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156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院感试题Word下载.docx

3.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5.洗手能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部分暂居菌。

6.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称卫生手消毒。

7.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8.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9.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中防止血液、体液飞溅时,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10.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铺大无菌单(巾);

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11.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首选锁骨下部位,尽量避免选择颈静脉和股静脉部位。

12.启用后作为溶媒的无菌药液的有效期为24小时。

13.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启用后可连续使用24小时,抽出的药液为2小时。

14.病室的空气消毒处理时,如果有人在的情况下不能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15.医院高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后,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16.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应超过_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_48小时。

17.需要高于标准防护来阻断其传播途径的隔离措施包括:

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

18.灭菌指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19.医院使用的消毒药械主要包括消毒剂和消毒器械两大类。

20.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21.建议HbsAg(-)的员工接种乙肝疫苗,接种5年后若HbsAg(-),建议重新接种。

22.医用口罩使用时间应不超过4小时,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使用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

2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4.全院临床医护技人员每年院感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

三、判断题

1.内源性医院感染可呈散发,也可呈暴发形式。

(×

2.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

4.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

5.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

6.发生于术后30天以内的手术切口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7.已明确为病毒感染者,可同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性感染。

8.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9.指导、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等制度是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

(√)

10.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这是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之一。

11.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

12.住院患者在皮肤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到细菌,即可诊断为医院感染。

13.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中,要求呼吸机螺纹管集水杯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逆流入患者气道。

14.洗手与卫生手消毒都能减少手部皮肤暂居菌。

15.即使手部有肉眼可见污染,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也能代替洗手。

16.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

17.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18.外科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低于肘部。

19.接触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代替洗手。

20.取用无菌包之前应该洗手。

(√)

21.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22.医务人员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应穿防护服。

23.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脱手套必须进行卫生手消毒。

2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每周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以减少插管天数。

25.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中,要求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6.呼吸机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逆流入患者气道。

27.中心静脉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8.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端口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24小时内更换。

29.经常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可能延长留置导尿管时间。

30.清洗不彻底,微生物菌体表面形成生物膜,而影响消毒因子的穿透,造成灭菌失败。

31.过期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经重新灭菌后可以使用。

(×

32.临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

(√ )

33.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可以取出重新分类。

34.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应置于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

(√)

35.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36.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37.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38.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

39.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防护镜。

40.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至暂存地点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41.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4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

43.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44.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45.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46.脂肪液化属于手术切口感染。

47.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产生的所有垃圾都要按医疗垃圾对待。

48.清洁-污染手术:

是指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的手术,例如消化道手术。

49.标准预防是对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病人采取的一系列基本预防措施。

50.MRSA是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四、单选题

1.医院感染不包括?

(D)

 

A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D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住院期间发病的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多少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B)

A2例B3例C4例D5例

3.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A) 

 

A暂居菌 

B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C)

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菌素C洗手D隔离传染病人

5.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A≤10cfu/cm2 

≤5cfu/cm2 

C≤15cfu/cm2 

 

D≤8cfu/cm2

6.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B)

B≤5cfu/cm2 

C≤15cfu/cm2 

D≤8cfu/cm2 

7.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D)

A口罩、帽子 

B口罩、帽子、手套

C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8.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A)

A1米以内 

B1.2米以内C1.5米以内D2米以内

9.含氯消毒剂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多长时间监测有效浓度(B)

A每周 

B每天 

C每8小时 

D每4小时 

10.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处理方法正确的是以下哪项?

A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B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即可排入地表水体。

C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D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11.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谁?

(B)

A法定代理人 

B法定代表人

C分管废物处理的主要负责人 

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12.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应符合哪项规定?

(C)

A《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B《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C《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D《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3.《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几类?

A3类 

B4类 

C5类 

D6类

14.病人使用过的吸氧面罩属于哪种医疗废物?

(A)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15.下列物品中不属于医疗废物是哪种?

(B)

A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 

B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

C过期消毒剂 

D病理标本

16.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

A长期卧床 

B留置导尿管 

C膀胱冲洗 

D膀胱内注射 

17.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C)

A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B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 

D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18.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D)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19.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

A青霉素 

B头孢拉啶 

C头孢哌酮 

D万古霉素

20.治疗产ESBLs菌感染首选( 

)。

A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B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D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霉素类

21.下列属于高度危险物品的是(C)

A呼吸机管道B听诊器、血压计C关节镜、腹腔镜D一次性吸氧管

2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不正确的是(B)

A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B脱去手套后如果未被污染物污染不必洗手;

C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立即洗手后消毒;

D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带一次性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E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2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24.医疗废物在暂存处贮存在时间不得超过(D)

A10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72小时

25.以下哪种病原体感染不是临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E)

A金黄色葡萄球菌B白色念珠菌

C支原体D铜绿假单胞菌E流感病毒

26.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B)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尽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D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

27.使用后的未被血液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去除针头)属于:

A不属于医疗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感染性废物。

28.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废弃的放射性废物应怎样处理(B)

A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B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C按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置

29.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胸穿、腰穿操作时应戴(C)

A清洁手套B乳胶手套C无菌手套。

30.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穿(A)

A隔离衣B防护服C清洁的衣服

31.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应穿(B)

32.根据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将抗菌药物分为几类进行分级管理?

A三类B四类C五类

33.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几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3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

A10月5日B10月10日C10月15日D10月25日

35.对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A30%B40%C50%D75%

36.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C)

A标准预防+空气传播B标准预防+飞沫传播

C标准预防+接触传播D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37.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物耐药:

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B万古霉素C利福平D氯霉素

38.如果血培养标本不能及时运送,应暂存于何种环境?

A4℃B-18℃C室温

39.治疗车上的物品应排放有序,上、下层分区为(B)

A污染区、清洁区B清洁区、污染区

C无菌区、污染区D污染区、无菌区

40.实现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A改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行为。

B提供安全注射装置和容器。

C损伤性废物管理。

D以上都对

41.对于发热病人不应该:

(A)

A立即应用抗菌药物B寻找发热原因

C进行相应病原检查D查清病原后再应用抗菌药物

42.手术预防用药的最佳时机是(C)

A术后30分钟B术前4小时C术前30分钟

43.一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准是(C)

A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B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细菌培养阴性

C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2次细菌培养阴性D以上都不对

44.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的隔离标志分别为(C)

A粉色、黄色、蓝色B粉色、蓝色、黄色

C黄色、粉色、蓝色D蓝色、粉色、黄色

45.以下哪种空气消毒方法可以在有人的房间内使用?

A臭氧B紫外线灯C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D化学喷雾

46.灭菌包和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使用时做法错误的是:

A检查灭菌包包装是否完好、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包装有无漏气

B潮湿或有水渍视为污染;

不慎掉落地上或误放不洁处可以立即使用

C检查灭菌日期和有效期,在有效期内使用

D灭菌包应检查包外包内指示卡是否灭菌合格,可疑或不合格不可使用

4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与控制措施不正确的是:

A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B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医务人员为病人吸痰前后应做手卫生

C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每天更换

D每天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48.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措施错误的是:

A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B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

C集尿袋每天更换

D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出导尿管

49.医院内肺炎(HAP)预防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A存在HAP高危因素患者,用0.2%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2-6小时1次。

B如无禁忌症,应将床头抬高30°

C鼓励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引流。

D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来预防。

50.关于标准预防的意义错误的是:

A对医务人员和病人均有保护作用B能防止血液传播性疾病传播

C不能防止非血液传播性疾病传播

D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隔离预防措施

五、多选题

1.医院感染包括以下哪些?

(ABE)

A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前已开始入院后仍存在的感染

D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住院期间发病的感染

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2.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DE)

A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B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的内镜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D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E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3.手卫生包括(ABC)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消毒剂泡手E手消毒剂使用

4.手消毒指征 

(ABCE)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接触消毒物品后

E无菌操作前 

5.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ACD)

A先洗手,后消毒。

B刷手后戴无菌手套

C为不同患者进行手术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D手套破损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6.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BCE)

A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7.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

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E戴手套前不用洗手

8.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

(ABDE)

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