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009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电扩音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扩音机;

前置放大;

音调控制;

功率放大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习扩音机的设计方法;

2.掌握扩音机的电路原理;

3.熟悉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

设计一音响放大器,要求具有音量控制,功率放大等功能。

设计要求

输入信号为语音输入;

最大输出公路为8W;

负载阻抗RL=8欧姆;

具有音调控制功能。

3设计方案与论证

根据设计课题的要求,该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可以分3级:

第一级:

前置放大,主要是完成对小信号无失真的放大,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噪声小。

第二级:

音调控制,电路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扩音,还有对高低音的抑制或提升。

第三级:

功率放大,决定了最终电路的输出效果,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尽可能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扩音电路可由图3-1所示框图实现。

音量调节

语音信号

号输入

音调控制

扬声器

前置放大

图3-1扩音机电路图

(1)前置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

由于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一般比晶体管小,而且它几乎与静态工作点无关,在要求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的情况下,采用低噪声场效应管组成放大器是合理的选择。

对于前置放大器的另外一要求是要有足够宽的频带,以保证音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由于话筒提供的信号非常弱,一般在音调控制器前面加一个前置放大器。

考虑到设计电路对频率响应及零输入时的噪声、电流、电压的要求做电路如图3-2所示。

图3-2前置放大器电路图

(2)音调控制电路

音调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规律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达到美化音色的目的。

一般音调控制器只对低音和高音信号的增益进行提升或衰减,而中音信号增益不变,音调控制电路一般可分为衰减式和负反馈式两大类,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的噪音和失真较小,并且在调节音调时,其转折频率保持固定不变,而特性曲线的斜率却随之改变。

下面分析负反馈型音调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负反馈式音调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音调控制电路一般可分为衰减式和负反馈式两大类,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的噪音和失真较小,并且在调节音调时,其转折频率保持固定不变,而特性曲线的斜率却随之改变。

由于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电压增益高、输入阻抗高等优点,用它制作的音调控制电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等优点,典型的电路结构如图3-3所示。

其中电位器R16是高音调节电位器,R13是低音调节电位器,电容C9、C7是低音提升和衰减电容,一般选择C7=C9,电容C6起到高音提升和衰减作用,要求C6的值远远小于C9。

电路中各元件一般要满足的关系为:

R13=R16,R8=R11=R12,C7=C9。

图3-3负反馈式音调控制电路

在电路图3-3中,对于低音信号来说,由于C6的容抗很大,相当于开路,此时高音调节电位器R16在任何位置对低音都不会影响。

当低音调节电位器R13滑动端调到最左端时,C9被短路,由于电容C7对于低音信号容抗大,所以相对地提高了低音信号的放大倍数,起到了对低音提升的作用,同样当R13的滑动端调到最右端时,电容C7被短路,由于电容C9对输入音频信号的低音信号具有较小的电压放大倍数,所以该电路可实现低音衰减。

从定性的角度来说,就是在中、高音域,增益仅取决于R12与R11的比值,即等于1;

在低音域,增益可以得到衰减。

(4)功率放大级设计

功率放大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功率。

功率输出级电路结构有许多种形式,选分立元件组成的功率放大器或单片集成功率放大器均可,下面是用TDA2030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图。

图3-4功率放大级电路图

4设计原理

电路的组成中元器件的选用很重要,就几种重要元器件进行说明:

电位器(英文:

Potentiometer)是可变电阻器的一种。

通常是由电阻体与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即靠一个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移动,获得部分电压输出。

电位器的作用——调节电压(含直流电压与信号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电位器的结构特点——电位器的电阻体有两个固定端,通过手动调节转轴或滑柄,改变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则改变了动触点与任一个固定端之间的电阻值,从而改变了电压与电流的大小。

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

它是由一个电阻体和一个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

当电阻体的两个固定触点之间外加一个电压时,通过转动或滑动系统改变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便可得到一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

它大多是用作分压器,这时电位器是一个四端元件。

电位器基本上就是滑动变阻器,在此设计中通过电位器R16和R13来控制扩音机的高低音量,实现可调功能。

TDA2030音频功放电路能在最低±

6V最高±

22V的电压下工作在±

19V˴8Ω阻抗时能够输出16W的有效功率,THD≤%。

无疑,用它来做电脑有源音箱的功率放大分或小型功放再合适不过了。

如下4-1图是关于TDA2030的介绍:

图4-1TDA2030功放电路图

有字的那一面对着你,管脚朝下,从左至右依次是1,2,3,4,5脚。

1脚是正相输入端;

2脚是反向输入端;

3脚是负电源输入端;

4脚是功率输出端;

5脚是正电源输入端。

5总体的制作与仿真

电烙铁的使用

良好的焊接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反过来说,焊接不良,往往会使实验失败,甚至损毁元器件。

虽然焊接技术并不复杂,但如果认为它操作简单而掉以轻心,也会造成种种不良后果。

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电烙铁焊接TDA2030的时候,一定要等电烙铁加热后,拔掉电源插头,用电烙铁的余热焊。

否则,温度过高的焊接,会烫坏TDA2030。

(2)焊接扬声器的时候,一定要将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线分别焊接在扬声器标有“+”、“—”符号的一端。

扬声器的下方还有两个类似焊点的地方,如果错将导线焊在那儿,扬声器就会损坏,不能使用了。

(3)烙铁使用日久后,烙铁头容易被“烧死”,即在表面出现一层黑色氧化物,而且变得凹凸不平。

“烧死”的烙铁头很难熔化和沾取焊锡,需用锉刀将它重新挫亮。

尽量使用市场上出售的空心焊锡丝,它是将焊锡做成直径2~4毫米的细管状,在管内装进松香粉。

使用这种焊锡丝,能保护烙铁头不易被“烧死”。

(4)使用电烙铁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前用万用表测一下电烙铁电源插头两端的电阻是否为正常值。

正常时20瓦烙铁的电阻约2000欧,45瓦的为1000欧,75瓦的为600欧,100瓦的约500欧。

电源插头与电烙铁外壳、烙铁头之间的电阻应接近无穷大,否则说明这把电烙铁漏电,不能使用。

2、电路的连接

在连接电路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焊接器件时,先把各个器件的一脚焊接住,再去焊接其他器件,要注意烙铁与电路板接触的时间,不要烧坏电路板,并在连好电路以后进行测量,即使发现问题并改正。

电子产品仿真图

图5-1仿真图

仿真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困难,有很多元器件没有找到,芯片LF353的2脚码和3脚码极性接反,导致没有出现波形,连线路时由于电路较复杂,所以在仿真的过程中老连错电路。

还好在同学与老师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元器件,基本上完成了仿真。

图5-2波形图

因为在仿真中LM358的集成芯片没有输出波形,故用有运放功能的LF353代替即得到输出波形。

且由图可看出在误差允许的情况下仿真成功。

6总结

经过一周左右的课程设计终于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回味这个过程,确实充满着酸甜苦辣。

设计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们努力解决。

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我学到了许多,这让我拥有了一次运用我所学模电知识的机会。

在课程设计开始阶段,遇到的问题比较多。

通过查找资料,我开始渐渐了解扩音机电路的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

扩音机的种类繁多,技术含量与复杂程度也各不相同。

我通过了解了各种类型的扩音机电路的原理,然后开始考虑自己应该设计何种类型的扩音机。

据课题要求,考虑到我所学的知识有限,难以设计复杂的扩音机电路,最终决定设计通过电位器控制的扩音机电路。

在设计过程中,我参考了网上的一些扩音机电路及其他资料。

通过设计、查找资料,我了解了一些以前未学过的元件。

如LM358芯片,电位器与扬声器。

我知道了很多,也扩展了视野。

我也收获很多,我更熟练的掌握运用multisim进行仿真,虽然multisim不是很难学,但由于自己对multisim还没有熟练的掌握,仿真过程中还是会有一定的误差,此外仿真时无法插入语音,无法对声音部分的仿真,所以只能对后面部分电路进行仿真。

对于一个女生来说,焊接的过程也是考验我的时候,不仅要细心,还要看准确电路的连接方法,不能把元器件接反,也不能焊短路,注意焊接的时间和技巧,不能有虚焊、空焊,更要注意温度的把握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个人安全。

综合性实验涉及了几乎整个电路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严谨完成实验将很有意义,而且这是学习模拟电路以来第一次完整体验实际电路的实现,这个过程让我获益颇多。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扩音机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模拟电路设计过程和方法有了基本了解和认识,能够对简单电路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掌握了仿真软件仿真实验电路的方法,重要的是我初步学会了设计电子电路的方法与技巧,这对我而言,确实是大有裨益的。

我相信有这次设计作基础,我以后会设计出更好的电子电路。

致谢

通过这些天的设计,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

在课程设计期间,要感谢老师教导,感谢同学帮助,通过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实践,感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的合格大学生。

这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从这次实习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了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并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5

[2]江晓安董秀峰.数字电子基础(第3版)[M].陕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2

[3]张瑜璞.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李万臣.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M].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附录一:

总体电路原理图

附录二:

实物图

附录三:

元器件清单

序号

器件名称

规格

数量

1

电阻

2

10KΩ

3

20KΩ

4

30KΩ

5

22KΩ

6

51KΩ

7

100KΩ

8

电位器

470KΩ

9

1KΩ

10

电容

10uf

11

100uf

12

10nf

13

100nf

14

100pf

15

330pf

16

集成运放

LM358

17

功放电路

TDA2030

18

喇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