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161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docx

下学期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

初三历史期中必背考点清单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新时代的曙光•

1•二月革命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过程: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影响: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苏维埃)。

2.十月革命

时间:

1917年11月过程:

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指挥部在斯莫尔尼宫,目标攻占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

苏维埃政府措施:

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二、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战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目的:

为恢复国民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

内容: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或特点)。

影响: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2.1922年成立苏联,全称是: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初由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列宁的贡献:

①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实施新经济政策;③成立苏联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领导人:

斯大林措施:

A工业上:

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1937年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作用:

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

B农业上:

实行了农业集体化。

模式形成: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形成基础:

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模式特点: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模式评价:

积极:

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消极:

也具有严重弊端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等

第二单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第3课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的“新秩序”

1.巴黎和会

背景:

一战后,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

人物:

由英、法、美三国操纵(三巨头: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J

讨论问题:

处置德国,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等问题作出规定。

内容:

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对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规定。

其内容中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对中国影响: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历史影响:

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其他:

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总部在日内瓦,美国没有参加,国联被英、法控制。

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2.华盛顿会议

目的:

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的矛盾,特别是美日尖锐

吋间:

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由美、日、英三国操纵)

内容: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对中国影响: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战后的世界格局:

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战后统治世界的新秩序一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评价“体系”:

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持了短暂的稳定。

但它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的基础上,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孑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中国外交失败的启示:

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基础,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一、“繁荣”及其崩溃

1•经济大危机

背景:

1924-1929年由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时间范围:

1929——1933年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爆发地点:

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二、罗斯福新政

时间:

1933年人物:

美国总统罗斯福

措施:

罗斯福新政

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消除经济危机。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实质: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措施:

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积极作用:

①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消极作用:

罗斯福新政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而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经济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罗新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启示:

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为了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壮大,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影响: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法西斯暴行:

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推行种族主义,迫害犹太人等二、意大利、口本法西斯的暴行

1、1922年意大利最先建立法西斯专改。

2、日本通过1936年2月的“二二六兵变”建立了军部法西斯专政。

影响: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一-法西斯势力狛獗。

※德意Fl法西斯统治的共同点:

对内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外疯狂扩军备战,实行侵略扩张。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慕尼黑会议

背景:

德国吞并奥地利,侵略野心膨胀,矛头指向捷克斯洛

参与国:

1938年9月,徳、意、英、•法在徳国的慕尼黑召内容:

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为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含义(或实质):

英法等西方大国虽对法西斯侵略不满,但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对法西斯侵略不加严厉制裁,而是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

会议的影响: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影响:

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口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反法西斯力量,最终导致二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二战开始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也最先尝到了苦果,1940年四五月徳军进攻英法,法国战败投降,英国首相丘吉尔带领英国人•民坚决抵抗。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