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2804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理化公式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

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

b)÷

2

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

S=L×

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

b=c:

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

wc呁/S∕?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

b)/b=(c±

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②两圆外切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弦 

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

/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

,因此k×

(n-2)180°

/n=360°

化为(n-2)(k-2)=4

144弧长扑愎剑篖=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

S扇形=n兀R^2/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外公切线长= 

d-(R+r)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

=>

-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注:

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注: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

0注: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

方程没有实根,有*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5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

其中 

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注:

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注:

(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注:

D^2+E^2-4F>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斜棱柱侧面积 

S=c'

*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

)h'

圆台侧面积 

)l=pi(R+r)l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

0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

L注:

其中,S'

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圆柱体 

V=pi*r2h

初中物理公式规律大汇总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千克kg 

m=pv

温度t摄氏度°

C

速度v米/秒m/s 

v=s/t

密度p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F牛顿(牛)N 

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 

P=F/S

功W焦耳(焦)J 

W=Fs

功率P瓦特(瓦)w 

P=W/t

电流I安培(安)A 

I=U/R

电压U伏特(伏)V 

U=IR

电阻R欧姆(欧)R=U/I

电功W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 

P=W/t=UI

热量Q焦耳(焦)J 

Q=cm(t-t°

比热c焦/(千克°

C)J/(kg°

C)

真空中光速3×

108米/秒 

9.8牛顿/千克

15°

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

主单位:

米;

测量工具:

刻度尺;

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

秒;

钟表;

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

千克;

测量工具:

秤;

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

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

测力器;

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

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

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

G=mg 

m=G/g

g=9.8牛/千克。

读法:

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

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方向相同:

合力F=F1+F2 

;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

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国际单位:

千克/米3,常用单位:

克/厘米3,

关系:

1克/厘米3=1×

103千克/米3;

ρ水=1×

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

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

10-4米2,

1毫米2=1×

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

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

牛/米2;

专门名称:

帕斯卡(Pa)

F=PS【S:

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

单位:

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

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

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

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

P=ρgh 

h:

ρ:

千克/米3;

⒊大气压强:

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

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

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竖直向上;

原因:

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

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

F浮=G物且ρ物<

ρ液当物体悬浮时:

F浮=G物且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

F浮>

G物且ρ物<

ρ液当物体下沉时:

F浮<

G物且ρ物>

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

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

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

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

两个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

W=FS功的单位:

焦耳

3.功率:

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

瓦特;

W的单位:

焦耳;

t的单位:

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

108米/秒=3×

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

一面二侧三等大。

【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

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

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

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