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029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docx

招教考试教材5新课改3稿

第五部分新课程改革

第1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思维导图

学前热身

1.构成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D.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2.俗话说: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人格养成

【答案】1.C2.B

第1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除了几次重大的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促使各国进行教育改革;传统课程已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学生个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长期受到漠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一)社会政治背景——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举措

1985年开始以来,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政治体制已经提出和启动了民主化进程,文化开始突破“一统化”,走向多元化。

课程被牵动而开始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改革进程。

2001年6月,历时2年,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进入实验阶段。

全国现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区(县,市)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3年,在实验使用反馈和调研基础上,组织修订课程标准。

计划2004年到2005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全面推广新课程。

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体系。

(二)教育实践背景——教育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课程形态仍然是传统的学科课程②课程观念陈旧③目的不明与目标混乱

④内容膨胀⑤方法异化⑥课程评价扭曲

(三)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点是:

调整培养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改革评价方式。

国外课程改革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有:

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四)中国的现状

1.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

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对教育层次要求的提高;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教育体系的公平性要求的提高。

2.基础教育滞后

目前,我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并没有成为教育的真正目标,社会关注的是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考试成绩,学校关注的是与考试成绩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课程内容存在偏多、偏难的现象;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单向传授,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考试评价的方式,特别是排名次的做法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学生缺乏足够的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身心发展受到局限和压抑。

同时,教育制度与课程实施也存在许多问题:

精英教育;学科中心;教学内容偏难、偏旧;单向传授式教学;以筛选和淘汰为目标的考试评价方式;大量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做法在学校中盛行,教育的价值模糊,教师道德滑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引发了严重问题。

3.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

1985年5月,邓小平第一次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源头。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由此,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已有25个省份的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

真题链接:

2010年信阳填空: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包括: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

答案:

合作学习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教育内容上体现基础性、反映最新科技发展成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强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

5.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注重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鼓励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三、新课程改革的任务

(一)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第2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趋势

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其根本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程功能上,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

真题链接:

1、2009年焦作简答:

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2011年许昌许昌县判断: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答案:

正确

3、2012年洛阳市直单项选择:

构成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D.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二)在课程结构上,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课程内容上,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真题链接:

2012年洛阳市直简答:

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哪四种能力?

(四)课程实施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上,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记录,是以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

(六)课程管理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课程人性化

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

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课程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

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课程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

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向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向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

(四)课程弹性化

真题链接:

2012年洛阳市直判断: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答案:

错误。

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

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

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因此,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第3节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此次课程改革在理念上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区别。

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等方面来认识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

一、课程观

反思“课程是学科”的传统观念,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这意味着:

(一)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

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时,课程的意义、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生成。

这个过程开始于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框架的设定,止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

二、课程目标

走出传统课程目标以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涵义:

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①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②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真题链接:

1、2012年河南特岗判断:

新课程改革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答案:

正确。

2、2012年洛阳市直多项选择: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个性和共性目标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一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三、课程内容

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人”的发展需求呼唤着课程改革踏上回归生活世界的旅途,统整学生的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一)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如何恰当处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之一。

要促使课程回归生活,探索其有效方式与途径,首先就需要准确把握“课程生活化”的目的与要求。

课程生活化是要用鲜活材料促使教学贴近现实,要用生活材料为学生创设充满困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死记硬背转化为体验感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主探究。

(二)凸显课程的综合化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体现为:

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其次,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

最后,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强调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

(一)建构性

建构性是当前新课程教学在科学规律上的集中体现。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二)生成性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

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的“创生”、“动态生成”、“改造”。

五、学生学习方式

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

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

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确立新型的知识观

传统课程体系信奉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视知识为普遍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真理。

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从而使人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

(二)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新课程旨在扭转以“知识授受”为特征的教学局面,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以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从而重建了教、学、师生关系等概念。

(三)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力图构建具有个人发展价值的评价方式,以保障知识生成方式的个性化。

在评价方式上,试图采用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表现展示评定等质性评定方式弥补传统学业成就测验的不足。

第4节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的含义

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多种课程科目按一定比例或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课程结构是针对整个课程体系而言的,课程的知识构成是课程结构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形态结构是课程结构的骨架。

二、我国现行课程结构的不足

1.课程结构类型单一

课程类型的单一,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的价值,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2.科目比重失衡

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

(一

真题链接:

2011年许昌县判断:

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答案:

错误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四、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可以说,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一)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

(二)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三)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此可见,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

选择性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第五节新课程标准

真题链接:

2012年洛阳市直单项选择: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课程价值趋向发生的变化是()

A.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B.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C.由关注个体走向关注整体

D.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一、新课程标准的结构和意义

(一)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新课程标准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

新课程标准是按门类制定的,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新课程标准的意义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

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可以说,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素质要求服务,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

二、新课程标准的框架与特点

(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各种课程标准的结构大体上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在对目标的陈述中,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二)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2.突破学科中心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3.改善学习方式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

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

三、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教育工作者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

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本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理解:

(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

因此,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

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全体儿童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