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053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docx

郭公庄绿色施工方案要点

郭公庄一期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郭公庄一期公租房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年01月01日

 

郭公庄一期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郭公庄一期公租房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时间:

2014年01月01日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组织管理措施1

3.1绿色施工管理目标1

3.2绿色施工管理体系2

3.3绿色施工管理制度2

4.资源节约措施3

4.1节约土地措施3

4.2节能措施3

4.3节水措施4

4.4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措施5

5.环境保护措施6

5.1防止扬尘污染的控制措施6

5.2防止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7

5.3防止有害气体排放的控制措施7

5.4防止水土污染的控制措施8

5.5防止光污染的控制措施8

5.6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8

6.职业健康与安全9

6.1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9

6.2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9

6.3职业健康10

6.4卫生防疫10

1.编制依据

1.1郭公庄一期公共租赁住房施工图纸。

1.2郭公庄一期公共租赁住房施工组织设计。

1.3《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1.4《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郭公庄一期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六圈南路,地铁9号线和房山线的交汇处。

主要由公租房、配套商业和地下车库组成,地上6-21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58.6m,总建筑面积约为21.2万平方米,涉及20栋住宅楼(含裙房)配套公建及地下车库。

根据总平面图可分为南区和北区,北区地下一、二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局部为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为核5级,核6级,首层局部为配套商业,其他为公租房;南区地下一、二层为超市,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局部为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为核5级,核6级,首层为配套商业,其他为公租房。

住宅结构形式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配套商业和地下车库结构形式采用现浇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独立柱基础加300mm厚防水板。

由于现场南侧上空有110千伏高压线,东西向穿过现场,因拆除时间尚没确定,所以大大增加了本工程的防护工作及施工难度。

3.组织管理措施

3.1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并严格按照原建设部2007年9月10日发布《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8年3月28日联合发布的《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本工程的特点是住宅产业化,工地工厂化,其中涵盖的许多科学理念包括绿色施工等方面,如节能措施、节约材料与资源的利用措施,环保措施等。

3.2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现场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

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体系详见下图。

 

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3.3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1)每周召开一次“绿色施工管理小组”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绿色施工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绿色施工工作。

(2)建立并执行绿色施工工作检查制度,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生产等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绿色施工责任制、绿色施工措施会签制,根据合同内容、施工范围、施工区域等划分绿色施工责任区,从制度上落实绿色施工工作,做到责任落实到各个分包单位、落实到班组、落实到每一个作业人员,保证绿色施工的切实落实。

(4)对进场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有关绿色施工、场纪场规等教育。

(5)严格遵守劳动法,严格执行“工间集中休息制度”,坚持上午、下午作业中间休息15分钟制度,在此期间作业人员集中休息、喝水、上厕所等,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对晚上加班执行加班作业申请制度,合理、科学的安排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6)在生活区,通过出版内部报纸、黑板报、广播、播放教育VCD等多种形式,进行持续的绿色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上述形式,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提高大家的绿色施工意识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整体提升绿色施工水平。

4.资源节约措施

4.1节约土地措施

(1)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

(2)土方开挖工程应根据现场实际水文地质情况,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

4.2节能措施

(1)施工现场应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

(2)在施工现场各项施工活动中,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使用高效节能电动机等。

(3)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本项目由于场地有限,根据历年的天气情况建立了南北向的活动板房供办公、生活实用。

其中办公使用的U型房使办公条件优化到最大。

(4)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

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施工机械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②施工机械应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③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v/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

④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7)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

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窗户。

(8)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照明应使用节能灯。

室内外照明器具采用节能型器具,配置电力功率补偿器以减少耗电量;室外照明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办公室等采用细管荧光灯;生活区采用紧凑型荧光灯,开关选用节能型开关。

工作人员休息或下班后及时关闭照明灯、计算机、空调等用电设备。

(9)施工用电装设电表,施工区与生活区应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账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电率。

(10)塔吊、施工电梯,地泵等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的制度。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11)施工现场应以科学的态度充分利用太阳能。

4.3节水措施

(1)施工区与生活区用水应分别计量,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同时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

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账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如冲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等。

(3)经常对现场所有供水阀门进行检测、维修、更换,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4)废水重复利用,现场清洗车轮、洒水车压尘一律使用沉淀后的中水,节约水资源。

(5)施工现场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体循环,如有条件可以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用。

4.4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措施

(1)脚手架等专项方案应进行会审,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加快周转材料的使用频率,降低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

(2)尽量考虑使用原有硬化路面。

(3)建立材料用量台账,严格实施限额领料,并由项目部集中管理。

(4)每次浇注混凝土应准确报量,不得发生混凝土使用损耗。

混凝土实际使用量不高于图纸预算量。

(5)二次结构、装修使用的水泥、砂、石子、加气块、陶粒等应严格按照计划供给,对于超出定额规定的材料用量,在劳务分包合同中明确损耗量。

(6)外窗框、玻璃、窗框缝隙填充材料、密封材料、五金件等应严格按计划供给,对于超出定额规定的材料用量,在劳务分包合同中明确损耗量。

(7)建立回收小组,建设工程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办公及生活用房、给排水、照明、消防管道及消防设备)应采用可拆卸可循环使用材料,并在相关专项方案中列出回收再利用措施。

现场中心岛部分道路硬化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混凝土盖板,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既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又贯彻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8)本工程住宅的结构形式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形式,采用新型PC技术,采用先加工后拼装的模式,大大减少了以往老模式工程的钢筋、模板、混凝土的运输和周转浪费。

(9)加强后期装修使用材料数量的控制,做到现场材料“长料不短用,能用短料不用长料”的原则,合理用料。

(10)总包项目部与劳务分包队签订材料使用协议,制定材料耗用承包和节超奖罚标准。

对损耗超出部分或没有超过损耗率的部分,按照有关奖罚标准对劳务分包队进行经济处罚或奖励。

5.环境保护措施

5.1防止扬尘污染的控制措施

1、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2、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3、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4、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5、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6)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场地铺设混凝土方砖或用碎石铺设,做到黄土不露天。

(7)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场区内其他道路,大部分采用混凝土硬化,局部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块铺设,建立洒水清扫制度,每天设专人用洒水车随时对道路、物料堆放场地进行清扫,洒水降尘,保护周边空气清洁。

(8)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应进行绿化、美化。

(9)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10)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应集中装袋。

垃圾装车运出时,采用封闭式运输车。

(1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轮机。

混凝土输送泵、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各种不洁车辆开离现场之前,须对车身进行清洗,污水经两级沉淀过滤后再沿明沟排出,明沟上加盖板。

(12)禁止在施工区内焚烧建筑垃圾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13)四级以上的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14)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遮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15)装饰装修材料应选择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的材料,并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查。

(16)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5.2防止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2)根据环保噪声标准(DB)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工序和作业时间,将门窗拆除、安装施工等噪声较大的工序放在白天进行,夜间避免进行噪声较大的工作。

本工程不进行业间施工。

(3)施工现场的电锯、电刨、搅拌机、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棚,并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以减少噪声污染。

(4)在强噪声施工期间应关闭室内门和窗,减少噪声传播。

(5)门窗框材、玻璃等材料进出场,组织好人员,应针对材质采取措施,轻拿轻放。

作业时,人为活动的噪声要控制到最低点。

(6)手持电动工具或切割器具应尽量在封闭的区域内使用。

(7)所有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夜间装卸材料应轻拿轻放,以减少噪声。

(8)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9)高考和中考期间,应严格遵守地方政府部门有关规定。

5.3防止有害气体排放的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2)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

(3)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对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4)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5)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5.4防止水土污染的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

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可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2)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3)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4)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5)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5.5防止光污染的控制措施

(1)由于本工程周边均为施工区,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必要时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2)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5.6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2)废弃物运输应确保不遗撒、不混放,送往有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

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应再回收利用。

(3)施工中应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

(4)施工现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站,废料应及时分拣和清运回收。

(5)办公区、生活区设置专门的生活垃圾回收站,每日有专人清理,临时宿所要专人每日清扫。

6.职业健康与安全

6.1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

(1)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主要设置在现场的东侧,与施工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符合安全要求,由于现场场地有限,生活区在塔吊的旋转半径之内,所以在塔吊旋转半径之内活动板房全部搭设双层防砸防护。

(2)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农民工夜校培训室、吸烟室、密闭式垃圾站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

(3)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具有产品合格证书。

建设工程竣工一个月内,临建设施应全部拆除。

(4)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6.2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

(1)施工现场沿建筑红线砌筑一圈封闭式围墙,高度不得低于2.5m。

(2)施工现场应设置标志牌和企业标识,按规定应有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公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3)施工单位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与建设工程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安全和地下管线安全。

(4)施工现场高大脚手架、塔式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应与架空输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高压线路应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安全防护。

(5)施工期间应对建设工程周边临街人行道路、车辆出入口采取硬质安全防护措施,夜间应设置照明指示装置。

(6)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7)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施工季节、气候和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施工现场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6.3职业健康

(1)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2)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4)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

(5)管道施工、地下室防腐、防水作业等不能保证良好自然通风的作业区,应配备强制通风设施。

操作人员在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场所应戴防毒面具或防护口罩。

(6)在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喷淋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7)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6.4卫生防疫

(1)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

(2)宿舍、食堂、厕所应有通风和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负责。

(3)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

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

(4)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5)生活区应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蝇,及时清运。

(6)施工现场应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7)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