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6.《贵州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7.《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

8.《贵州省关于规范编制产业化扶贫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9.《某市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规划》。

(三)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

某市地处贵州高原东南斜坡、苗岭山脉南侧,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540~1964米,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东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三都县毗连,南与独山县、平塘县接壤,西邻贵定县,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交界。

东西64.7km,南北63.2km,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2274km2。

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是黔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温15.9℃,年降雨量145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175.5小时,无霜期289天,多年平均气温15.9℃,平均年日照1168小时,平均年水面蒸发量800mm,陆面蒸发量620mm,无霜期237~328天,平均289天。

年日照百分率26%。

年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1450mm。

因境内山峦起伏,垂直高差悬殊,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雨热同季,湿度较大,日照偏少,立体气候明显。

项目区境内植被保护完好,土壤分两种,一种是黄壤土,另一种是石灰土,PH值6左右,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其他微量元素丰富,无重金属污染,适宜种植本项目所确定的中药材品种。

无大型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小。

某市全市辖5个办事处,10个镇、8个乡,下辖109个行政村,72个居(家)委会、100个居民小组。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48.25万人。

全市土地总面积227400hm2,其中农用地面积203247.0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9.38%;建设用地面积6501.8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86%;未利用土地17709.5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79%。

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优质水稻、优质油菜、脱毒马铃薯等优质农产品和牧草种植比重明显提高,某毛尖茶、何首乌、金银花、天麻等特色农作物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项目选择地点主要分布在某市西部摆忙乡,摆忙乡位于某市西郊,距市区约33千米,东与甘塘毗邻,南与江洲镇接壤,西与贵定县的尧上乡相邻,北与贵定县的猴场堡乡接界。

西长19.8公里,南北宽10.8公里,总面积109.3平方公里。

321国道穿乡而过,交通通讯便利。

平均海拔1040米以上。

年平均气温15℃左右。

气候独特,适于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及优质茶叶生长,且品位高,质量好,市场需求大,前景看好。

乡所在地海拔地势较高,地貌以高山丘陵地势为主,海拔980-1720米之间。

属喀斯特地形环境。

摆忙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3.8-14.9℃,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

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常年多雾,全年日照时数1480小时,霜期213天。

乡辖内常年气候冷凉,多雾,生态环境好。

全乡有耕地66000亩,其中大于26度2200亩,有茶园面积5万亩,适宜金银花种植的荒坡300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

农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为主。

摆忙乡地处山区,全乡有林地57630亩,森林覆盖率60.02%。

土地垦植率不高,主要土类为黄棕壤——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一种地带性土壤,为棕壤与黄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兼有黄壤与棕壤的某些特征。

脱硅和富铝化作用弱,具有明显的生物积累过程。

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壤表层有机质丰富。

项目实施地点摆忙乡双新村位于摆忙乡以南7公里,东面和南面是江洲镇,西面与贵定县猴场堡乡相邻,北面是双堡村,全村总面积41.2平方公里。

双新村地貌以高山丘陵地势为主,海拔980-1250米之间。

属喀斯特地形环境。

双新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

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

双新村全村有耕地1632亩,其中大于26度530亩;有适宜金银花种植的荒坡150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

农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为主。

全村有林地18530亩,森林覆盖率63%。

土地垦植率不高,乡辖内常年气候冷凉,多雾,生态环境好。

至2011年底,有茶园面积3250亩,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80亩。

(四)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按照产业扶贫的需要及某市现有贫困乡、村的分布,结合地理自然条件和当地种植习惯,该项目选择在摆忙乡贫困村双江村实施,贫困村占100%。

摆忙乡属一级贫困乡,全乡辖4个村,37个村民组,总户数2178户,总人口8673人,少数民族人口(以布衣族、苗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85%;妇女3864人,占总人口的44.5%;总劳动力5320人,其中,文盲半文盲320人。

2011年人均占有粮16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541元,年2300元以下贫困人口3455人。

双新村属二级贫困村,辖12个村民组,总户数489户,总人口1938人,少数民族人口(以布依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98%;妇女952人,占总人口的38.8%;总劳动力1256人,其中,文盲半文盲87人。

人均占有粮1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及以下613人,占全村人口的26%。

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

辖区内有有证煤矿2家,年产24万吨煤。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项目区贫困状况及扶贫开发的路径)

1、项目建设有利于“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农村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社会的建设。

3、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变过去由于种植分散,产销脱节,产量、品质不稳定,影响了农民增收。

达到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态和贪困农民增收的目的。

4、是优化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

在贫困地区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建立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优势品种为突破口,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5、该项目的建设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项目促进农户增收;项目实施可吸纳农户及贫困户劳动力就业1200余人,并辐射带动本乡及周边3贫困个村发展金银花种植,预计直接受益贫困农户489户,总人口1938人,实现人均增收1500余元,使400户贫困户通过种植金银花脱贫致富。

产品由龙头企业直接收购、加工,既可带动其它产业同步发展,也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项目的实施不失为广大贫困农户寻找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6、建立优质中药材金银花规范化生产基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贫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可行性(项目区发展本产业的条件及优势、已开展的工作基础及拟采取的有效措施)

1、项目区农业气候条件适宜金银花生长,金银花抗寒性强,零下摄氏30°C低温能保持成活,故又名忍冬花。

金银花摄氏3°C以下生理活动微弱,生长缓慢。

摄氏5°C以上萌芽抽枝。

摄氏16°C以上新梢生长快,摄氏20°C左右花蕾生长发育快。

适应性强。

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咸都能生长。

摆忙乡生态环境冬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土壤肥沃,PH值偏酸,透水性较好,土壤含有适量硒元素,自然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适宜中药材生产,是中草药种植的理想基地。

摆忙乡从2009年开始由红星公司引进种植何首乌、钩藤、金银花等中药材,开展了品种研究、引种试种、试验示范,在科研和生产中积累了经验,具有发展中药材种植的优势。

2、地理条件独特,立体气候明显,适应多种中药材的生产种植,为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中药材生产基地远离铁路干线、无工矿企业污染的边远山区,生态环境优越,水资源无污染,空气清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环保要求,生产出的中药材质量好、品位高,具有道地性。

中药材产业既是特色产业,又是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四十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将在未来惠泽全球。

利用较好的自然条件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是顺应大市场和新形势的重要举措。

3、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境内土地资源丰富,农业气候条件优越,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年平均气温摄氏15.5℃,无霜期达265天,土质好,PH值中性偏酸,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

光、热、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适宜于金银花的生产和规模发展,为建立优质中药材金银花生产基地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

4、交通、通讯方便。

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已建立起移动通讯网及基站,开通数字数据通讯,全市乡镇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

交通、通讯极为方便。

5、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高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乡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高度关注和重视,为项目的规划实施提供有利的保障,为继续扩大基地形成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6、产业潜力强。

中药材生产已具备一定的规模,近几年来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生产,已积累了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经验。

为整合资源,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市场分析与风险防范

(一)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

金银花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中常见药材,在我国广泛种植。

我国金银花总面积约60万亩,目前在中药材市场上占主流的品系有两个,一个是忍冬品系,主产地以河北巨鹿、山东平邑、河南封丘为主,另一个品系是灰毡毛忍冬系列,主要以湖南隆回、溆浦、重庆、贵州、广西等地为主。

北方系金银花全国年总产约6000吨左右,南方系山银花(灰毡毛忍冬)全国年总产14000吨左右。

金银花之所以价格可达上每市斤百元,主要是由于其应用领域很广泛。

金银花应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配伍入药,目前我国临床中成药用量占总量的50%,主要是中医临床配伍,或提取中间体制中成药;

2、用于饮料食品行业,用量占总量的25%,以王老吉、何其正等为代表的饮料行业年用金银花5000吨左右;

3、金银花茶,用量占总量的10%,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金银花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茶饮,所占的市场份额正逐步增大;

4、用于动物药及饲料添加剂,作为出口产品,被欧美广泛使用,主要应用于禽兽养殖业的消炎抗菌,已逐步替代抗生素,用量占总量的10%;

5、日用化工行业,用量占总量的5%,主要用于沐浴液、牙膏、洗发水、香水等。

这些产品除供应国内外,优质品还远销国外。

市场前景广阔,大有潜力可挖。

 金银花优质产品还远销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

目前金银花信息交流、销售渠道畅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金银花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需求分析

金银花既是国务院确定的70种名贵药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治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三分之一的中药方剂中用到金银花。

由于它抗菌消炎,抗病毒疗效甚佳,成为“非典”、“禽流感”、“甲流”、“手足病”等防治处方的首选药。

人们熟知的“银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双黄连”等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改变和保健意识的提高,金银花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开始由药用向食品、饮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发展。

人们熟知的有“金银花茶”、“金银花喉宝”、“王老吉”、“娃哈哈金银花饮”、“银麦啤酒”、“金银花露”、“忍冬花牙膏”、“金银花果汁”等,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国家更把金银花视为珍宝,国内外需求量越来越大。

1、国内社会需求:

我国食品、保健、化工、纺织、烟草、化妆、农药、兽药、饲料等诸多领域对中药材的需求在连年增长。

中药材市场规模由2006年的500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6.6%。

2、国际社会需求: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中药材原产品、合成品需求趋升。

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北美、北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订单数量增加,出口创汇额逐年上升,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是具有西医不可替代的位置。

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对我国的中药材情有独钟,现已批准在本国开始广泛使用。

在全球中药材交易总额中,金银花占有15%份额,中医中药行业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3、品种需求分析:

金银花为常用大宗药材、药食兼用品种,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用它防治疾病,《名医别录》把它列为上品。

传统经验及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金银花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同时又是无毒植物,一定会受到医药界的欢迎,其贸易量和贸易额大幅度上升。

国外要的是质量符合标准的,具有明确化学成分的,是经过提取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金银花走动好于前期,行情平稳,2011年市场河南统货售价110-113元、优质色青货售价125-130元、山东货售价100-105元,市场关注商增多,因此也是药市最活跃的品种之一。

金银花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可观,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本项目利用某市摆忙乡环境好,无污染的优势,发展种植市场紧缺的金银花,市场空间巨大。

4、金银花产业化前景看好。

全国市场金银花实际需求量是28000万千克,而现在全国金银花产量只有1600万千克,质量好的金银花尤其少。

本项目就是利用环境破坏少,无污染的优势,发展种植市场紧缺的金银花。

建立相应的原料基地,本项目产品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银花盛产期每年每株收鲜花2-2.5公斤,亩产900-1000公斤,以最保底价为6元/公斤,亩收入5400-6000元,6000亩总产值3240-3600万元。

减去生产成本2100元/亩(采花工资1800元,肥料及管理工资300元),鲜花净收入3300元。

6000亩金银花年收入1980万元。

项目选用金银花,金银花为又名忍冬,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植物。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

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均效果显著。

金银花喜阳光和温和、湿润的环境,生活力强,适应性广,耐寒,耐旱。

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

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处都可种植。

金银花中除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外,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有"轻身长年益寿"之效。

金银花是一种无毒性的药用植物,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和种植的规范化,金银花及其保健制品的需求量增加。

市场上常见的用金银花为原料生产的保健产品有:

银花茶、忍冬可乐、金银花汽水、银花糖果和银仙牙膏等。

用金银花制成的金银露,清凉爽口,是夏季的好饮料;以它为主要原料的银仙牙膏,防治口腔疾病也有较好效果。

这些产品除供应国内外,优质品还远销国外。

金银花产业化前景看好。

发展种植市场紧缺的金银花。

建立相应的原料基地,本项目产品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风险防范

风险

1、每年各种自然灾害是不同程度的发生。

金银花除病虫危害外,还有可能遭受冰雹、洪涝和凌冻等自然灾害。

2、夏季灾害性天气较多,易出现严重干旱、梅雨等造成病虫害为害。

3、市场的竞争

避险能力:

1、加强病害防治,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对金银花种植管理和加工水平,使这一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得到又好又快发展,为摆忙乡经济建设中提供基础上保证。

3、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和部门的职能作用,打破地域格局,全市一盘棋,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把金银花基地建设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各项支农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来。

5、对金银花基地进行必要的政策引导和信息指导,进一步加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力度,积极主动建设产地金银花基地市场,发挥和完善市场的功能。

6、公司长期从事中药材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积累了药材种植经营的丰富经验,在市场上建立了广泛的营销网络,因此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具有一定的驾驭能力。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投资概算及用途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摆忙乡双新村6000亩金银花种植。

(2)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170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94万元,地县财政配套资金9万元;整合资金(按不少于投入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1:

3比例整合)1200万元。

(三)投资用途

1、中央及省财政扶贫资金用途

中央及省财政扶贫项目资金494万元。

主要用于:

1、购种苗补助款264万元。

种苗:

每亩用苗80株,每株5.5元,折合每亩需440元,6000亩用苗需投入资金264万元;

2、肥料补助款万元。

硫酸钾25公斤单价5.5元/公斤,折合每亩需137.5元,需投入资金82.5,万元,三元复合肥15公斤,单价3.5元/公斤,需投入资金56万元,6000亩用苗需投入资金138.5万元;

3、移栽时生根粉需投入资金1.5万元;

4、幼林抚育劳务投入资金90万元,亩均150元;

5.生产厂房:

300m2×8000元/m2计:

24万元;

6.生产线机械设备:

1条×26万元/组,26万元。

2、地县财政资金用途

(1)地级财政资金用途

(2)县级财政资金用途

县级财政配套工作经费9万元,用于项目管理.

3、整合资金用途(按不少于投入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1:

3比例整合)

(1)行业部门扶贫资金用途

整合资金1200万元:

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某市已列入2012年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重点县,项目建设内容为在2012年产业化扶贫项目区摆忙乡双新村新建山塘1座,总库容6万m3,有效库容5万m3;新建干渠8km,维修干渠5km,支渠7.5km,新建引水管道6km;计划投入建设资金600万元,由某市水利局组织实施。

(2)信贷资金用途(含项目贷款、小额信贷及妇女创业就业贷款)

(3)村级互助资金用途

(4)社会帮扶资金用途

4,企业投资用途

5、农户自筹资金用途

6、其它资金用途

六、项目建设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经济指标

1、实施面积6000亩;

2、种苗:

80株/亩;

3、生根粉投入2.5元/亩。

4、化肥料投入硫酸钾25公斤、三元复合肥15公斤;

5、幼林抚育三次/亩。

(二)技术指标

1、亩施土杂肥4000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三元复合肥15公斤。

2、移栽,挖穴深60-80厘米,按株距200cm行距400cm进行种植,密度每亩80株。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移栽成活后,每年要中耕除草3~4次,3年以后,藤茎生长繁茂,可视杂草情况减少除草次数。

  

(2)追肥

  每年春季、秋季要结合除草追农家肥,每亩追施清糞水150~200千克,追肥的同时在金银花植株下要培土保根。

(3)修技整形

在冬前或早春进行。

要剪去弱病枝,以促发新枝,同时结合剪枝,进行金银花育苗。

常规整形修剪通常于移植后次年萌芽后进行,修剪培养成伞形直立小灌木。

每年冬、夏两季进行修剪。

冬季修剪主要剪去内膛枝、过密枝、交叉枝、病枝、下垂枝、徒长枝、细弱枝、沿土蔓生枝,保留健壮枝条,对所剩余下的枝要全部进行短截,以形成多个粗壮主侧干,逐年修剪形成圆头状株型或伞型灌木状,并促使通风透光性能好,增加产量,又便于摘花。

每年夏季,产花后进行多次摘梢,摘去已开花梢,促使形成新的花梢,并剪去靠近根部发出的枝条,以及徒长枝条,减少养分消耗。

生长季节修剪,以“打顶”为主,能促使多发新枝,以达到枝多花多的目的。

通过打顶使每一植株形成灌木丛,增大营养空间,促使大批量花蕾提早形成。

    3、病虫害防治

金银花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叶斑病;

主要虫害是咖啡虎天牛、蚜虫、叶蜂、金银花尺硬等。

以下所说农药由于地区不同,药名也有所差别,可根据药效自行选择。

(1)白粉病

危害金银花叶片和嫩茎。

叶片发病初期,出现圆形白色绒状霉斑,后不断扩大,连接成片,形成大小不一的白色粉斑。

最后引起落花、凋叶,使枝条干枯。

防治用药:

胶体硫、敌百虫、乐果、粉绣宁、杜邦易保等等。

(2)蚜虫

一般在清明前后开始发生,多在叶子背面。

立夏前后阴雾天,刮东风时,危害极为严重,能使叶片和花蕾卷缩,生长停止,造成严重减产。

一般于清明和谷雨时各喷1次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控制。

5、采收加工及贮藏

(1)采收

金银花的优良品种如封丘大毛花、鸡爪花等,春季栽植者当年即可结花,秋冬季栽植者次年结花,所以金银花一经栽植,就要考虑花蕾采收和加工问题,准备好采收花蕾的容器和建造花蕾加工烤房。

金银花花蕾发育规律

每年开4茬花,第1茬花从4月中旬开始萌蕾,以后逐渐增多,到5月中旬花蕾发育成熟开始开花,5月底第1茬花结束,以后每30天左右1茬花,第4茬花不集中可陆续开到10月上旬。

当花蕾长到应有长度的1/2时发育加快,花蕾颜色开始由青变白,及时采收。

采收时机

金银花从现蕾到开放、凋谢,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米蕾期、幼蕾期、青蕾期、白蕾前期(上白下青)、白蕾期(上下全白)、银花期(初开放)、金花期(开放1、2天到凋谢前)、凋萎期。

青蕾期以前采收干物质少,药用价值低,产量、质量均受影响;银花期以后采收,干物质含量高,但药用成分下降,产量虽高但质量差。

白蕾前期和白蕾期采收,干物质较多,药用成分、产量、质量均高,但白蕾期采收容易错过采收时机,因此,最佳采收期是白蕾前期。

采收方法

金银花采收最佳时间是:

清晨和上午,此时采收花蕾不易开放,养分足、气味浓、颜色好。

下午采收应在太阳落山以前结束,因为金银花的开放受光照制约,太阳落后成熟花蕾就要开放,影响质量。

采收时要只采成熟花蕾和接近成熟的花蕾,不带幼蕾,不带叶子,采后放入条编或竹编的篮子内,集中的时候不可堆成大堆,应摊开放置,放置时间不可太长,最长不要超过4小时。

(2)金银花加工凉晒

烤房、烘架的建造

根据种植面积大小确定烤房规模,每亩金银花约需烤房3平米,烤房一般为平房,其建造方式双排烤架式:

烤房长度随金银花面积大小而定,宽2.5-3.2m,高2-2.5m,设一门一窗或两窗,房顶部或近房沿处设2-3个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