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103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题目B.篇首C.入话D.头回

20.《临川四梦》中,取材于唐代传奇《霍小玉传》的一部是()

A.《南柯梦记》B.《邯郸梦记》C.《紫钗记》D.《牡丹亭》

21.清中期宗法宋词的诗歌流派是()

A.神韵说B.肌理说C.格调说D.性灵说

22.代表清词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朱彝尊B.耶律楚材C.纳兰性德D.张惠言

23.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散文被称为()

A.文人之文B.学人之文C.桐城派散文D.阳湖派散文

24.姚鼐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实到实处的散文主张是()

A.“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

B.“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

C.“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

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

D.“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

25.《水浒》续书中,以写“水浒”为名,实写南宋杨幺洞庭起义的是()

A.《水浒后传》B.《后水浒传》C.《结水浒传》D.《续水浒传》

26.《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可概括为()

A.“以八股制艺为一篇之骨”B.“以讽刺幽默为一篇之骨”

C.“以经世致用为一篇之骨”D.“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27.“五四”运动之后崛起的“新红学”的代表人物是()

A.胡适和蔡元培B.胡适和俞平伯C.俞平伯和王梦阮D.王希廉和张新之

28.代表李玉戏剧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A.《一捧雪》B.《永团圆》C.《占花魁》D.《清忠谱》

29.龚自珍在诗中经常使用“箫”与“剑”的意象,下列著名诗句中出自《己亥杂诗》的是

()

A.气寒西北何人剑?

声满东南几处箫?

B.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C.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D.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30.最早写作域外游记的中国人是()

A.郭嵩焘B.黎庶昌C.王韬D.林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欧阳修词的风格包括()

A.清空骚雅B.深婉含蓄C.清新疏隽D.典雅精丽E.绮错婉媚

32.严羽《沧浪诗话》中的重要诗学概念有()

A.妙悟B.活法C.别材D.别趣E.兴趣

33.《聊斋志异》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

A.主情浪漫思潮B.经世致用思潮C.感伤情怀D.人格独立E.主情浪漫思潮与经世致用思潮交融并举

34.《桃花扇》的主要人物有

A.侯方域B.李隆基C.杨玉环D.李香君E.王昭君

35.李渔戏剧理论在剧本构思布局方面的主张是

A.“立主脑”B.“忌填塞”C.“脱窠臼”D.“密针线”E.“减头绪”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江湖诗派

37.才学小说

38.程甲本

39.同光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41.简述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

42.简述《红楼梦》续书及分类。

43.简述曾国藩对桐城派的改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试以《书愤》、《秋兴》、《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等为例,论述陆游律诗和绝句的

艺术特点。

45.论述金圣叹的小说理论及其贡献。

200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5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l.A2.D3.B4.B6.B7.D8.B9.B10.c

11.A12.Dl3.C14.C15.c16.D17.A18.C19.B20.c

21.B22.C23.B27.B28.D29.D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Bc35.A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

(1)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O(1分)

(2)宗尚晚唐体的清巧,属意于苦吟,用白描,以不用事为贵。

(1分)

(3)代表诗人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

(1分)

37.

(1)清代炫耀学问以才学见长的小说。

(2)影响最大的是《镜花缘》。

(3)其他代表作品有《蜡史》、《野吏曝言》、《燕山外史》等。

38.

(1)乾隆五十六年(1791)。

(2)程伟元和高鸦。

(3)对《红楼梦》前八十四进行加工并增补后四十回而首次出版的一百二十四活字本《红楼梦》。

39.(l)同光体是晚清宋诗运动的第三期,指称光绪、宣统至民国后的宋诗派。

(2)同光体诗人多为倾向戊戌维新而后又身经列强辱国、革命兴起、变故相寻的士大夫。

(3)同光体诗人中以陈三立成就最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答:

(1)由盛至衰的人世沧桑的悲剧。

(2分)

(2)将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不同凡响。

(3)融进作者切身体验,表达自己感受。

(l分)

41.答:

(1)封建社会中孝女和节妇的典型。

(3分)

(2)比天骂地,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

(2分)

42.答:

(1)产生于《红楼梦》问世到道光年间。

(2)一类接在一百二十回之后。

(3)二类接在九十七回之后。

(4)打算改变《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5)是封建正统文学对《红楼梦》的反动。

43.答:

(1)在桐城三要素之外,加上"

经济"

一项。

(2)在肯定桐城阴柔惬适之类的同时,更推重阳刚雄奇之美。

(2分)(3)扩大取法对象的范围,骄散兼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答:

(1)七律对仗工稳而自然圆转。

神气完厚,豪荡丰腆。

(4分)

(2)七律中间四句通常是景一联,情一联,景联多有佳句。

(3)七言绝句有远味,有丰神,清淡秀逸,简练自然。

(4)绝句以议论抒情,有散文化特征。

45.答:

(1)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主要集中于对《水浒传》的评点上。

(2)他的小说理论关联于社会政治思想,他常从社会政治问题出发,既敌视梁山起义,视其为"

犯上作乱"

又肯定起义英雄。

(4分)

(3)他的小说理论有时从纯粹的艺术批评角度切人。

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表现在:

一是关于小说中人物性格塑造的理论,既充分注意人物性格的鲜明个性特征,又注意到人物性格的普遍概括性(4分);

二是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论述,他首先视《水浒》为完整的艺术整体,并对小说的创作过程也作了深入的论述(4分)。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

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宋初王禹偁所属的诗派是()

A.“白体”诗派

B.“昆体”诗派

C.“晚唐体”诗派

D.江西诗派

答案:

A

2.杨万里诗歌创作中最为出色的诗体是()

A.乐府

B.古风

C.律诗

D.绝句

D

3.姜夔词以表现文人士大夫意趣为主,他所创立的词派是()

A.大晟词派

B.豪放词派

C.清雅词派

D.婉约词派

C

4.吴文英词的艺术特点是()

A.“清空”、“骚雅”

B.“如七宝楼台”

C.自然飘逸

D.清新明快

B

5.宋代江湖派诗人的创作倾向是()

A.崇尚昆体

B.崇尚白体

C.“资书以为诗”

D.“捐书以为诗”

6.严羽诗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A.“别是一家”说

B.“文道一体”说

C.“活法”说

D.“兴趣”说

7.现存辽诗中,寺公大师的作品《醉义歌》被耶律楚材称为()

A.“长歌”

B.“慢调”

C.“精品”

D.“绝唱”

8.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雨》直接取材于()

A.《长恨歌》

B.《琵琶行》

C.《莺莺传》

D.《李娃传》

9.元代作家尚仲贤的著名杂剧是()

A.《赵氏孤儿》

B.《柳毅传书》

C.《李逵负荆》

D.《秋胡戏妻》

10.关汉卿《窦娥冤》的题材类型属于()

A.历史剧

B.爱情喜剧

C.公案剧

D.神仙道化剧

11.元代诗人范梈写得较好的一些作品是()

A.长篇歌行

B.七言绝句

C.七言律诗

D.五言律诗

12.高启诗歌兼师汉魏以来各家诗人之长,其诗风尤近于()

A.陶渊明

B.李白

C.杜甫

D.苏轼

13.明代公安派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A.性灵说

B.童心说

C.情真说

D.神韵说

14.王磐的散曲《朝天子·

\u21647X喇叭》讽刺的是()

A.封建皇帝

B.朝廷宦官

C.地方官僚

D.社会寄生分子

15.鲁迅对《金瓶梅》的一句评语是()

A.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几乎改观

B.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

C.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

D.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

16.凌濛初的别号是()

A.茂苑野史氏

B.顾曲散人

C.空观主人

D.黑憨子

17.下列剧目属于明中期传奇的是()

A.《香囊记》

B.《浣纱记》

C.《义侠记》

D.《中山狼》

18.在清人宗法唐人的诗路中,开导先路的诗人是()

A.钱谦益

B.吴伟业

C.吴嘉纪

D.屈大均

19.清代重振和延续晚明公安派思想的诗人是()

A.沈德潜

B.翁方纲

C.袁枚

D.厉鹗

20.朱彝尊词的创作追求是()

A.师法姜夔、张炎,醇雅清丽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D.师法苏辛,豪放苍凉

21.清初“学人之文”的基本创作倾向是()

A.注重散文的艺术审美价值

B.注重散文的思想与社会意义

C.注重散文的章法和结构

D.注重散文的节奏和色彩

22.刘大櫆对方苞“义法”古文理论的主要发展是()

A.全面发展,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综合要求

B.偏重“法”,探讨“神气”、“音节”、“字句”三者之间的关系

C.偏重“义”,讨论散文如何贯穿程朱理学问题

D.偏重风格,把文风归纳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

23.被歌德誉为“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于道德”的才子佳人小说是()

A.《玉娇梨》

B.《春柳莺》

C.《雪月梅》

D.《好逑传》

24.在从《金瓶梅》至《红楼梦》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先启后重要作用的作品是()

A.《林兰香》

B.《歧路灯》

C.《醒世姻缘传》

D.《杏花天》

25.戏剧创作中能将诗歌意境运用于戏曲意境中的戏剧家是()

A.李渔

B.蒋士铨

C.唐英

D.杨潮观

26.同光体诗人郑孝胥的诗风被陈衍评为()

A.险奥僻涩

B.聱牙钩棘

C.清苍幽峭

D.精工典丽

27.在散文创作上,曾国藩提倡的是()

A.经世文

B.逻辑文

C.魏晋文

D.桐城文

28.谭嗣同的著名文章《以太说》属于()

A.翻译文字

B.报章文体

C.域外游记

D.科幻小说

29.近代散文作家严复的翻译名著是()

A.《天演论》

B.《警世钟》

C.《原强》

D.《扶桑游记》

3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属于()

A.公案小说

B.历史小说

C.谴责小说

D.政治小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

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

选均无分。

1.黄庭坚的诗论观点主要有()

A.点铁成金

B.夺胎换骨

C.别材别趣

D.别是一家

E.无一字无来处

A^B^E^

2.杨维桢的“铁崖体”诗包括()

A.宫词

B.香艳乐府

C.竹枝词

D.古乐府

E.新乐府

A^C^D^

3.与李玉合作完成戏剧作品《清忠谱》的戏剧家有()

A.叶时章

B.毕巍

C.蒋士铨

D.李渔

E.朱素臣

4.下列文言小说中,属于“聊斋系列”的作品有()

A.《钟情丽集》

B.《谐铎》

C.《萤窗异草》

D.《夜雨秋灯录》

E.《玉堂丛语》

B^C^D^

5.龚自珍诗中出现的意象有()

A.剑

B.箫

C.少年

D.童心

E.落花

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永嘉四灵

(1)南宋后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的字号中均有一“灵”字,故称

永嘉四灵。

(2)“四灵”诗风相近,效法晚唐体,学习贾岛、姚合的苦吟诗风。

(3)多以冲淡平和、轻灵清寒的境界,抒写山人名士的出世情怀。

2.南戏

(1)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后吸收

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

(2)元代南戏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受到北杂剧的影响。

3.《圆圆曲》

(1)吴伟业的代表作。

(2)描写名妓陈圆圆被明末政治漩涡中几个核心人物角逐争夺的经过。

(3)风格幽婉迷离,极富艺术魅力。

4.新文体

(1)梁启超倡导的一种散文体,又称“时务文体”。

(2)文白夹杂,打破各种文体界限,将议论与叙述、抒情相结合。

(3)打破各派文章家法,兼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

1.简述辛弃疾词的语言艺术。

(1)议论纵横,善于使事用典。

(2)以散文句法入词,语言“深雄雅健”。

(3)吸收民间语言,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清新明快。

2.钟嗣成《录鬼簿》中将记载的已死才人分为哪三种?

(1)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

(2)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

(3)已死才人不相知者。

3.简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1)对李杨情缘故事素材加以剪裁和提炼。

(2)结构宏伟严密。

(3)曲词优美抒情。

4.简述清代小说编创方式不断成熟的具体表现。

(1)借鉴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追求清新秀雅的风格。

(2)根据作者的生活体验对史料和旧作加以借鉴和改造。

(3)在体制上进行创造探索。

1.试论苏轼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

(1)“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5分)

(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

(3)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2.论述《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

(1)单一性。

重要形象皆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在形象内部占决定性因素,以支撑

整个形象。

(2)稳定性。

人物主要特征稳定不变,强调的是本质、必然、普遍,缺少发展变化。

(3)和谐性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的穆修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是()

A.先驱者B.响应者

C.过渡者D.集大成者

2.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创作了大量的()

A.小令B.慢词C.豪放词D.雅词

3.王安石以政治改革家的眼光论文,主张为文要()

A.以实用为本B.以教化为本

C.以娱悦为本D.以宣泄为本

4.苏洵散文的一大特点是()

A.追求冲淡平和的中和之美

B.追求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

C.带有战国时代纵横家色彩

D.寄寓作者深沉的黍离之悲

5.杨万里诗活泼生动,风趣诙谐,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诗体,这种诗体被称为()

A.东坡体B.简斋体C.后山体D.诚斋体

6.下列诗句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是()

A.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B.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7.下列词句属于姜夔《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的是()

A.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B.今何许?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D.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8.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是()

A.以用典见长

B.以工丽的白描见长

C.以浅近俚俗的语言见长

D.以近似于意识流的结构方式见长

9.严羽主张学诗当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理想的师法对象是()

A.初唐诗B.盛唐诗C.中唐诗D.晚唐诗

10.辽代女诗人萧观音的诗作《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的特点是()

A.诗风雄健B.诗风婉约

C.诗风典雅D.

诗风清新

11.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时代是()

A.宋代B.辽代C.金代D.元代

12.文学史上所称的“吴蔡体”是指()

A.诗B.词C.曲D.散文

13.尚仲贤《柳毅传书》和李好古《张生煮海》被认为是()

A.爱情剧双璧B.公案剧双璧

C.神话剧双璧D.历史剧双璧

14.元代散曲作家乔吉是()

A.元代散曲清丽派的宗师

B.元代散曲本色派的宗师

C.存世作品最多的元代散曲家

D.元代散曲家中的宦达之士

15.“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的一致追求是()

A.学习汉魏B.

学习盛唐

C.学习汉魏、盛唐D.学习宋诗

16.高启诗歌在艺术上的特点是()

A.兼师汉魏六朝各家B.兼师唐宋以来各家

C.兼师汉魏以来各家D.兼师六朝唐宋各家

17.明初诗坛以刘崧为代表的诗派是()

A.闽中诗派B.吴中诗派

C.江右诗派D.粤中诗派

18.明代前期首先冲破台阁体束缚的文学流派是()

A.竟陵派B.茶陵派C.前七子D.公安派

19.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A.情真说B.童心说C.

2006年10月自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宋初最早提倡儒学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

A.柳开B.王禹偁

C.石介D.范中淹

2.下列词集中,慢词数量超过二分之一的是

A.《珠玉词》B.《小山词》

C.《六一词》D.《乐章集》

3.下列词语中较为准确地描述秦观词风的是

A.清丽雅致B.情致缠绵

C.富艳精工D.缜密典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