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1768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26梅永红市长在经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城镇化追赶战略加快推进,“两区三市”全部实现镇街建制。

“一城四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小城镇开发特色凸显,建成332个新型农村社区,城乡环卫一体化逐步形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节能减排两项工作均在全省获奖。

探索出“治用保防控”结合的治污新模式,完成211个工业点源深度治理项目,淘汰255家企业落后产能,97家重点排污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到位。

富民强市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全面落实,连年承诺为民所办10件实事如期兑现。

市级财政累计民生投入71.4亿元,年均增长22.7%。

四年新增城镇就业38.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

新农合、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60岁以上城乡居民都能按月领到养老金。

6.3万户城市居民得到住房保障,新建农村住房37.1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4万户,城乡群众住房条件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均衡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

自觉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规范优化政务运行流程,完善行政审批中心运作机制,积极推进行政复议委员会改革,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效能得到提高。

新一届政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既定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惠民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力突破工业化、城市化两大重点,更加注重强化农业基础和发展现代农业,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确保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淮海经济区排头兵,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全市总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强县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中等县全面达小康,薄弱县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人民群众普遍过上经济殷实、文化丰富、生态宜居、安定和谐的小康生活。

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强化现代产业、城镇化和县域经济“三大支撑”;

构筑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和文化发展“三大高地”;

打造优化体制机制、政务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三大环境”,为全市经济高位求进、跨越赶超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2012年重点工作

  梅永红市长指出,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我们要围绕主题主线,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落实“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目标要求,着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并进,突出投资拉动、项目牵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统筹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实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确保完成上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力

  坚持“双轮驱动”和“两化融合”,完善支持工业发展政策,落实优势产业、骨干企业个性化扶持措施,促使工业结构优化、总量扩充、档次提升。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集中推进“千户企业改造提升”、“利税过千万元企业信息化改造”、“创百亿企业”和“百户重点企业扶持”工程。

全年技改投入560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

稳定发展能源工业,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扶持壮大煤化工、装备制造和食品工业,助推四大千亿级产业及纺织、造纸、建材三大优势产业拉长链条、集群发展、增强竞争实力。

强化质量兴市和品牌战略,依托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争创更多驰(著)名商标及名牌产品。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等五大领域建设50个重大项目。

提升济宁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实施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双试点”工程,突破重大关键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壮大,增强高新区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年内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继续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装备技术支撑,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力争全年粮食总产突破100亿斤。

落实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启动农业龙头企业培植提升工程,促使现有骨干企业增量提质,鼓励各类投资者进军农业产业化领域,创建更多基地型、集团化、链条式龙头企业,年内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800家。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公司,扩大订单种植,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三是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完成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开工兴建地方配套续建项目,确保2013年顺利通水。

加快构建农村公路网络,新改建农村公路1200公里。

抓好农村饮水安全、电网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

四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完成乡镇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改革与建设任务。

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力促服务业跨越发展

  进一步创新理念、拓展领域,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年内服务业投资增长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紧扣先进制造业加速成长需要,按照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分工要求,尽快剥离优势行业中企业非核心业务,推动产前研发、供应和产后销售、服务等业务外包。

加紧与知名高校共建工业设计平台,扶持建设20个工业设计创新项目和10家工业设计中心。

优化资源配置,组建大型物流集团,引导工业大企业创办第三方物流项目。

依托运河“黄金水道”,建设临港物流交易服务中心和京杭运河航道北延及铁水联运港口项目,打响“运河物流”品牌。

规划建设金融集聚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引进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济宁,促进证券、保险业健康发展。

着力突破文化旅游业。

办好“好客山东”贺年会、休闲汇等活动,年内全市旅游社会收入突破330亿元。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突出创新驱动引领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

引导企业建立科技投入长效机制,重点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超过5%。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培育转化。

提升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鲁南煤化工研究院、数控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装备水平与研发能力,集中突破人才引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争取今年引入10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入驻。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培育重大科技成果150项,专利申请量增长20%。

三是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启动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开辟“绿色通道”。

四是壮大高端人才队伍。

落实“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优化人才发展机制,营造靠环境吸引人才、靠服务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强力突破县域经济

  以“大项目突破年”为牵动,纵深推进“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年内县市区主要指标均达到“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目标要求。

一是培植特色产业。

确立“工业强县”理念,增加规模企业数量,促使优势主导产业加速成长。

二是做强经济园区。

引导城区搬迁企业、行业技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向园区集中,支持园区特别是14个省级经济园区和6个化工园区增加项目投资密度,加快建成“千亿元”园区,促使优势企业在园区加速成长。

三是振兴民营经济。

持续兴起全民创业热潮,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

四是加强财源建设。

把做大产业、做优企业与增加财政税收扭在一起抓,夯实财源基础,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

五是强化政策扶持。

落实中央、省扶持政策,研究制定促强扶弱具体措施。

快速提升城镇化水平

  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为契机,更大力度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通过城镇开发建设扩内需、增投资、促发展,年内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做大做美中心城市。

集中突破北湖新区。

提速建设科技新城。

完善济北新区城市功能。

高起点改造老城区。

启动万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实施东南片区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

推动组群结构城市融合发展。

推进曲阜高铁片区规划建设,完善高铁站配套交通体系,打造放射状“半小时核心圈”。

加快济徐高速济宁段、滨湖路济宁至鱼台段等工程建设进度。

提升济宁曲阜机场与日东高速连接线功能。

完善兖州至曲阜、邹城城际路网,同步实施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形成“同城效应”。

  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开发建设。

坚持规模扩张与功能提升并重,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齐抓,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

放开搞活城市建设市场,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财团参与城市开发建设。

强化规划执法,坚决查处各类违规违章建筑。

建设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整治脏乱差,疏解城区交通压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盘活企业现有存量,做好国有集体困难企业改制重组工作。

探索建立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市级财政管理新体制。

组建市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和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增强利用财政资金调控和配置社会资本的能力。

培育开放的资本市场,吸引各类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入驻济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注入实体经济。

探索设立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等专业金融服务组织,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覆盖面。

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重视做好企业上市工作,年内争取2至3家企业成功上市。

完善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强化交易活动监管。

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抓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改革,清理化解基层卫生机构债务。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强化全市开放、全方位开放理念,积极开拓两个市场、吸纳两种资源,借助优质资本、先进管理和技术,兴办高端项目,加快发展步伐。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组织开展“争创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活动,落实文化强市建设系列项目和关键举措。

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1个亿。

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普遍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做好地方特色艺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传承工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年内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集中培育10个骨干文化企业、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5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教、金融深度融合、集群发展。

加快“生态济宁”建设

  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山东”重大决策部署,更加注重环保优先、节约优先,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子。

从严控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规模,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禁新上高排放项目,统筹做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工作。

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和“四不一奖”,对完不成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实行项目限批。

开展大气污染物监测预警,逐步将PM2.5纳入常规监测体系,消除异味污染。

探索采煤塌陷地治理新模式,利用河滩、湖滩和采煤塌陷地规划建设人工湿地。

推进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建设,实施新一轮林业建设六大工程。

强化集约节约用地,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

加强以提升民生福祉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全面落实中央、省各项惠民政策,继续办好为民承诺10件实事和惠民系列工程。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

巩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创业型乡镇创建活动。

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水平。

加大社会保险“一票征缴”力度,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成果。

按平均10%以上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240元,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0%,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300至36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2000至240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3600元和2100元。

落实孤儿等弱势群体福利救助制度,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市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13810套,完成省里下达的年度任务。

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长效机制,让更多农村居民安居乐业。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深入实施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保障教育支出依法增长。

落实学前三年教育行动计划和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100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8%。

抓好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36万平方米。

济宁一中新校区实现招生。

加强校车安全和校园治安管理。

强化高校集群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

做好济宁学院上划工作,支持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立足济宁扩大规模、提高水平。

取消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众的住院救助病种限制,完善重大疾病专项医疗救助机制。

扩大“先看病后付费”就诊范围。

启动建设市中医院新院。

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与风险监测体系,实施放心粮油食品工程,强化粮食行政执法,开展经常性专项整治。

加强价格调节基金征收运用,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做好23届省运会和第9届省残运会各项筹备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重视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落实各项优待安置政策,圆满完成征兵任务。

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

统筹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

提升水文、防汛、气象、地震、住房公积金等项工作水平。

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

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济宁”品牌。

深化“平安济宁”建设,落实社会维稳第一责任,健全“电子监控全覆盖”安全系统,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完善群众诉求表达、社会矛盾调解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预防和依法化解社会矛盾。

加强应急处置工作,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巩固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