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334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Word文档格式.docx

8.3、资金使用...........23

第九章社会效益分析23

9.1、社会效益评价...24

9.2、社会适应性分析.................24

第十章研究结论与建议..............24

10.1、结论...............24

10.2、建议...............24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县**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

1.1.2、拟建地址

**县**镇老厝村下洋。

1.1.3、建设单位

**县**镇。

1.1.4、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5、建设规模与内容

本项目占地面积31022.10㎡。

建设内容主要为:

停车场、健身场地和公共绿地。

其中规划建设停车场12000㎡,健身场地5000㎡,公共绿地14022.1㎡。

1.1.6、建设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08.93万元。

1.1.7、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资金由**县**镇人民政府自筹。

1.1.8、建设工期

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9个月(施工期),即从2011年2月动工

建设,在2011年10月完成并投入使用。

1.2、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县建设镇总体规划‣;

3、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

4、委托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2.2、编制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条件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场址、工程建设方案、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以便为项目的融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决策和依据。

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建设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的建设主要是为了福建省仙峰养生温泉度假区的发展,该度假区有位于福建省**县**镇,总用地3300亩,建设五星级土堡温泉酒店、温泉汤池、汽车旅馆、温泉会所、温泉养生会馆、游客集散中心、福建师大旅游学院研究生研发中心和商业街区等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温泉旅游地产、世外桃源森林公园景区等项目。

依托**镇丰富的地热资源和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整合周围的水系、山体、植被等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以“土堡温泉”、具有闽中地域建筑为特色养生温泉度假区,打造集休闲观光、温泉养身、美食为一体,知名度较高的温泉养生旅游度假目的地。

为了使其吸引更多游客的观光,**县人民政府同意将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供给**镇政府。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当地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建国60多年特别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人民体制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收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提高,体育在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同时,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制”,该建设项目不仅能够加强人民身体素质。

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人们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也是加快人们健身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健身长效化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2.2.2、是完善度假区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品味的需要。

随着福建省仙峰养生温泉度假区项目的开发,当地经济也快速发展起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就度假区的温泉会所、温泉汤池等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要求,本项目的建设,既完善了度假区的基础设施,解决度假区体育用地和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又使度假区整体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给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健身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物质载体,提高度假区的城市品味。

同时,本项目的建设改善了度假区的环境,塑造了度假区的景观,树立的度假区的形象,完善了度假区功能的需要,给度假区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推动**镇其它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旅游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程度虽然不断提高,但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如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较差、旅游景区交通不畅等。

为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应改善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与其

他产业的合作,不断提高**的旅游竞争力。

2.2.3、推动**县的经济发展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县的经济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福建省仙峰养生温泉度假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参观。

本项目新建的停车场给游客们带来了方便。

使游客们不必担忧停车的问题。

本项目注重绿地的建设,增加视野的享受。

舒发游客的心情。

从而带动度假区交通、商业、汽车旅馆、温泉会所、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县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镇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

第三章项目场址和建设条件

3.1、建设场址

拟建项目场址选择在**县**镇老厝村下洋,拟建场地附近没有污染源和易燃易爆危险品;

场地地势平坦开阔,是建设公共设施的理想之地。

3.2、建设条件

3.2.1、地理概况

**县**镇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县西北部,与永安市、尤溪县、三元和沙县等四县市区接壤或毗邻。

全镇共有土地面积7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839亩,集镇面积3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人口2.3万人。

集区位、交通、人文和政策等优势,物产丰富,富藏煤、铁、铜、锰、铅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盛产糟菜、腊鸭、红粬和雪蔗等“山宝”系列品牌农副产品;

交通便利,省道“306”线贯穿全境;

商贾云集,是三明市辖乡镇的第二大商品集散地。

3.2.2、气候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常青,温湿适中。

年平均气温15.3--19.6℃,无霜期280---300天,年降水量1491--1809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于发展农、林和畜牧业。

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甘蔗、花生;

林以松杉为主。

3.2.3、地貌

**属山多田少地貌,有大体“九山、半水、半田”之称,遍地峰峦沟壑,千米以上高峰107座,最高的大仙峰海拔1553米。

河水东西流向,南部均溪与北部文江溪汇合尤溪流入闽江;

西南桃源溪、上京溪经漳平长潭汇入九龙江。

3.2.4、原材料的供应条件

项目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在当地及项目周边乡镇均可购买,原材料供应有保证。

3.2.5、现场施工条件

施工所需水、电能满足需要,施工条件基本满足要求,在拟定施工方案时注意与场地周边地衔接,充分利用场地内的空间,减少对周边人们生活及商业活动的不利影响,尽量减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物。

可见,项目建设地的各项条件满足项目建设与运营的需要,无明显不支持项目的因素。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内容

4.1、建设内容

根据•仙峰养生温泉度假区项目规划‣,城建局、国土局、和旅游局加强协调配合,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本项目将新建停车场、健身场所、公共绿地等。

总占地面积为31022.10㎡。

4.2、建设规模

4.2.1、建设规模的确定

本项目用地位于福建省**县**镇老厝村下洋,**县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同意将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供给**镇政府。

用地面积为31022.10㎡,用地性质为公用设施。

4.2.2、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1022.1㎡,其中规划建设停车场12000㎡,健身设备场地5000㎡,公共绿地14022.1㎡。

详见下表: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设计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设计规范。

2、根据公共设施的用途和目的,本着满足使用要求、保证使用安全、节省投资,追求设施的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5.2、设计原则

1、易用性原则。

2、安全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审美性原则。

5、独特性原则。

6、合理性原则。

7、环保性原则。

5.3、总平面布置

5.3.1设计依据

1、**县发展和改革局对公共设施建设的规划思路。

2、**县有关主管部门对**县**镇建设的公共设施设计方案提出的指导性修改意见。

3、国家颁发的对城建、规划设施、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的有关

规范和要求。

5.3.2健身设备布局

根据基地特点使公共设施场地融于城市环境,提升基地所处区域的空间品位,美化城市面貌。

健身设备布置兼顾周边绿地,使引入景观容量最大化。

5.4、平面布局

**县**镇公共设施建设平面布局合理,停车场、健身设备、公共绿地做到了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整体美观,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第六章环境影响分析

6.1、环境现状

本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县**镇老厝村下洋,用地面积为31022.10平方米,场址周围多为空地和部分居民区,无工业企业污染,场址环境现状良好。

6.2、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1、施工期污染源

(1)、施工期噪声污染源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

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见表。

声级最大的是电钻,可达115dB(A)。

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各阶段的车辆类型及声级见表。

本项目运输车辆安排时尽量避开居民楼。

(2)施工期扬尘

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

建筑材料(白灰、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

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

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

(3)施工期废水污染源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

废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洗水。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水泥、砂子和石子等。

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废水污染源分析

施工用水主要为工程、生活用水。

工程用水主要用于混凝土的养护,工程养护中约有70%的水流失,流失时同时夹带泥沙、杂物,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必须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堵塞污水管道。

生活用水主要源自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排水主要是临时食堂污水、粪便污水、洗浴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D5等。

(2)、施工期废气污染源分析

主要为土地开挖时产生的扬尘污染,其来自环节主要有机械施工、余土堆放、运输过程及场地自身等,而这其中挖土和车辆运输是对环境产生最大影响的重要环节。

施工扬尘是施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污染因素,将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施工扬尘的大小,随施工季节、土壤类别情况、施工管理等不同而差异甚大。

扬尘的影响范围一般集中在施工线路的两侧。

其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局部性。

扬尘影响的范围只相对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区域。

②流动性。

随着建设期不同施工地点的不断变更,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亦不断移动。

③短时性。

扬尘的污染时间即为施工期。

通过类比调查,未采取防护措施和土壤较为干燥时,开挖的最大扬尘约为开挖土量的1%,而在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和土壤较湿时,开挖的扬尘量约为0.1%。

考虑以上特点,该项目建设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分析

建设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混泥土搅拌机、打转机等,多为点声源;

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设备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

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

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

由“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表”可知,施工机械的噪声由于声级较高,在空旷地带衰减较慢,离声源设备80~200m的距离仍可能超标。

打桩机作业时,噪声甚至可影响1500~2000m的距离。

在地形复杂、建筑物密集区,迎声源面的第一、二排建筑物会受到噪声干扰,因此对区块内和区块周围的居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干扰居民的休息。

针对施工期噪声特点,本评价建议:

①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从源头降低噪声强度;

②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对噪声的降低有良好作用;

③在施工现场,采用柔性吸声屏替代目前通用的尼龙质地的围

幕,既可抵挡建筑噪声,又可拦住杂物等;

④禁止夜间(22时至凌晨6时)和午间(12时至14时)进行产生高噪声的作业,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最大幅度的降低噪声污染,考虑施工的短时性,对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建成使用后,产生的污水、垃圾和废弃物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经过治理措施可以满足环保要求。

6.3、环境保护措施

6.3.1、环保依据及采用的环保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3.2、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大气的防治措施

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粉尘,随着推土机、铲土机的开挖,平整以及运载水泥和砂石的卡车来回运输,施工场地及其周围起尘和扬尘将使环境空气质量在短期内下降,为减轻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①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在场地开挖工程时,应根据需要采取分片、分期进行,尽量缩小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

②施工场地、主干道路及主要出入口要定时清扫和喷洒水以减少

汽车行驶扰动起来的扬尘,在大风日应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

③送上石料的卡车不得超载,土石料装料高度不得高于车厢边缘高度,以防止上石料泄漏,增加道路路面上石粉尘。

④运土料的卡车应有扬尘防治措施,在土料场装车后,土料经水枪喷湿后运进填方场地。

⑤干水泥的运输采用密闭槽车运输且通过封闭系统运送到水泥仓库中。

⑥避免起尘原料的露天堆放,多尘物料均应用帆布覆盖;

⑦混凝土搅拌站应设在工棚内,尽量采用商品水泥和预制件。

2、施工期噪音的防治措施

施工期的影响虽是短暂的,但也应认真对待,以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和生活。

①严格执行GBl2503-90•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应尽量选用新型的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选择高噪声施工机械作业时应采取消声减噪措施,做到施工场界噪声达标排放。

②夜间(22:

00—次日8:

00)和午间(12:

00—15:

00)休息时段应避免使用强噪声源机械施工,夜间施工需取得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并告示周围居民。

③在各个施工阶段错开强噪声源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尽量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噪声源施工机械同时在高分贝段运行。

3、施工期固废的防治对策

本项目道路上施工期应采取以下固废防治措施:

①根据施工产生的工程垃圾和渣土的量,设置容量足够的有围栏和覆盖设施的堆放场地,分类管理,可利用的渣土尽量在场内周转,就地利用。

②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开,设封闭式垃圾站,此外施工期须设置施工人员的临时卫生场所,以免污染环境。

将生活垃圾收集后,及时由环卫局分类进行消纳处理。

③在工程竣工以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拆除各种临时施工设施,并负责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干净。

6.4、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对项目场址现状、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通过对污染源的治理,项目运营也不会对周围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造成破坏。

确保项目在环保方面的可行性。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管理

7.1、项目实施进度

7.1.1、进度计划确定的原则

1.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项目开工建设前,需充分做好项目建设方案的设计和审定、资金计划安排等相关准备工作。

2.依据资金到位情况、工程特点、施工的难度合理地安排工期。

3.保证工程质量。

4.按时竣工,交付使用。

7.1.2、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2011年2月底前完成征地、项目审批、资金申请等前期工作;

2011年3月底完成项目用地勘察设计及招投标等工作;

2011年4-9月工程建设;

2011年10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7.2、项目招投标管理

7.2.1、招标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国家发改委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范标准规定‣

(3)国家发改委第9号•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5)•福建省招投标管理条例‣(2006年8月4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6)福建省发展及改革委员会闽发改政策„2007‟157号•福建省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7)•福建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事项核准实施办法‣闽发改政策[2008]893号

7.2.2、招标工作原则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招投标工作。

1)公开原则

要求项目招投标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实行招标信息,招标程序公开,即开发招标通知,公开招标,公开中标结果,使每一个投标人获

得同等的信息,知悉招标的一切条件和要求。

2)公平原则

要求给予所有投标人平等的机会,使其享有同等的权利,并履行同等的义务,不歧视任何一方。

3)公正原则

要求评标时按事先公开的标准对待所有的投标人。

4)诚实信用原则

招标投标当事人应以诚实、守信的态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以维持招标投标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5)独立原则

招标人都应该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应自主决策,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干涉。

6)接受行政监督原则

招标投标活动的核心是竞争,招标投标的过程实际上是竞争的过程,招标投标双方当事人都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在招标投标的全过程,要接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

7.2.3、招标工作的组织管理

考虑到施工组织、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工作的要求,本项目统一公开招标。

7.2.4、招标范围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范标准规定‣相关规定,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的卫生、社会福利等项目。

投资额达到相关标准的,必须进行招标工作。

“**县**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属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公用事业项目,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及其它社会资金,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上述招标依据中规定的标准,因此,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均须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

7.2.5、招标组织形式

本项目建设单位不具备自行招标资质,需采用委托形式进行招标。

7.2.6、招标方式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范标准规定‣的相关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应当公开招标。

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部门的限制,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7.2.7、项目招标情况

详见•招标事项核准申报表‣。

招标事项核准申报表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

8.1.1、编制范围

本估算工程费用包括停车场、绿化工程、健身场地。

本估算其它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前期工作费、工程勘察费、设计费、招投标代理费、施工图审查费、竣工图编制费、工程监理费及预备费等费用。

8.1.2、编制依据

本投资估算采用类似工程指标法进行估算,估算根据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参数、数据,结合**县近期类似工程造价水平估算,主要参考资料如下:

1)主要建筑材料及设备均按国内产品考虑。

2)前期工作咨询费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计价格[1999]1283号•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算。

3)环境评估报告编制费和评价费按•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4)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颁发的财建[2002]394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规定计算,以工程费用为取费基数。

5)工程勘察费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规定计算,以工程费用为取费基数。

6)工程设计费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规定计算。

7)工程监理费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建设工程监理及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计取。

8)预算编制费、决算审计费按福建省2008•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关规定计算。

9)竣工图编制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计算。

10)招标代理服务费按计价格[2002]1980号文计算。

11)预备费用以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为基数,按5%计取。

8.1.3、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08.93万元,其中,如下表:

总投资估算表

健身设备清单如下表:

8.2、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资金由由**镇政府自筹。

8.3、资金使用

该项目的资金做到合理使用、严格管理。

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坚决执行资金跟随项目走的原则,不搞计划外工程项目。

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严格财经纪律,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按项目计划和施工进度投放资金,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拨付施工单位资金时,留足质量保证金、竣工验收合格并运行一年后,经复检确无工程质量问题时,再拨付质量保证金以避免工程返工和资金流失。

第九章社会效益分析

9.1、社会效益评价

农村稳定、和谐是全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切入点。

**县**镇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主要为仙峰养生温泉度假区提供更多的人流量,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