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护教案0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17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0 大小:14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护教案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0页
基护教案0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0页
亲,该文档总共2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护教案09.docx

《基护教案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护教案09.docx(2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护教案09.docx

基护教案09

教案首页

本次课标题: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体温)

学时

2

授课班级

 

上课

时间

周   月   日第    节

上课

地点

 

周   月   日第    节

 

 

   周   月   日第    节

 

 

周   月   日第    节

 

1.能够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不同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并对异常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能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

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具有按照护理程序为不同患者正确测量体温的能力;

2.具有对体温异常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的能力;

3.具有健康教育的能力;

4.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1.掌握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不规则热的概念;2.熟悉测量体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掌握发热各阶段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4.掌握发热及体温过低患者的护理要点。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1:

认识体温计

任务2:

三种体温(口温、腋温、肛温)的测量方法

任务3:

检视体温计和判断测量结果

任务4:

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

任务5:

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

案例1:

大叶性肺炎老年患者

案例2:

早产儿

案例3:

腋窝狐臭根治术患者

案例4:

脑出血发热患者

案例5:

幼儿测量体温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

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为不同的病人测量体温

难点:

高热和体温不升患者的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1.教材《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

2.测量3种体温用物

3.课程网站教学资源:

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课后记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体温)

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课程教学总计(时间:

90分钟)

【步骤一】导入(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授:

生命体征评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2.展示案例一,提出本次训练任务,对任务进行分析

案例一:

李某,男,67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发热3天来医院就诊,患者来到候诊室后,告诉护士:

他感觉头痛、发热、口干、皮肤潮红且灼热,很难受,如果你是门诊候诊室的护士,现在该首要给患者采取什么护理措施?

怎样做?

3.引导学生分解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1.分析案例一:

患者李大爷,受凉后咳嗽、咳痰、发热来医院就诊,目前最主要的不适为头痛、发热、口干、皮肤潮红且灼热,作为候诊室护士,首先要评估患者体温的情况,然后测量其他生命体征

2.学习任务分析:

认识体温计→三种体温(口温、腋温、肛温)的测量→检视体温计→判断测量结果→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

【步骤二】任务一:

认识体温计(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体温计的实物和图片,学生认识体温计

2.重点总结三种玻璃汞柱式体温计的特点

1.观察体温计,分析不同体温计的特点

【步骤三】任务二:

三种体温(口温、腋温、肛温)的测量(时间:

3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总体方案:

教师讲授、演示操作过程,播放电教,学生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练习3种体温的测量

2.展示案例二和案例三:

案例二:

张毛毛,男,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天如何给患者测量体温?

案例三:

刘三,女,18岁,因行双侧腋窝狐臭根治术住院,术后如何给患者测量体温?

3.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练习为案例1~3的不同患者进行3种体温的测量

4.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5.播放电教片——三种体温(口温、腋温、肛温)的测量

6.第四步:

小结3种体温的测量方法:

(1)口温:

口表水银槽端斜放于病人舌下热窝处,指导病人闭口3min,用鼻呼吸,嘱病人勿说话、勿用牙咬

(2)腋温:

帮病人取舒适体位,解开衣扣,擦干汗液,将腋表水银端放于病人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指导病人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7~10min

(3)肛温:

病人取侧卧位、俯卧位或屈膝仰卧位,露出测温部位,用润滑剂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保留3min

1.学习按照护理程序为患者测量3种体温的方法

2.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练习3种体温的测量

3.分3组汇报体温的测量

4.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5.观看电教片

6.理解3种体温的测量要点

【步骤四】任务三:

检视体温计及判断测量结果(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授体温计检视方法:

取出体温计后,用消毒液纱布擦净,使体温计的刻度面在上,数字面在下,检视刻度与数字相交的棱,观察汞柱对应的数字即为被测者的体温,注意视线与检视部分平齐

2.复习:

正常成人不同部位的体温。

正常成人不同部位的体温

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

口温(舌下)37.0℃(98.6℉)36.3~37.2℃(97.3~99.0℉)

腋温(腋窝)36.5℃(97.7℉)36.0~37.0℃(96.8~98.6℉)

肛温(直肠)37.5℃(99.5℉)36.5~37.7℃(97.7~99.9℉)

3.指导学生判断测量结果

1.分组检视体温计,查找问题

2.重新检视体温计,记录体温值

3.判断测量结果

【步骤五】任务四:

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时间:

2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授:

体温过高(发热)及热型的概念,分析发热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1)程度:

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

(2)热型: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特点)

(3)不同发热阶段:

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2.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发热阶段的临床表现提供护理措施

(1)体温上升期①特点:

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②表现:

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等

③方式:

骤升和渐升

护理措施:

①监测体温,观察病情;②保暖;③心理护理

(2)高热持续期①特点: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②表现:

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而快;脉率增快;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等

护理措施:

④降温;⑤休息与活动;⑥补充营养与水;⑦口腔护理

(3)体温下降期①特点:

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

②表现:

大量出汗和皮肤潮湿

③方式:

骤降和渐降

护理措施:

⑧皮肤护理;⑨健康教育

3.讲授:

体温过低的分度及护理

(1)程度:

轻度32~35℃;中度30~32℃;重度﹤30℃;致死温度23~25℃

(2)护理:

①去除病因;②保暖;③监测生命体征;④心理护理;⑤健康教育

4.案例一情境训练

5.情境模拟情况点评及小结

1.理解体温过高(发热)及热型的概念发热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2.分析不同发热阶段的护理措施

3.理解体温过低患者的护理

4.案例一情境练习

【步骤六】任务五:

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时间:

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授:

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方法

1.理解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方法

【步骤七】归纳(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授知识点:

3种体温计的特点;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

2.按照护理程序为病人测量体温的3种方法

1.理解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方法

2.强化:

重要知识点和方法

【步骤八】综合训练(时间:

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入案例四:

张××,女,65岁,脑出血后左侧肢体偏瘫住院,病人入院2天来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由其丈夫吴大爷陪伴,今天早晨查房时,吴大爷告诉你患者的额头很烫,你给患者测量脉搏为130次/分,面色潮红,呼吸急促,你首先想到该患者存在什么护理问题?

该如何为其测量体温?

如果患者体温过高,请分析处于发热的哪个阶段?

该给于什么护理措施?

2.选择一组学生进行汇报,点评

1.分组进行情境练习

2.汇报,点评

【步骤九】总结及作业布置(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小结体温测量:

患者有发热的症状或体征→测量体温(三种方法)→检视体温计→判断结果→解释、心理护理

2.布置作业:

(1)案例五:

一名2岁零3个月的幼儿,因感冒由爸爸和妈妈带至一所医院看病。

护士要求患儿先测量体温,并将体温计放进患儿口腔。

请分析评价该护士的行为。

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2)完成课程网络平台相关内容的测试

(3)预习《脉搏、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1.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2.记录作业

 

教案首页

本次课标题: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脉搏、呼吸)

学时

2

授课班级

 

上课

时间

周   月   日第    节

上课

地点

 

周   月   日第    节

 

 

   周   月   日第    节

 

 

周   月   日第    节

 

1.能够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不同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并对异常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能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

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具有按照护理程序为不同患者正确测量脉搏、呼吸的能力;

2.具有对脉搏、呼吸异常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的能力;

3.具有健康教育的能力;

4.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1.掌握各种异常脉搏、呼吸的概念;

2.熟悉测量脉搏、呼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掌握发热各阶段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4.掌握发热及脉搏、呼吸异常患者的护理要点。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一:

确定诊脉部位

任务二:

测量脉搏和呼吸

任务三:

判断测量结果

任务四:

异常脉搏和异常呼吸患者的护理

案例1:

高血压患者

案例2:

心脏病患者

案例3:

发热患儿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

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为不同的病人测量脉搏、呼吸

难点:

脉搏、呼吸异常患者的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1.教材《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

2.血压计

3.课程网站教学资源:

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课后记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脉搏、呼吸)

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课程教学总计(时间:

90分钟)

【步骤一】导入(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

脉搏、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2.展示案例一,提出本次训练任务,对任务进行分析。

案例一:

李某,男,67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发热3天来医院就诊,患者来到候诊室后,告诉护士:

他感觉头痛、发热、口干、皮肤潮红且灼热,很难受,如果你是门诊候诊室的护士,给患者测量脉搏、呼吸后发现患者的腋温为39.6℃,接下来如何测量脉搏和呼吸?

3.引导学生分解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1.分析案例一:

患者李大爷,测量患者的脉搏、呼吸为39.6℃,一般情况下,发热的患者脉搏和呼吸会相应增快。

2.学习任务分析:

本次课程工作任务分解:

确定诊脉的部位→测量脉搏和呼吸并记录→判断测量结果→异常脉搏和异常呼吸患者的护理。

患者李大爷,受凉后咳嗽、咳痰、发热来医院就诊,目前最主要的不适为头痛、发热、口干、皮肤潮红且灼热,作为候诊室护士,首先要评估患者脉搏、呼吸的情况,然后测量其他生命体征

【步骤二】任务一:

确定诊脉部位(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在图片和自己的身上寻找体表的诊脉部位,最常用的为桡动脉。

1.学生互相查找诊脉部位。

观察脉搏、呼吸计,分析不同脉搏、呼吸计的特点

【步骤三】任务二:

测量脉搏和呼吸(时间:

2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总体方案:

教师讲授、演示操作过程,播放电教,学生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练习3种脉搏、呼吸的测量

2.点评。

3.播放电教。

4.小结:

脉搏和呼吸的测量方法。

脉搏的测量:

准备→测量:

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正常脉搏测30s,乘以2;异常脉搏应测1min。

如发现病人脉搏短绌,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1min:

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由其中一人发出“起”和“停”口令→记录(次/min),脉搏短绌记录方法:

心率/脉率→整理→绘制。

呼吸的测量:

准备→测量与计数(护士将手放在病人的诊脉部位似诊脉状,眼睛观察病人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注意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计数:

正常呼吸测30s,乘以2;异常呼吸病人或婴儿应测1min;危重病人呼吸微弱,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min→记录(次/min)→绘制。

1.学生2人1组模拟案例一练习测量脉搏和呼吸。

2.观看电教:

呼吸和脉搏的测量

【步骤四】任务三:

判断测量结果(时间:

2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脉搏的正常范围及生理变化。

2.讲述异常脉搏的评估,从节律、频率、强弱、弹性等方面。

3.判断测量的案例中的患者的脉搏情况。

4.复习呼吸的正常范围及生理变化。

5.讲述异常呼吸的评估,从节律、频率、深浅度、声音、形态以及有无呼吸困难等方面。

6.判断测量的案例中的患者的呼吸情况

1.复习脉搏的正常范围及生理变化

2.复习呼吸的正常范围及生理变化

3.学习判断测量结果

【步骤五】任务四:

异常脉搏和异常呼吸患者的护理(时间:

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讨论:

脉搏和呼吸异常患者的护理措施

2.小结。

1.讨论:

脉搏和呼吸异常患者的护理措施

2.小结。

【步骤六】综合实训(时间:

2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案例二和案例三,

◎案例二:

刘××,男,58岁,心房纤颤病人,脉率和心率不相等,如何测量该病人的脉率?

测量后该怎样进行记录?

如何护理该患者?

请你和伙伴们进行情境模拟。

◎案例三:

临床上经常遇到发热的小儿,呼吸急促,但是烦躁不安,而且一见到护士就哭,如何监测这类病人的呼吸情况?

2.点评。

1.学生分组模拟,完成工作任务。

2.学生代表进行情境演示。

【步骤七】总结及作业布置(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总结与提炼

确定诊脉部位和呼吸测量方法→测量脉搏、呼吸→判断结果→正常→解释;心理护理

测量←异常→护理

2.作业

◎案例四:

张XX,48岁,风湿性心脏病20年,入院时脉律不规则,强弱不等,呼吸微弱,作为该患者的责任护士,如何测量患者的脉搏和呼吸?

3.预习《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1.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2.记录作业

 

教案首页

本次课标题: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血压)

学时

2

授课班级

 

上课

时间

周   月   日第    节

上课

地点

 

周   月   日第    节

 

 

   周   月   日第    节

 

 

周   月   日第    节

 

1.能够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不同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并对异常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能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

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具有按照护理程序为不同患者正确测量血压的能力;

2.具有对血压异常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的能力;

3.具有健康教育的能力;

4.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1.掌握高血压的概念;

2.熟悉测量血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掌握异常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一:

认识血压计

任务二:

测量血压并记录

任务三:

判断测量结果

任务四:

异常血压患者的护理

案例1:

高血压患者

案例2:

偏瘫患者

案例3:

健康教育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

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为不同的病人测量血压

难点:

血压异常患者的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1.教材《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

2.血压计

3.课程网站教学资源:

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课后记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血压)

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课程教学总计(时间:

90分钟)

【步骤一】导入(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

体温、脉搏、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展示案例一,提出本次训练任务,对任务进行分析。

◎案例一:

李某,男,67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发热3天来医院就诊,患者来到候诊室后,告诉护士:

他感觉头痛、发热、口干、皮肤潮红且灼热,很难受,如果你是门诊候诊室的护士,给患者测量体温后发现患者的腋温为39.6℃,脉搏130次∕分,呼吸32次∕分,你觉得还要给患者测量血压吗?

为什么?

1.分析案例一:

李大爷有10余年的高血压病史,本次T、P、R的测量结果均不在正常范围,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压,因此,有必要测量患者的血压情况。

2.学习任务分析:

分析:

本次课程工作任务分解:

认识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记录→判断测量结果→异常血压患者的护理。

患者李大爷,受凉后咳嗽、咳痰、发热来医院就诊,目前最主要的不适为头痛、发热、口干、皮肤潮红且灼热,作为候诊室护士,首先要评估患者血压的情况,然后测量其他生命体征

【步骤二】任务一:

认识血压计(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血压计,学生辨认。

2.讲述血压计的构造。

3.三种血压计的(水银血压计、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的特点小结。

1.认识血压计

【步骤三】任务二:

测量血压(时间:

2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总体方案:

教师讲授、演示操作过程,播放电教,学生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练习3种血压的测量

2.播放电教。

3.小结:

4.点评。

5.以上肢血压的测量为例讲述血压的测量方法及记录形式。

上肢血压测量法: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血压计的“0”点、被测肢体肱动脉与心脏位于同一水平(三点一线)→卷袖、露臂,掌心向上,肘关节伸直→缠袖带,测量→打开水银槽开关→戴听诊器,将胸件放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以一手稍加固定→关闭输气球气门,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以每秒4mmHg左右的速度缓慢放气,同时注意动脉搏动音变化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听到第一声搏动即为收缩压,当搏动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还原血压计→整理、解释、记录(收缩压∕舒张压)→用物处理。

6.小结测量血压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学生2人1组模拟案例一练习测量脉搏和呼吸。

2.观看电教:

呼吸和脉搏的测量

3.学生代表模拟案例一给李大爷测量血压。

【步骤四】任务三:

判断测量结果(时间:

2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血压的正常范围及生理变化。

2.讲述异常血压的评估,高血压;低血压。

3.判断测量的案例中的患者的血压情况。

1.复习血压的正常范围及生理变化

2.学习判断测量结果

【步骤五】任务四:

异常血压患者的护理(时间:

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小结

1.讨论:

血压异常病人的护理

2.情境模拟:

模拟案例一,给予李大爷合适的护理措施。

【步骤六】综合实训(时间:

2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综合实训

2.展示案例二和案例三,学生模拟进行练习。

◎案例二:

有10年高血压病史的李大爷买了一个电子血压计,今天和老伴一起到门诊请你教他如何在家中测量血压,你该怎样当好李大爷的老师?

◎案例三:

张某,女,58岁,高血压10年余,2个月前脑血管意外后出现左侧肢体偏瘫,目前已经出院在家进行康复治疗,近2天患者因睡眠不好感觉头痛、心烦,今天由家属护送来医院门诊复诊,请你给该患者测量血压。

3.选2组代表进行现场演示。

4.师生点评。

1.学生分组模拟,完成工作任务。

2.学生代表进行情境演示。

【步骤七】总结及作业布置(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总结与提炼

选用合适的血压计→确定测量血压的部位→测量血压→判断结果→正常→解释;心理护理

异常→护理

2.布置作业

◎案例四:

当准备给活泼的3岁儿童量血压时,不同的护士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会使用解剖和生理简图说明该步骤的原因,有的会要求儿童坐立在椅子上并请父母制住四肢,有的会允许儿童选择测量肢体,有的会要求儿童提前几小时做准备,请分析以上四种行为。

作为护士,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为什么?

◎案例五:

护士小李在进行家庭访视时,张大妈告诉小李,最近老伴刘大爷的血压偏高,张大妈买了一个汞柱式血压计,但是不会用,请你教会张大妈使用汞柱式血压计。

1.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2.记录作业

3.复习: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教案首页

本次课标题: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实训)

学时

2

授课班级

 

上课

时间

周   月   日第    节

上课

地点

 

周   月   日第    节

 

 

   周   月   日第    节

 

 

周   月   日第    节

 

1.能够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不同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并对异常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能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

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具有按照护理程序为不同患者正确测量生命体征的能力;

2.具有对生命体征异常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的能力;

3.具有健康教育的能力;

4.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1.掌握生命体征的概念;

2.熟悉测量生命体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掌握异常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

生命体征的测量

案例1:

高生命体征患者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

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为不同的病人测量生命体征

难点:

生命体征异常患者的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1.教材《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

2.生命体征计

3.课程网站教学资源:

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课后记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实训)

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课程教学总计(时间:

90分钟)

【步骤一】导入(时间:

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展示案例一,提出本次训练任务,对任务进行分析。

◎案例一:

李某,男,67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因受凉后咳嗽、咳痰、发热3天来医院就诊,门诊医师以“大叶性肺炎”将患者收住呼吸内科,作为该患者的责任护士,你如何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