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3841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徐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C)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B)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C)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B)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教师

人格特征_。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行_。

2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道德两难_。

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

常规管理、平等管理_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30..主张"

有教无类"

的古代教育家是孔子。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高中_阶段。

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苏格拉伦_。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_和真谛。

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_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

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

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

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要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

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B5..B6.A7.D8.C9.C10.B

11.A12.D13.C14..B15.A16..B17.C18..A19.B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22..个体身心发展23.教师人格特征24.基础

25.行26.马克思主义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30.孔子31..高中32..苏格拉伦

33..艺术家34.本质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三、简答题

37..【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要点】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40..【要点】

41..【要点】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四、论述题

42..【要点】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代中国所提出的教育导向思想是(D)。

A.应试教育B.科举考试C.英才教育D.素质教育

2.有学者说:

“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大致是在(B)。

A.原始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初期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C.《学记》中就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

育思想

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的任务

5.平常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A)。

A.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

B.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结合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6.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

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C)。

A.鲁迅B.徐特立C.陶行知D.梁启超7.中小学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这是因为(C)。

A.教师都要评职称B.写写论文,提高自己的知名度C.教育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D.没事找事做8.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C)。

A.孟子B.荀子C.扬雄D.老子

9.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C)。

A.坚持教师为中心B.坚持教材为中心

C.实施因材施教D.实施标准化考试10.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二、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2、学制

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

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

3、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

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4、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如狂欢、暴怒、痛哭等

5、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绪,如心情舒畅或闷闷不乐等。

在心境产生的全部时间里,它能影响人的整个行动表现,保持它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使一切

都感染着某种情绪的色彩。

6、热情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如对党、对祖国的深厚而强烈的热爱。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避免遗忘

(1))组织有效的复习:

及时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时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

复习方式多样化

(2))适当的超额学习

(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2、根据中小学生记忆特点,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答:

(1)启发学生学习的自学性

(2))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把看、听、说、练结合起来

(4))把概念讲深讲透

(5))重视课堂练习的作用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育学生合理地满足和调节需要

(3))丰富多样的情境教育

(4))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

1-5DDBCA6-10CCCCB

二、名词解释1.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2.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

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

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

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

3.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4.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如狂欢、暴怒、痛哭等。

5.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绪,如心情舒畅或闷闷不乐等。

在心境产

生的全部时间里,它能影响人的整个行动表现,保持它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使一切都感染着某种情绪的色彩。

6.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如对党、对祖国的深厚而强烈

的热爱。

三、论述题

1、答:

(1)组织有效的复习:

2、答:

(1)启发学生学习的自学性

(5))重视课堂练习的作用。

3、答: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职业老师资格

第三套

一、填空题

1、伴随着近代大工业生产而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

2、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____。

3、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4、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和____。

5、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包括____、____和____三种形式。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辅助形式有____、____等。

7、教师备课最后要落实到写好三种教学计划上,这三种计划是____、_

___和____。

二、名词解释

1、教学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

3、课程

三、单项选择题

1.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

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

是关键。

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3.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B.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C.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

D.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4.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

“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

A.教育的经济功能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自然功能D.教育的道德功能5.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目标是()。

A.10年B.6年C.9年D.12年6.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

A.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B.英国哲学家培根

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D.英国哲学家洛克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8.“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把“教育”作此解释的是()。

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

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时间是()。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10..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这是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政治本位论D.宗教本位论四、简答题

1、简述德育过程的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2、简述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可以遵循。

1、班级授课制

2、京师同文馆

3、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4、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5、讲述、讲解和讲演

6、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等

7、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二、名词解释

1、教学组织形式: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班级授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

集体上课。

3、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

(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1-5CBBAC6-10BCAAB

四、简答题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2、答: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四套

1、德育是____、____、____的总称。

2、德育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即____、____、____。

4、德育过程通常由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

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________。

7、我国班主任老师总结出的德育经验是"

晓之以理,____,____,_

___"

8、我国德育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_等。

1、学校德育

2、陶冶法

3、说服法三、选择题

1、提出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

A、科尔伯格B、彼得·

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

2、教育者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D、指导自我教育3、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政治课和其他各科教学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D、班主任工作

4、教学是()

A、教师教的活动B、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5、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最初是由教育家()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孔子D、夸美纽斯

6、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D、运用知识

7、教师通过展示实物、进行示范性实验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演示法B、实验法C、练习法D、讲授法8、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孔子D、夸美纽斯四、简答题

1、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是什么?

2、简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3、简述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1、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2、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4、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

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组织活动和交往

7、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8、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1、学校德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