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266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11docWord下载.docx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每一折都可以自由变换宫调和曲牌。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D.柳永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击沛公于坐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宁许以负秦曲

C.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秦王恐其破壁

D.不拘于时,学于余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②舍相如广成转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相如廷斥之⑥毕礼而归之⑦庸人尚羞之⑧臣请完璧归赵

A.①⑤/②④/③/⑥⑧/⑦B.①②④/⑤/③⑦/⑥⑧

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C.于是相如前进缶D.璧有瑕,请指示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中国人以“山水”作为自然的指代,不只是一种思维的抽象,更是对于自然的诗性感知与发现。

从上古至秦汉,山水或是作为神仙居所,或是作为祭拜对象,或是作为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那一时期的山水图像只是一些零散的山石、树木。

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文人官宦在道、释、玄的思想驱动下,萌发了一股强烈的重返自然的激情与热望,原本作为“自在之物”的山水因此成为一个新被发现的审美对象,成为一种凝结着生理舒适感与视觉悦目感的现实而具精神性的空间。

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从此生长出山水之乐。

山水也逐渐从宗教画和故事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绘画主体;

作为自然情愫图像表达的山水画,以山川景色为载体实现着人们皈依自然的情感诉求。

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在洛神与曹植的身影背后描绘着树石流水、河岸远山,它们为这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铺设了“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的自然空间。

美的目光同样诱导着唐代的自然情愫。

唐人富有诗人气质,他们用浓酒般的热情拥抱山水,也用唐诗般的浓情把丘壑林泉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他们敏感而多情,纵情于现实山水。

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可能。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即是用江天一色、波光万重、轻舟荡漾、巉岩幽岭、松竹掩映、桃红椿绿、水榭朱栏等,烘托出日丽风清的江岸美景;

而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所表现的本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入蜀的窘迫经历,但却也一定要把那蜀地山水画得群峰竞秀、山花争妍。

晋唐以来观看山水的美的目光,在五代时期被注入探究自然的理性意识,及至北宋形成尚理的自然情愫。

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家用现实而具体的地理样貌来表现“图真”的山水。

荆浩、关仝等所代表的北派山水以石质坚凝、重岩叠嶂的北方山水为原型,描绘崇山峻岭、千岩万壑的壮美气象。

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派山水,以峰峦平缓、草木繁茂的江南景色为原型,表现轻岚淡烟、平淡天真的山水意境。

无论北派、南派山水画家,都借对自然的逼真描绘,来表现他们对自然带有敬意的理性思考。

元代画家在对自然的凝思中获得内在心性的独特体验,自然情愫的表达也便成为文人逸气的抒发。

这种笔墨的独立性在明清山水画家手下被进一步强化,自然山水的许多生动细节就被忽略,山水图式中的笔墨就仿佛一种对于自然的情感诉说。

中国山水的图像表达也就从晋唐时期的自然写实嬗变为一种自然象征,山水画所表现的自然情愫也就从晋唐时期的美的发现嬗变为一种自娱与遣怀。

然而,虽历经嬗变,“天人合一”的文化感知方式却一直贯穿在中国山水画家的自然观照之中,他们视自然为知己,不仅身即山川,而且精神与之往还,他们永远“在”自然。

(摘编自牛克诚《山水画:

中国人自然情愫的图像表达》)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古至秦汉时期,山水都作为神仙居所、祭拜对象、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

B.中国人把山水看作审美对象,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官宦中开始的。

C.唐朝山水画把山水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绚丽多彩,是因为山水技法成熟了。

D.从五代到北宋,人们不再把山水当作审美的对象了,而是探究它的自然理性。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是总起,然后根据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分阶段阐述,条理清晰。

B.文章第二段阐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在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大量的例证,阐述了不同阶段山水画发展变化的轨迹。

D.文章论述元明清山水画家的继承性,为中国山水画中某种不变的精神提供论据。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把自然空间加入故事中,以山水来自娱与遣怀。

B.《江帆楼阁图》与《明皇幸蜀图》虽然题材不同,但都充分渲染了山水之美。

C.南派山水画与北派山水画表现出来的风格与南北自然山水的特点密切相关。

D.中国山水画家的身体和精神都融入自然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

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

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

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

服除,为晋州刺史。

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

“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

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

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

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

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

”不纳。

复谏曰:

“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

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

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

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

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明年,封梁国公。

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

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

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

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

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

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

宋璟闻而叹曰:

“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

”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是科举考试录取考选进士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

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

C.“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可称“追赠”。

D.“谥号”是古代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知古才能卓著,仕途顺利。

他曾先后以著作郎和黄门侍郎的身份编修国史;

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职。

B.魏知古为人耿直,敢于进谏。

他针对给公主造道观而劳民伤财一事两次进谏;

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时,献诗婉言规劝,但也称颂了皇帝的政绩。

C.魏知古忠于朝廷,敢于揭发。

魏知古得知窦怀贞等将阴谋乱国,就秘密地揭发了他们的阴谋,终使窦怀贞被杀,他被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

D.魏知古深受赏识,屡受封赏。

他先因皇上赞赏他耿直而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后在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封地、财物的赏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29分)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5分)

(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1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宋·

刘过

弹铗西来路①。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

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②,酒酣箕踞。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

唤起杜陵③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弹铗:

铗,剑。

《战国策》记载,冯谖怀才不遇,牢骚满腹,靠在柱子上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孟尝君得知,吩咐总管给鱼吃。

②悲歌击楫:

《晋书·

祖逖传》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③杜陵:

指杜甫,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

“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又《春日怀李白》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弹铗西来路”,下笔开门见山,直接借冯谖弹铗的故事,表露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境,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梦里寻秋”的“秋”有隐喻国势衰弱之意,“寻秋”两句暗示词人对国事的关怀以及面对沦落的北地江山却无门报国的痛心。

C.“想雁信家山何处?

”词人希望鸿雁作使传递书信,却不知家在何处。

国事既不堪问,家乡又音信杳然,更令人生出万千感慨。

D.“万里西风吹客鬓”三句写的是词人韶华已逝而功业未建的感慨,其中“把菱花(镜)”“自笑”表现了词人孤独中不乏豪迈的气概。

E.下片首句“男儿事业无凭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委婉揭示了自己功名事业毫无着落的原因,又引出了对当年放浪形骸的回忆。

⑵.请联系全词内容,从形象刻画的角度简要赏析下片画线的语句。

(6分)

 

17.补写出下列课文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9分)

(1)《诗经·

采薇》中写离别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雨霖铃》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推想别后的凄凉,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2)《望海潮》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的诗句: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五、(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执着李冬

要不是我家的下水道堵了,我绝不会认识老谢的。

那天,一位朋友把他叫到我家,是来疏通下水道的。

第一回见到他,觉得他太落魄了,虽说那时他是物业公司员工,看他那一身行头,简直就像个外地捡荒人或者收废品的。

上身穿着不黄不绿,黑不溜的褂子,袖口早就破了。

下身的大裤衩子也是皱皱巴巴,满是尘土。

脚上的凉鞋脏兮兮的,后跟也开了胶。

现如今,我们通州城里,还有这样贫困的人吗?

我实在不敢相信。

看他干活,却很让我开了眼,对他刮目相看了。

且不说三五分钟,下水道就疏通了,还修好了我家的水管子,长时间没修好的灶具,冰箱的毛病,他也“三下五除二”顺手就修好了。

干杂活,他可真是个多面手。

我又对他赞美有加了!

这以后,家里有什么活儿,叫他就来,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熟了,我才知道,他是很乐观的人。

好交朋友,好看书。

我还经常讲讲新闻,说些笑话。

我送他几本《运河》杂志,他特高兴:

“太好了,我文化不高,就是喜欢看书”从这以后,家里有活儿就找他,我们就渐渐地成了好友。

无话不聊啦。

有一天,我听说他唯一的独女丢了,我就向他求证。

他竟然显出漫不经心的神色说:

“那时,她刚上班,21岁,就要和一个外地小子结婚,,我和老伴不同意,她就和那小子跑了。

”他的语气平淡,好像此事与他无关。

我问:

“你们没有联系啦?

找找她呀!

”他说:

“我怎么找?

公安局也用心找了几年,也没消息。

这可真是怪事。

都成年了,能出什么事呢?

”老谢不以为然地说: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让她去吧,闺女早晚要嫁人,我们两口子,过得挺好就行啦!

老谢就是一个大松心的人,可他一旦认准的事,他也真跟老牛一样的犯拧。

一天.他很认真地跟我说:

“黎老弟,求你个事?

”听这口气,看来他遇见难事了。

就问:

“你尽管说吧,我尽力帮忙。

“我在家里搞了一个像章展览室,求你找一位书法家,给我写个牌子,让更多人到我家来参观,”我听了,很奇怪地问:

“什么像章?

”他认真滴说“就是文革时期的最火的毛主席像章呀!

我已经收藏5000多个了。

有空你看看去,指点一下。

”我说:

“好的,我去。

过了几天,我带着写好了的字,就到他家里去了。

老谢住的还是原先的职工宿舍。

两间小屋,外屋就是展览室,一进屋,就看到,满墙的像章。

按着大小,一个个排列整齐,全都镶在玻璃镜框里。

真的好壮观啊。

我鼓励他说:

“你干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让人们不忘那段历史。

”他笑着点点头,又补充一句:

“应该建个‘像章博物馆’,让人别忘了毛主席呀!

“毛主席像章展览室”通州区吕先生的书法,果然遒劲,飘逸。

老谢见了挺高兴。

就很麻利地放进镜框里,我帮着他,挂到了门口。

牌子挂出来了,屋里也布置也像模像样的。

我相信们会有好多人来参观的。

可是,我没想到,就在一个月后,我偶然见到他,就问:

“来家参观的人很多吧!

”他显出特别失望和无奈的神色说,:

“唉!

现在的人,忘本,没有人去看呀!

” 

好久未见,我顺路去看看他。

一进屋,我就觉得冷冷清清的。

原来老谢病了,是让骗子气的,看来病的不轻。

小屋里,老谢正躺着,老伴用小勺给他喂药、老伴说:

“那天,几个骗子,把他的几个像章骗走了,他就一病不起了。

我让他去医院,他死活不去,他不放心屋里的这些宝贝呀!

我攥着老谢的手说:

“怎回事呀?

”老谢吃力地说:

“他们说是大运河艺术馆的,要搜集精美像章展览三天,还留了张借条,你看看!

”我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着:

‘借像章五枚,三天归还。

落款是:

大运河艺术馆武士水……看到这儿,我就知道老谢是被骗了。

一是通州没有这个艺术馆,二是落款的“武士水”分明是:

‘我是谁’是意思。

我劝老谢:

“别急,先看病,我帮你报案,公安局会给你找回来的。

行吗?

”他使劲睁开眼说:

“找不到了,那么好的像章哪儿去找?

你知道,那可是瓷的,少见呀……”

我劝不了,只好去医院找来大夫,费了好多唇舌,老谢终于去医院了,我每天都去看他。

他的病却不见好。

而且越来越瘦了。

大夫对我说:

“他是心病,药物不好治了!

果然,不到三个月,老谢带着遗憾走了,给他送葬那天,我心里难受,想说一句,一路走好,可是我早已哭成个泪人了,什么也说不出了……

1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采用外貌描写的手法,用笔细致,让老谢寒酸落魄的形象跃然纸上,与后文老谢的能干和执着形成了对比。

B.老谢是一个认真负责、乐观友善的人,踏实能干是个多面手,朴实热情好交朋友,虽然文化不高,却很喜欢看书。

C.文中写老谢积极筹建博物馆,却因无人去参观而失望与无奈,实则是为了表现出老谢对人们淡忘过去的失望与不解。

D.本文语言质朴,故事情节生动,作者主要采用外貌、语言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平凡人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注:

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8题的位置

19.老谢的“执着”在文中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概括。

20.小说设置这样的结局,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6分) 

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

①,水蒸气体积缩小密度增大,水蒸气下降;

由于蒸汽层下层温度高,②,之后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③。

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温度越来越低,最后形成雨点下降。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2月,央视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董卿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

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相较单纯的朗读,节目拆解为三大部分:

嘉宾讲述个人故事、嘉宾朗读、读后专家解读。

这档节目,没有复杂的形式,只有一个人、一段故事、一段文。

节目播出后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随即“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等堪称殊荣的标签出现。

然而,也有人对此不看好,说“碎片化朗读”“名人光环”等挽救不了国人甚少读书和不爱阅读的事实……

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要求:

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2018-06月考参考答案

1.A2.D

3.B【解析】“无中生有”,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符合语境。

“惨淡经营”是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与语境不符。

“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

“波诡云谲”原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一样千姿百态。

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

此处是指场面充满危险,与语境不符。

“目光如炬”指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

此处是指目光短浅,与语境不符。

“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4.A【解析】B项“网络诈骗”与“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之间是包含关系,不可并列。

同时“利用……层出不穷”句式杂糅;

C项“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发现了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短板”兼有句式杂糅及缺主语的毛病。

D项第二个“城市雕塑”是前后分句的主语,应放在“既然”前,“接受民众的审核”不能说是“是民众的权利”,搭配不当。

5.A6.D7.A8.B

9.B(A“都作为神仙居所、祭拜对象、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把部分当作了全体。

原文中的三个“或”是“有的”的意思。

C把次要的原因当作了唯一的原因。

原文说“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可能”,这是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唐代人富有诗人气质,敏感多情。

D理解偏颇。

从五代到北宋仍是把山水当作审美的对象,只是增添了探究自然的理性意识)

10.D(“为中国山水画中某种不变的精神提供论据”错误,论述元明清山水画家的继承性,是为了论述中国山水的图像表达从晋唐时期到元明清的嬗变)

11.A(“以山水来自娱与遣怀”推断错误。

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山水是画的背景,是审美的发现,到了元明清才发展到自娱与遣怀)

12.C 

13.D(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14.B(说“但也称颂了皇帝的政绩”错,应是“他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

”)

15.

(1)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

(“乖”、“崇”、“震摇”、“藉藉”各1分,句意1分。

(2)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

(“于渭川猎”句式、“讽”、补主语“皇帝”、“手制”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

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次升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

神龙初年,担任吏部侍郎一职,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

守孝期满,担任晋州刺史。

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

“臣听说‘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

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