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841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确认完稿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

1.1.2建设单位

广播电视台

1.1.3项目建设性质

单纯购置

1.1.4拟建地点

广播电视台

1.1.5主要更新内容

1.非线性编辑机系统

2.内部通话系统

3.高标清摄像机系统及配套设备

4.高标清播出系统

5.网络传输系统

1.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概算总投资196.8万元,均用于设备购置..

资金筹措为全部申请专项资金..

1.1.7实施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为5个月,2016年5月开始前期工作,2016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12月完成并交付使用..

1.1.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1

非编系统

1.1

三通道非编系统

2

1.2

非线性编辑系统

4

1.3

磁盘阵列

1

2

广播级专业摄像机及配套设备

2.1

高清摄像机

2

2.2

镜头半伺服器

4

2.3

充电适配器

2

2.4

三脚架

2

2.5

三脚架

2

3

高标清播出系统

3.1

高清硬盘播出系统

4

3.2

标清切换器

4

3.3

AD转换器

4

3.4

DA转化器

4

3.5

SDI标清编码器

1

3.6

ASI字幕插播

1

3.7

ASI光端机

4

3.8

CVBS编码器

4

3.9

ASI复用器

4

4

安装调试费

5%

5

安装调试费税金

9%

6

管理费和出差费

7

项目前期工作费

2%

1.2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任务由来

广播电视业的’“数字化”是指广播、电视、电影各个方面的’数字化,数字化的’发展带来的’将是整个广电产业新一轮的’优化升级,加速实现广播影视也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根本转变..纵观世界广电业的’发展态势,大力推广数字电视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电视传媒产业竞争的’主导方向..因此广播影视的’“数字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广播影视实力和竞争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顺应世界广播影视发展的’大趋势,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提升广播影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整体实力,就必须加速实现广播影视制作、播出、传输、接收等各环节的’数字化程度,使我国广播影视技术尽快完成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变,以此带动广播电视产业布局的’合理优化和产业规模的’做强做大..

节目是广播电视的’主业,是数字化的’龙头,我们必须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满足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标,已提供优质多样化的’广播影视节目,大力推动数字化进程,要在尽快实现自办节目的’采、编、播的’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其他播出节目的’数字化..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海伦市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实、新、精、活”的’办台理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职能作用,全面展示我市时政,各条战线和广大农村生产生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助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快速更新,海伦市广播电台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已远远适应不了高清播出需要,使得县级广播电视台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投入承待解决..

海伦市广播电台电视播出系统和制作非编系统使用已在10年以上,落后的’设备极大影响了新闻报道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提升县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信息传播、人文教化、科技娱乐等作用,实施海伦市广播电视台制作室暨摄录编播数字化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

3、《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

7号);

4、《关于做好2016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投资申请工

作的’通知》;

5、有关各专业的’国家设计规范;

6、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

7、经济环境及社会调查;

8、委托合同..

第二章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

2.1需求分析

2.1.1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尽管全球经济和全国经济发展放缓,但是我国的’广播电视科技与事业却是稳步增长,各项既定目标都实现了跨越性发展..近年来广电系统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推进公共服务业态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丰富多彩..高清电视、高清互动电视、3D电视、3D电影、巨幕电影等新业态迅速发展,深受群众欢迎..全国已开播16个高清频道,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已于2012年春节正式上线,建成的’3D银幕超过7000块,巨幕近70块..网络电视、移动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智能电视等新业务不断涌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标准体系,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移动广播电视覆盖网络..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网..

从2011年开始,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使这些地区的’群众可通过直播卫星接收40余套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并可实现打电话、互联网应用等多项功能..通过户户通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发展历史性跨越..国家广电总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15日,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50%,比2011年增长0.44%..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20%,比2011年增长0.38%..

尽管如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广播电视播放质量的’要求也急速增加,高清数字电视将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娱乐的’主要媒介..

2.1.2海伦市全民广播电视需求现状

海伦市广播电视台是全市唯一的’新闻宣传媒体,属三台合一事业单位,下设局机关、广播电视台和广告中心等机构,内设十六个股室,干部职工212人..

海伦市广播电视局在全绥化市县级局中属建局较早单位之一,建有一座120米自立钢管广播电视发射塔,节目信号覆盖海伦全境,使辖区内所有居民都收看收听到了声音悦耳,图象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保证了政令畅通..有线广播、调频广播以及无线电视和采编播设备数字化都走在了其它县级局的’前列,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事业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有5部1千瓦,1部3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用于转播中一、中七和黑龙江卫视电视节目以及自办节目;5部1千瓦和1部100瓦调频广播发射机,用于转播调频广播节目和自办调频广播节目..

海伦市广播电视局是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荣获省广电局建功立业先进单位和创建广电强省先进单位等殊荣,09年5月新班子组建以来,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全力打造“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海伦广电精神,推动广电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近年来,海伦市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实、新、精、活”的’办台理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职能作用,全面展示我市时政,各条战线和广大农村生产生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助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快速更新,海伦市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已远远适应不了高清播出需要,使得县级广播电视台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投入承待解决..

海伦市广播电视台电视播出系统和制作非编系统使用已在10年以上,落后的’设备极大影响了新闻报道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提升县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信息传播、人文教化、科技娱乐等作用,实施海伦市广播电视台制作室暨摄录编播数字化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2.2设备更新内容及规模

2.2.1主要更新设备内容

1.非线性编辑机系统

2.内部通话系统

3.高标清摄像机系统及配套设备

4.高标清播出系统

5.网络传输系统

2.2.2主要更新设备规模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1

非编系统

1.1

三通道非编系统

2

1.2

非线性编辑系统

4

1.3

磁盘阵列

1

2

广播级专业摄像机及配套设备

2.1

高清摄像机

2

2.2

镜头半伺服器

4

2.3

充电适配器

2

2.4

三脚架

2

2.5

三脚架

2

3

高标清播出系统

3.1

高清硬盘播出系统

4

3.2

标清切换器

4

3.3

AD转换器

4

3.4

DA转化器

4

3.5

SDI标清编码器

1

3.6

ASI字幕插播

1

3.7

ASI光端机

4

3.8

CVBS编码器

4

3.9

ASI复用器

4

4

安装调试费

5%

5

安装调试费税金

9%

6

管理费和出差费

7

项目前期工作费

2%

第三章场址选择

3.1场址现状

3.1.1地点及地理位置

海伦地处松嫩平原东北端,小兴安岭西麓,北纬46度58分至46度52分,东经126度14分至126度45分..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均海拔239米..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120天左右,有效积温2200至2400℃,年降水量500至600毫米..境内有通肯河、扎音河、克音河、海伦河、三道乌龙沟5条主要河流..

图3-1海伦市地理位置图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海伦市广播电视台..

3.2.2场址土地利用现状

场址现为海伦市广播电视台用地..

3.3场址条件

3.3.1地形、地势

海伦市地貌类型属松花江、嫩江冲击一级阶地..全市地势平坦开阔,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地下海拔由212米降至134米,相对高差78米,地面坡度1/600-1/300..东部海拔180米-210米,西部海拔130米-180米..

3.3.2河流湖泊

海伦市通肯河、克音河、海伦河等五条河流横贯东西,东方红、联丰等5座大中型水库和30多座小型水库星罗棋布..

3.3.3气象

属于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38.4℃,年平均气温2.9℃..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9℃,采暖室外平均温度为-12.6℃,全年采暖日为180天..土壤冻结深度2.31米..常年主导风向:

夏季偏南风,冬季西北风..

3.3.4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海伦市设计地震加速度值<0.05g,为非抗震设防区..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3.3.5交通条件

海伦市域内交通方便,域内道路均为白色路面,全天候通车,运输方便,交通十分便利..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海伦市雷炎公园..

3.3.6社会环境条件

海伦市总人口84.7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65万人..辖23个乡镇243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20个社区,分别是:

海伦镇、前进乡、向荣乡、长发乡、东林乡、东风镇、海南乡、乐业乡、共荣乡、祥富镇、海兴镇、福民乡、丰山乡、永富乡、伦河镇、百祥乡、联发乡、共合镇、永合乡、 爱民乡、海北镇、扎音河乡、双录乡..

3.3.7公共设施条件

1、电力供应设施

海伦市电网系统建设健全,项目区所在地进入国家电网,供电容量充足,具有可靠的’用电保障..

2、供水

海伦市地下水资源丰富,项目区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质标准..市政给水管线已完全敷设..

3、防洪、防涝条件

本项目场址区域自有水文观测记录以来,从未曾遭受过洪涝灾害..

4、环境保护条件

场区周围和生态环境以工业区及配套生活区为主,无特殊生态保护物种,周围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

5、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本项目不存在拆迁及移民安置问题..

6、施工条件

本项目位于海伦市区,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施工所需设备材料均可于海伦市区内购置..

第四章技术方案

4.1设计依据

根据《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20060-2006),本项目具备水、电、气、热等基本配套条件,符合环境、交通、消防等项目条件..

4.2非线性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线性编辑而言的’,非线性编辑直接从计算机的’硬盘中以帧或文件的’方式迅速、准确地存取素材,进行编辑的’方式..它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专用设备,可以实现多种传统电视制作设备的’功能..编辑时,素材的’长短和顺序可以不按照制作的’长短和顺序的’先后进行..对素材可以随意地改变顺序,随意地缩短或加长某一段..

4.2.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功能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非线性编辑出现在我们身边,并得到迅速发展..所谓非线性编辑就是对视频素材不按照原来的’顺序和长短,随意进行编排、剪辑的’方式,制作完成以后的’节目可以任意改变其中某个段落长度或者插入删除其他段落..非线性编辑相比线性编辑方便、高效,在数字技术越来越成熟,信息存储量几乎可以无限扩展的’今天,非线性编辑在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非线性编辑中的’“非线性”是从物理意义上描述数字硬盘信息存储的’样式..我们知道文件在硬盘上可以按任意顺序访问,因此我们可以使用非编按想要的’任何顺序对素材编排序列,在节目的’任意点上编辑并对其进行更改,随时在序列的’任何部分剪切、粘贴、添加和删除素材..非编时间线中的’片段是指向源文件的’指针,而不是实际的’源文件本身..因此非编中的’几乎所有工具和功能都是非破坏性的’..例如,将一段素材添加到时间线并将它剪短后,被剪掉的’部分并不会丢失..可以随时将此部分找回来,这是因为磁盘上的’源媒体文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即使您删除整段素材,该素材也仍然储存在硬盘上,除非在非编中选择将该片段彻底删除..

非线性编辑的’素材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入到计算机硬盘中的’,采集的’时候,一般用分量采入,或用SDI采入,信号基本上没有衰减..并且非线性编辑的’素材采集采用的’是数字压缩技术,采用不同的’压缩比,可以得到相应不同质量的’图像信号,即图像信号的’质量是可以控制的’..

回首线性编辑时代,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很多专业人员大力合作,装卸磁带,完成基于计算机的’编辑控制、合成操作,以及在专门的’制作空间里用特殊手段完成声音设计等等..所有的’一切工作都可以在一部机器里由一个人完成,也就是说,只要你有一台说得过去的’计算机、一架家庭DV摄像机、一块视频采集卡,加上自己的’一点点创意,当然还要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你就可以拍出一部自娱自乐的’“大片”..

当然,非线性编辑的’用处可不仅仅是自娱自乐..非线性编辑带给专业编辑人员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编辑工具,而是一种工作方式和理念的’根本改变..各个电台、电视台都在考虑或者已经将非线性编辑用于后期制作,以加速节目制作的’数字化进程,这就意味着编辑人员要担负更多的’责任,掌握更多的’技术..如果一个专业编辑只能对素材运用基本剪辑技术进行剪切、修改,而不能提供实时特效、实时视频、动画图形、音频的’多数据流,那么他们的’职业生涯将面临着新技术的’威胁..

4.2.2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

非线性系统主要由非线性编辑卡、计算机和编辑软件构成..

图4-1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成示意图

1、非线性编辑卡

视频卡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核心部件..一台普通微机加上视频卡和编辑软件就能构成一个基本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它的’性能指标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线性编辑系统质量的’好坏..许多视频卡已不再是单纯的’视频处理器件,它们集视音频信号的’实时采集、压缩、解压缩、回放于一体..一块卡就能完成视音频信号处理的’全过程,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2、计算机

早期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大多选择MAC平台,这是由于早先MAC与PC机相比,在交互和多媒体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随着PC技术的’不断发展,PC机的’性能和市场上的’优势反而越来越大..大部分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厂家倾向于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所用的’硬盘不同于普通硬盘,它要求硬盘的’速度较高,可高达8Mbps,且要求其容量较大..

3、编辑软件

本工程更新三通道非编系统(U-EDIT650HD)2套,非线性编辑系统(U-EDITPro)4套,磁盘阵列1套..

4.3广播级专业摄像机及配套设备

4.3.1高清摄像机

高清摄像机,即可以高质量、高清晰影像,拍摄出来的’画面可以达到720线逐行扫描方式、分辨率1280*720,或到达1080线隔行扫描方式、分辨率1920*1080的’数码摄像机..

特点:

1、图像清晰度高

高清IP网络摄像机,它采用500万像素的’逐行扫描CMOS图像传感器清晰度可达720P(1280*720分辨率)/1080P(1920*1080分辨率)全实时广播级图像画质,清晰度远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CCD模拟摄像机,真正实现了高清监控的’目标..

2、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强

系统具有自适应的’智能调节模式,会根据不同光线环境自动调节摄像机的’光圈、增益、降噪等参数,能够始终保持最完美的’画面效果..由于系统实现了监控从采集到存储的’全数字化,因此,对于传统意义上所存在的’摄像机受到光线变化影响直接影响画质的’现象将不会存在..同时对于线路传输中普遍存在的’视频信号干扰等也将彻底消失..

3、色彩还原逼真

系统采用的’视频采集压缩芯片,是来自于美国的’世界著名品牌,也是sony松下等专业广播级视频采集芯片的’提供商,色彩显示堪比专业3CCD摄像机的’色彩还原,在图像的’色彩的’高保真、色彩信息处理、宽动态、系统降噪等多方面都有着绝对优势..

4、系统寿命长

由于系统采用了CMOS图像传感器,因此,在摄像机功耗、发热量低..稳定性也远远高于传统的’模拟摄像机..同时由于组件相对简单,故障率也相对较低..将支持POE供电,直接通过网线供电,解决了现场供电的’问题..

本工程选用PanasonicAJ-PX800MC高清摄像机,

参数:

220万像素高清摄像机,2/3英寸3片MOS高性能感光元器件,

支持高码流的’AVC-ULTRA压缩方式..记录高码的’同时记录MOV格式的’低码流文件..WIFI无线监看编辑功能..兼容P2卡与microP2卡,以F13(50Hz)或F12(59.95Hz)灵敏度和62dB信噪比实现卓越画质..支持多格式记录..

能够记录和播放1080/50p和1080/59.94p逐行图像(AVCIntra100和AVC-LongG25模式)..标准接口包括3GSDI和HDMI输出..高质量24bit数字录音(48kHz,4ch)..

动态伽玛(DRS)提供更广泛的’动态范围,尽量缩小过亮和过暗区域..色差补偿(CAC)功能可以用于与之兼容的’镜头..

ND滤光片(关,1/4ND,1/16ND,1/64ND)内置..

通过逆转扫描和7个伽玛模式支持高端制作需求..辅助聚焦、场景文件、用户按钮等,用于舒适操作..

标配的’SDI输入可以实现线路录制..改进现场操作..单一视频片段录制功能可以在一段视频中记录多个片段..

循环记录、预记录、间隔记录和单一镜头记录功能..

重量轻,主机只有3.4kg,主机功耗低,只有33W..含P2E064FMC卡、广播级高清镜头、软包等

4.3.2镜头半伺服器

摄像机镜头伺服器的’全伺服控制、半伺服控制都是针对机器进行遥控..

全伺服控制则是指对机器所有功能的’完整控制与操作..例如摄像机黑、白场、快门速度、白平衡、音频信号调节等等全部(或绝大部份)功能都可进行的’遥控操作..

而所谓半伺服控制的’意思就是指对部份功能的’控制,就摄像来说诸如变焦、录制、停止、对焦、光圈等基本功能的’控摇操作..

本工程拟选用CanonMS-210镜头版伺服器,含伺服器,佳能标头伺服器,镜头控制器..

4.3.3充电适配器

充电适配器(Poweradapter)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组成,按其输出类型可分为交流输出型和直流输出型;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电话子母机、游戏机、语言复读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蜂窝电话等设备中..

本工程拟选用SeederPW2100充电适配器,具有二路充电兼交流电适配功能..

4.3.4三脚架

三脚架的’作用无论是对于业余用户还是专业用户都不可忽视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稳定照相机,以达到某种摄影效果..最常见的’就是长曝光中使用三脚架,用户如果要拍摄夜景或者带涌动轨迹的’图片的’时候,曝光时间需要加长,这个时候,数码相机不能抖动,则需要三脚架的’帮助..三脚架的’选择也有很多,购买三脚架其实主要希望角架能为一些拍摄情况提供稳定的’拍摄状态,不过有很多情况会导致三脚架产生不稳定,例如本身使用的’是重量较轻的’三脚架或所谓的’便携式三脚架、在开启角架时出现不平衡或未上钮的’情况,又或者在正式使用时过分拉高了中间的’轴心杆等,都会使角架角晃动..

本工程拟选用意美捷(EG08)及珠江三脚架..

4.4高标清播出系统

在硬盘播出系统出现以前,电视的’节目编辑和播出,都是以录影带为媒介,成本高,操作复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都以文件的’形式储存在硬盘中,方便了编辑和调用,产生了一种设备:

就是把硬盘上的’媒体文件,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文件,转变成各种信号,输出到发射机或者播出线的’产品..这类设备就叫硬盘播出系统..这是也是所有硬盘播出系统的’基本原理..

硬盘播出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视频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上载控制站、播出控制站、矩阵、时间服务器、同步服务器、以及A/D、D/A转换器..硬盘播出是大势所趋,是电视播出的’最佳方式,也是最终方式..

图4-2硬盘播出系统构成示意图

1、硬盘播出系统的’种类

硬盘播出分为单机版本与网络版本,大中型电视媒体发布机构一般选用网络版本硬盘播出系统,其组成复杂,造价高,而小型电视媒体发布机构一般采用单机版本,即在一台服务器上完成所有硬盘播出的’工作,这类播出系统造价低,维护简单,以往一直成为小型电视台的’首选,但目前以网络版本硬盘播出系统为主..硬盘播出按照输出清晰度来分,分为标清播出与高清播出..

2、硬盘播出系统的’特点

各大电视台用的’硬盘播出系统,根据需要定制,各有其特点,如通过数据库管理庞大的’素材库,并根据拍摄、制作、播出的’流程设置权限,形成作业流水线..处在不同阶段的’素材由专职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最后把图像与声音传送到千家万户..我国群众所的’看到的’电视基本上都是由这种方式作业的’..我国的’硬盘播出系统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

广播电台也是这样的’原理,区别是,电视台播放的’是视音频文件,电台播放的’是音频文件..其他的’流程都是相似的’,具体使用的’设备有所区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存储技术的’日益成熟,以硬盘为核心的’硬盘播出系统已经被各电视台广泛应用,它以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