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29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docx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三单元手和脑

第十三单元 手和脑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手和脑”为主题,编选了《两件宝》、《乌鸦喝水》两篇主体课文,一篇自读课文——《小猪盖新房》,设计了两个有关手和脑的综合活动——做太阳钟、收集图片资料,还安排了关于识字、写字、区别字形和字义、句式练习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思索和实践的探究精神”。

可以先学课文;也可以先实践,做M、N或P,体会动手和动脑的乐趣,激发创造的热情,再进入课文的学习。

中间穿插识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知道勤动脑勤动手才能创造生活。

2.运用听读和拼音的方法认识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着”,学习利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识字。

3.学习正确、端正地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练习书写合体字时后写右上角的“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4.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件宝》。

5.认识自然段,学习给段标序号。

6.区分“怎么”和“什么”,练习在句子中使用。

练习用“把”说话。

7.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自己阅读《小猪盖新房》,积极动手活动,体会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正确、端正地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练习书写合体字时后写右上角的“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两件宝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

儿歌写了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要靠它们去劳动,要靠他们去创造。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认识12个,认识笔画竖提,会写“切、双”等9个生字。

2.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回答文后问题。

3.让学生懂得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激发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干和肯于动脑想的热情和积极性,体会“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认识12个,认识笔画竖提,会写“切、双”等9个生字。

教学建议:

1、导入

学生喜欢猜谜语,投其所好,可以引谜语导入,也可利用插图导入,让学生想一想,图上的同学在做什么?

飞机模型靠什么做出来的?

无论采用什么导入法,都应提示:

手和脑是人的两件宝。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课文内容比较抽象,不必占用太多教学时间,重点在让学生会背,认字,尤其不要空讲“创造”等词语。

课后问题:

为什么说手和脑是“两件宝”,学生只要能按照课文答出就行了。

2、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

学习生字,注意读准“双、能、劳”的音,区分“工——公”的字义、用法。

“劳”“动”两个字中都有“力”,可指导学生用劳动需要出力来记住字形。

写字教学:

学竖提时要与竖勾相比较,宝盖头单独学写。

本课的写字教学,易采用分组练习,可以把“切、动”分成一组,“又、双”一组,“才、手”一组,“会、宝”一组。

工写一遍即可笔顺是力办。

双的第二点是点;才的第三笔是撇,不能写成“寸”。

拓展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yí qiè  dòng shǒu shuāngshǒu   gōngrén

() ( ) ( ) ()

2.照样子,写一写,读一读。

又――(双)月――( )  木――()

3.连一连,读一读

双    脑创考

 大    手做玉

 才 动宝工

 劳    能思造

四、猜一猜

十个小兄弟,天天不分离。

样样都能干,勤劳数第一。

谜底:

()

两个好朋友,住在山两边。

讲话都听见,就是不见面。

谜底:

()

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

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曾留学美国,归国后历任南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员、教授和教务主任等职。

积极推行平民教育,又热心于农村教育的改造。

曾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坚持“生命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实验。

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编制“实用的”教科书,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等。

其著作很多,主要有《中国教育改造》《知行书信》《老少通千字课》等。

2、词语解释

思考:

认真地考虑事情。

创造:

动脑筋想出新办法,做出新东西。

3、近义词:

思考――考虑创造――发明

(一)

课前准备

1.收集课外活动照片、绘画作品,出一次专栏。

2.生字卡片;课文朗读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思考

1.板书课题:

11 人有两件宝

课题中两个字没学过,谁会读?

(指名读)请读准的同学领读生字、生词。

再齐读课题。

“两件宝”也可以说两个宝。

“件”是生字,左边是_(生:

单人旁),右边是_(生:

一个牛字),一个人牵着一头牛,这个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这个字。

2.课文是一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

3.读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启发学生学会提问。

二、范读课文(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听老师读课文后,知道这两件宝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凭借汉语拼音读两遍课文。

2.读课后生字表

(一)和表

(二)中的本课生字,在课文中把这些字画出来,再连成词读一读。

(教师巡视、辅导,了解自学情况。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双手  事情  创造(注意带点字都翘舌音,“情”为轻声。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带点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劳动  两件宝  办不到

2.指名读课文。

(从差到好,不同层次3-5名,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读音)

3.齐读课文。

五、以问促读,熟悉课文

1.课文有3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2.这两件宝该怎样用?

读第二句。

3.课文最后说什么?

4.连起来读一读课文。

六、识字写字教学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词。

(开火车轮读3遍)

2.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突出重、难点)

双:

两个“又”不同,左边是又字旁,第2笔是点。

做:

右边是反文旁,4笔写成。

才:

把“寸”的点改成撇。

3.指导写字。

双:

右边的“又”,横撇要左伸到点下。

左右靠拢。

做:

左中右三部分要紧凑,单人旁要窄些,中间“古”稍短些,右边“反文旁”与“单人旁”一般高。

办:

先写横折钩折、撇、然后左边一点最后右边一点。

4.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听写,写后集体检查、订正。

双手、做工、才能、劳动、两件、办不到。

3.朗读课文。

二、理解句子

1.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1)口头填空。

工人_______

农民_______

护士_______ 

老师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

(动脑筋,想办法)

讲讲你或别人动脑筋的事。

(启发:

想一想,你在学习、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你想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你见过他们经过想办法把事情办好的事吗?

2.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师解释“创造”:

想办法做出自己或辊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来。

举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或举学校中一些小发明的事例,重点说说他们怎样思考、怎样做的。

使学生知道手脑并用与创造发明的关系,不必深讲。

3.小结:

这一课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我们可要把它们用好。

一个人只要爱劳动,肯动脑,一定会有所创造。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读法。

读这首儿歌就是在向别人介绍两件宝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用,介绍的时候要把词语连起来读,意思才清楚。

如: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2.听朗读录音,再跟着一起读。

3.指导背诵。

(1)理一理三句话的顺序:

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2)采用师与生、组与组对读的办法激发兴趣,帮助记忆。

如:

师读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3。

2.比一比,组词语。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二)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我有两个跟身体有关的谜语,你们想猜吗?

好,那就请小朋友们注意听。

“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团结紧,倒海又移山。

”(指名回答。

板书“手”),“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

”(指名回答。

板书“脑”)“手”和“脑”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两件宝”(板书)。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首《两件宝》的儿歌。

它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所写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小朋友们想听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猜谜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以谜语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新课打好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下面先听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用手指课文,认真听、仔细看。

2.跟老师一起读读课文。

我们比比看哪位小朋友读得认真,能读到哪,手指到哪、眼睛看到哪。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在听读中识字的能力。

3.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4.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读书,会读的小朋友给不会读的当“小老师”,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小组中,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乐于帮助别人,学会合作,使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5.询问各小组合作的方式,并做简单评价。

[及时、正确的引导和评价,更有助于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6.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干什么呢?

(看书、认真听,听后评议)。

7.还有谁愿意读?

这么多!

那就请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

8.男女生比赛读书。

[教师再次以参与者身份加入进去,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及竞争意识。

9.提问:

为什么手和脑是我们人的两件宝?

[在多次扎扎实实的读文之后,学生已经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再联系生活,问题肯定会迎刃而解。

10.手和脑的作用真大,能创造出各种财富,确实是我们人的两件宝,就让我们带着喜爱的感情,再一次齐读课文吧。

三、认读生字,培养能力。

1.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认认生字。

2.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当“小检查员”,给对方抽读生字。

3.小游戏:

同桌的两位同学把书放到一块,老师说字,让学生在书中指,指到的就举手,比比谁指得对,指得快。

同桌互相监督。

[生字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一个简单的游戏,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4.怎样才能把生字记得更牢呢?

看看老师的“窍门”你肯定能做到。

(1)用卡片拼字的方法出示“件”、“双”两字。

这两个字有怎么记呢?

[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2)你有没有记字的好“窍门”,介绍给大家?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把一些识字方法渗透进云,如:

询问他人,在生活中识字,分析部件等,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5.“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6.小组合作互相抽读生字。

[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达到每人都认会生字的目的。

7.做“猜字游戏”。

[“猜字游戏”学生百做不厌,既解除了学习疲劳,又巩固了所学生字。

四、回归整体,再次巩固。

(做“送生字回家”的游戏:

出示课文,课文中凡是有生字的地方都空着,把有关字卡发给学生,让学生把生字贴回相应的地方。

1.要想做好这个游戏,除了会认生字以外,必须会背课文,您们能把课文背下来吗?

先自己试试。

2.老师还不会背,您们能教我背一下吗?

3.师生共背课文,学生可加动作表演背。

[表演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兴趣特点,能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旺盛,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更加深入。

4.给每一小组发几张字卡,先让小组成员互相商量一下这几个字怎么念,在课文中的什么位置,然后派代表上来贴。

5.全班同学一同检查贴字情况。

[“送生字回家”,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迷路的小孩、生病的伙伴,内心涌起强烈的责任感,背课文识字特别用心,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五、总结全文。

课文学完了,我想小朋友们更喜欢自己的这两件宝贝了,希望您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好好地利用它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乌鸦喝水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有趣的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全文以“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了”这一条线索写口渴的乌鸦,找到一瓶水,但是水很少,瓶口又小,喝不着,乌鸦动脑筋,想出了新办法,把石子投到瓶子里,就喝着水了。

课文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中插图形象鲜艳。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

遇到问题要积极动脑,想办法,还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学习一个新笔画:

斜勾。

学习“把”字句。

能初步区别“到处、处处”“什么、怎么”“用法、办法”三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动脑筋,想办法,还必须亲自去试一试才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11个生字,学习一个新笔画:

斜勾。

学习“把”字句。

能初步区别“到处、处处”“什么、怎么”“用法、办法”三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教学建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指导观察,图文对照”是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中应以观察训练为主线,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教学开始,让学生初步看图,大致了解图意。

再借助拼音边读课文边看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把说明图意的句子做上记号。

在此基础上图文对照,理解词句,进行讲读。

第一自然段,通过“口渴” 、“到处找水”,让学生体会乌鸦急于喝水的焦急心情。

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通过看图、读文后思考:

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在要求学生对第一幅图画面的观察后,理解“水不多”、“瓶口又小”是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

引导学生了解“怎么办呢?

”是乌鸦自己问自己,表明它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讲读第三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从而理解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事物,一边想办法。

从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问题。

第四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引导学生利用第二幅图和重点词语的讲读,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这个办法喝到水的,重点讲清楚水是怎么“渐渐升高”的(用实验的方法配合)。

在教学过程中,用朗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并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习题:

1、比一比,再组词。

渴()乌()处()

喝()鸟()外()

2、照样子,说一说。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叼起来。

_____把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怎么什么

A.丁丁用材料做太阳钟?

B.浪娃娃发电?

C.劳动要靠?

D.乌鸦喝着水?

相关资料:

1.词语解释:

怎么办:

不知道怎样做。

叼:

用嘴含。

2.近义词:

到处――处处办法――方法

3.反义词:

许多――很少慢慢――快速

4、“怎么”和“什么”都是疑问代词。

“什么”一般代名词,比如:

你手里拿着什么?

“什么”代手里拿的东西,如钢笔、钱包、钥匙等。

“怎么”比较复杂,可代动词,如怎么打开易拉罐?

“怎么”代“拉盖上的环”;你怎么想?

“怎么”代你的想法;集市里人怎么多?

“怎么”代副词“非常”、“特别”等。

5、“把”作介词时起提宾的作用,如:

快打开书――快把书打开。

(一)

教学准备:

1、放大的文意图或投影片

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关材料。

3、一些小动物的头饰。

如:

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

出示乌鸦图。

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

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

(板书课题)

   2、活动:

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

(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导入(感知课文内容,识记生字,培养读书习惯。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解决字音的问题。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读书。

其中最关键的是坚持和突出每次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引导,让学生真正读有所得,读有所悟。

       汇报(多形式读文,反馈自读效果,促进阅读理解。

       1、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

       2、多形式读文。

(如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分段指读、小组齐读等。

)有重点地指出难点字的读音。

如“怎、找、旁等。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情,同时引导学生评价。

       3、利用放大的插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根据理解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多形式的朗读和读书和评价的结合,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检测和巩固了学生的读书成果,把读书活动落到了实处。

        写字(巩固识字,提高写字水平。

        1、引导学生在“我会写”中,再认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如:

谜语法、比较法、编顺口溜等。

        2、自选生字进行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

学生书写展示,组织互相评议。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如:

找、石等。

第二课时

        导入(承接上节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读书,现在就让我们走近那只聪明的乌鸦吧!

      精读(图文对照,以读促思,引发感悟。

      1、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乌鸦喝不着水,想办法的心情。

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结合看图,理解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指导朗读“怎么办呢?

”启发学生想象,说说乌鸦会想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并要求学生思考:

乌鸦想出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小结:

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事物,一边想办法的。

     3.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

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

要求学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

 要求学生讲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书上是怎么写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

并用“渐渐”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①第一句用坚定的语气读“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

②“水渐渐升高”要读得慢。

③“乌鸦就喝着水了”要用轻松的语气朗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读书是语文学习和根本,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到了乌鸦的聪明能干。

从中受到启发。

     讨论: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

      1、出示课后思考提示:

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表达看法。

    (这个问题既在课文之中,又延伸了课文之外,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引导学生想像情境,练习说话,拓展思维。

       1、教师拿出准备的头饰(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

启发思考:

如果我们是这些个小动物,我们会怎样帮助小乌鸦呢?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合作想出来的办法,表演出来。

      3、汇报表演,互相评价。

                           

(二)

(教师展开一幅放大的课文中的第三幅插图) 

师:

请小朋友看这一幅图画着什么?

它在做什么?

  

〔充分发挥课文有插图的特点,提供学生说的机会〕  

生:

图上画着一只乌鸦。

乌鸦在喝瓶子里的水。

  

师:

谁能用一句最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画的意思。

  

生:

这幅图画着一只乌鸦,它口渴了,把嘴伸进瓶子里喝水。

  

师:

再简短一点。

  

生:

画着一只乌鸦在喝水。

  

师:

再简短。

  

生:

乌鸦喝水。

  

〔看图说见解,训练概括能力,发展语言〕  

师:

对!

乌鸦喝水。

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

  

生:

(集体)想!

  

〔让学生看图归纳图意,点出课题,导入新课,很有新意。

把观察、思维、说话训练有机结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  

……  

师:

说说“喝”的字形。

  

生:

喝字是左右结构,左边“口”字,右边上面是“日”,下面是撇,横折钩,小“人”在里边,竖折来关门。

(曷)  

师:

为什么“喝”字是口字旁?

  

生:

因为喝水用口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诱导学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把话讲完整〕  

生:

“渴”字和“喝”字,字形相近。

  

师:

口字与渴字都读第三声,连在一起怎么读?

  

生:

前边的口字读得像第二声,口渴。

  

师:

请这一行小朋友朗读第一段。

  

(学生按顺序朗读)  

师:

乌鸦到处找水喝,“到处”是什么意思?

  

生:

“到处”就是每个地方。

  

生:

“到处”的意思就是处处。

  

生:

“到处”就是四面八方。

  

师:

几个小朋友回答得不仅对而且好!

乌鸦找到水了吗?

我们学习第二段课文。

  

kě hěn zháo bàn  

(教师在田字格中写可很着办指导学生学习“很”字,注意书写笔顺。

“着”字与“看”字比较字形。

“可”字和“办”字要求学生自己想法记住。

要求每个学生在生字本上写这四个字)  

师:

请小朋友用“很”字“开火车”组词。

要求后一个同学组的词和前一个同学组的词的意思要相反。

  

生:

很大。

  

生:

很小。

  

生:

很高。

  

生:

很低。

  

生:

很香。

  

生:

很臭。

  

……  

〔让学生边朗读边说话,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字的音形义教学和词句训练,为学生的说留有充分的余地。

〕  

师:

请小朋友顺序朗读第二段课文。

(学生按要求一个个读课文)  

师:

请大家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乌鸦的表情。

想一想它喝不着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看书中插图)  

生:

天气很热……  

师:

你怎么知道天气很热呢?

  

生:

从图上看出来的。

天上只有一朵白云,太阳红红的,说明天晴、很热。

  

师:

好!

往下说。

  

生:

乌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两只翅膀紧紧地抱住瓶子,两条腿伸得直直的,乌鸦喝不着水时心里是很着急的。

  

(教师范读第二段课文。

然后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

)  

师:

乌鸦找到水了,又没喝着,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达这个意思?

  

生:

课文里用了一个“可是”。

  

师:

为什么要用“可是”呢?

  

生:

乌鸦找到了水,又没喝着,就用“可是”。

  

师:

好!

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páng biān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旁边后指名朗读第三段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