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3201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集附答案Word格式.docx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6.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

越来越多的次部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间的部门内部的分工。

7.战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

8.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9.大卫·

李嘉图在其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本学说。

10.亚当·

斯密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的绝对成本学说。

1.国际分工形成阶段是(D)世纪。

D.18~19

2.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A)。

A.自然条件

3.各国的(A)决定着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

A.生产力水平

4.首先提出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是(C)。

C.亚当·

斯密

5.国际分工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是(C)。

C.生产力发展水平

6.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分工的中心是(B)。

B.发达国家

7.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D)之间进行。

D.宗主国与殖民地

8.战后国际分工主要是在(A)之间展开的。

A.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9.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

),这种说法是根据(C)。

C.赫—俄的要素比例说

10.如果A国生产一单位粮食需要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的布需要90人一年的劳动;

B国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的布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根据比较成本学说(A)。

A.A国应生产并出口粮食,B国应生产并出口布

11.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种分工是(B)的国际分工。

B.水平型

12.如果甲国使用同样数量的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商品X,那么甲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C)。

C.绝对有利

1.(CD)理论主要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

C.产业内贸易学说D.需求偏好相似说

2.国际分工是(ABE)。

A.国际贸易的基础B.国际市场的基础

E.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贸易的发展(ABC)。

A.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

B.使得国际分工不断深化

C.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分布不均的缺陷

4.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有(ABC)。

A.亚当·

斯密B.大卫·

李嘉图

C.俄林

第三章国际交换与贸易条件

1.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并以此解释国家间商品:

)比价的确定。

2.根据马歇尔的提供曲线分析证明,贸易条件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的:

)比率,则本国分享的贸易利益就越大。

3.一国的提供曲线既反映该国参加贸易所提供的商品数量,也反映该国参加负易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量。

4.商品的国标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5.国际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国际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国际生产价格是由各国该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决定的。

7.任何贸易条件形式,其结果大于1时,,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相反,其结果小于1时,则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8.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存在比较差异,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9.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它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1.(A)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式。

A.国际生产价格

2.对世界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发展直接影响的是(B)。

B.世界可供出口量和需要进口量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使商品供给量(A).

A.增加

4.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通常称作(B)。

B.净贸易条件

5.跨国公司为减轻税赋而逃避东道国外汇管制,在公司内部购买商品时使用的价格叫(D)。

D.转移价格

6.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B)。

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1.商品的国际价值(ABC)。

A.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B.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与国别价值是完全相同的

2.国际价值量与(CDE)。

C.所有国家的劳动强度成正比

D.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有直接关系

E.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3.国际市场价格(ABCDE)。

A.由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B.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的变动以国际价值为基础和中心

D.与各国平均生产价格的变动相一致

E.受各国生产商品的平均成本与平均利润的影响

4.影响国际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有(ABCDE)。

A.垄断

B.经济周期

C.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D.自然灾害

E.商品销售中一些因素(如销售季节、广告效果、客户偏好等等

5.(ABCD)属于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A.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B.垄断价格

C.调拨价格

D.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6.如果一国一定时期的净贸易条件小于1,则意味着(BCE)。

B.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超过了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

C.该国贸易条件恶化了

E.每单位出口商品换得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在减少

7.自由市场价格包括(ABE)。

A.商品交易所的成交价格

B.广交会上的成交价格

E.国际拍卖中心的拍卖价格

第四章贸易政策与理论

1.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包括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种基本类型。

2.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在对外贸易的政策方面,英国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和德国实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

3,当一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强时,一般都主张实行自由贸易的对外贸易政策,而当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时往往都主张实行保护贸易的对外贸易政策。

4.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贸易差额论。

5.凯恩斯认为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

贸易逆差会减少国民收入

加重失业。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主要实行的是保护贸易的对外贸易政策。

7.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提出的保护对象是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工业。

1.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B)。

B.威廉·

斯塔福

2.“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易”的主张是(A)提出的。

A.李斯特

3.战后贸易自由化出现于(B)。

B.50~70年代

4.早期的重商主义绝对禁止(C)。

C.货币外流

5.战后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国家是(D)。

D.美国

6.“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是(B)提出的论点。

B.克鲁格曼

7.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属于(C)。

C.超保护贸易理论

8.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贸易自由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压力下,普遍实行了(D)。

D.管理贸易政策。

1.(BC)属于自由贸易理论。

B.比较成本学说

C.绝对成本学说

2.(ABCD)属于贸易保护的措施。

A.出口补贴B.提高进口关税

C.外汇倾销D.用各种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

3.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D)。

A.大卫·

李嘉图B.亚当·

斯密D.俄林

4.战略贸易政策实施的必要条件有(AC)。

A.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

C.规模经济的存在

5.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BC)等国家实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

B.美国C.德国

第五章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1.关税与其他税收一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

2.由于关税的负担最终是要由消费者承担,所以关税属于间接税

3.关税的税收主体是进出口商,税收客体是进出口商品。

4.按照征税的目的关税可分为财政性关税和保护性税。

5.按照征收对象和产品流向分类,关税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6.大多数国家的关税结构是:

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

对半制成品的进口征收税率次之,对原料的进口税率最低,甚至免税。

7.进口附加税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8.美国在确定进口商品价格是否低于“公平价格”标准时,采用替代计算法(即替代国的国内市场价格),对待非市场经济国家。

9.西欧共同市场向非、加、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特惠税是洛美协定特惠税。

10.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是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11.按征税方法或标准划分,关税可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12.从量税额=商品数量X每单位从量税

1:

3.从价税额=商品总值X从价税率

14.混合税=从量税+从价税

15.按照关税的保护程度和有效性分类,关税可分为名义关税和有效关税。

16.1992年1月1日。

我国正式实施《协调制度》为基础的新的海关税则。

17.在乌拉圭回合所形成的《反倾销协议》中,正式明确地将低于成本的销售视为倾销。

18.欧盟对进口的谷物猪肉食品家禽乳制品等家畜产品产品征收差价税。

19.《协调制度》将国际贸易的商品分为21类、97章、章下设有1241个税目和5019个子目。

20.征收关税会对进出口国的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贸易条件改善的程度取决于征税国和出口国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力。

征税国的影响力越大,出口国的影响力越小,则征税国征收进口关税对改善贸易条件和作用就越大。

21.一般情况下,如果征收进口关税国为大国,则可以改善征税国的贸易条件。

2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针对性,歧视性,隐蔽性,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3.进口配额制可以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24.绝对配额可分为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

25.国别配额可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26.外汇管制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和混合性外汇管制

27.关税配额按商品进口的来源,可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关税配额。

按征收关税的目的可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28.“自动”出口配额主要有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两种形式。

29.在外汇管制的三种方式中混合性外汇管制是管制最为严厉的。

30.特种进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的发放,政府有关部门要逐笔审批,并多指定国别或地区。

31.“自动”出口配额的限额融通主要有垂直融通和水平融通。

32.垂直融通包括留用额和预用额。

33.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进口许可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另一种是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3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出口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三类商品上,第一类是烟酒、第二类是农产品、第三类是武器

35.为鼓励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商品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国家往往会提供出口信贷。

36.出口信贷按借贷关系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37.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贷款称卖方信贷,出口方银行向进口商或进口地银行提供的贷款称买方信贷。

38.买方信贷往往有一个附带条件,即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因此称为约束性贷款。

39.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国家将通过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向提供出口信贷的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提供补偿。

40.出口补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补贴,另一种是间接补贴.

41.按照倾销的目的不同,商品倾销可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

42.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43.经济特区有以下几种方式:

(1)自由港

(2)自由贸易区(3)出口加工区(4)自由边境区(5)过境区(6)保税仓库区。

44.出口加工区主要有综合性出口加工区和专业性出口加工区两种类型。

1.对于同一进口商品来说,下列税率中最高的是(D)。

D.普通税率

2.下列不属于关税特征的是(B)。

B.自愿性

3.属于滑动关税的是(D)。

D.差价税

4.通常进口关税中的正常关税是指(A)。

A.最惠国税

5.通常所说的关税壁垒是指(C)。

C.高额进口税

6.针对企业进行征税的是(B)。

B.反倾销税

7.针对政府行为进行征税的是(A)。

A.反补贴税

8.《国际反倾销法》是在(C)通过的。

C.乌拉圭回合

9.如果美国将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会采用(D)作为判

定倾销的标准。

D.替代国或第三国的价格

10.无论价格上涨还是下降均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关税是(C)。

C.混合税

11.一国征收的进口附加税是(C)。

C.特定的临时性措施

12.在普惠制下,受惠商品减税幅度的大小取决于(B)。

B.最惠国税率与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

13.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原产地证书,配额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这种非关税壁垒叫做(B)。

B.国别绝对配额

14.在规定期限内,对配额以内的商品征收最惠国税,超过配

额的商品征收普通税甚至罚款,这种非关税壁垒叫做(D)。

D.非优惠关税配额

15.通过出口国实施的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是(B)。

B.出口自限

16.下列不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进口许可证是(A)。

A.公开一般许可证

17.政府机构在采购货物时,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政策称为(A)。

A.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18.最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进口许可证制是(D)。

D.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19.下列非关税壁垒能直接起到进口作用的是(B)。

B.进口许可证制

20.进口许可证制就其职能而言(D)。

D.它只能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与金额

21.出口信贷是(B)。

B.出口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进口商或进口国银行提供的贷款

22.出口信贷一般用于(B)。

B.资本货物的出口

23.出口国家担保的对象是(C)。

C.出口厂商或出口地银行

24.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给予出口厂商的(A)。

A.现金补贴或优惠

25.商品倾销的目的主要是(C)。

C.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国外市场

26.以抛售国内市场不能售出的“剩余货物”为目的的倾销一般属于(A)。

A.偶然性倾销

27.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一般(A)。

A.对本国出口商有利

28.外汇分红是一种(D)。

D.鼓励出口的措施

29.以发展转口贸易为主的特区是(A)。

A.自由贸易区

1.进口附加税是一种特定的临时性措施,征收的主要目的是(ABCD)。

A.应付国际收收支

B.维持进出口平衡

C.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

D.对其他国家实行歧视或报复

2.《反倾销协议》中的“正常价格”是指(ABD)。

A.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

B.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

D.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的推销费用和利润

3.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可以起到(ABCDE)的作用。

A.限制进口B.保护本国市场

C.保障国内就业D.降低进口商品的竞争力

E.发展民族工业

4.关税的特征包括(ABDE)。

A.无偿性B.强制性

D.预定性E.间接税

5.一国征收出口税的目的是(ABE)。

A.保护本国生产B.增加财政收入

E.保证国内供应

6.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关税可分为(ABCE)。

A.差价税B.特惠税

C.普惠税E.进口附加税

7.普惠制的保护措施主要有(ACDE)。

A.免责条款C.预定限额D.竞争需要标准E.毕业条款

8.普惠制的原产地规定包括(BCDE)。

B.加工标准

C.增值标准D.直运规则

E.原产地证书

9.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是(ABCDE)。

A.隐蔽性

B.歧视性

C.灵活性

D.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E.针对性

10.适用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配额有(AB)。

A.全球绝对配额B.全球关税配额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ABDE)。

A.进口配额制B.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D.进口许可证制E.“自动”出口配额制

12.国家政府直接参与进出口经营的非关税壁垒有(CD)。

C.进出口国家垄断经营D.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13.通过影响进口价格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有(ABE)。

A.海关估价制B.征收较高的国内税

E.进口最低限价制

14.外汇管制(BCD)。

B.是一种间接的非关税壁垒

C.其形式主要有成本型和数量型

D.其目的是应付国际收危机

15.下列能起到促进出口作用的措施是(BCDE)。

B.出口信贷C.出口补贴D.出口退税E.外汇倾销

16.买方信贷(ACDE)。

A.是出口方银行向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

C.其利率较低

D.其贷款又称约束性贷款

E.提供的条件是进口厂商必须将此款项用于购买债权国的

商品

17.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CE)。

C.主要担保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

E.分短期、中期、长期

18.出口间接补贴包括(CDE)。

C.出口退税

D.提供比国内销售更优惠的运费

E.超额退还间接税

19.实施长期商品倾销的垄断组织往往通过(ABCDE)等方式对倾销的损失给予补偿。

A.规模经济

B.获取本国政府的出口补贴

C.通过倾销占领国外市场后再提高价格

D.维持国内高额垄断价格和

E.降低本国内工人工资

20.外汇倾销(BCDE)。

B.利用本国外汇贬值的机会扩大出口

C.在本国货币贬值的程度超过国内物价上涨程度时方有效

D.要求国外不同时实行同等的货币贬值报复措施

E.是政府扩大出口的重要措施

21.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可以(ADE)。

A.扩大该国商品出口D.使该国进口减少

E.改善贸易逆差

22.下列措施属于限制进口的措施(AB)。

A.“自动”出口配额制B.最低限价制

23.下述措施既能起到鼓励出口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限制进

口的作用(AB)

A.复汇率制B.外汇倾销

第六章贸易条约与协定

1.贸易条约和协定按照缔约国的多少,可分为(双边贸易条约和协定)和(多边贸易条约和协定)

2.贸易条约与协定一般都反映缔约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并为其目的服务。

3.由于贸易条约和协定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进行协商达成协议,所以它受到(国际法规范)的约束。

4.在贸易条约和协定中,通常适用的法律待遇条款是(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

5.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两种。

6.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又称(欧洲式)最惠国待遇,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又称(美洲式)最惠国待遇。

现在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一般都适用(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

7.最惠国待遇适用的限制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种。

8.在最惠国待遇的限制上,如从商品范围、地区和商品来源等方面加以限制,则属于(直接限制)。

9.国民待遇条款一般适用于(外国公民)或(外国企业)的经济权利。

10.常见的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主要有(通商航海条约)、(贸易协定)、(支付协定)、(国际商品协定)

11.国际商品协定的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

12.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只有(糖.锡.橄榄油.咖啡.小麦.可可和天然橡胶)等七种初级产品签署了国际商品协定。

13.支付协定中的清算账户主要有(单边帐户)和(双边帐户)两种。

1.现在的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都采用(B)。

B.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

2.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基本要求是(B)。

B.所有外国人或企业地位平等

3.(D)是全面规定两国间贸易关系的协议。

D.通商航海条约

4.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C)。

C.初级产品

5.在所有类型的贸易条约和协定中涉及范围最广的是(B)。

B.通商航海条约

6.国际咖啡协定采用的经济条款是(B)。

B.出口限额的规定

7.国际小麦协定采用的经济条款是(C)。

C.多边合同

8.国际可可协定采用的经济条款是(D)。

D.出口限额与缓冲存货相结合的规定

1.贸易条约与协定(ABCD)。

A.是国际条约和协定的一种,主要是用于确定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B.一般分为双边和多边两种

C.反映缔约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要求

D.受国际法规范的约束

2.最惠国待遇通常适用于(ABC)。

A.进出口、过境货物的关税和捐税

B.有关商品的进出口、过境、存仓和换船方面的海关规则、手续和费用

C.进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和行政手续

3.贸易条约和协定中通常适用的法律待遇条款是(AD)。

A.最惠国待遇条款D.国民待遇条款

4.贸易条约和协定中最常见的最惠国待遇的例外有(BCD)。

B.关税同盟

C.边境贸易

D.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行

5.根据国民待遇条款,外国公民、侨民或企业与本国公民或企业同样享有以下各种权利和同等的待遇(CDE)。

C.商标注册、专利保护D.外国产品缴纳的国内税

E.利用铁路运输与转口过境

6.通商航海条约主要涉及下述内容(ABCDE)。

A.缔约国双方进出口货物关税与通关的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