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300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扶正补虚类药Word文件下载.docx

人参由于产地不同和加工方法不同,性能各有差异,需酌情选用。

女贞子(木樨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果实。

贞木(《山海经》),女贞实(《神农本草经》),冬青、蜡树(《本草纲目》),冻青(《救荒本草》),水蜡树(《植物名实图考》),鼠梓子(广西),冬青子,冬青叶、甲兴(西藏),爆格蚤、冬青子(河北、江苏、福建、广西、云南)。

味苦、甘,性平。

补肝肾,强腰膝。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肝癌、各种中晚期胂瘤和肿瘤患者放疗和化疗后。

常与龟板、鳖甲、牡蛎、桃仁等配伍治疗肝阴耗损、阴虚火旺的肝癌。

常与墨旱莲、枸杞子、熟地、黄芪等配伍治疗正气虚弱、肝肾两亏、阴血不足的各种中晚期肿瘤。

常与麦冬、黄芪、沙参、首乌等配伍治疗邪火炽盛、损伤阴液的经放疗、化疗后的肿瘤患者。

每日10~15g,水煎服。

山茱萸(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实。

萸肉(各地统称),实枣儿(《救荒本草》),枣皮(四川),药枣(浙江、四川、山西),红枣皮(浙江)。

味酸、涩,性微温。

涩精,敛汗,补肺肾。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肝癌、膀胱肿瘤及经放疗、化疗后的各种肿瘤患者。

常与熟地、枸杞子、杜仲等配伍治疗肝肾不足、正气亏损的肝癌。

常与五味子、补骨脂、仙灵脾等配伍治疗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司的膀胱肿瘤。

常与五味子、黄芪、麦冬、桑寄生等配伍治疗真气虚弱、体虚多汗的经化疗、放疗后的肿瘤患者。

此外,还适用于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月经过多、体虚多汗等。

每日3~12g,水煎服。

天门冬(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天门冬的块根。

天冬(通称),小叶青(江西、福建),三百棒(湖南),乳薯(福建),明天冬,天冬草,倪铃,赶条蛇,多仔婆。

聂西(西藏)。

味甘、苦,性大寒。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适用多种肿瘤,如肺癌、鼻咽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

常与北沙参、大麦冬、蒲公英等配伍治疗阴虚内热、肺阴亏损的肺癌。

常与天花粉、地骨皮、玄参、生甘草等配伍治疗邪火炽盛的鼻咽癌,或鼻咽癌经化疗、放疗后。

此外,还适用于肺热燥咳、阴虚潮热、盗汗以及热病后期津亏便秘等。

每日6~20g,煎眼或制成制剂。

云芝(多孔菌科云芝属植物云芝的全草。

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青云芝、云气芝。

味微甘,性寒。

清热解毒。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病、胃癌、乳腺癌、宫颈癌、肝癌、皮肤纤维瘤、肺癌等。

此外,云芝糖浆还适用于肝硬变、肾炎、类风湿、风湿等与免疫有关疾病。

每日10~40g,煎服,宜煎24小时以上。

云芝多糖注射液,肌注,每次40mg,每日2次,连用4周,停药2周后再用4周;

静脉滴注,每日1次,120~16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300m1,连用10次,停1~2周,再用10次为1疗程。

SP-K每日3~6g,口服。

甘草(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的根和根状茎。

甜草(东北、内蒙古)、甜根子(陕西)、生甘草(新疆)、棒草(黑龙江)、红甘草、粉甘草、粉草。

味甘,性平。

补脾益气,止咳化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调和药性。

适用于肺癌及各种中晚期肿瘤,也适用于子宫癌、直肠癌、膀胱癌。

常与知母、石韦、沙参、麦冬等配伍治疗邪热炽盛、肺阴耗损的肺癌。

常与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配伍治疗中气不足、气血两亏的各种中晚期肿瘤。

此外还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咳喘气喘、痈疽疮毒、腹中挛急作痛、缓和药性、解药毒等。

每日3~10g,水煎服。

白术(菊科苍术属植物自术的根状茎。

台术(《神农本草经》)、于术(《杭州府志》)、贡术(《四川中药》)、冬术、浙术、种术。

味甘、苦,性温。

健脾,燥湿,和中,安眙。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消化道肿瘤、肝癌、胃癌等,以及各种肿瘤患者见脾胃虚弱者。

常与党参、陈皮、茯苓、扁豆等配伍治疗脾胃虚弱、脾虚湿聚的消化道肿瘤。

常与猪苓、茯苓、泽泻、大腹皮等配伍治疗脾失健运,水湿停滞的肝癌、肺癌。

此外,还适用脾虚泄泻、食少、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痰饮水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每日3~15g,水煎服。

白芍(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根。

芍药(《全国中草药汇编》)。

味苦、酸,性微寒。

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适用于肝癌及胃肠道肿瘤。

此外,还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疼痛、胃肠痉挛性疼痛、泻痢腹痛、手足拘挛疼痛、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

内服6~18g。

白首乌(萝藤科鹅绒藤属白首乌的根。

牛皮消(《救荒本草》),奶浆草(《开宝本草》),飞来鹤(《植物名实图考》),耳叶牛皮消(《中国药用植物志》),瓢瓢藤、老牛瓢、七股莲、何首乌(江苏),青洋参、菁洋参(云南),隔山消、隔山橇、野山苕(四川),白木香(浙江),万世竹、剪蛇珠、土花旗参(江西),牛皮冻(湖南)。

味甘、微苦,性微温,有毒。

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止心痛并兼有健脾益气之功。

具有一定的防治肿瘤作用,并能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

此外,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筋骨不健、胸闷心痛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肾炎和小儿高热等症。

内服1~30g。

冬虫夏草(麦角科(肉痤菌科)虫草属植物冬虫夏草的子座及其寄主的干燥虫体。

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

味甘、性温。

滋肺补肾。

可用于治疗肺癌、纵隔肿瘤、鼻咽癌、骨癌及前列腺癌等。

用人工培养的冬虫草菌丝做成的玉灵胶囊能辅助治疗恶性肿瘤。

此外,还用于治疗肺结核咳嗽、咯血、虚喘、盗汗、遗精、阳痿、腰膝酸痛。

内服4.5~10g。

当归(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的根。

秦归、云归(《全国中草药汇编》)。

味甘、辛,性温。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配方用当归、黄柏、龙胆草、栀子、黄苓各30g,青黛、芦苓、大黄各15g,木香9g。

经研粉、炼蜜为丸,每丸重6g,每日服3~4丸。

本品还用于宫颈癌及胃肠道肿瘤等。

此外,还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血虚闭经、痛经、慢性盆腔炎、贫血、血虚头痛、脱发、血虚便秘等。

向日葵(菊科向日葵植物向日葵的根、茎髓、花盘、花及种子。

葵花(通称),迎阳花、丈菊(《群芳谱》),转日莲(《烟台中草药》),向阳花(江西、陕西、福建、甘肃),尼玛美多(藏语),娜仁一花儿(蒙语),望日葵,朝阳花。

味甘,性温。

根:

清热利尿,止咳平喘。

花盘:

养肝补肾,降压,止痛。

子:

滋阴,止痢,透疹。

叶:

清热解毒,止疟。

适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

常与凤尾草、水杨梅全草等配伍。

此外,还适用于小便涩痛、尿路结石、乳糜尿、咳嗽痰喘、浮肿、白带等。

每日花盘50~150g,根25~50g,茎髓25~50g,水煎服。

灵芝(多孔菌科灵芝属植物灵芝的全草。

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过夏(藏名译音)。

味苦、涩,性温。

滋养强壮。

适用于多种肿瘤,主要通过扶正固本作用,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放疗和化疗的耐受性,达到治疗和延长生命使用。

民间常用灵芝每日15g水服治食管癌、胃癌。

本品还适用于头晕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病、血胆固醇过高症、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硅肺、风湿性关节炎;

外用治鼻炎。

灵芝糖浆,每次6ml,每日3次,癌症患者失眠,头昏可用研末,每次1.5~3g,每日2次。

还可制成片剂、酒剂、胶囊或提出灵芝多糖制成制剂。

补骨脂(豆科骨脂属植物补骨脂的果实。

黑固脂、兰苋(云南),黑故子(广东),吉固子(江西),外兰苋,胡韭子,破故纸。

味辛,性温。

补肾助阳。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肺癌、结肠癌、直肠癌、骨肿瘤、骨肉瘤、肿瘤骨转移等。

常与白蔻仁、吴茱萸、厚朴、炮姜炭等配伍治疗脾肾阳虚、寒凝气滞的骨肿瘤、胂瘤骨转移。

常与仙灵脾、杜仲、山茱萸等配伍治疗肾阳虚衰、寒凝气滞的骨肿瘤、肿瘤骨转移。

此外,还适用于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

本品为挟正抗癌药,常用于肿瘤患者的阳虚型,如属阴虚火旺,不宜应用。

刺五加皮(五加科五加属植物五加、天梗五加和红毛五加的树皮。

五加皮(《神农本草经》、《植物名实图考》),豺漆(《神农本草经》)女章草(《巴蜀异物志》)、茨五甲(《草木便方》)、五叶木(《新本草纲目》),豹节(《名医别录》),木骨、追风侠、刺通(《本草图注》),白刺(《本草纲目》),刺五加、白路刺、五谷皮、小号五加皮、五爪刺(《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老虎獠、白芦刺(《中药大辞典》),五加风、鸡脚风、五加勒(福州),红五加、苦刺头(贵州),刺五甲、大五爪龙、叶上花(云南),白刺尖(四川),戈哈(云南红河哈尼语),焦娥瓦(广西融水侗语),受索宾(广西金秀瑶语),莪卡皮、勾当蒸、奴干被(广西壮语),猴威家来(湖南蓝山瑶语)。

祛风湿,强筋骨,活血祛瘀。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骨肉瘤、肿瘤骨转移及消化道肿瘤等。

常与菝葜、野葡萄藤、地鳖虫等配伍治疗湿浊凝聚,经络痞塞的骨肉瘤或肿瘤骨转移等。

此外还适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等。

茯苓(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菌核。

玉灵、茯灵、万灵精、茯菟、松腴、更生、金翁、不死曲、降晨伏胎、云茯。

味甘、淡,性平。

利尿,健脾,安神。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卵巢癌、膀胱癌等,对各种肿瘤化疗后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也适用。

常与白术、党参、薏苡仁、半夏、陈皮、瓜蒌、黄芪等配伍治疗脾虚湿盛、运化失司的消化道肿瘤。

常与厚朴、苏梗、枳壳、代赭石、清半夏、橄榄、硼砂、橘络等配伍治疗食管癌。

常与丹皮、赤芍、玄参等配伍治疗原发性肝癌。

此外,还适用于脾虚湿盛、小便不利、食少脘问、痰饮咳嗽、心悸失眠等。

每日6~10g,水煎服,或制成丸、散。

扁豆(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的种子。

萹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鹊豆(《图经本草》),蛾眉豆、治篱豆(《本草纲目》),茶豆(江苏),膨皮豆(广东),南豆(广西),小刀豆、树豆(四川),火镰扁豆、峨眉豆。

味甘、性微温。

和胃化湿、健脾止泻。

本品适用于胃肠道肿瘤及其他肿瘤患者脾胃运化失司者。

常与白术、茯苓、薏苡仁、白蔻仁等配伍治疗脾气虚弱、湿浊内阻的胃肠道肿瘤。

常与藿香、佩兰、厚朴、泽泻、薏苡仁等配伍治疗肿瘤患者暑湿内蕴、脾胃运化失司者。

此外,还适用于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自带等。

每日6~20g,水煎服。

香菇(侧耳科斗菇属植物香菇的全草。

香蕈、冬菇、香纹(山西),菊花菇。

益气,治风破血,化痰理气。

由本品提取的香菇多糖适用于多种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癌、鼻咽癌、食管癌等。

此外,还适用于助食、预防身体衰弱、毛细血管破裂、牙床及腹腔出血等。

每日6~30g,水煎服。

茜阜(茜亭科茜草属植物茜草的根。

金钱草(《植物名实图考》),绿伞(山东),挂拉豆、山龙草(东北),红根(河南),血茜草(江苏),土丹参、穿骨草(福建),红藤子草、血藤(台湾),拉拉蔓(西藏),地苏木(安徽、云南),小血藤(贵州、甘肃),风车草,小活血,血见愁。

味苦,性寒。

止血化瘀,消炎解毒。

可用于肿瘤,如肝脏肿瘤、宫颈癌。

此外,还用于治疗血热引起的各种出血、月经过多、经闭、水肿、跌打损伤、肝炎、痈肿疔毒、蛇伤等。

内服3~9g,外用适量。

桂枝(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嫩枝。

柳桂。

味辛、甘,性温。

发汗解毒,温经通阳。

用于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还用于骨肿瘤或肿瘤骨转移。

此外,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痹痛、咳喘痰、经闭腹痛等。

内服每日3~9g。

淫羊藿(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箭叶淫羊藿、心叶淫羊藿和大花淫羊藿的全草。

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三叉风、羊角风、三角莲。

温肾壮阳,祛风除湿。

近用于骨肿瘤或肿瘤骨转移,还用于肾阳虚衰的各种晚期癌肿患者,并能防止癌转移。

此外,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小便失禁、风湿关节痛、慢性腰腿痛、更年期高血压病、慢性气管炎。

内服9~15g。

黄芪(豆科黄芪属植物膜荚黄芪及蒙古黄芪的根。

锦芪、锦黄芪(《全国中草药汇编》),条芪、宁古黄芪(东北),山爆仗(山东),箭杆花(陕西、甘肃、宁夏)。

味甘,性微温。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利尿。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肺癌、纵隔肿瘤、肝癌、盆腔肿瘤、结肠癌等。

常与党参、白术、茯苓、蜀羊泉等配合治疗肺气不足、脾气虚弱的中晚期肺癌、纵隔肿瘤等。

常与白术、茯苓、牡蛎、半枝莲、半边莲等配伍治疗中气不足、脾虚虚弱、运化失司、气湿停滞、痰凝湿聚的晚期肺癌、肝癌、盆腔肿瘤等。

此外,还适用于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生溃疡、内脏下垂、便血崩漏、小便不利、面目浮肿、痈疽疮疡等症。

每日10~15g,大量可用至60g,水煎服。

银耳(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银耳以子实体入药。

白木耳、白耳子、桑鹅(《清异录》),五鼎芝(贵州)。

补肺益气,养阴润燥。

可用于艾滋病的治疗及肺癌的术后治疗等,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特别是对鼻咽癌放疗热性反应,肝癌、肺癌、白血病、骨恶性肿瘤等中晚期癌症,出现肝肾阴虚证候,应用之后,效果颇佳。

此外,还用于治疗病后体虚、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崩漏、大便秘结、高血压、血管硬化。

猪苓(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猪苓的菌核。

野猪粪、地乌桃、导河椽、粉猪苓。

利尿,渗湿。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肺癌、肝癌、膀胱癌、食管癌、白血病、鼻咽癌等。

常与茯苓、葶苈子、薏苡仁、煅牡蛎、白术等配伍治疗脾虚湿阻、肺失通调、痰凝湿聚的肺癌。

常与金钱草、石韦、天龙、莪术、粉萆薢等配伍治疗小便不利,下肢浮肿、尿血的膀胱肿瘤。

常与茵陈、大黄、山栀、马鞭草、半枝莲等配伍治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滞、潴留体内的肝癌。

此外,还适用于肝硬化、小便不利、水肿等。

猴头菌(齿菌科猴头属植物猴头菌的全草。

猴菇、猬菌、刺猬菌、猴头。

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

此外适用于消化不良,胃、十二指溃疡,多种慢性胃炎和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等。

每日30g,水煎服;

猴菇菌浸膏片,每片0.25g(含生药1g),每次3~4片,每日3次。

棉花根(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树棉及陆地棉的根。

土黄芪。

补气,止喘,平喘。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肺癌、肝癌、精原细胞癌、胃癌、食管癌及咽喉部肿瘤等。

此外,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浮肿、子官脱垂等。

每日15~30g,水煎服。

桑寄生(桑寄生科桑寄生属植物的株茎。

桃木寄生、消梨寄生、枇杷寄生、油茶寄生。

味苦,性平。

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养血,安胎,降血压。

近用于肾癌、骨肿瘤或骶尾部脊索瘤以及肿瘤骨转移等。

此外,还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麻木、胎动不安、先兆流产、高血压症等。

薏苡仁(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苡的种仁。

赣米(《名医别录》),川谷、回回米、草珠、菩提子(《救荒本草》),必提珠(《滇南本草》),芑实(《本草纲目》),珍珠米(《贵州民间方药集》),晚念珠(《福建民间草药》),尿糖珠、老鸦珠(《广西中医药用植物志》)、六谷子(《中药志》)、六谷米(《广西中药志》),药玉米、水玉米、沟子米(《东北药用植物志》),尿端子、尿珠子、催生子、蓼茶子(《湖南药物志》),益米(《闽东本草》)。

味甘、淡,性微寒。

健脾,补肺,渗湿,利尿,清热,排脓。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消化道肿瘤、肺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等。

常用白花蛇舌草、白术、茯苓、土茯苓、大腹皮等配脾虚湿盛、运化失司的消化道肿瘤。

常与葶苈子、全瓜蒌、蒲公英、鱼腥草、茯苓等配伍治疗痰热挟湿的肺癌。

常与黄柏、萆薢、白莲须、椿根皮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湿聚毒盛的宫颈癌、卵巢癌等。

此外,还适用于脾虚腹泻、风湿疼痛、黄疸、肠痈、肺脓疡、吐血、乳糜尿、扁平疣等,并作为营养补品。

每日19~30g,水煎服。

槲寄生(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槲寄生的茎叶。

桑上寄生(《唐本草注》),北寄生、柳寄生(《中药志》),冬青(东北),桑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

味甘、苦,性平。

祛风湿,强筋骨,养血安胎。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肾癌、骨肿瘤、骶尾部脊索瘤、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常与补骨脂、杜仲、牛膝、山茱萸等配伍治疗肝肾不足,瘀血凝滞的肾癌、骨肿瘤,或骶尾部脊索瘤。

晚期癌肿,肿瘤骨转移出现的骨节疼痛、腰膝酸软等。

常与乳香、没药、寻骨风、川牛膝等配伍治疗晚期癌肿,肿瘤骨转移出现的骨节疼痛、腰膝酸软等。

此外,还适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以及高血压、心脏病。

每日6~12g,水煎服。

鳖甲(鳖科动物鳖干燥背甲。

团鱼盖、脚鱼壳、上甲、甲鱼。

味咸,性平。

滋阴退热,软坚散结。

适用于肝癌、肾癌及其他肿瘤阴虚火旺者。

常与八月札、炙龟板、茯苓、田基黄等配合治疗肝经郁火、肝阴耗损、气滞血瘀的肝癌。

此外,还适用于肾阴不足、阴虚潮热、瘀血阻滞、经闭腹痛以及肝脾肿大、龋齿痛等。

每日10~30g,水煎服。

本品与龟板作用相似,两药往往相须为用。

但鳖甲长于软坚,且能通血脉,龟板偏于滋阴、益肾健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