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70677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针对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oc

HRPlanningSystemIntegrationandUpgradingResearchof

ASuzhouInstitution

09年高考历史热点八: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十七大报告指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

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

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2008年11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考察工作。

他深入工厂车间、主持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就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他强调,坚定信心是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

温家宝在绍兴和上海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3、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等领导都强调,要更好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9月25至27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

这是一次向全球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重要机会,也是展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以及城市独特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机会。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新一轮增长浪潮”。

会议围绕“经济全球化”、“驾驭风险”、“城市化进程”、“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以及“崛起中的中国”等议题开展讨论。

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1500余名企业家、政要和学者出席此次年会。

二、知识梳理:

1、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1)概念: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十个省(市、区)。

(2)西部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有:

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四川的都江堰、杜甫草堂,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云南的崇圣寺三塔,西藏的布达拉宫,湖南湘西的溪州铜柱等。

(3)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辖史:

★西藏:

①唐: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

②元:

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③明:

在乌斯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各级僧官由朝廷任免。

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明朝中央。

④清:

顺治帝冊封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

的封号。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

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云南:

①西汉:

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之印。

②唐: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③两宋:

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

④元:

在云南设省。

⑤清:

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实行改土归流。

★新疆:

①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西域物产传入内地,西汉的技术传到西域,并开辟了陆地丝绸之路。

②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

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③东汉明帝时期,班超开始经营西域,西域与內地联系加强。

④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地区。

⑤清朝于1757年粉碎噶尔丹叛乱,统一天山北路;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于1884年建立新疆行省,加强了内地同新疆的联系。

★四川:

(1)战国:

秦国在成都岷江流域修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西汉:

武帝时在四川设郡县。

(3)三国:

蜀汉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诸葛亮治蜀取得佳绩。

(4)唐朝:

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5)北宋:

丝织业水平以四川地区最高。

(6)明朝:

成都是著名的茶叶市场。

★宁夏:

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的西夏的开发史实

(4)近代列强侵略我国西部的历史:

①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割占我国西北地区领土50多万平方公里。

②1871年俄国派兵侵占伊犁地区;③1885年<中法新约>的签订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④1888年,英国派兵进攻西藏南部边境;⑤1895年的《马关条约》日本开放重庆为商埠;⑥1898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英国和法国把云南划为势力范围;⑦武昌起义爆发不久,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武装叛乱,赶走拉萨和日喀则的驻藏川军,宣布”独立”;⑧1913年,英国在西姆拉会议期间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制造了一条非法的中印东段边界线;

(5)国内反动势力在西部的暴行:

1911年清政府制造成都血案,镇压保路运动;1945年和1946年国民党先后在昆明制造了一二一血案和李闻血案,1946年在重庆制造了较场口血案,破坏民主团结。

(6)西部地区的斗争史:

①1627年陕北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李自成农民军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②1875---1878年,左宗棠率领清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  ③1911年保路运动以四川规模最大,四川人民发动反清起义;  ④1911年的四川荣县革命政府是同盟会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级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⑤1915年云南发生了护国运动;  ⑥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⑦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⑧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⑨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⑩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⑾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⑿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  ⒀1945年的”七大”召开;  ⒁40年代民主党派先后在重庆成立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和九三学社。

  ⒂1945年8—10月的重庆谈判和1946年初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⒃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通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收复了延安;  ⒄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了云南和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7)建国以来西部交通发展史:

①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宝成铁路,建成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②十年建设时期,建成兰新铁路和包兰铁路;

③文化大革命时期,建成湘黔铁路和成昆铁路;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后):

南疆铁路、青藏铁路。

(8)在西部施行的民族政策:

①三大改造开始后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支援西藏的好干部孔繁森);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④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2、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1)概念:

中部地区是指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河北、山西七省共有5亿多人口,人均占有资源总量在全国却最少。

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加到了58.86%,而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是下降的。

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

中部与东部的GDP差额比已增加了6倍。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加入WTO后,需要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部地区发展的优势表现在:

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巨大。

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在:

国有资本比重偏高,资本积累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加工型产业比重大,技术水平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经济活力不足;资金、技术和人才缺乏且外流严重;“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少。

(2)知识链接:

▲、古代的中部—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中部地区是中国古代政治活动中心

1.中部地区是中国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

(1)河南安阳:

商殷

(2)河南洛阳:

东周、东汉、曹魏、隋东都等

(3)河南开封:

北宋

2.中部地区是统治集团长期争夺的战略要地

(1)春秋战国争霸主要集中在中原(三家分晋、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3)辽金与宋争夺(澶渊会盟、东京保卫战、靖康之变等)

(二)中部地区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之一

1.安史之乱之前:

黄河流域(中原)长期作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魏晋南北朝时期(洞庭、鄱阳湖成为重要的产粮区)

 

(2)隋唐:

洛阳

2.安史之乱后: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湖广熟,天下足”,但主要发展中心在东南地区

▲、近代的中部—中国近代化的发祥地之一

中部地区是近代工业化的发源地之一

1.洋务运动时期:

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安徽);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2.中部地区也是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

3.外国资本主义对该地进行侵略--《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中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二)中部地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源地

戊戌变法时期:

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并邀请谭嗣同、梁启超,湖南长沙成为变法中心之一

辛亥革命时期:

湖南首先掀起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成功把辛亥革命推向高潮,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后,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独立。

3. 二次革命时期:

1913.7.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独立。

4. 中共成立初期:

1921武汉、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第一次工运推向高潮。

5. 国民大革命时期:

两湖是北伐主战场,北伐军占领武汉,消灭吴佩孚主力;1927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革命中心;北伐胜利进军推动农民运动发展,湖南的农民运动发展最迅猛;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新出路;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31江西瑞金红色政权建立

抗战时期:

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1938.10.武汉沦陷,抗战进入相持;1940百团大战;1944豫湘桂大溃败。

9.解放战争时期:

1946夏,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等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共序幕,也是解放战争转折点;淮海战役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北的中下游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中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成就

1.“一五”时期:

武汉长江大桥。

2.十年探索期间:

武汉钢铁公司。

3.文革期间:

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湘黔铁路。

4.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中游地区的思想家

屈原爱国主义情怀。

朱熹的理学。

王夫之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4.近代维新思想。

(谭嗣同)

▲、武汉位于湖北省中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长江与汉水将武汉分为汉口.汉阳.武昌,通称武汉三镇……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富于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有关武汉史实罗列:

1.《天津条约》中,汉口被开为通商口岸。

2.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开汉阳铁厂。

3.1911年,武昌起义,一举推翻清王朝。

4.1921年,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5.1922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顶点。

6.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7.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大革命失败。

8.1927年,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9.1938.10.武汉沦陷,抗战进入相持。

10.“一五”时期:

武汉长江大桥。

11.十年探索期间:

武汉钢铁公司

▲中部六省的区位优势

1.重要的交通中枢地位:

2、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3、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河南的龙门石窟、中岳嵩山、少林寺等;山西的云岗石窟和平遥古城等;湖北的武当山、神农架、黄鹤楼等;安徽的黄山、九华山、皖南民居等;湖南的张家界、南岳衡山岳阳楼等;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藤王阁等。

4、工农业生产有良好的基础:

5、巨大的市场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

中部崛起战略是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中部崛起战略是工农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部崛起战略是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概念: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面积约79.8万平方公里,2002年总人口约10715万,约占全国人口的9.5%。

东北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重点地区,在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中,有三分之一分布在东北。

经过多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东北形成了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为新中国奉献了第一炉钢水、第一列内燃机车、第一架飞机、第一艘万吨货轮、第一辆载重汽车等。

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确立和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2)史实:

★中国古代史上的历代中央政府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与开发:

①唐朝:

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为靺   族,唐政府先后设立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郡王,东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国版图并得以大规模开发(唐玄宗封大诈荣为渤海郡王);   ②两宋:

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立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促进女真族的封建化。

1125年和1127年金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与南宋长期对峙。

1234年金被蒙古军队所灭;   ③元朝:

设置辽阳行省;   ④明朝:

设置奴尔干都司;   ⑤清朝:

设置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东北的侵略:

①1858年和1860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东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东北是主战场之一,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后占领大连、旅顺,并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③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国纠合法、德三国干涉还辽,辽东半岛实际上又处于俄国控制之下;④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过程中,沙俄强租旅顺、大连,并把东北作为其势力范围;  ⑤1904~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日本控制东北南部,俄国控制东北北部;   ⑥1928年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⑦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   ⑧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美英以牺牲中国东北的利益(将旅顺、大连租给苏联等)换取苏联出兵东北,签订了秘密协定,这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

★建国后东北工业基地的建立和发展:

原因: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国初选择东北建立重工业基地的原因:

①东北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②原有的重工业发展基础;③背靠苏联、蒙古与朝鲜的有利区域位置,能更便捷地得到苏联援助; ④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

建立:

①“一五计划”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东北地区是重点投资建设的地区,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2项安排在东北,初步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等;   ②“二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大庆油田,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一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基础进一步完善。

作用: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保证。

4、长三角:

(1)概况:

长三角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即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宁波、舟山、湖州、嘉兴、绍兴。

因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15市迅速集结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活力四射的一支劲旅,成为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

据统计,2004年1-9月长三角16城市实现GDP20567亿元,占全国的22.1%,比上年度提高1.7个百分点。

长三角16城市GDP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2)相关考点:

★古代史:

①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②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历史上在此建都的封建王朝; ③除南京外,历史上还有哪些王朝在此地区建过都?

 ④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缓慢发展的原因。

★近代史:

①外国资本主义对长三角的侵略,如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等; ②近代史上在南京地区建过都的政权及性质; ③列强或反动政权在南京制造的惨案; ④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渡江战役及南京的解放等; ⑤中国近代工业产生于江浙地区的表现及原因。

★现代史:

①一五计划期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②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5、珠三角和泛珠三角:

(1)概况:

珠三角:

从珠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两岸便是方圆1.1万多平方千米的珠江三角洲。

以珠三角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中及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出口额均占广东省九成以上。

在珠江东西岸,分别形成了两大经济“簇群”。

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和西岸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聚集了大量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泛珠三角:

2004年6月3日,泛珠三角区域的内地9省区政府行政首长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广州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内地九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的1/3,经济总量的1/3。

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

“泛珠三角”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组合,已成为中国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一个新尝试,也将是中国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突破。

(2)相关考点:

★历史上开发珠三角的主要表现:

秦朝开凿灵渠;铸铁技术传入珠江流域;秦汉设郡管理;汉朝时珠三角一带居民被称为南越等。

★以广州为中心的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概况(“海上丝绸之路”、市舶使、对外贸易港):

广州在西汉时最早成为外贸港口,汉唐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是南方最重要的外贸港口之一,清朝时是中国惟一一个对外通商的口岸。

★近代所涌现的广东籍历史人物及分别领导或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广东革命政府。

★近代史上在广州发生的重大事件:

林则徐禁烟(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兴中会成立后筹划广州起义遭失败;广州黄花岗起义;孙中山举起护法运动旗帜;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黄埔军校的创建;两次东征;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张太雷等领导广州起义等。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基地及原因:

(原因:

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产生早,商品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濒临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交通方便,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东南沿海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海外联系较广。

6、环勃海湾经济圈:

(1)概况:

环勃海湾经济圈狭义上指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勃海滨海经济带,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大的范围占据我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2)知识考点:

★历史上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或政权;

★环勃海湾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列举出在这一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

(孔子、李自成、林永升、聂士成、周恩来等)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近代化进程。

列举其在环勃海湾地区建成的海军基地和大机器生产部门。

(建成旅顺、大连、威海卫海军基地;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等)

★列举出近代史上这一地区遭受外国侵略的有关史实: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营口、烟台、天津等通商口岸;两次洗劫北京城;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战役和旅顺大屠杀;《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俄国强租旅顺、大连;英国强租威海卫;日俄战争日本攫取旅顺、大连;美苏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等。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解放这一地区的重大战役: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这一地区的重要举措及成果:

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如沈阳机床厂、汽车制造厂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胜利油田建成投产,实现了原油自给;改革开放时期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京九铁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