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3133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健康监护知识Word格式.docx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从事放射性作业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应当填写《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

4,为什么职业健康检查时企业一定要提供劳动者职业史ﻫ答:

职业史反映劳动者工作经历,对判断健康监护结果十分关键,是职业健康检查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1)异常健康检查结果与职业史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与职业有关;

(2)职业史是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3)职业史可分析劳动者所受职业病危害是由哪种危害因素引起,是否与本企业有关。

(4)企业提供劳动者职业史可避免劳动者不提供或提供虚假职业史,从而导致职业病法律纠纷;

(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责任.ﻫ5.劳动者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意义

(1)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目的是断定劳动者从事某种作业前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参加该有害作业,是否有职业禁忌,是否有危及他人的疾患如传染病,精神病等.为用人单位是否安排就业,尤其是否安排劳动者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提供客观证据。

(2)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体检.目的是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影响,及时诊断和处理,对可疑患者可进行观察,对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或有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者及时调离,安排适当的工作。

(3)离岗时的健康检查.体检的内容与项目是依据劳动者所从事的岗位,工种中所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情况而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较为敏感的指标,对劳动者进行检查。

目的是了解和判断该劳动者从事该有害作业若干时间后,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变化是否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

(4)应急性健康检查.目的是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职工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掌握身体健康状况.ﻫ5,为何要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包括:

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为劳动者的健康追踪,职业病诊断,有关健康损害责任划分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供依据.因此用人单位务必为每个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规定的期限予以妥善保存,档案保存期一般不应少于10年.当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ﻫ6,用人单位应该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吗对检查异常者应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作业;

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ﻫ7,职业健康检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ﻫ答:

(1)检查前三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ﻫ(2)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

30~8:

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0:

00。

ﻫ(3)女性怀孕期间避免接受X射线检查.

(4)体检表内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殊检查项目.有些检查对职业性损伤,职业禁忌症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

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处置的最佳时机。

(5)讲明病史.病史是体检医生判定受检者健康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有的受检者抱定一种”考核"一下体检医生水平的心理,认为疾病只能靠查出来,不能靠说出来。

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ﻫ(6)如实提供职业史.职业史是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内容,是主检医师判断受检者职业性损伤,疑似职业病的重要依据.ﻫ(7)注意体检结论.体检结论是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主检医师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纠正不良行为习惯,预防和治疗职业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受检者对体检过程较为重视,却忽视了体检结论,没有仔细阅读和认真实施,使职业健康体检失去了意义。

ﻫ(8)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

ﻫ8,职业健康检查流程是怎样的ﻫ答:

(1)企业预约;

提供应检者信息一览表(企业加盖公章),确定检查项目,收费标准,具体时间。

(2)体检流程:

说明:

根据检查表上规定的项目可同时进行;

检查结束,体检表必须交回采血处。

9,职业健康检查与普通的健康体检有何不同ﻫ答:

职业健康检查与普通的健康体检不同。

职业健康检查是国家法律强制规定的,其检查项目的设置是根据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来确定的,其主要目的是检查疑似职业病,职业性损伤,职业禁忌症。

而普通健康体检项目的设置是根据服务对象自身需求设置的,其主要目的是发现各种疾病。

10,职业健康检查是否可以发现各种疾病ﻫ答:

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是检查与职业相关的疑似职业病,职业性损伤,职业禁忌症.其检查项目是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专门设置的,是围绕职业病,职业性操作而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是一种断面检查,不具动态连续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检查结果仅为职业病诊断依据,不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不能认为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发现各种疾病,一般的疾病需要到综合性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ﻫ第二部分: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知识ﻫ1.为何要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有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

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经常和定期的检测,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产生,扩散和变化规律;

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程度以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鉴定评价。

可为保护劳动者健康,采取相应的防护设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2,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何进行日常监测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

ﻫ3。

当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时,用人单位该怎么办

通过检测,如发现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经过治理仍达不到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则必须停止存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直到经检测证实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开始作业.

4。

建设项目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吗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的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另外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预防职业病的治本措施,通过评价可以识别职业病危害,从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工程防护措施,做到同时设计,施工,验收,防止项目建成后不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企业重复投入,浪费资源.ﻫ 第三部分:

职业病防治知识ﻫ1.什么叫职业病ﻫ答: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和调整并公布.

2。

我国现阶段立法明文规定的法定职业病有几大类,几种

十大类,115种。

一,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三,职业中毒;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九,职业性肿瘤;

十,其他职业病。

ﻫ3,何为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ﻫ4,何为职业病危害因素ﻫ答: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5,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ﻫ答:

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a化学因素: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b物理因素:

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噪声及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c生物因素:

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ﻫ

(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ﻫa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ﻫb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ﻫc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d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ﻫe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ﻫ(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a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度因窗门紧闭而造成通风不良等;

ﻫb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ﻫc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6,常见有毒物质的分哪几类

①,金属和类金属,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②,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 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③,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 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④,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⑤,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⑥,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具有刺激作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 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7。

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ﻫ答:

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

①,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

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

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 吸收越快。

 

②,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③,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消化道。

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ﻫ8.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大搞技术革新,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工人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机会.ﻫ(2),采取通风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3),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

三同时"

审查,确保这些项目完成后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可以达到国家标准。

(4),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ﻫ(5),制订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ﻫ(6),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质进人体内。

ﻫ(7),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

(8),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

(9),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检测作业环境中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ﻫ9,劳动者怀疑有职业病应怎么办ﻫ如劳动者怀疑患有职业病,一是要尽快到已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格的医疗机构检查,初步断定自己所患的疾病是否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果不能排除职业病,需要带齐职业相关资料,主要包括经用人单位确认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原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以及当地健康检查资料,本人身份证等,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已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病诊断机构作进一步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