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1422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亡人逸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看时间,可以让学生讨论)

作者的亡妻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不是大家闺秀,不是巾帼英雄。

这样平凡的生活才是属于她的生活。

我们谁也不能否认平凡的生活中就没有美。

事实恰恰相反,真正的美不是表面上光彩照人,而是要用生活去考量的,只有在平凡中迸发出的美,才是脱去浮华外衣的真正的最高层次的美,是一种至美。

对于亡妻而言,平凡的生活才是她最典型的生活,也只有这样的平凡生活中的典型细节

才能表现她至美的形象。

对于亡妻美的表达,作者不仅将她留存在了心里,而且还将这些至美的形象,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中去。

作者在第四部分第二节中些到:

(引书中有关内容)

孙犁的女儿就曾这要写道:

在父亲的《荷花淀》、《嘱咐》、《丈夫》中,我都看到了极其熟悉的举止身影。

其中有些对话,仿佛原封不动就是母亲讲的。

我甚至这样想:

如果没有我母亲这么善良质朴、柔婉多情和心灵美的妻子,也许就不会有《荷花淀》;

如果没有我母亲对父亲无私的爱和倾力支持,父亲就不可能在延安的土窑洞里,使着劣质的笔,蘸着自制的墨水,在粗糙的草纸上,饱含激情、行云流水般地写出那些优美文字,就不可能连草稿也不打,自然而然就那么写出来的诗样文章。

(幻灯)

如果这不是一篇《亡人逸事》而是一篇《夫人逸事》该多好啊。

这样我们就能将所有的祝福都融进“白头偕老”这四个字写在“天作之合”的后面,给这份田园牧歌式的相濡以沫划上一长串令人羡慕的省略号。

但是事与愿违,亡妻的生命就在苦难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戛然而止了。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终于将所有的悲情都倾泻出来了。

请同学们一起将第四部分读一遍。

在阅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对自己的亡妻怀有怎样的悲情?

愧疚

既然作者讲的是我对妻子的愧疚之情,为什么文章的最后一个片断讲的却是妻子幸福地离去?

妻子含笑离开人世难到不应该是丈夫最大的欣慰吗?

(讨论)

这种幸福是对于亡妻而言地,她知道这块花布的背后藏着丈夫对她的理解和爱,纵然一生含辛茹苦也可以幸福地含笑九泉了。

但是对于作者而言,亡妻的幸福感却更增加了他心中的愧疚,亡妻对于婚姻幸福的要求很低,只是一块花布就让她感到了幸福,可就是这样最低程度的回报,作者做得也很少。

面对妻子最后的一笑,作者心中涌起的是再也无法补偿的愧疚。

我想人生最大的悲伤也莫过于此,这是一种至悲。

至悲)

我们甚至可以讲亡妻的每一分美,都在增加作者心中的悲,作者心中的至

悲来源于亡妻的至美。

请同学将最后的片断再读一下,体会一下这至美至悲的情感。

我想此时同学们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苏轼在悼念亡妻时,夜来幽梦忽还乡时,梦到的是妻子“小轩窗,正梳妆”的美貌;

为什么巴金在文中反复地写妻子萧珊,在自己遭受身体和精神的摧残时,反倒想的是对我的安慰。

作者选取的细节都是亡妻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细节,正是这些细节将亡人之美表现出来的同时,也成为作者悲伤情感地激发点。

(请同学们将文章自己读一遍体会一下,这承载于平凡生活细节中的美和悲。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孙犁的这首《悼内子》“一落黄泉两渺茫,魂魄当念旧家乡。

三沽烟水笼残梦,廿年嚣尘压素妆。

秀质曾同兰菊茂,慧心常映星月光。

老屋榆柳今尚在,摇曳秋风遗念长。

是的,老屋榆柳今尚在,只是斯人已去,物是人非,留下来的只有亡妻的笑貌和绵绵如秋风的思念。

总结:

席慕容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这是每个女子在丈夫面前最美的企盼。

这最美的一刻在孙犁脑海中是那娇羞的一盯,是那质朴的一声“天作之和”,是那任劳任怨的伟大的妻子和母亲,是那最后幸福的闭眼一笑。

这些平凡生活中的典型的细节勾画出了妻子在孙犁心中的至美。

是正是这从平凡生活中萃取出来的至美,绵延出作者心中无尽的至悲。

【篇二:

《亡人逸事》教案4】

《亡人逸事》教案4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品味语言,感悟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并学会借鉴运用.

2.品味并理解作品朴实语言中所流露的真情.

教学难点:

1.在写作中学会借鉴运用细节描写.

2.理解作者对亡妻的愧疚自责与思念凄恻之情,收获感动.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九七零年四月十五日这一天,对于孙犁来说,是彻痛彻悲,永志难忘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他的妻子因严重的糖尿病,引起心脏疾病永远的离开了他。

四十多年的恩爱夫妻,一朝竟成永世之别,这让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每当静下来时,如烟的往事,就像过电影似的,就像一记记有形的鞭子似的,在他眼前晃动着,在他的心上抽打着。

但是,他,作为一个作家,在妻子故去五年后才用零星的文字记录着自己点滴的回忆,又过了七年才写下悼亡文字,那就是亡人逸事,为什么?

明确:

不堪回首

第四部分相关内容.

二.研读课文

(1)作者说:

自己只是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记述的.请问:

这些断片在文中具体指哪些事情?

(借此来展现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的)(快速阅读全文,思考概括)

概括前三部分的内容,整体感知她的形象

(2)作者记述的这些断片,其中哪一个最能扣动你的心弦?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3)从大家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她是怎样一个伟大的女性,不管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妻子她都是成功的.可能有同学至此还在疑惑,作者对他妻子如何?

可提示:

(上文有一个让她很感动的事情),为何把那两丈花布,直接寄到她娘家?

其间教师通过幻灯片补充相关资料.如文革期间的共患难及作者写下的点滴的怀念文字.

(4)但就是这样,作者在字里行间还透露着令一种强烈的情感?

愧疚,自责,

引导:

第四部分第4小节.第3小节.

更突显出妻子的伟大。

(5)他们无一不触动我们的心灵,扣动我们的心弦.为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震撼力(令人潸然的回甘余韵的情致)呢?

张显魅力的法宝就是细节.

(5)什么叫细节?

细节用于刻画人物,或点化肖像,或描写动作,或烘托心理,运用得当,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

正如金圣叹说过:

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

(6)从你读过的作品中举一个令你至今难忘的细节描写,当然,也可以是你自己的写作中动人的细节描写.

教师可提示例举:

像山那样思考中狼一家在一起嬉戏的场景以及被猎杀后临死时那的眼神.

我与地坛中,母亲为了找我时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那缓缓离去的背影,那茫然又急迫的步履.

三.小结

斯人已逝,当作者带着一种愧疚与不安来怀念逝者的时候,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许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有的可能只是真,美二字,以一份真心地写的真景象,同时以美的文笔写的美的情思.

而翻开尘封的历史,不独孙犁如此情真,曾经高歌过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澎湃激昂的苏轼,也抒写过对亡妻的追忆.

四,补充苏轼江城子

五.全文小结

郁达夫所言: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是作品真实的一种体现.回顾刚刚读过的这两篇文章,这里是细节真实起来的其实是一种情,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才具有了令人感动的特质.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

七.作业

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写一个人

《亡人逸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深的悼念之情;

2、鉴赏刻画生活细节的方法,并能迁移训练。

二、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学生读)

孙犁,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看似平淡,却显出清新和诗情画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文艺界将受他影响的作家群称为“白洋淀”派。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荷花淀》、《芦花荡》、《采蒲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优秀长篇小说《风云初记》,诗集《白洋淀之曲》。

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小说、散文集。

2、课文梳理

(1)我们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接触的是它的标题。

本文标题中“逸事”为何意?

明确:

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既然有此意,也就是说本文择取得便是生活中的小事,下面请同学根据行文的先后顺序,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作者所写的“逸事”。

明确:

第一节缘定

第二节初识

第三节持家

第四节临别

(2)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节,大家体味一下文中饱含的感情:

学生读课文——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对于婚姻而言,在遵循“父母之命、媒妁shuo之言”的封建社会,“天作之合”不过是一种谎言,而作者却深深记着他们结合的来历、洞房喜联的横批,以及亡妻的戏谑之语,由此可见他们的结合是幸福的、宽慰的。

——怀念之情跃然纸上

学生自主讨论其它三节,明确答案

第二节:

在作者记忆深处,最难忘记得是对妻子的初次印象和不肯随意回家的生活细节,时隔多年,印象仍然如此之深,可见对亡妻的深情。

第三节:

生动写出了妻子结婚后所受的苦,从一个娇惯的女儿变成一位吃苦耐劳的妻子和母亲,而我常年不在家,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她一人的身上,但“对我从没叫过苦”;

尤其是对孩子说的话“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

母亲把你们养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足见评价之高。

——感激和思念之情

第四节:

自己的回忆,特别是一句“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直接表达了对亡妻的感情;

妻子临终前仍不忘记若干年前,丈夫在北平作小职员时,寄至家里的两丈花布,丈夫作了这么一点小事足叫她铭记一生,对于一位为家庭牺牲所有的妻子,让丈夫怎能不永远歉疚、感激和怀念呢?

——感激、歉疚和怀念

(4)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

本文选取了不同角度的众多材料,但文章行文却散而不乱,那么本文在选材布局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①选材看似散乱,但感情却贯穿始终,展现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②从回忆的角度,组接了生活中不同阶段的四个片断,但它不是简单的罗列,这种行文结构叫“蒙太奇剪辑组合法”。

3、手法鉴赏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散文,既然有人物形象,自然少不了描写手法,下面让我们鉴赏一下文中的描写片断,分析一下在人物的性格的塑造方面有何妙处?

(1)学生读第三节

(2)提问: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细节、场面等

(3)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三个描写(投影展示):

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

动作细节描写任劳任怨

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外貌细节描写吃苦耐劳

3、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

动作细节描写疼爱孩子、吃苦耐劳

(4)方法点拨

上面是我们通过课文分析不难发现,虽然作者选取的生活片断非常细小,然而他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却非常鲜明,这便是细节描写的传神作用,下面我们一起看到投影: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写人、叙事、绘景、记言的最小组成单位,它与重大场面描写相对。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有肖像细节,行动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场面和景物细节等。

细节须真实、典型、新颖,其作用有:

1、“以小见大”

即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

2、“生动传神”

搜求一般人不注意处,把它写出来,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

(5)学生自主讨论第二、四节中的细节描写,然后随意发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得一还两、薄施厚报”,妻子操劳一生,而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丈夫为家庭做了这么一件小事却让他铭记一生,并现出了笑容,足见其善良、朴实;

更见我的歉疚和感激。

一件婚前丈夫把布寄到她娘家的小事,她不但记了一辈子,并且临终还令亡妻“久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幸福的笑容”让人看到了辛劳一生、温柔善良、极易满足却又坚强的中国妇女形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构思以及选取生活细节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用到自己的写作和鉴赏中。

三、迁移训练

以“父母亲”为对象,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断,要求使用细节描写

【篇三:

《亡人逸事》教案-语文备课大师首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学前导引】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成就最高,那么这部小说的过人之处究竟在哪里?

我们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来以一斑而窥全豹,看作者通过《林黛玉进贾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展示了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学习目标】

1.熟悉写作背景,了解前五回主要内容,扫清阅读障碍,提高学生预习、自学能力。

2.体会文言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能从欣赏人物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3.从分析环境描写、欣赏人物形象等入手,提高鉴赏古典小说的能力。

4.学习作者运用外貌、语言、行动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一)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官职。

曾祖母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

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

曹寅还奉命经常以密折向康熙报告当地政治情况和大官僚的动态。

因此,在康熙王朝,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曹寅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自己又能写诗、填词、谱曲。

曹雪芹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这种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

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

曹雪芹的父亲曹颙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曹雪芹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饫甘肥”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顾。

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不满和批判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从该书的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流行于世,后来终于迷失,造成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到了18世纪末,高颚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二)《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3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

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1回是开篇。

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

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才,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

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这仙草遂脱去草木之态,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正因为有这段前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

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哭声”相照应。

第2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3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4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5回是全书的总纲。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命运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二、识记积累

1.字音识记

2.辨析字形(括号内为错误写法)

衔玉而诞(涎)

杜撰(馔)孽根祸胎(蘖)姣花照水(娇)嫡亲(镝)惫懒(备)轩峻壮丽(俊)彩袖辉煌(璜)

潦倒(僚)面如敷粉(肤)

沾惹(粘)忖度(存)膏粱(缟)眉尖若蹙(簇)雕梁画栋(粱)行为偏僻(辟)

3.重点词语解释

小厮:

未成年的男仆人。

厮,古代剥削阶级对服役的人的蔑称。

厮认:

互相认识,厮:

互相。

纳罕:

感到奇怪。

敛声屏气:

恭敬严肃的不敢说话,屏住呼吸。

茗碗:

茶碗。

茗:

泛指各种茶。

憨顽:

天真顽皮。

憨:

朴实天真。

懵懂:

糊涂,不明事理。

草莽:

指野草杂草。

“腹内原来草莽”,是指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潦倒:

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纨袴:

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为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粱:

指富贵子弟。

劳什子:

北方方言,即东西。

4.古今词义变化

三、课文剖析

(一)结构: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1节)开端:

林黛玉来到荣国府,这部分着重写外部环境。

第二部分:

(2~14)发展:

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众多的人物。

第三部分:

(15~16)结尾:

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结构特点:

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作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应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家环境的线索,作者所写之物繁多,但层次清晰,主次分明。

(二)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典型环境贾府,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的。

1.宏伟的外观

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林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它“大”:

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

门是三间兽头大门;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写着五个大字。

几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富丽,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2.讲究的布局

贾府建筑的布局十分讲究,比如贾母所住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呈现出豪门贵族气派。

就是贾赫的住处,虽不似贾母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作映衬。

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等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3.华贵的陈设

对贾府华贵陈设的描写,主要以“荣禧堂”为重点:

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

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

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金蜼彝、楠木交椅以及镶着錾银字迹的乌木对联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

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

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觚、茗碗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吃穿用度,的确“与别家不同”。

课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1.课文中对贾府的环境都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眼睛而描绘的。

黛玉虽然对贾府的情况有些耳闻,但并未亲见。

所以在描写中带有黛玉初次观察的惊奇。

恰当的描写角度,更突出了贾府与众不同的特点。

2.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宁、荣二府都是奉皇帝之命敕造;

荣禧堂的匾额又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

来往的宾客也都是豪门贵族。

(三)人物性格形象赏析

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林黛玉

(1)心理描写

林黛玉因为母亲(贾敏)去世以后,在家“上无亲母教下无姐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执意下,才去投奔外婆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过去在家就“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吃穿用度,不同凡响。

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体现了她细心敏感,聪明灵秀。

(2)行动描写

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