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122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三)生物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涡虫

B.血吸虫

C.蛔虫

D.绦虫

2.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的是()

A.身高突增

B.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C.脑部发育速度最快

D.性器官发育迅速,出现第二性征

3.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大肠杆菌

B.噬菌体

C.衣藻

D.草履虫

4.外界光线要到达视网膜,可以不经过的结构是

A.角膜

B.脉络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5.下列各项与制酸奶无关的是

A.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

B.发酵的适宜温度是20~30℃

C.发酵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D.发酵后的产物是乳酸

6.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富,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B.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

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则会患呆小症

7.关于“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有利于暂时贮藏食物

B.牙齿是身体中最坚硬的部分,有利于对食物进行物理消化

C.肾小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其对物质的重吸收

D.毛细血管管壁极薄,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8.下列对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外有外骨路,可防止水分散失

B.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使运动更加灵活

C.“蝉蜕”就是蝉的幼虫的外骨骼,可入药

D.身体分节,由相似的体节组成

9.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视觉的形成:

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B.尿液形成的过程:

血液→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尿液

C.青蛙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家蚕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10.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我们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点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有口无肛门

C.背腹扁平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11.科学家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表明,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

由此可以推断()

A.鸟类和爬行类是由郑氏始孔子鸟进化而来的

B.鸟类可能由爬行类进化而来

C.鸟类和爬行类进化为郑氏始孔子鸟

D.爬行类是由鸟类进化而来的

12.能够当做监测空气(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4.下列描述的特征哪些是细菌的特征()

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用孢子繁殖

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⑤没有叶绿体

⑥有杆形、球形、螺旋形等不同形态

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

15.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A鼠妇数量

B光照

C温度

D湿度

50只

阴暗

30℃

适宜

50只

阴暗

30℃

适宜

A.A

B.B

C.C

D.D

16.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脏

D.肾小囊

17.桃肉、西瓜子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A.子房、胚珠

B.子房壁、胚珠

C.胚珠、受精卵

D.子房、子房壁

18.有关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

C.吸毒严重损害人体身心健康

D.吸烟产生的烟雾不会污染环境

19.枯叶蝶栖息在树枝上像枯叶,不易被敌害发现,这体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20.将月季的一段枝条插入土壤中,不久便长成一个新的植株,这种营养生殖的方式叫做()

A.嫁接

B.压条

C.出芽

D.扦插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A.森林覆盖率少

B.外来物种引入

C.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土地沙漠化

2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壁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C.液泡中含有营养物质

D.线粒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

23.下列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B.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广种粮食

C.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4.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酿酒时要常开盖,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对患者大量使用

D.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冷藏保鲜,可以减缓微生物繁殖速度

25.下列各组动物中,均用肺呼吸的是()

A.家兔、蛇

B.缢蛏、鯽鱼

C.蚯蚓、青蛙

D.蜜蜂、带鱼

二、综合题

26.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公共自行车已遍布临沂市各县区,“小绿”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在骑自行车时需要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骑车时,你需“眼观六路”。

物像会落在眼球的[   ]_____上,最后在[   ]_________形成清晰的视觉。

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你应该做到___________ 。

(2)当你行至路口时,发现红灯则应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反射。

(3)骑车时,一不明物体突然从眼前飞过,你会不由自主地迅速眨眼。

完成此眨眼反射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4)由上述感受可知,通过________的调节作用,及各器官、各系统的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7.下图是几种有性生殖动物的生长发育相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家蚕的发育过程,它的发育要经过______四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

(2)在图乙所示结构中,鸡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_____]_____;在图丙的结构中,胎儿发育的场所是______。

(3)丙图不同于甲、乙两种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28.每年的早春,桃花山公园里总是游人如织,人们来到桃花山欣赏那漫山遍野的桃花,享受那芬芳扑鼻的花香。

关于桃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呢?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桃花,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可判断桃花属于______。

(2)一朵桃花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__与[____]____组成[3]____,和____(填序号)组成的雌蕊。

因为它们与图乙的形成有关。

(3)图乙的形成还必须经过____和____两个过程。

(4)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A]是____由发育来的,结构[B]____是育来的。

三、资料分析题

29.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桑蚕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

背景资料:

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樟树等非桑树的叶,这是由于桑叶中有家蚕喜欢的某种物质。

提出问题:

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这一表现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1)实验用的家蚕应该选择(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长大的家蚕  B、家蚕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家蚕    C、蚕蛾

(2)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

你会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对照实验呢?

a:

__________ 的叶片b:

________ 的叶片.

(3)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_____) A、1只  B、10只

(4)得出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蛹期家蚕“作茧自缚”,家蚕的这种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 行为,由体内___________ 决定的。

四、实验探究题

30.以下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请根据以下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材料

水温

恒温时间

加碘液后的现象

1

馒头碎屑+唾液2mL

20℃

10分钟

A

2

馒头碎屑+唾液2mL

37℃

10分钟

B

3

馒头碎屑+清水2mL

37℃

10分钟

C

(1)实验结果:

_____号试管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其原因是_____。

(2)1号和2号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3号和2号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

(3)将2、3号试管放入37℃温水中目的是_____。

31.为了检测空气中细菌的分布情况,小明作如下探究:

步骤一:

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1号、2号,并进行高温消毒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

步骤二:

将1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步骤三:

将1号、2号培养皿放在一个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分析: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本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号培养皿。

(2)步骤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______。

(3)实验结果:

可观察到1号培养皿有细菌生长。

说明空气中广泛分布着细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

1、

2、

3、

三、资料分析题

1、

四、实验探究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