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3608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学基础重点总结Word下载.docx

主要成分硅(73%)、铝(13%),密度轻(2.7g/cm3)。

分布不均匀,大洋处缺失。

下层硅镁层(玄武岩层):

主要成分硅(49%),铁镁(18%),铝(16%),密度重(2.9g/cm3)。

分布均匀。

第一章:

矿物

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结晶质矿物

组成矿物的物质质点(离子、原子、分子)按照一定方式规则地排列成空间格子构造。

晶体的这种构造叫晶格。

隐晶质矿物

岩石中矿物晶粒极为细小,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甚至在偏光显微镜下也不能分辨,但有光性反应,据此可与玻璃质相区别。

一般火山岩常具有隐晶质。

火成岩结构的一种.在这种结构中矿物晶体颗粒细小,肉眼无法分辨,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出,最细的颗粒连显微镜也不能分辨,而只有光性反应,具有隐晶结构的岩石称“隐晶岩”。

  

矿物学上,凡矿物结晶颗粒能用一般放大镜分清者,称为显晶质;

无法分辨者,称为隐晶质

同质多象

化学成分相同的矿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形成构造和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

类质同象

晶体矿物晶体质点被类似其它质点(半径和电价接近)代替而保持原有晶体构造类型,只稍微改变其晶格常数的现象。

如,Mg2+-Ca2+,Al3+;

Al3+-Si4+;

过渡区金属互换。

广泛存在,肉眼难以鉴别。

书写方式:

[Zn,Fe,Cd]S具有Fe、Cd类质同象的闪锌矿。

解理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形成光滑面的性质。

垂直于化学键的平面,最为脆弱。

固有性、连续性,主要鉴定特征。

矿物的肉眼鉴定特性包括(选择)

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颜色(自色、他色(不具鉴定意义)、假色);

透明度和光泽;

硬度;

石英的鉴定特征

纯净者无色,有时因包裹体或微量杂质呈乳白、紫、黑、玫瑰色等。

石英晶面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7。

常发育成单晶或晶簇,或致密块状,纯洁无色透明者称水晶(crystal),含Fe3+者为紫水晶,含Mn者为蔷薇石英(芙蓉石),还有烟水晶、墨晶。

矿物单晶形态(填空)

一向延长型:

晶体沿着一方方向延伸呈柱状、针状。

如角闪石、电器石、石英、等。

二向延长型:

晶体沿着两个方向延伸呈片状、板状。

如云母、板状石膏等。

三向延长型:

晶体在三个方向发育均等。

如橄榄石、石榴子石、黄铁矿、闪锌矿、等。

硅酸盐矿物的结构类型(选择)

岛状构造硅酸盐骨架:

橄榄石;

环状构造硅酸盐骨架:

绿柱石;

链状构造硅酸盐骨架:

辉石、角闪石;

层状构造硅酸盐骨架:

滑石、云母。

架状构造硅酸盐骨架:

长石

矿物的光泽分为

矿物表面反射光的强弱,分为: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

简答

简述你对地质学中矿物的理解

 

简述矿物的基本类型与共性差异

第二章:

岩石

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是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有一定的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

岩浆岩

岩浆岩是通过岩浆作用形成的,可以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沉积岩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原有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剥蚀作用、生物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些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

岩浆岩(正变质岩)、沉积岩(副变质岩)和变质岩(复变质岩)等原岩基础上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同化-侵染作用

岩浆与围岩的作用

同化作用:

岩浆熔解围岩,将围岩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混然作用(浸染作用):

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自己原有组成。

捕虏体:

围岩碎块混入岩浆而未被完全熔化所形成的残骸。

结晶分异作用

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照矿物熔点的高低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岩石。

胶结作用

沉积物孔隙水中的细小物质(溶解或悬浮)将原来松散的沉积物碎屑粘结在一起的过程。

胶结物包括:

硅质、铁质、钙质、泥质(粘土),等等。

松散沉积物同多种方式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为固结成岩作用。

作用方式包括:

压固作用:

上覆沉积物的重力使下层沉积物的含水量降低、体积变小并变得致密的过程。

胶结作用:

重结晶作用:

矿物成分通过全部溶解、局部溶解和固体扩散作用使质点点发生重新排列(结晶)的过程。

新矿物生长:

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通过溶解或化学变化形成新矿物并逐渐长大的过程。

层理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的成层性,它是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和结构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层状构造。

层理的沉积岩最具特征、最基本的构造。

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分选性

碎屑颗粒粗细的均匀程度。

分选性好,说明沉积速率慢,水流稳定,反之亦然。

磨圆度

碎屑颗粒棱角的磨损程度。

磨圆度高说明搬运距离长,反之亦然。

变质作用

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变化的作用。

可以分为:

变晶和变形作用。

总体上,变质作用发生的条件介于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

片理构造

在变质岩区,由强烈变形和变质作用,使片状或板状矿物成定向排列而形成的一种面状构造。

是变质岩中特有的构造

混合岩化

是一种介于变质作用和典型的岩浆作用之间的一种有不同性质流体参加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引的总称

岩浆按SiO2分类(填空)

酸性(>

65%);

中性(52-65%);

基性(45-52%);

超基性(<

45%)

岩浆按产状分类(填空)

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岩浆作用包括(填空)

喷出作用、侵入作用、同化侵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岩石的常见结构、构造(选择)

岩浆岩结构

矿物结晶程度: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矿物晶粒大小:

显晶质结构:

伟晶、粗粒、中粒和细粒结构

隐晶质结构:

:

晶粒细小肉眼难以辨别,但显微镜下可以分辨。

矿物颗粒相对大小:

等粒、不等粒

斑(似)状结构:

斑晶和基质

差别在于基质是否为隐晶质。

似斑状结构基质为显晶质,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

岩浆构造

块状构造

流纹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

枕状构造

常见岩浆岩类型(选择)

根据成分:

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中酸性岩、酸性岩。

每一类中按照产状又可以分成:

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分别具有不同的结构、构造。

固结成岩作用的基本方式

新矿物生长

重结晶作用

压固作用

沉积岩的基本结构类型

碎屑结构:

是由碎屑经胶结作用形成的结构。

由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

泥质结构:

由颗粒粒径<

0.005mm的细小粉土质点组成,外观是一种致密、均匀的泥质状态,是黏土岩所具有的结构。

化学结构:

由纯化学成因形成的结构,其中有结晶粒状结构、隐晶质结构等,如结晶石灰岩、白云岩。

生物骨架结构:

全部或大部分有生物一体或其碎片组成的结构。

碎屑构造的基本类型

按碎屑物颗粒的大小还可以分为:

(1)砾状结构:

粒径大于2mm。

(2)砂状结构:

颗粒直径2-0.05mm。

(3)粉砂结构:

颗粒直径0.05-0.005mm。

按碎屑物的形状不同可以分为:

(1)棱角状(角砾状)结构

(2)次棱角状结构:

(3)次圆状结构:

(4)滚圆状结构:

常见沉积岩的类型

砂岩分类

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

变质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时间

常见区域变质岩

板岩:

千枚岩:

片岩:

片麻岩

变粒岩:

接触变质作用的类型

热接触变质作用,又称热力接触变质作用或简称接触变质作用。

指主要由于侵入体放出的热能使围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又简称接触交代作用,指岩浆结晶晚期析出大量挥发成分和热液,通过交代作用使接触带附近的侵入体和围岩的岩性和化学成分均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简答题

鲍文反应序列的基本原理

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简述陆源碎屑岩磨圆度、分选性与形成过程的关系

比较三大岩类在形成过程、矿物组成、结构构造方面的特征

第三章:

地质年代

(地球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绝对年代

(某一)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少年(百万年Ma)。

相对年代

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化石与标准化石

化石:

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标准化石:

生存延续时间短、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多的化石种类

地层

某一特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具有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层或岩层组合的总称。

地层层序律

在地层次序未被逆转的情下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

可以根据一些岩层的顶面特征来判断:

波痕、雨痕、泥裂等

生物层序律

某一古生物物种只能出现在某一段地层

地层所含生物化石越原始、越简单,地层越古老

相同时期相同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具有相同化石(组合)

地层切割律

当岩浆进入围岩时,围岩先于岩浆侵入体形成,包裹体先于侵入体形成

有断层切割地层时,断层形成晚于被切割地层

国际性年代地层单位包括

宇、界、系、统

国际性地质年代单位包括

宙、代、纪、世

岩石地层单位包括

群、组、段、层

简述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条件

简述底层接触关系的基本类型与形成过程

第四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

由地球内力引起的使岩石圈内岩体发生位移形变的作用

地质构造

岩石/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形迹

新构造运动

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称为古构造运动;

新第三纪以后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褶皱构造

成层岩石呈一系列波状弯曲但未失去其连续性的构造,是受水平力挤压的结果。

断层构造

岩石受力变形后,其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断裂所形成的构造。

断层构造是构造运动的直接反映。

节理

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

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

通常,受风化作用后易于识别,在石灰岩地区,节理和水溶作用形成喀斯特。

向斜

褶曲:

被挤压成的一个弯曲

向斜:

两层老,中间新

背斜

背斜:

两侧新,中间老

球形风化

由于节理相交位置岩石风化速率快于其它位置,使岩石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球形或椭圆形的现象,成为球形风化。

地槽

地槽是地壳上巨大狭长的或盆地状的沉积很深厚的活动地带。

地台

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活动性较弱,平面上等轴不规则。

具有双层结构:

下层为基底,是褶皱带残留的部分;

上层为盖层,由稳定的碳酸盐岩、砂页岩组成。

两层之间呈显著角度不整合接触。

大地构造

大范围以至全球范围内构造运动的作用力及其导致的地壳构造或形态。

板块

刚性的岩石圈分裂形成许多巨大块体

岩层产状三要素

走向、倾向、倾角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节理的成因分类

构造节理、风化节理和原生节理

断层构造的识别标志

擦痕和镜面

断层角砾岩与糜棱岩

断层泥

拖曳褶曲

其它地貌标志:

地质体错开,密集节理,泉水带状分布,土壤和植被标志

常见构造地貌(选择)

水平岩层构造地貌:

平顶方山地貌、桌状台地地貌

倾斜岩层构造地貌:

褶曲构造地貌:

背斜山和向斜谷,背斜谷和向斜山,穹窿构造地貌

断层构造地貌:

常见断层地貌(选择)

断层崖

断层三角面山

断层谷

断陷盆地

断块山地

倾斜岩层地貌类型

单面山、猪背岭

简述节理的力学成因分类及各自特点

断层构造的基本类型、特点和判别标志

地槽和地台的定义与基本特点

简述板块构造说发展历程与基本理论框架

第五章:

风化作用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温度的变化、以及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物理风化

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亦不形成新矿物的风化作用,又称机械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作用是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并形成新矿物。

差异风化

如果抵抗风化能力不一致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的现象。

残积层

疏松易碎,除石英外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基本无腐殖质。

风化壳

风化产物形成的覆盖在基岩上的不连续薄壳。

土壤

是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风化壳的表层部分。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及生物组成。

是岩石风化产物在气候、地形、时间及生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物理风化作用的常见类型

差异性胀缩

冰劈作用

盐分结晶撑裂作用

层裂或卸荷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的常见类型

水的作用:

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

碳酸化作用:

二氧化碳的作用

氧化作用:

氧的作用

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选择)

环境条件:

气候条件,地形条件

岩性特征:

岩石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岩石节理发育程度

差异分化?

风化壳的分层

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基岩层

土壤的风化

成土过程:

风化产物表层在生物风化、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基础上发生物质移动和能量转移,最终形成土壤的过程。

包括:

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矿物的破坏与形成、元素的迁移转化等等。

土壤剖面:

风化产物的类型

碎屑物质:

包括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主要为物理风化的产物。

溶解物质:

是化学风化和生物化学风化产物:

(1)K、Na、Ca、Mg等元素的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少量Mn、P氧化物以真溶液形式被带走,是化学沉积物的主要来源;

(2)容易淋失的SiO2以胶体溶液形式随水搬运.

难溶物质:

相对不活泼的Fe、Al、Si等元素残留在原地,形成褐铁矿、铝土矿、粘土矿物等。

简述风化作用的基本类型与作用机理

简述风化作用的主要影响条件(可能与上题合并)

简述风化作用的基本阶段与对应的风化壳类型

第六章:

倾斜重力地貌

重力地质作用

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岩体、土体在重力/水的作用下沿斜坡向下移动的过程。

崩塌

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以急剧骤发方式脱离基岩向坡下垮落的过程。

滑坡

斜坡上的土体和岩体由于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蠕动

蠕动是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和风化碎屑,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

根据蠕动体的性质可以分为:

松散层蠕动和岩体蠕动两种。

斜坡地貌的基本类型

崩塌、滑坡、土壤蠕动

崩塌地貌的类型

崩塌下脱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坡脚或开阔地带,形成倒石堆,若干倒石堆相连形成倒石裙

简述崩塌作用的形成条件

简述滑坡作用的诱发因素

第七章:

流水地质作用与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破坏地表(下垫面)并攫取地表物质的作用。

按照作用方式分为:

机械冲刷和化学溶蚀作用;

按照水运动方式可分为:

坡面侵蚀和沟床侵蚀

片流

大气降水或冰雪融化后在地面汇成的沿斜坡表面流动的网状细流。

片流由多股细流组成,无固定流路,侵蚀范围广、侵蚀量较大,尤其是在松散碎屑物组成的斜坡。

坡积物

在片流作用下被带到平缓处或坡麓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叫坡积物

洪流

洪流是介于片流和河流之间的流水类型。

洪积物

洪流边侵蚀沟谷、沟坡边将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麓地带堆积。

体积小坡度大者称为洪积锥,体积大坡度小者称为洪积扇,统称洪积物

泥石流

一种特殊的洪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

在暴雨、融雪期突然爆发,速度快、时间短、具有极强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属严重地质灾害。

侵蚀基准面

控制河流下切深度的高度平面(下切侵蚀极限)。

入海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是海平面,入湖河流是湖面。

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地方侵蚀基准面。

河床

河谷中经常性被水所淹没的部分。

浅滩

河床底部不同规模的冲积物的堆集体。

常见心滩和边滩,其中心滩可以发育成江心洲。

河漫滩

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平原河流发育较普遍,山地河流发育较少。

河流阶地

阶地是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排列的高于常年洪水位的地带,是河谷演变的产物。

阶地级数由下而上依次升高,由新到老。

冲积平原

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水系

是指一条干流及所属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统。

水系形式即上述组合的形式。

分水岭迁移

分水岭是河流之间把相邻两个水系分割开的高地。

由于河流侵蚀能力的差异,分水岭在降低过程中向侵蚀能力小的一侧移动。

分水岭移动方向和速率受到地质构造和侵蚀基准面的控制。

河流袭夺

由于分水岭的迁移,向源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而夺取另一条位置较高河流的上游来水,增加自身流域面积,成为河流袭夺。

沟床侵蚀的基本类型

下切侵蚀、向源侵蚀和旁向侵蚀。

流水搬运作用的基本类型

推移、跃移、悬移和溶移。

地表流水的基本类型

片流、洪流、河流

洪积扇的结构

扇顶相、扇中相、扇缘相

泥石流的分类

山洪:

固体物质<

10-15%,容重<

1.37t/m3,搬运介质是水。

稀性泥石流:

固体物质10-40%,容重>

1.37t/m3,粘土和粉土较少,具有明显紊流性质。

石块以滚动或跳跃形式搬运,泥沙悬浮搬运。

粘性泥石流:

固体物质>

40%,容重>

1.5-1.6t/m3,大量粘土和粉土,水、沙、石块组成一体,悬浮流动,属层流型。

泥石流的诱发因素

突发性降水

大量碎屑物

陡峭地形

冲击物的特点

分选性好:

磨圆度高

成层性较为清楚

韵律性:

交替出现

平原河床的形态类型

微弯型河床:

河流宽浅而稍有弯曲。

弯曲型河床:

自由曲流,在冲积平原上发育。

分汊型河床:

因出现心滩、沙洲导致河流分汊成多股。

游荡性河床:

分散水流、洲滩遍布,极易改道。

主要分布在砂和粉砂基底的平原上(容易侵蚀),含砂量大,沉积速度快,易形成地上河。

冲积平原的形成条件

在地质构造上须是相对下沉或相对稳定的地区,在相对下沉区形成巨厚冲积平原,在相对稳定区形成厚度不大的冲积平原.

在地形上须有相当宽的谷地或平地.

须有足够的泥沙来源。

冲积平原的形态类型

山前平原(冲洪积平原):

位于山前地带,为洪积-冲积型平原。

河流出山口处,流速降低而发生沉积,形成洪积扇。

几条河流的冲积扇或洪积扇联结即成洪积-冲积平原。

中部平原(泛滥平原):

冲积平原的主体,沉积物主要是冲积物,夹杂湖积物。

坡度平缓,河流流速低且分汊。

洪水期河流泛滥,形成大面积泛滥平原。

滨海平原(三角洲平原):

为冲积-海积型平原。

由于周期性海潮进退,海积层和冲积层相互交错。

常见泻湖、海岸沙堤等地貌。

三角洲的类型

三角洲沉积物的结构

顶积层:

三角洲平原和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组成。

具水平层理或交错层理。

前积层:

悬浮物质被代至三角洲前坡沉积,细小含水量大,常有生物存在。

具斜层理或波状层理。

底积层:

粒度细,具水平层理和底栖生物,海洋沉积物。

常见水系类型

树枝状水系:

岩石强度均匀

角状水系:

断层或节理发育区

格子状水系:

向斜轴部、侧翼,垂直节理或断层区

放射状及向心状水系:

穹隆区或火山锥

环状水系:

穹隆软岩层区

河流地貌发育的阶段

幼年期:

地壳上升河流深切侵蚀、V型河谷、存在宽平的分水平面。

壮年期:

分水平面消失出现岭脊。

继续发育谷坡浑圆、河谷开阔。

老年期:

河流下切停止、分水岭下降成侵蚀残丘,形成准平原。

回春期:

地壳上升、侵蚀基准面下降、水流增加,河流恢复到幼年或壮年期,再次发育。

地表流水的基本类型和各自特点

简述河流弯道的机理与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简述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和沉积物的二元结构

简述河口区的特点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第八章:

地下水与岩溶地貌

地下水

存在于地面以下沉积物孔隙或岩石裂隙、溶穴中的水。

岩溶

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又称为喀斯特。

孔隙与孔隙度

孔隙:

沉积物或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称为孔隙。

孔隙度:

单位体积岩石(包括孔隙体积)中孔隙所占的比例。

孔隙度大小主要取决于颗粒分选程度、排列情况、形态及胶结物填充等因素。

主要影响地下水的运动。

溶穴与岩溶率

可溶性岩石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产生的称为溶穴。

岩溶率:

溶穴的体积与包含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之比。

包气带

地下水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包气带。

饱水带

地下水面以下部分为饱水带

潜水

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潜水的表面为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其形状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但相对较缓。

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为潜水层厚度,到地面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层不具有上层隔板,与大气圈、地表水圈密切关联,在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岩石孔隙类型

包气带自下而上包括

包气带自上而下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

包气带水

承压水

包气带水包括

包气带水:

以结合水、毛细水和气态水形式存在。

包括土壤水和上层滞水。

土壤水存在于上层土壤之中。

上层滞水是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以上的重力水。

包气带水受气候、人为因素影响强烈。

岩溶地区地下水垂直分布

包气带、季节变动带(过渡循环带)、饱水带(水平循环带、潜水带)、滞流带(深部循环带)

常见地表岩溶地貌类型(选择)

溶沟与石芽

溶蚀漏斗和塌陷漏斗

溶蚀洼地:

由溶蚀漏斗扩大而成,常沿构造线发育。

底部常有落水洞和漏斗,如底端被堵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