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9994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4           B.5

C.6           D.7

6.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原理相同

B.1mol该有机物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2物质的量为4mol

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D.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

7.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以足( )

A.C3H8           B.C4H10

C.C5H12          D.C6H14

8.下列各组中两个化学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一组足( )

A.由苯制溴苯;

甲烷、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得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

B.由乙烯制1,2-二溴乙烷:

由乙烷制一氯乙烷

C.乙烯使溴水褪色;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由苯制硝基苯;

由苯制环己烷

9.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稀氢氧化钠反复洗涤、分液

B.乙烯中混有SO2、CO2,将其通入NaOH溶液洗气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D.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10.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氟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可以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B.构成乙烯分子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其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

C.邻二甲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表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不准确

D. 

 

和CH3一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11.由前20号元素构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

则有关X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中的阳离子半径一定小于阴离子半径

B.X中含阴阳离子,所以只存在离子键

C.X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可能出现2∶3

D.X可能由同一主族中的两种元素组成

12.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下来的,A、B、C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一定足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C强

B.C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显强酸性.

C.E的原子序数一定昆A的5倍,且原予半径比A大

D.B的氢化物是以分子形式存在,且分子间存在氢键

13.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行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根据置换反应Na+KClNaCl+K↑,推出金属Na的活泼性强于金属K的活泼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推知Sn活泼性强于Pb,推出碱性Sn(OH)4>

Pb(OH)4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1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

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有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④锂(Li)往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⑤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⑥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其中说法错误的组合为( )

A.①②④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⑥

15.将lmolCH4和适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甲烷和氧气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10lkPa,120℃),其总质量为72g,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g/mol

B.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恢复至(10lkPa,120℃),则压强变为原来的l/3

C.反应中消耗的氧气为56g

D.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可全被吸收,若通过浓硫酸,则不能被完全吸收

1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组合是:

①一定有乙烯;

②一定有甲烷;

③一定有丙烷;

④一定无乙烷;

⑤可能有乙烷;

⑥可能有丙炔(含有一个碳碳三键)。

( )

A.②③⑤         B.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

17.有关物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较强共价键存在的物质熔沸点一定很高

B.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C.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18.X、Y是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X原子的半径比Y的半径小,且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Y原子序数相差l,Y为IIA族,则X一定是IIIA族

B.若Y(OH)m易溶于水,则X(OH)n一定不溶于水

C.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液于水一定显酸性

D.若Y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气体,则X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也是气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19.(11分)

  Ⅰ.按己知的原子结构规律,82号元素X应是第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元素,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Ⅱ.下列变化中:

①干冰气化;

②硝酸钾熔化;

③KHSO4熔融;

④硫酸溶于水;

⑤蔗糖溶于水;

⑥HI分解。

用序号填空:

  

(1)未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__。

  

(2)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

  (3)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

  Ⅲ.有下列各组物质:

①石墨和足球烯C60;

②126C和136C;

③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

④漂白粉和漂白液主要成分;

⑤正丁烷和异庚烷;

⑥乙烯和聚乙烯;

⑧丙烷和环丙烷。

  

(1)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__组两者属于同系物。

(4)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___组两者是同一物质。

20.(10分)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

C>

A>

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

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试回答:

  

(1)这四种元素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这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的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而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l∶l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

  (4)写一个能证明A和C的金属性或者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1.(8分)

(1)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

,它是汽油燃烧品质抗震性能的参照物,其中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等效氢原子种类最少的一种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

若A是由烯烃和H2通过加成反应得到,则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篮烷分子的键线式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写出篮烷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②篮烷分子的一氯取代物的种数为_______________。

22.(11分)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按照如图装置制取硝基苯,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混合酸时应将___________加入到___________中去;

  

(2)被水浴加热的试管口处都要带一长导管,其作用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反应类型:

___________。

  (4)此装置存在几处错误,请修改(可不必填满).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5)请从下列操作:

①蒸馏;

②水洗;

③用干燥剂干燥;

④用10%NaOH溶液洗;

⑤水洗,选择合适操作,进行分离混酸后的粗产品精制:

分液________分液________分液________过滤________。

(用序号表示)

23.(6分)化合物A、B、C均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分子中所含X、Y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化合物的部分性质列于下表,根据表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的密度和沸点可知,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B是一种烃,则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推导结果,计算化合物C的分子式。

(书写详细解答过程)

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

A.C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6,故A正确;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故B错误;

C.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错误;

D.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由模型可知小球为碳原子,2个大球为氧原子,氧原子半径大,实际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故D错误。

2、A

氰酸铵(NH4OCN)是由NH4+和OCN-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尿素[CO(NH2)2]是C、N、O、H非金属组成的共价化合物,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3、B

A中应该是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族序数,错误;

C中IA、IIA族元素的阳离子应该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H+没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C错误;

D中前三周期共有非金属元素13种,D错。

故选择B。

4、B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Na、NH4+的质子数都是11。

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如果质子数相同,则电子数一定不同;

⑤质量数是针对某个原子而言的,而一种元素往往有几种同位素,所以不能说“元素的质量数”。

其余说法正确,答案选择B。

5、D

根据短周期元素A和B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3,可知A的化合价可能为+3价、+6价或-3价,B的化合价可能为-1价、+1价或-2价,A可能属于ⅢA族、ⅥA族、ⅤA族元素,B可能属于ⅠA族、ⅥA族、VIIA族元素.则A可能为B、Al、S、N或P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5、13、16、7、15,B可能为F、Cl、O、S或H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9、17、8、16、1,可能的化合物有BF3、BCl3、AlF3、AlCl3、SO3、PH3、NH3、NF3、PCl3等;

根据这几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知当B的原子序数为m时,A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m-4、m-12、m+4、m-4、m+14、m+8、m+6、m-2,3即这七种情况都存在,故选D.

6、A

A.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氧化反应,能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反应原理不同,A项错误;

B.该有机物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苯环,1mol该有机物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2 

4mol,B项正确;

C.该有机物分子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C项正确;

D.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所以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答案选A。

7、C

C3H8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

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均有2种一氯代物;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中CCH3CH3CH3CH3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一氯代物均超过1种。

8、A

A.由苯制溴苯属于取代反应;

甲烷、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得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等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

B.由乙烯制1,2-二溴乙烷属于加成反应;

由乙烷制一溴乙烷属于取代反应,B错误;

C.乙烯使溴水褪色属于加成反应;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C错误;

D.由苯制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由苯制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D错误;

9、D

D项反应无法控制氢气的量,氢气量少时无法除净其中的乙烯,氢气过量又会引入新杂质。

10、B

试题分析:

A.如果甲烷是平面型结构,则一氟一氯甲烷就有两种结构,因此一氟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可以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A正确;

B.构成乙烯分子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其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也含有非极性键,B错误;

C.邻二甲苯没有同分异构体表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存在局限,不准确,C正确;

和CH3—CH=CH2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答案选B。

11、D

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可能阴、阳离子电子数各为10,或者为2和18。

A中X为KH,H-比K+半径小,错误;

B中X为NaOH,则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B错误;

C中10电子微粒Mg2+和N3-,组成个数比为2:

3,C错误;

D中组成KH属于同族元素,D正确。

12、D

A中D不一定是金属元素,A为O,B为Ne,C为Cl,则D为硒(Se)。

B中C的最高价化合物水化物不一定显强酸性。

A为硼、B为氮,则C为硅,硅的最高价氧化物是H2SiO3,H2SiO3是弱酸不显强酸性。

C中E的原子序数不一定是A的5倍。

如A为O、B为Ne、C为Cl、D为Se、E为Kr,36号元素Kr不是8号元素O的5倍。

13、D

A中Na+KCl

NaCl+K↑属于高沸点制备低沸点,只能推出Na的沸点高于金属K的沸点;

B中卤族的F无正价,错误;

C中金属活动顺序表Sn活泼性强于Pb,但是根据周期表同族递变规律,应该是Pb的金属性强于Sn,所以碱性应该是Pb(OH)4>Sn(OH)4,C错误。

D正确。

14、B

①根据对角线规则,Be和Al的性质相似,正确;

②铊(Tl)远离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属于金属元素,只能和盐酸作用产生氢气,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

③根据卤族元素性质递变性,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说法正确;

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只是Li2O,无Li2O2,错误,⑤硫酸锶(SrSO4)类似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正确;

⑥Se元素非金属性弱于S的非金属性,如H2S应该比H2Se稳定,错误。

综合答案选择B。

15、D

A.1molCH4质量为16g,而产物总质量为72g,根据化学式可知,产物中有2molH2O,质量为36g,则CO与CO2总质量是36g,设有xmolCO和(1-x)molCO2,28x+44-44x=36,x=0.5,所以产物中有2molH2O0.5molCO0.5molCO2平均摩尔质量=总质量/总物质的量=72/(2+0.5+0.5)=24g/mol,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产物中有2molH2O0.5molCO0.5molCO2,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后,水被吸收,剩余气体为CO和CO2,物质的量的和为0.5+0.5=1mol,则压强变为原来的1/(2+1)=1/3,B正确;

C.1molCH4质量为16g,而产物总质量为7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消耗的氧气为56g,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产物为CO、CO2和水,通过碱石灰后,CO不能被吸收,通过浓硫酸后,CO也不能被吸收,D错误;

答案选D。

16、C

本题借助图象考查了烃的燃烧。

设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xHy,由图象知,1mol烃燃烧生成1.6molCO2和2molH2O(g),则x=1.6,y=4,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6H4,一定有甲烷(CH4),另一种为CmH4(m≥2)可能为乙烯或丙炔。

17、C

   解析:

A项有较强共价键存在的物质可能只有分子,只需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熔沸点低,错误;

B中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物质可能为石墨,不属于金属单质,错误;

D项中离子化合物是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比如Na2O2,错误。

C项正确。

18、D

电子层数相等,x原子的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小,那么X的核电荷数必然比Y大,所以在周期表中,X的位置在Y的右边.A中题意未说明X、Y短周期元素,故X可能为第IIIB族,错误;

B中若Y为K元素,X为Ca氢氧化钙能溶于水,错误;

C中若X为N元素,氢化物为NH3,其水溶液显碱性,错误;

D中同一周期,单质的状态由固态到气态,或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X的位置在Y的右边,所以,若Y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气体,则X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也是气体,正确。

19、(每空1分)

  Ⅰ.

(1)6 ⅣA  XO2或PbO2

  Ⅱ.

(1)①⑤  

(2)②③  (3)④⑥(漏选或者错选无分)

  Ⅲ.

(1)② 

(2)① (3)⑤ (4)③ (5)⑦

Ⅰ.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周期容纳的元素种数,82-2-8-8-18-18=28,所以该元素属于第六周期,在第六周期中最右侧的元素是0族的Rn,原子序数是86,则86-82=4,即该元素所在的族和0族之间还有3列,该元素属于第ⅣA。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是族序数,所以该元素的最高价是+4价,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2或PbO2。

  Ⅱ.

(1)①干冰气化、⑤蔗糖溶于水均是物理变化,未破坏化学键;

(2)②硝酸钾熔化、③KHSO4熔融均只电离出阴阳离子,且都是离子化合物,破坏的是离子键;

(3)④硫酸溶于水电离出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⑥HI分解生成氢气和碘,仅共价键被破坏。

  Ⅲ.①石墨和和足球烯C60是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②126C和136C是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③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

⑤正丁烷和异庚烷都是烷烃,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是同系物;

⑦是二溴甲烷的在平面的两种表示,属于同一物质。

20、

(1)碳氧硅钠(每空1分)

  

(2)H2O>

CH4>

SiH4(2分)

  (3)

(1分)离子键共价键(1分,漏选错选无分,共价键可以为非极性键)

  (4)Na2SiO3+CO2+H2O=Na2CO3 

+H2SiO3↓(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已知A、B同一周期,A、C同主族,原子半径D>

B,所以A、B、C、D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又因为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所以C为第3周期ⅣA族,D为第3周期ⅠA族,从而可知C为硅,D为钠,进而可推知,A为碳。

由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14=6+B,因此B为8,即为氧。

21、(每空2分)

  

(1)

(填对一个1分,填错没分)

  

(2)C10H12(2分);

4种(2分)

(1)化合物A分子式C8H18,若同分异构体的含等效氢原子种类最少则必须要求8个碳原子呈链状且对称尽量结构,所以为

若A是由烯烃和H2通过加成反应得到,由于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各去1个氢原子即可在2个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碳双键,则根据烷烃的结构简式可判断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

  

(2)①根据结构简式可判断篮烷分子的化学式C10H12

  ②根据篮烷分子的键线式可判断分子中含有的4类氢原子,则篮烷分子的一氯取代物的种数为4种。

22、

(1)浓硫酸(1分),浓硝酸(1分);

(2)使苯蒸气冷凝回流,减少挥发(1分)

  (2分,条件不全得1分);

取代反应(硝化反应)(1分)

  (4)①温度计没有插在烧杯中的热水中;

②导管太短;

③试管碰到烧杯底部;

(每空1分)

  (5)②④⑤③①(2分)

(1)浓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因此两种酸混合时,把浓硫酸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2)玻璃管的作用是:

使挥发出的反应物得到冷凝并使其流回到反应管中,即起冷凝回流作用(3)苯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硝基取代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以也可以为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

(4)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所以应插入热水中;

玻璃管的作用是:

使挥发出的反应物得到冷凝并使其流回到反应管中,即起冷凝回流作用,所以玻璃管不能太短;

烧杯底部温度较高,反应温度应在60℃,所以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5)硝基苯中混有混合酸,先用水洗,除去大部分混合酸,然后用10%NaOH洗涤,除去剩下的酸,然后再用水洗,除去碱,接着用干燥剂除去水,最后蒸馏得到溴苯,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⑤③①。

23、

(1)H2O;

(1分)

(2)C2H6,(2分)

  (3)由上述推导结果可知,X、Y、Z分别为:

H、O、C,则N(C)∶N(H)∶N(O)=

,所以C的最简式是CH4O,由于最简式已达饱和,因此D的分子式是CH4O,(3分,判断出X、Y、Z元素1分,求出:

H、O、C个数比得1分,最终根据饱和情况判断分子式为CH4O得1分)

(1)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发现A的密度和沸点与水的密度和沸点一致;

(2)先根据M=ρVm=22.4L/mol×

1.34g/L=30g/mol,即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再结合元素的质量百分数确定分子式;

(3)由上述推导结果可知,X、Y、Z分别为:

H、O、C,再根据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确定最简式,然后根据饱和度确定分子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