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624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docx

北科防震减灾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1、防震减灾的内涵?

防御和减轻地震及其他灾害。

2、国家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

每年5月12日。

3、地震致灾的途径?

通常需要通过土木工程设施、地质体、海洋、湖泊等载体,造成地震土木工程、地质、海啸等灾害,危机人类安全,损毁社会财富。

4、地震土木工程损失

按照抗震设防准则实施了抗震措施的土木工程设施,在地震中遭到的损毁和破坏。

5、地震土木工程灾害

由于人们缺乏知识、知识运用不当、选址不当、设计不当、施工不当、使用不当和维护不当,所建造的土木工程设施不能抵御突发的地震载荷,导致土木工程设施失效、破坏、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防御和减轻地震土木工程损失和灾害的工程途径

要对土木工程设施、地质体、海洋、湖泊等载体实施防震减灾工程措施。

通过国力的增强,提高抗震设防标准,降低地震土木工程损失;通过技术进步和严格管理,避免地震土木工程灾害。

7、防震减灾对策

人类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探索和制定的一系列应对地震的战略战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8、防震减灾对策的主要内容

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工程抗震、社会防灾、震后救灾、恢复重建、平息恐慌、心理辅导。

9、我国防震减灾的指导方针

“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10、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和四个环节的工作内容

监测预报体系、震害防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

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灾后重建。

11、按照所学专业或志向,试述你应该承担的防震减灾的社会责任。

第二章中国的地震

12、地震活动性

是一定区域内一定时期的地震活动特征,包括地震的实践,空间分布特点和地震频度,地震强度的变化。

13、我国强烈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分布高度不均匀,大多集中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其他区域也不是绝对不发生但相对少很多。

14、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D)

A、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B、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

C、地震活动普遍性和复杂性D、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

15、我国地震灾害特点?

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灾害重。

16、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A)。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

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

17、我国被世界公认成功的一次地震预报是(A)地震。

A、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B、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C、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D、1976年唐山地震

18、我国东汉时期哪个著名的学者发明了什么地震仪?

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于132年制成候风地动仪

19、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半数以上的省会城市都在地震烈度(B)度的背景下,属于需要设防的城市。

A、ⅤB、ⅥC、ⅦD、Ⅷ

20、1962年3月19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为(B)。

A、5.1级B、6.1级C、7.1级D、8.1级

21、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对吗?

22、唐山地震的发生日期?

地震震级?

1976年7月28日7.8级

23、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日期?

地震震级?

2008年5月12日8.0级

24、为什么说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破坏力最强的地震?

1 破坏性最强  震级最大 波及范围最广 救援难度最大  2 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25、课程讲到的发生在中国、日本、海地、智利级别大致相当的地震,为什么死伤人数和土木工程设施的破坏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余几个国家的居民建筑注重防震结构,地震预警教育,人民重视程度等自行解释

26、本世纪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影响。

具体时间是(B)

A、2004年11月26日B、2004年12月26日C、2005年1月26日D、2005年2月26日

造成巨大灾害的主要原因是(C)

A、震动B、房屋倒塌C、海啸D、火灾

27、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是(B)。

A、1923年日本关东8.3级大地震B、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大地震

C、1964年阿拉斯加8.4级大地震D、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

第三章地震及地质学基础

2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C)。

A、浅源、深源两类B、远震、近震两类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28、从震中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根据震中距划分,地震可分为(B)。

A、小震、中震、强震三类B、地方震、近震、远震三类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D、近震、中震、远震三类

29、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是(C),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深源地震均集中在该带上,这是一条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带。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大洋中脊地震带C、环太平洋地震带D、大陆裂谷地震带

30、全球活动最强烈的三大地震带是(多选)(ABC)。

A、欧亚地震带B、大洋中脊地震带C、环太平洋地震带D、大陆裂谷地震带

31、下列湖泊中是火山作用形成的有(B)

A洞庭湖B天池C青海湖D鄱阳湖

32、地震灾害有(D)特点。

A、突发性B、突发性和纵横性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D、突发性、纵横性、续发性和不确定性

33、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A)类型。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人工地震

34、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 D )度。

A、Ⅷ    B、Ⅺ    C、Ⅸ    D、Ⅻ

35、地震三要素为(B)。

A、地点、震级、烈度B、时间、地点、震级C、地点、震级、深度D、时间、烈度、距离

36、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A)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B、几分钟C、几十分钟D、几小时

37、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

(1)小地震活动;

(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8)地磁;(9)重力;(10)动物异常反应;(11)地声;(12)地光。

属于宏观异常的是(B)。

A、

(1)(3)(11)(5)B、(4)(10)(11)(12)

C、

(2)(6)(9)(12)D、(7)(8)(11)(12)

38、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D)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A、5B、5.5C、6D、6.5

39、据统计(A)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A、90%B、80%C、70%D、60%

40、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

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

ML表示的是用(D)计算的震级。

A、地震纵波B、地震横波C、地震面波D、地震体波

41、一次地震发生时,确定震中至少需要(C)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

确定震源至少需要(D)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

A、1个B、2个C、3个D、4个

42、天文现象与地震有一定关系,主要触发地壳岩层濒于断裂的引力天体是(B)

A、太阳B、月球C、水星D、金星

43、板块边界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

A分离型、汇聚型和平错型B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型C大型、中型和小型D深型、浅型和综合型

44、剪切波具有如下哪种特性(B)?

A、只能在水中传播;B、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C、既可在水中传播又可在固体介质中传播;D、比压缩波速度快;

45、深海中轮船遇上大海啸危险吗?

没有

46、地声是一种前兆,原因是地震波纵波折射到空气中传播吗?

47、在海洋航行的船上的地震仪能否探测到海底的地震?

简述理由。

能,地震波纵波P可以通过液体(海水)传播。

46有人说某地区按照抗7级地震设防,正确吗?

为什么?

不正确。

因为抗震设防不是以震级为标准而是以烈度为标准的

47、某年某月某日,云南龙陵发生7.2级地震,昆明的震级为4级。

正确吗?

为什么?

不正确,不在震地点只能说烈度而不是震级

48、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感到颠动很轻,只有晃动,可以判断地震离我们比较远对吗?

49、地震参数的三要素,地震参数的四要素。

震中距、震源深度、震级

50、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56、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

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

现在测定地震是依靠仪器记录的地震波。

取不同的地震波震相可以求得不同的地震震级。

57、试述地震震级与烈度的差异。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的,目前我国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烈度表,共分12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性质等因素有关..

58.什么是地震的纵波、横波?

地震纵波是推进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一致,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地震横波是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在地壳中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

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为摆动;横波地震是地壳震动在地下几千米的地方碰撞或摩擦,震动后沿着同一平面的底层在地壳传播。

震感为太极摇晃,传播距离广泛,对地面破坏很小,只有地震中心会受到影响。

59、哪种自然灾害对人类构成的威胁最大?

试用数字说明。

地震。

全球全部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中,地震原因占大约50%!

60、为什么说地震波是照亮地下的一盏明灯?

可以利用地震波进行地震预警,即利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30万公里/秒)远大于地震波速(约10公里/秒)或地震P波传播快于地震主运动S波与面波的特点,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城市或重大工程之前,快速提供地震信息,进而为人们采取应急措施提供宝贵时间,达到减少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的目的。

61、三角测量法怎样确定震中位置?

这种方法至少需要来自三个不同的地震观测站的记录。

当一个地震仪记录到一次地震时,地震工作者首先要区分哪些是纵波的锯齿线,哪些是横波的锯齿线。

然后地震工作者分别记录纵波和横波的到达时间的差值。

因为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地震工作者就可以计算出地震仪到震中的距离。

根据三个地震台到震中的距离,画三个圆,三个圆交点即是震中。

62、地震按震源深度的分类

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63、地震按震中距的分类

地方震、近震、远震

64、人们测量地震的地震仪一般分(3)个方向,分别是(东西向)(南北向)(垂直向)。

整体构成一个拾震系统。

65、在一次地震中,震级最大的叫(主震),主震之前的叫(前震),组成了前震序列;之后的叫(余震)组成了余震序列。

66、什么是地震学?

研究固体地球介质中地震的发生规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震的宏观后果等课题的综合性科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地质学和物理学的边缘科学

67、划分不同烈度地区的线称为(等烈度线)。

68、震中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

震中也称震中位置,是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用经、纬度表示。

实际上震中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

69、震源距

震源距是指某一指定点至地震震源的距离。

70、地震波最初从地球内的一点出发,这点就是(震源)。

71、震级与烈度的区别

烈度表示破坏性,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一场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很多个烈度。

第四章地震监测预报

72、地震监测的内涵

地震监测是对地震发生及与地震发生有关的现象进行监视与观测。

73、地震监测的内容

目前地震监测主要有几种划分方法,一种是专业与群众之分,指专业的地震台站和一些群测点,前者主要用监测仪器,如水位仪、地震仪、电磁波测量仪等,用来监测地震微观前兆信息;后者则主要靠浅水井、水温、动植物活动异常等手段,来观察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现象

74、地震监测系统的构成

●地震信息观测系统--包括测震台网、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大面积流动观测网及群众性测报网组成的。

●地震信息传输系统--由全国主干通讯网、区域通讯网、地震速报网组成

●地震信息储存、处理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

通常把这三大系统称为地震监测系统

75、地震监测系统的作用

地震监测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基础,也是采取各种震灾预防措施和地震应急措施的基础。

地震监测资料的快速传递、汇总入网、及时分析处理是实现地震预报和快速应急响应的关键。

76、我国地震监测的四大学科

测震学科,形变学科,磁电学科,地下流体学科。

77、地震观测环境

地震观测环境是指保证地震监测设施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周围各种因素的总体。

78、地震预测

是对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的科学估计和推测。

79、地震预测分哪几个阶段,具体时间尺度是多少?

中国地震专家将地震预测划分为四个阶段:

长期(几年到几十年)

中期(几个月到几年)

短期(几天到几个月)

临震阶段(几天之内)

80、地震预报

是法定级别政府向社会公告可能发生的地震的时域、地域、震级范围等信息的行为。

81、成功的地震预报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1)科学上的准确,即准确地预测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2)程序上的严密,地震预报的发布是一个过程,由预测、决策到发布涉及到众多部门,多种程序,必须有以法律为保证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社会公众的配合,地震预报发布后,要求社会公众作出适度而必要的反应。

82、一个完整的发布地震预报过程包括四个程序:

地震预测意见的提出,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地震预报的发布。

83、鸡飞狗叫等震前动物异常是常见的地震前兆。

试简要说明原理。

地震有前震,动物比人敏感。

84、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A)。

A、十几秒B、一分钟C、三分钟D、十多分钟

85、地震谣传

地震谣传是指没有事实根据、缺乏科学依据、违反发布程序的地震消息。

86、下面(D)说法是地震谣言。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

(2)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3)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4)说“XX地震办公室”,“××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A、

(1)(5)B、(3)(5)C、除(4)以外都是D、上述都是

87、地震预报是由地震专家发布的吗?

是由地震机构发布的吗?

是法定级别政府向社会公告可能发生的地震的时域、地域、震级范围等信息的行为。

88、地震预测、预报、预警的概念及作用。

地震预测

是对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的科学估计和推测。

预测具有参考性作用,比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做到胸中有数

预报

是法定级别政府向社会公告可能发生的地震的时域、地域、震级范围等信息的行为。

一些中强地震作出有减灾实效的发布短临预报的实例

预警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堤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

第五章震灾预防

88、我国防震减灾的指导方针是?

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89、地震致灾的途径

􀁺地震动致人直接死亡的案例极为罕见

􀁺􀁺通常需要通过一些载体危害人类:

土木工程设施、地质体、海洋、湖泊等造成地震土木工程、地质、海啸等灾害,危及人类安全,损毁社会财富

90、地震危险性

危险性可能受到的地震危险-

91、结构易损性-结构物的抗震强度。

易损性工程的抗震能力

92、地震危害性

危害性可能的损失后果-

93、地震区划

是地震区域划分的简称,指的是在地图上按地震情况

的差异,划分出不同性质的区域。

94、地震小区划

详细指出一个不大的地区内对工程抗震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地震动的,并在地图上标出考虑这些因素之后的地震动和其它影响,这些因素都是在小地区范围内经常变化的。

如:

地基土壤的类型、分层和厚度,地下水位,局部地形,地貌等场地条件。

95、大震发生后的瞬间抉择很重要,正确的抉择(D)能有效地减少伤亡。

A、不顾一切冲出屋外B、慌不择路逃到窄巷中C、越窗跳楼往外逃D、震时就近躲避,第一次大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96、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D),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A、毒气污染B、交通瘫痪C、停电、断水D、火灾

97、破坏性地震发生时,(D)是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

(2)震中距离;(3)震区人口密度;(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5)发震时间;(6)有无地震预报;(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8)抢救速度;(9)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A、

(1)

(2)(3)(6)(8)B、

(1)(4)(5)(7)(9)C、以上都不是D、以上都是

98、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A)工作。

(1)地震烈度复核

(2)地震危险性分析(3)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4)地震小区划(5)场址及周围地质稳定性评价(6)场地震害预测

A、上述所有工作B、上述都不是C、

(1)

(2)(3)D、(4)(5)(6)

99、下列(A)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A、重大的建设工程或者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B、一般的民房建设工程C、乡村道路建设D、所有的建设工程

100、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A)。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101、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 D)。

A、坚硬的土地  B、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C、开阔地带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

102、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采用(C)?

多遇地震;B、罕遇地震;C、基本烈度;D、震中烈度;

103、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场地和地基破坏作用(D)?

A、地面破裂;B、滑坡和崩塌;C、场地土液化;D、覆盖层厚度超过20m;

104、建筑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中,第一水准的要求为(B)?

A、裂而不倒;B、小震不坏;C、中震可修;D、大震不倒;

105、地震发生时,尽可能把门打开对吗?

对,应事先尽可能留出逃生通道,地震后可能打不开门

106、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抗震能力越强,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少对吗?

不对,目前抗震设防要求没有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107、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下列哪一项确定:

(C)

A.多遇地震烈度B.罕遇地震烈度C.基本地震烈度D.震级

108、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09、地震动的三要素是(峰值加速度)、(频谱)和(持时)。

110、地震烈度

度量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物遭受第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111、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

用Ib表示。

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

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

112、抗震设防烈度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113、多遇地震烈度

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Is表示。

其超越概率为63.2%,重现期为50年。

114、罕遇地震烈度

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

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年。

115、地震烈度表及中国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和尺度。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1999将地震烈度分为1-12度。

116、抗震设防的总目标?

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减轻经济损失。

117、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什么?

第一水准: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破坏,经一般维修或不需要维修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产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简称为: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适用的抗震设防烈度的范围是(6、7、8、9)度。

119、建筑震害的原因?

F

在震发时,建筑物倒塌是早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建筑物倒塌的原因有以下哪几种?

A没有在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设计。

B建在活断层上、C位于软地基上、D抗震设计不合理、E不按标准施工F以上都是

第六章地震紧急救援

120、紧急

是指一种特殊的非正常、非常规、非稳定状态,强调的是时间的紧迫性,此时只有采取特殊措施,才能缓解该状态,使主体处境归于正常。

121、应急

是主动行为或主观行为,强调的是应对措施,主要是在紧急状态之前的预防和发生之后的控制。

122、地震紧急救援的内涵

是指围绕破坏性地震的形成、发生、发展和善后处置,所采取的以预测事件发生、判断震情的发展趋势、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和环境损失、遏制事态发展和蔓延、进行善后处置的综合性、全过程的特殊服务活动。

123、地震应急管理的内涵

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破坏性地震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124、地震灾害分为哪四级?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125、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别对应的等级为?

(I级、II级、III级和IV级)

126、地震灾难救援的黄金72小时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