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021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蛟河红星小学县级专业发展学校研培简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学习型书香校园,努力形成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

3.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部分教师能在一定范围内交流自己的成功经验。

4.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名优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向骨干教师转型,骨干教师尽快迈入省、市名师行列。

培训内容及措施

在去年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培计划”(2016)吉林省县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项目的学习要求及内容。

本年度我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将突显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教育。

牢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大力实施“师德工程”,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作的系列活动。

通过学习、交流、讨论等途径。

积极引导教师乐于奉献、爱岗敬业。

引导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以良好的师表形象来塑造学校的整体形象,从而获取学生的信赖,赢得家长的信任。

(二))读书学习构建学习型组织。

引领教师读专业书,读中外名著,读教育期刊,摒弃浮躁,潜心学习,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年度,每一位教师至少读两本教育教学书籍,每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再自选一本。

读书后要写心得,写反思,学校将加强读书效果检查,使读书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教师课余时间的一种精神生活。

(三)骨干教师培训。

对名师的培养,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我校有13名教师参加市“名师工作坊”研修学习、骨干教师乘着市教师培训的东风,加大对名优骨干教师培养力度。

积极引进名师理念,借鉴名师成长策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其它途径开展教学研究,让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开专题讲座,外出学习,承担科研任务,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使其快速成长起来。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继续开展骨干教师读书活动,确定读书书目,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写出读书心得。

2.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能力。

3.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在校内坚持“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让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结合“两专四课”活动,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名师引领”,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5.“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在学校工作中,对骨干教师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骨干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

6.建立骨干教师档案,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有利于教师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四)青年教师培训。

1.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规划:

每位青年教师要制订一份具体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书”(三年规划)。

2.拜师结对

去年我校开展了“师徒结对喜牵手,教学相长共发展——师徒签约仪式”,对师傅和徒弟(8名事业编教师)提出目标和要求,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书。

骨干教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传、帮、带”工作。

“传”即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

“帮”即帮助熟悉教材、课标,掌握教学基本功;

“带”即带出好的教学作风和思想作风来。

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师德、学技能,仔细研究老教师的讲课技巧,学习老教师的讲课思路,尽快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技巧,提高授课水平。

要求指导教师教案公开,课堂公开,以便于青年教师及时听课学习,青年教师要写详案,分课时备课,教案要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

被指导的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的课1节,指导教师听被指导教师的课每学期不少于2节,切实做好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四个环节。

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指导教师的考评挂钩,以激励指导教师的责任感。

期末做好对师傅、徒弟工作的考核。

3.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写一篇读书心得。

(2)每学期开设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各一次,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以便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视野,取长补短,增长见识。

“走出去”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交流。

“请进来”即不定期请专家来校与青年教师进行座谈交流。

4.强化汇报课制度

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学校结合“两专三课”,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赛讲。

组织好课前磨课、说课,课后评课,写好教后感或反思。

由各教研组组织实施,学科内全体教师都要听课,提倡青年教师跨学科听课。

5.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第一学期组织板书比赛或说课比赛,第二学期进行朗读比赛,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功。

6.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袋

学校对每位青年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记载青年教师的成长足迹。

本年度将着力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构建平台,抓实教研组业务活动,抓好过关课、常规课、研究课、示范课、竞赛课,充分发挥我校名师资源优势,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市骨干教师。

(五)新教师培养

1.制定职业规划。

要求新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梦想,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尤其是坚持阅读,养成读书习惯,边实践边学习边改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新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

对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都要切实掌握,对新课标中指出的教学中重视的问题必须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切实重视。

3.精备教材、教法。

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及体系结构,熟练掌握新教材及所教学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以上内容在教案里要体现出来。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要积极学习,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学科教学规律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

4.苦练教学基本功。

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始,练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

从教态教调,朗读课文最基本的练起。

要求老教师的课随时向新教师开放,并经常进行听课、评课的互动。

5.结对子跟踪培养。

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与新教师结对子进行跟踪培养。

骨干教师要从业务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考试、反思等各个环节精心指导新教师,指导要中肯、具体,不要花架子,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新教师要诚恳,虚心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艺术。

指导教师除了上好示范课外,还要随时向新教师开放课堂及进入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指导,让新教师尽快成长,承担起教育教学的重任。

新教师必须虚心学习,认真备课,每月听指导教师或其他教师的课不少于两节,每学期公开教学至少二次,每学期进行新教师汇报课和达标课,公开课教案须交指导教师审定通过。

6.扎实做好常规工作。

在学校公开课教研课中,教研组要特别重视对新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查、评课等工作,多给些善意的指导意见,促进其提高。

创造学习机会。

创造更好的机会让新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促进专业地迅速发展。

(六)教育科研培训。

我校有省、市级立项课题,借助这一优势,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在教育科研中成长。

建立好科研网络,在科研过程中定期召开课题组例会多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积极促进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确保有课题就要有结题,就要有成果。

构建高效教学模式是我校近两年的主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活动,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作深入研究探寻高效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培训形式

1.专家引领,引领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2.专题讲座。

请专家或我校名师为教师开专题讲座,把新课改推向深入。

3.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根据不同学科,分成九个教研组,在教研组内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研讨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这也是我校全员培训的重要阵地。

4.分散自学

教师根据个人情况读书、网络研修学习。

总之,学校全体教师的培养是我校在今后一段时间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对教师培养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会立足校本培训,做好各级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使所有教师快速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