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7389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357 大小:4.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7页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7页
亲,该文档总共3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3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三大宗教幻灯片PPT资料.ppt

通过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静寂)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

正思维-又称正志、正思、正分别等。

通过正见的原则使得心中勿起贪、嗔之念,这是清净意业的功夫;

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

这是清净口业的功夫;

正业-正确的行为。

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这是清净身业的功夫;

正命-顺从佛陀的教导,远离五种被认为不正当的职业(相互标榜、乍现奇特、占卜巫术等),从事正当的职业来获得生活的来源。

正精进-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

正念-系念正道,不起邪念;

即是以不净观等方法,摄心制心,使之不受外物欲念所动摇;

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解说,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

佛教并不反对其他的宗教,凡是能有助于个人修行的都可以融汇于佛教中。

因而把正见当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八正道也是针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中一些派别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

佛陀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称为中道。

原始佛教对这种不苦不乐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视,列为四谛之一“道谛”的具体内容。

对于八正道的详细解释有安世高译的佛说八正道经、增一阿含经的四谛品和南传相应部经典。

据释伽牟尼说,如果按此八种修行之法行事,就可进入涅槃之境,十二因缘,业报轮回是古代印度各种宗教和学派共同坚持的信仰,释迦牟尼的特点是为这种传统的信仰提供一套哲理性的说明这就是十二因缘此说的内容也就是四圣谛中的苦谛与集谛的发展,目的在于说明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由十二种因缘会合而成,由此十二种因缘决定众生必然处于三世流转、业报轮回的过程之中,它把三世流转的过程归结为因果相生、次第相接的十二种因缘,十二因缘包括: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华法经云:

“及广说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因为有其中一个便有了其它的,因为有一个生起其它的便生起,因为有一个无其它的也就无了,有一个灭了其它的也就灭了。

十二因缘着重论述的是:

人生之苦都源于无明(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嗔的根源)而引起的造业果报,生死轮回不息,因而只有消灭无明,皈依佛法,才能得到解脱,达到不生不灭的理想界涅槃,四法印,为了破除无明,求得最后解脱,释迦牟尼用缘起说来否定世界万物的实有,得到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四大结论,并以此作为评判佛法之是非真假的标准,这就是“四法印”所谓印,即证明印可之意理解了四法印,也就理解了佛教的根本思想,四法印之一,诸行无常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相持的相互关系,没有恒常不变的存在。

四法印之二,诸法无我“世界上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并无本体论的所谓我的存在”“无我”的意思是无固定性,亦即无自在性。

四法印之三,有漏皆苦“漏”是烦恼的意思。

困惑所造成的烦恼就是业,因业而有生死苦,就是有漏皆苦。

四法印之四,涅槃寂静涅槃这个词的原意是“熄灭”,意译“圆寂”。

它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一种精神境界。

即对“生死”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断灭。

佛教“涅槃”思想之由来,释迦牟尼不承认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的权威性,反对杀生献血的祭祀等(备注:

吠陀,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

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

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但佛教继承了婆罗门教关于“轮回”的教义。

所谓“轮回”,就是说,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象车轮似的一生一生流转不停。

他们认为,有生命的东西,有一个前生和一个来生。

一个人的前生不一定是人,也许是鬼,畜牲,也许是神。

至于你是什么,则决定于前生的“业”。

“业”是行为,包括思想、言语、行动。

他们认为世界是个苦海,人免不了生、老、病、死,总的来说就是苦。

如果一个人今生修善,他来生也许是人;

若他行恶,来生就会变鬼或禽兽;

修得好一点,也许能做皇帝。

但他们认为,就算做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充其量免了老,那就更苦,因为要早死。

因而他们的人生也是悲观的,什么“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欲望,由欲望而造业,就不免于轮回。

他们不愿轮回,他们认为修行再好,不过当皇帝,还是要受生、老、病、死的苦,所以他们为了要摆脱“轮回”,就创造“涅槃”之说。

“涅槃”niepan,就是说,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修行止于至善,达到寂灭入涅槃,再也不轮回,止于至善,灭绝一切欲望而达到完全静寂的至高无上的境地。

如果修道不到家即不能止于至善,还要轮回做个皇帝呢!

他们什么都不愿做,故一直修到止于至善了,即入涅槃。

后来,涅槃一词多指成佛或得道和尚的死亡。

早期佛教没有承认一个创造世界的主宰,这一点不同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当时佛教没有神庙,也不崇拜偶像。

释迦牟尼死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做“舍利”。

佛教徒把他火化后留下来的骨灰,分发并保存在圣地兴建的“宰堵波”(一种印度塔)里,以示对释迦牟尼的景仰。

佛寺和偶像是以后才出现的,而崇拜偶像大约是主历1世纪以后的事。

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佛陀、菩萨、罗汉、成道高僧均有舍利。

若是佛舍利,锤打不碎,若是弟子舍利,撞击便破。

佛教教团僧伽的形成,随着信徒日增,自然形成教徒组成的会社,称为“僧伽”。

初期的佛陀弟子泛指来听声闻或教法的人们,后来则专指精进勤修“八正道”的出家僧众。

佛教的主要礼仪,佛教徒的称谓出家四众:

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沙弥(小和尚,未满二十岁出家)、沙弥尼(小尼姑,未满二十岁出家)“喇嘛”(藏语和尚),在家信众:

优婆塞(梵文,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归依的男子。

我国大都用“居士”一词来代替优婆塞,因为“优婆塞”是外语音译,难入汉语系统,而“居士”是汉语,意思明白易懂。

)优婆夷(梵文,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

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

),佛教主要节日,一、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伽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也称“佛诞节”二、盂兰盆节(会):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节日之一,又称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三、“腊八节”“成道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伽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

释迦牟尼还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须遵守“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出家的教徒:

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姑)。

他们必须剃发,穿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另外他们还要遵守以下出家人的戒律。

如饭食要有节制;

不观赏舞蹈、音乐、戏剧;

不佩戴饰物等。

佛教的发展,佛教的四次结集:

第一次结集:

佛陀死后不久,大弟子伽叶在摩揭脱国的王舍城召集了500名佛教徒参加的会议,各自回忆自己所听的佛陀说教,定为”佛说”,形成了最早的佛教经典和戒律,企图以此来维护佛教的统一。

另外,富娄那为首的另一批同样结集,反映了佛教早期的分化。

第二次结集:

佛陀死后一百余年,教团分歧更甚。

主要集中在戒律问题上。

两方就争执展开辩论,辩论结果,两派正式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

第三次结集:

阿育王时代,他为结束部派佛教的纷争,曾在华氏城召集了1000名佛徒参加的大会,编辑三藏经典。

第四次结集:

公元1世纪,印度史上的“南北朝时代”,迦腻色迦王在位时,编集和注释了三藏经典。

而上座部和大众部佛教更趋分化,形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分歧,早期佛教认为修行虽然可以使人入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

后期,佛教的一派造了寺庙,崇拜偶像。

他们宣扬信佛修行,人人都能成佛,并说这样气派大,乘的是大车,故有“大乘”佛教之称,即把保持原来说法的另一派贬为“小乘”佛教。

1、在宗教世界观上,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

大乘主张“法我皆空”2、在佛陀观上,小乘视佛陀为历史人物;

大乘把佛神格化,尊为偶像。

3、在修行的目标上,小乘一般主张个人解脱,修得阿罗汉果;

大乘主张普渡众生,目标是菩萨行。

4、在修行的方法上,小乘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

大乘菩萨行兼修“六度四摄”,“四摄”:

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便。

第一、布施,有三种施:

1、财施,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惠施众生,这叫外财施;

以体力脑力,帮助他人,这叫内财施。

2、法施,顺应人们的请求,将佛法道理讲给他们听;

将佛经印送给人看;

或将自己礼诵修持功德回向众生,这都是法施。

3、无畏施,对疾病者,施与医药;

对迷路者,指明方向;

对冤仇者,调解道歉;

对受灾者,解救危难等,凡使人解除畏惧惶惑,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安宁的,都叫无畏施。

第二、爱语,我们对人说话,须要和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话、质直语、调解语、柔和语,使他人对三宝起恭敬之心,对佛法能依教奉行。

第三、利行,修菩萨行的人,于身口意三业,做事、说话、存心动念,要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们自然欢喜受教。

第四、同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随类化身,同止同作,同学同修,既然志同道合,便易成就菩提。

以上四摄法,都是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

“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作佛事”,即是此意。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六度就是使人度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

第一、布施度悭qian贪。

布施即财施、法施、无畏施(上面已经介绍)。

第二、持戒度毁犯。

戒有防过止非的作用,一般信佛学佛的人,都要遵守戒律,远离过失,才能身心安定,开发智慧,圆成佛道。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多种(略)。

第三、忍辱度瞋恚chenhui。

他人对我的打骂、讽刺和诽谤、侮辱、冤屈等等横逆境界,必须能够忍受,不生瞋恨心、报复心、退悔心。

既不为逆境的苦所妨碍,也不为顺境的乐所转移,更不为寒、热、风、雪、饥、渴、老、病等所动摇。

在修习佛法中,了达一切法本自不生,皆是缘生无性,不论此法他法,动中静中,都是一致,这是忍辱功夫高深的成就,这是学佛法、做善事所不可缺少的修养功夫。

第四、精进度懈怠。

精进就是一往向前的意思。

精是不杂,进是不退。

要精,要勤,要一门深入,时光一去不返,人命无常,应奋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当然更要克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

六度中其它五度都要靠精进才能成就。

第五、禅定度散乱。

梵语禅定,此云静虑,六祖惠能大师说: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也有的说:

“一心研修为禅,一念静止为定。

”这是扫荡心中一切妄想,使心专注一境的功夫。

第六、般若(智慧)度愚痴。

般若是梵语,译作智慧,它含义深广,有了知、分别、简择、决断等许多意义,是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它圆融无碍,而又灵明自如,非一般文字语言所能说得透彻,仅能在譬喻中领会其精神。

在六度中它是眼睛,使修行者不走错路、不落坑碰壁。

上面诸度中没有般若就不彻底、不究竟、不能到彼岸,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智慧,修习介法,没有智慧,还会走到邪路上去。

可见般若智慧的重要性。

它是使人们从相对真理引导到绝对真理的唯一法门。

以上六度,是菩萨自行化他,利乐有情的大行大愿。

佛教的传播,贵霜王朝时代(约公元1世纪)及其以后,佛教一方面再次从印度走向世界,a.小乘向南传到印度南方邻国锡兰、泰国、缅甸、爪哇、柬埔寨和老挝等地;

b.大乘则从中亚越过葱岭进入中国内地,并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使佛教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

另一方面,在印度本土,佛教则面临新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激烈竞争。

公元10世纪后,印度教在印度全国取得优势。

同时,中亚伊斯兰教势力的入侵,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全面溃灭了。

佛教的发展:

佛教走向世界化的原因,1、从宗教本身的性质看,其宗旨在于普渡众生,宗教观念具有适用全人类的普遍性。

2、其基本教义符合各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而得到不同国家的历代统治者的支持。

3、它没有民族-国家宗教的狭隘性,而且具有排他性较少、宽容性较多的特性。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大陆(30%)、台湾(28%)、日本(71%)、韩国(23%)、蒙古(93%)等东亚地区以及泰国(94%)、柬埔寨(93%)、缅甸(90%)、越南(50%)、斯里兰卡(70%)等东南亚国家,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

佛教徒人数有7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1%。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经典,主前3世纪,佛教由印度传入斯里兰卡。

过了几个世纪后,传到中国西南的傣族地区,主要是小乘佛教。

到东汉孝明帝(主后58年到75年),佛教由印度北方开始传入中国汉族地区。

到主后1世纪下半叶,佛教大量传入,但以大乘为主。

在印度北方兴起的以大乘佛教为基础而注重念咒和魔法的秘教,13世纪传入蒙古地区,形成喇嘛教。

佛教的经典,统称;

藏经,俗称;

佛经,也叫大藏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

“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

“律”是指佛陀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条。

“论”是佛陀的弟子们在学习佛经后所得的心得。

重要经典,等等.,汉传佛教的几个宗派,1、天台宗2、三论宗3、唯识宗4、律宗5、华严宗6、密宗7、净土宗8、禅宗,禅宗理论:

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僧尼之数:

东晋时为24,000人;

北齐时最多,计300万;

到唐朝时则为265,000多人。

寺院之数:

西晋时仅180所;

北齐时为40,000所;

唐代最多,竟达44,600多所。

寺院主要是供僧尼居住;

但有时也成为达官贵人的家庭;

有时则供其他活动之用。

“浮屠”:

是梵文的译音,中文称为“塔”。

塔或五级,或七级,或九级,或十三级不等,为储藏经典之用,如长安宫城南大慈恩寺。

造砖浮屠,藏译玄藏所取西域佛经,名雁塔。

还有为纪念之用,即如雁塔本为纪念一特殊之雁而来的。

婆罗浮屠寺庙群,“石窟”,是凿石壁成窟,用来安置佛像。

大同云冈石窟-山西,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_甘肃景点,“佛像”;

自佛教传入,雕琢佛像。

有用铁铸成的,有用石凿成的,有用石灰胶成的,有用木雕成的。

最大的竟达6070尺之高。

“显祖于天宫寺造释迦立像,高43尺,用赤金100,000斤,黄金600斤。

”魏书造像立碑,始于北魏,迄于唐之中叶。

大抵所造者释迦、弥陀、弥勒及观世音等为最多。

佛书是很有名的,尤其在敦煌千佛洞,各种佛书都有,如千手佛观世音菩萨,又有表示极乐世界或天堂等的佛书。

莫高窟-甘肃敦煌市,佛经名录,大藏经药师经观音经六祖坛经金光明经阿弥陀经金刚顶经法华经金刚经心经苏悉地经佛说佛名经仁王经高王观世音经天龙八部赞阿含经佛母经伽耶山顶经尊胜陀罗尼经提谓波利经大有经观普贤经华严经理趣经四品法门经十二部经中论唯识二十论因明入正理论念佛三昧宝王论金錍论十二门论三十唯识论杂阿昆昙心论释摩诃衍论,佛教曾一度兴盛,在印度则由盛而衰,到1213世纪时几乎完全消失了,其实佛教在印度还不如印度教(婆罗门教)。

目前印度居民83%信印度教,而佛教信徒只有2%3%左右,为数甚少。

尼泊尔居民信印度教为85%,而信佛教的只有13%。

作为佛教发源地的印度和尼泊尔,现在信佛教的人寥寥无几。

有人认为信佛教可以上天堂(西天、极乐世界)。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早期佛教教义没有承认有宇宙主宰、有天堂。

他们最高目标就是止于至善入涅槃,不再轮回,死后什么都没有,再也不投胎。

它认为世界是个苦海,一切皆空,可是它所要达到的是寂灭,还是个“空”。

以空补空才是它的目的。

人死后到西天是中国人后来的说法,意思是到佛教圣地(印度和尼泊尔),它是在中国的西方,所以说西天。

原先的佛教解决不了人的归宿,用寂灭入涅槃怎能满足人的要求?

它不信天地有创造主,人死后也不能上天堂。

可惜今日有不少人信佛教寄望于将来上西天。

大乘佛教有所改变,所以主历1世纪传入时,以大乘为主。

佛教传到中国后,为了满足一些人的欲望而创造出许多原先没有的事。

请记得,佛教并不像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相信创造主宰。

它既没有主宰,也没有天堂。

所以我们说,天地之间的真神绝不是佛教的释迦等,我们不是故意把它说成这样。

我们必须分辨初期佛教与后期佛教。

连创立佛教的释迦也不提倡有主宰与天堂,信佛又怎能上西天得永生呢?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

它的影响仅次于基督教而大于佛教。

它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各国,南亚次大陆及东南亚一带。

它的影响力既然那么大,到底是它从神来的呢?

还是基督教从神来的呢?

一、概论,1名称“伊斯兰”是“归顺”、“顺安”,意译为“清真”或“真教”,我国称之为“回教”,由于回族人曾信这教的人甚多,所以称“回教”,又叫“清真教”、“天方教”。

回教徒不喜欢人称这教为“穆罕默德教”,认为是一种侮辱。

信这教的人称为“穆斯林”,意即信仰和服从安拉的人。

2最迟创教世界各大宗教,以伊斯兰教出现最迟。

3是一种新的神政治体。

4发源地阿拉伯。

阿拉伯沙漠多,没有高山。

2名城都在这地域内。

没有灌溉的河流,只有一些干涸的谷,阿拉伯是“骆驼”的生地。

阿拉伯人相信他们是以实玛利的后裔,那口水井(创21:

29)还在麦加。

他们住帐幕,一个帐幕一家人,几个帐幕成为一个部落.部落成员都出于同一民族Qaum,由许多民族结成一个部族Qa-buan,每一部族有一族长ShagRn.,二、穆罕默德,1穆罕默德Mohammed(570-632),应受赞美意。

伊斯兰教创始人,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的伊斯兰教先知。

中国的穆斯林普遍尊称之为“穆圣”,也被称作“马圣人”。

于570年8月20日(有说571年4月22日)在麦加古来什Quraish出生。

632年6月8日逝世于麦地那他的全名是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本哈希姆。

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亚伯拉罕诸教的最后一位先知。

此外他还统一了阿拉伯的各部落,并以此奠定了后来阿拉伯帝国的基础。

2他的祖先,在他百多年前管理开儿白(意即崇拜的黑石)寺院和大会,他的父亲是个商人。

3穆氏没有产业没有学问,幼时患有癫癎病。

4少时为孤儿5十二岁随伯父往叙利亚做买卖,6岁时为孤儿,8岁时祖父也死了,由大伯艾布塔利布Abutahb收养。

他幼时为牧童,岁开始随伯父外出经商,曾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及多神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状况有较深的了解。

在叙利亚南的布苏拉布,结识了僧侣巴希拉。

巴希拉知道穆氏聪慧过人,有如先知。

19岁他又到约但河东,常与犹太教徒及偏正道的基督教徒相接触,明白圣经。

他又感到天外有天,认识西方罗马社会新闻与基督教,又听到波斯人及他们的宗教。

他们生意不好,叔伯停止经商,他们过安静的生活,穆氏接受阿拉伯文化的熏陶。

625岁结婚,在麦加城内一富有寡妇赫底彻雇用他为管家,为她去叙利亚经商。

不久,娶她为妻。

赫底彻比他大15岁。

但他结婚后生活很美满,生2男4女,而2男皆夭折了。

不久其妻死了,他又娶10妻2妾,其中7人是寡妇,造成多妻制,可兰经第4章许可回教徒娶4个妻子。

赫底彻的堂兄吾尔格是基督教学者,曾把圣经译成阿拉伯文。

740岁在麦加传道(610年),年,穆罕默德已达年岁,有一天,当他在希拉山洞内独自深思时接到了安拉通过天使传达的启示,命令他作为人间的使者,传播伊斯兰教。

穆氏在希拉山洞安静默想说:

“加百列向他显现与说话。

要他认字,用笔教人,叫他做主的钦差。

因此,他出现为一个先知,宣传一个新的宗教,叫人信安拉Anah(即天父或神)。

两次得真主安拉的启示,要他把一种永远的真理告诉人,万物不是主,唯安拉是真主,穆氏为其使者。

伊斯兰教有着严格的教规,教义的核心就是服从安拉,服从先知。

所以在传教伊始,穆罕默德的地位就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是伊斯兰教的显著特点。

也是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

最先皈依者是他的家人,他的妻子是第一个皈依者,她全力支持他的事业,他的堂弟阿里是第2个皈依者,第3个是他的义子。

他传教提出“宽宏”、“和平”、“安宁”与禁止高利贷。

一批商人入教,每天聚会向真主祷告,背诵有关真主的启示,即可兰经一些章节。

8被迫“圣迁”,即迁都,主后615年,穆氏的布道受古来什部落以阿布苏富扬为首的贵族的反对和迫害,信徒分批逃到埃塞俄比亚。

他曾攻击偶像引起人的不满,于623年9月2日(穆氏53岁),他与150多个信徒从麦加迁往麦地那Medinal城。

后来,这一年成了回教的纪念年,他们在那里继续传教,组织武装,定各种制度和律例,政教合一的政策。

那时他不断和麦加贵族并麦地那犹太教徒争战,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