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0459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教学团队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一种是以教学团队为基础的组织形式,通过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来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能;

另一种是促进教师群体组织成员的成长和提高的职能。

团队成员不仅要向学生正确地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要有发展知识与创造知识的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就要强调教师的团体发展。

只有通过群体的智慧凝集、优势互补,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才会得到提高,才能把握知识领域的最新动态,把最新的知识和科学思想引进教学中,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④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团队把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从多维的视角理解教学,开展教学研究。

在教学团队中,大家就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并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有助于加深对教与学的深层理解,扩大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改进教学策略,促进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且以团队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师集体力量,提高处理复杂教学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⑤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教学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成员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大家围绕着共同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系统。

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分工合作,利益和成就共享,困难与责任共担,有利地促进了教师间的互动交流。

同时,教学团队的成员之间不存在等级、职位、年龄之分,大家都是知识技能互补的教师,共同享有团队内部的领导权和决策权。

教学团队建设中倡导的这种民主、平等、沟通、协作、共同进步的理念,也正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依托。

⑥有利于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和主力军,他们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培养和引领。

教学团队,一方面可以为年轻教师提供向专家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使他们能够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直接指导和帮助。

一般来说,教学团队遴选出来的带头人都是该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厚,师德高尚。

这样利用他们在教学和学术上的优势对青年教师进行引领和示范,形成“名师带头,团队作战”的培养方式,发扬“传、帮、带”的作用,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造就一大批承上启下、富有朝气的教学骨干。

(2)现状分析

自“质量工程”实施以来,各高校开始广泛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

由于实践时间短,经验少,理论研究也不很充分,有关教学团队的考核管理制度相对比较滞后。

①教师实践能力较差,缺乏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建校时间大都在10年左右,并且较多是通过“三补一改”成立的。

原有的教师普遍存在缺乏实践技能的问题,“双师”结构极不合理。

近年来伴随着高职教育的扩招,教师短缺。

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企业的专业人才及能工巧匠很难招聘来校,大量的高效毕业生涌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造成具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严重不足。

尤其是高级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缺乏,没有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专业带头人是教学团队领军人物,由于受师资来源和培养方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多数专业带头人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致使教学团队松散,阻碍了高职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有效实施。

②教学团队整体意识不强,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团队意识不强,没有建立一个整体概念。

只顾个体教学,相互间缺少沟通协作,无专业和教学分工,把教学看成是个人的工作,造成教学重复和矛盾。

还有的教师由于长期固守自行其是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团队缺乏凝聚力,不愿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墨守成规,教学团队无法形成统一的目标和采取统一的行动,表现出来的只能是个体发散而非团队凝聚,大大消弱了团队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③教师培训力度较弱,教学团队缺乏竞争机制

从整体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很难满足高职教育发展新时期、新变化下的新要求。

最根本的原因是培训力度不够,部分教师容易满足现状,无法产生学习动机。

由于培训渠道不畅,培训计划不当以及培训经费短缺,造成教师无法及时“充电”和更新知识结构,只能“坐吃山空”啃“老本”。

还有一些教师不求进取,只是应付工作,混日子。

长此以往,教师无法受到应有的激励而参与教学改革和竞争,导致整个教学团队的效率大大降低。

④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

教学团队专业结构不合理,不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年龄结构断层,30~40岁的中青年教师比例总体偏低;

职称结构有待调整,正高、副高职称的晋升潜力存在危机;

学历结构层次偏低,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较少;

学缘结构存在欠缺,大多教师来自普通高校,没有经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学习,照搬普通学历教育的方式开展教学。

⑤“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

“双师型”是一个合格职校教师所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由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理论知识方面是过硬的,但却不熟悉岗位实践,因此出现了“一条腿走路”现象,理论教学水平高却不能开展实践教学。

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比例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建设中重形式、轻能力等。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可采取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平台,完善专业教师培养机制。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具体改革内容

(1)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①做好带头人的遴选工作。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是确保团队共同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对此,要引入竞争机制,切实把那些既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创新的教学思想又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良好合作精神、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员选拔到这一岗位上。

团队带头人必须是一位在某一专业方面有影响力的学者或专家。

他除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以外,还应具有较强的领导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②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并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要支持带头人组建或鼓励带头人自主组建教学团队。

要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在物质、精神、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奖励,努力营造有利于带头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③加大对带头人培养的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自身影响力。

其中,帮助他们营造民主和谐、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团队合作氛围非常重要。

这能够有效激发教师之间的充分交流和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团队成员知识、经验、技能等的不断增长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迅速提升,进而实现“1+1>2”的团队效应。

(2)以精品课程、课程群、品牌专业的建设为重要载体,大力加强团队建设。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它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它的建设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而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是其重要内容。

从近几年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来看,师资队伍建设不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相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此外,精品课程建设涉及专业建设规划、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编写等诸多环节,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

只有组建起一支教学团队并共同致力于课程建设工作,才有可能将某一门课程建成精品课程。

可以说,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既是一个一流师资队伍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优秀教学团队构建的过程。

所谓课程群,是指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形成的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它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课程群为载体建设教学团队,可以使团队成员更好地进行教学技能的沟通、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课程结构体系的把握。

品牌专业是指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

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品牌专业建设是一个涉及教育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

就品牌专业建设的主体而言,既包括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知名度的专业带头人,又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并有良好科研或专业技术背景的专业师资队伍。

在此过程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品牌专业建设的先决条件,是保障品牌专业建设的根本。

因此,把品牌专业建设作为重要的切入点,自然就成为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3)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其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团队能否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紧紧围绕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来设计。

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注重对团队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带头人的影响力、团队的凝聚力等隐性成果的评价。

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注重权威部门及同行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对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的优劣最有发言权。

在评价的环节上,既要注重团队建设终期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建设过程的阶段性监督和考核。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可以使团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进而确保团队建设整体目标的顺利推进。

在评价的导向上,既要注重团队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团队教学研究成果以及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评价。

尽管教学团队有别于高校的其他学术团队,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只是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包括其科研能力的提升。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综合表征。

可以说,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做支撑。

否则,其生命力不可能长久。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管理创新,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经费支持机制,从而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改革目标

(1)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高技能水平的兼课教师讲授的机制。

(2)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省级、院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为目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构建以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团队。

(3)以省级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使团队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形成结构合理、学术氛围浓、协作精神佳、创新精神强的教学团队。

(4)以团队文化建设突出团队的特色和优势,增加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团队成员的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团队成员间的互动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制,实现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与优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专业群领军人物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兼职、培养等途径,每个重点建设专业群至少有1名熟悉职业教育规律的省内行业专家领军,以掌控专业群发展方向。

(2)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通过在企业顶岗锻炼、兼职、送国内知名高校学习培训等途径,每个重点建设专业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同时从行业企业聘请1-2名知名专家,组成校企结合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3)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等措施,各重点专业拥有6-8名高水平的“双师”素质骨干教师队伍。

以送培、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等途径,提升其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4)“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高度重视专任教师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

创新“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可持续校企合作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校办企业、合作企业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培养“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5)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校企合作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新机制。

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行业技术与管理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聘请行业技术与管理专家参与专业课教学、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参与顶岗实习指导、能工巧匠参与操作技能指导,至2010年实现所有实践技能课程均由“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格局。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1)实施方案与方法

整体部署,阶段实施,立体构筑,逐步推进。

制定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的责任制度,按照分工实施个人负责制,要求严格按照计划进度实施。

由项目组统一研究制订课题研究的整体工作方案,在学院的支持下,以课程在各系任课的教师组成工作小组,分头协作、定期交流,积极开展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各小组在每学期结束时进行课题工作总结,适时交流经验,改进课题工作绩效,为下学期工作的开展,乃至最终获得项目的完整成果打好基础。

(2)具体实施计划(进度)

本研究项目实施期限为2年,即2009年11月-2011年11月。

本项目组成员在同力协作的基础上,针对侧重的问题相对分工,突出所负责的研究重点。

本研究项目研究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

组织成员学习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通知;

明确教学团队建设在高职高专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阶段(2010年1月-2010年3月),相关资料收集阶段。

主要工作:

走访社会、家长、企业、学生、教师、兄弟学校,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收集与教学团队建设相关的材料。

第三阶段(2010年4月—2010年12月),理论分析与研究阶段。

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内涵;

研究如何构建与此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

第四阶段(2011年1月—20011年11月),实施阶段。

全面完成本研究项目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主要工作有:

完成研究报告;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

修正研究报告;

完成研究报告的课件制作;

提交研究项目等。

(3)可行性分析

①我院已经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

②具备良好的师资力量;

③有较好规范的管理体系;

④我院于2007年已评出五个院级教学团队;

⑤我院国际贸易教学团队于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⑥本项目组的主要成员均为具有数十年高校教龄的高职称教师兼教学管理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高职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

⑦课题组具有进行课题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便于进行课题管理和与相关的教学工作协调;

⑧课题组近年来已主持并按时完成了多项省、院级教改课题。

⑨课题组成员已经建成了省级《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和院级《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积累了较为扎实的课题工作基础。

⑩学院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成果,十分支持本课题的立项与开展。

综上所述,本项目已完全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工作基础。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⑴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

①研究探索,形成论文

我们将结合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在探讨、交流和总结的基础上,将教学团队的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的改革与创新,以及如何提高教学团队的绩效等方面的经验,撰写发表理论性、经验性的成果论文。

②汇总成果,形成书面报告

在本项目的《结项项目报告书》中,将包含如下内容:

目前我省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提高教学团队向心力、凝聚力的经验总结;

建设高效、优秀教学团队的策略;

教学团队的综合评价体系或考核模式。

③建设三门院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

在未来两年内,申报《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外贸单证》3门院级精品课程,要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上再获突破,力争在项目建设期内增添1门省级精品课程。

④主编或参编体现课题成果的《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参考教材

作为课题的成果延伸和标志性成果,本成果立项以后,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着手申报编写适合我省实际、体现素质教育和知识技能要求、适用于不同专业需求的《管理学原理》新教材,特别是体现课题成果特点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教材,为我省教学改革做出应有贡献。

(2)实施范围

2009年—2011年期间,在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五个院级教学团队、一个省级教学团队中实施。

(3)受益范围

①每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150名,工商企业与管理专业学生210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140名,国际商务专业学生70名,3年之内直接受益的学生人数为1710名;

②本课题完成后,将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的各教学团队开展服务;

③本课题完成后,将为河南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为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服务;

④本课题完成后,经验可以向全国进行推广,受益的学生范围将更多。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⑴本项目的主要特色

立足实际,方法新颖

建设高水平且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立足我省高校的教学团队实际,面向当前校级、省级教学团队中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广泛交流借鉴、正确把握面对。

特别是针对我院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业绩观,培育和发现更多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协作精神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由于教学团队示范性的特点,其工作目标性质以产生一批教学成果、精晶课程、优秀教材、教研项目等标志性成果,而这些成果将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

所提研究方法和途径实用而新颖,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强、适用面广,拟提出的解决方案全面而系统。

⑵本项目的主要创新之处

①综合研究,重点突破

教学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就应该具有整体观念或团队意识。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具有集体观念,无论是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研究等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团队的集体力量。

只有增强团队意识才能提高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按照本项目拟定的设想和实施计划,我们将重点在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工学结合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理论研究与教改实践。

以期取得全面系统的课题成果,不仅为本院提供系统有效的教学团队建设指导意见,也为省内兄弟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提供经验和成果借鉴。

②稳妥渐进,重在实践

实行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广泛借鉴国内外现有改革成果,是本项目的主要指导思想。

出于“稳妥、渐进”的考虑,我们将在充分进行理论研究和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开展该项目的改革实践,并在及时总结、交流和改进的前提下,对实践成果进行筛选修正和二次重复实践。

以期在项目周期内,获得到符合我省教学实际、有利于推广利用的项目成果,服务于我省快速发展的高教事业。

四、教学改革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成绩须注明时间、颁发部门、获奖等次、名次等详细信息)

⑴申请者个人的相关工作及成绩

申请者近年来曾主持并完成了省级“高等教育改革”立项课题~《电子商务专业课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省社科联立项课题~《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支持》、《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我省现代流通方式研究》以及多项院级教科研课题。

先后获得过河南省教育厅“优秀论文一等奖”、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解成果“一、二等奖”等。

作为院级《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的主持人,2006年该课程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作为《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的主持人,2007年该课程被评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精品课程。

作为《国际贸易教学团队》的带头人,2008年该团队被评为院级教学团队。

作为《国际贸易教学团队》的主要负责人,2009年该团队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在国家核心或省级期刊上发表了十多篇研究论文,如事件营销《企业管理》CN11-1099/F2006年第3期、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大计《经济经纬》CN41-1223/F2005年第6期、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14—1323/C2008年第3期等。

主编出版有《管理学原理》、《保管》、《创业与就业指导》等四部教材,先后获得了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院“十佳教工”、“教学标兵”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在学院召开的四次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本人三次获得了一等奖。

2008年5月带领学生参加首届全省物流知识大赛荣誉优秀组织奖。

2009年6月带队参赛河南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优秀教练荣誉称号。

从1995年开始先后在中国移动郑州分公司、郑州市邮电局、金星集团、河南黄河旋风[600172]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与培训,其培训与服务水平得到各公司的高度肯定。

由于具有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