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88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docx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

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

(1/6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下一题

(2/6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上一题下一题

(3/6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上一题下一题

(4/6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不可知论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上一题下一题

(5/6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上一题下一题

(6/6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引入绿色GDP的理念,改变一味追求GDP数量的做法,在追求GDP数量的同时提升GDP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地方政府对GDP的认识转变体现了(  )。

A.矛盾的对立统一

B.辩证的否定观

C.量变导致质变

D.矛盾的普遍性

上一题下一题

(7/6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上一题下一题

(8/6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活动。

下列不符合实践的特点的是(  )。

A.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人类获得成功的基础,具有必然性

上一题下一题

(9/6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上一题下一题

(10/6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中国武术太极拳的特点是“动时存静势,静时又寓动机”。

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  )。

A.动亦静.静亦动,两者没有区别

B.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上一题下一题

(11/6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现了(  )。

A.因果联系

B.内外因关系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上一题下一题

(12/6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一名言包含的哲理是(  )。

A.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有待上升到感性认识

C.检验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过程

D.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

上一题下一题

(13/60)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我们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这是因为(  )。

A.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C.主观和客观可以相互转化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上一题下一题

(14/60)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每一个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

这段话蕴涵的哲理不包括(  )。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B.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D.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上一题下一题

(15/60)单项选择题

第15题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  )。

A.社会属性

B.历史属性

C.自然属性

D.逻辑属性

上一题下一题

(16/60)单项选择题

第16题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理论

B.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上一题下一题

(17/60)单项选择题

第17题

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  )。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社会基本矛盾

上一题下一题

(18/60)单项选择题

第18题

商店里的货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

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的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上一题下一题

(19/60)单项选择题

第19题

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货币是商品,具有交换职能

B.货币是金银贵金属

C.货币本身有使用价值

D.货币本身有价值

上一题下一题

(20/60)单项选择题

第20题

网上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购物方式,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网上团购的盛行(  )。

A.使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B.使商品交换的本质发生了改变

C.使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D.表明纸币已经由电子货币取代

上一题下一题

(21/60)单项选择题

第21题

市场上存在羽绒衣夏天便宜冬天贵,南方便宜北方贵的现象,造成这种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  )。

A.气候变化

B.地域不同

C.供求关系的变动

D.商品质量的不同

上一题下一题

(22/60)单项选择题

第22题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  )。

A.资本的价值构成

B.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C.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D.资本的技术构成

上一题下一题

(23/60)单项选择题

第23题

商品价值量是由(  )。

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

B.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商品的复杂劳动决定

上一题下一题

(24/60)单项选择题

第24题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各成的比例是(  )。

A.正比、正比

B.反比、正比

C.反比、反比

D.正比、反比

上一题下一题

(25/60)单项选择题

第25题

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是(  )。

A.货币

B.斧头

C.羊

D.贵金属

上一题下一题

(26/60)单项选择题

第26题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C.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D.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上一题下一题

(27/60)单项选择题

第27题

各个企业都各自独立进行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这种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是(  )。

A.单个资本

B.社会总资本

C.社会资本

D.独立资本

上一题下一题

(28/60)单项选择题

第28题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特点不包括(  )。

A.土地所有权同土地经营权分离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C.形成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D.不存在剥削的关系

上一题下一题

(29/60)单项选择题

第29题

产业资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不同的划分,若将其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则这种划分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资本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上一题下一题

(30/60)单项选择题

第30题

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

A.商品贱买贵卖的差额

B.从事商品销售的劳动创造的价值

C.商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D.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上一题下一题

(31/60)单项选择题

第31题

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  )。

A.增加劳动者劳动数量

B.延长劳动时间

C.提高劳动强度

D.提高劳动生产率

上一题下一题

(32/60)单项选择题

第32题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

A.货币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垄断和竞争

上一题下一题

(33/60)单项选择题

第33题

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A.中国政府赠送给美国总统的礼物

B.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

C.商场中降价出售的有瑕疵的服装

D.农民饲养的自用牛羊

上一题下一题

(34/60)单项选择题

第34题

作为商品的皮鞋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当鞋匠以100元的价格把皮鞋卖给购买者时(  )。

A.鞋匠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B.鞋匠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价值

C.鞋匠既实现了皮鞋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皮鞋的价值

D.购买者既得到了皮鞋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皮鞋的价值

上一题下一题

(35/60)单项选择题

第35题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  )。

A.不变资本和生产资本

B.可变资本和货币资本

C.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上一题下一题

(36/60)单项选择题

第36题

美国某工程从银行贷款100万美元,其中50万美元购买了机器设备,另外50万美元给工人增加了工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100万美元都是可变资本

B.这100万美元都是不变资本

C.购买机器设备的50万元是可变资本

D.给工人的50万元工资是可变资本

上一题下一题

(37/60)单项选择题

第37题

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  )。

A.必要劳动

B.社会劳动

C.剩余劳动

D.复杂劳动

上一题下一题

(38/60)单项选择题

第38题

保证工作日的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是(  )。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上一题下一题

(39/60)单项选择题

第39题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要进行资本积累,最主要是进行(  )。

A.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B.物质资料再生产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

D.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上一题下一题

(40/60)单项选择题

第40题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中(  )。

A.不变资本增大

B.可变资本增大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增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减小

上一题下一题

(41/60)单项选择题

第41题

1974年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时提出了(  )的战略思想。

A.和平共处

B.团结合作

C.平等互利

D.“三个世界”划分

上一题下一题

(42/60)单项选择题

第42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

A.坚持公平正义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民主法治

D.坚持以人为本

上一题下一题

(43/60)单项选择题

第43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上一题下一题

(44/60)单项选择题

第44题

(  )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A.群众路线

B.独立自主

C.统一战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上一题下一题

(45/60)单项选择题

第45题

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是在中共(  )。

A.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上一题下一题

(46/60)单项选择题

第46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可持续发展观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科学发展观

上一题下一题

(47/60)单项选择题

第47题

我国目前最大的实际问题是(  )。

A.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正处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C.正处于现代化建设阶段

D.人口多、经济薄弱

上一题下一题

(48/60)单项选择题

第48题

下列有关我国文艺发展方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B.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C.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城乡社会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D.文艺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一题下一题

(49/60)单项选择题

第49题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的(  )。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上一题下一题

(50/60)单项选择题

第50题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A.改革开放

B.统筹规划

C.总揽全局

D.统筹兼顾

上一题下一题

(51/60)单项选择题

第51题

“三个代表”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上一题下一题

(52/60)单项选择题

第52题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上一题下一题

(53/60)单项选择题

第53题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他强调,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

A.坚持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B.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加强管理

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开发能源.发展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上一题下一题

(54/60)单项选择题

第54题

温家宝同志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要继续集中力量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确定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要认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  )。

A.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

B.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

上一题下一题

(55/60)单项选择题

第55题

(  )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A.农业问题

B.农村问题

C.农民问题

D.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上一题下一题

(56/60)单项选择题

第56题

(  )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上一题下一题

(57/60)单项选择题

第57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时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上一题下一题

(58/60)单项选择题

第58题

下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会议上写入党章

B.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C.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上一题下一题

(59/60)单项选择题

第59题

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上一题下一题

(60/60)单项选择题

第60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党坚定不移地反腐的目的在于(  )。

  ①履行国家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  ③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  ④做到与时俱进,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上一题下一题

(1/20)多项选择题

第61题

行政组织功能类型主要分为(  )。

A.领导机构

B.职能机构

C.幕僚机构

D.议事协调机构和派出机构

上一题下一题

(2/20)多项选择题

第62题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由(  )组成。

A.综合指标

B.职能指标

C.创新指标

D.业务指标

上一题下一题

(3/20)多项选择题

第63题

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政党、社会团体和公民

上一题下一题

(4/20)多项选择题

第64题

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有(  )。

A.依法监督原则

B.协调统一原则

C.权利保护原则

D.及时有效原则

上一题下一题

(5/20)多项选择题

第65题

一般来说,(  )构成一国宏观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A.立法体系

B.司法体系

C.行政体系

D.监察体系

上一题下一题

(6/20)多项选择题

第66题

电子政务的功能主要有(  )。

A.电子政务有助于构造政务组织新的结构形态

B.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C.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降低行政成本

D.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政府透明和社会监督

上一题下一题

(7/20)多项选择题

第67题

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系统的机构是(  )。

A.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国务院行政系列机构

C.国家监察部

D.国家检察机关

上一题下一题

(8/20)多项选择题

第68题

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体系的有(  )。

A.审计监督

B.司法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及舆论监督

上一题下一题

(9/20)多项选择题

第69题

下列关于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没有固定的数额和比例

B.管理幅度与管理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

C.管理层次和组织效率成正比

D.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正比

上一题下一题

(10/20)多项选择题

第70题

根据现代激励理论,下列因素中真正能对组织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是(  )。

A.职业认同

B.职业保障

C.工作的挑战性

D.工作条件

上一题下一题

(11/20)多项选择题

第71题

下列属于非正式组织基本存在形式的是(  )。

A.垂直集团

B.混合集团

C.利益集团

D.水平集团

上一题下一题

(12/20)多项选择题

第72题

我国的政府职能包含的主要领域有(  )。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社会领域

D.文化领域

上一题下一题

(13/20)多项选择题

第73题

以下属于政策制定主体的有(  )。

A.法院

B.检察院

C.省长

D.人大

上一题下一题

(14/20)多项选择题

第74题

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有(  )。

A.执行者的文化水平

B.监控机构的因素

C.信息反馈

D.政策目标

上一题下一题

(15/20)多项选择题

第75题

公共政策的功能主要有(  )。

A.导向功能

B.控制功能

C.分配功能

D.保障利益功能

上一题下一题

(16/20)多项选择题

第76题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制度保障,主要包括(  )。

A.立法确认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公众听证制度

D.决策协商制度

上一题下一题

(17/20)多项选择题

第77题

公共政策的纵向分类主要包括(  )。

A.总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抽象政策

上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