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4385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刍议文档格式.docx

G25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6921(XX)22—0178—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合并重组就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目的在于调整高校的整体布局结构,形成以多学科大学为主,综合性大学和专门性高校相互呼应的格局。

合并使高校产生规模效益,促进了学科融合与优势互补,提高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利用效率,增强了高校自身的竞争力。

高校图书馆为各学科提供专业化、深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服务趋势。

图书馆作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合并也给其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努力增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合并高校图书馆创新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1合并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的优势在于文献馆藏总量的增加,实现了资源共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原有办学投入基数低,特别是图书馆文献资源与合并后的办学目标很不相符;

队伍素质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学校合并后,图书馆员工队伍数量有较大扩充,同时也承担着在学校合并转制期间分流人员安置所的角色;

队伍专业结构比较单一,合并高校图书馆员工绝大多数是本专业毕业的,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但对学校专业覆盖率低,缺乏采集和评价某一学科专业的情报咨询服务的能力;

队伍职称结构比例不合理,高级职称人员偏少,员工进取心不强,工作状态低迷;

队伍分配结构比例不合理,高校实行津贴制都是按照行政级别和职称级别划分档次,图书馆本身在一个业务部门中又存在各级职称专业人员干同样工作而领取不同津贴的现象,淡化了职称评聘制度对业务工作的激励作用,这样就形成了“缺乏竞争力”的消极工作局面。

合并后高校图书馆如何真正做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服务于读者呢?

笔者认为,在合并高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以学科为纽带,将文献资源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是国际图书馆界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

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是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

学科馆员是指既具有图书情报专业学科背景,熟悉本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又掌握某一学科教学科研情况,熟悉某一类学科专业知识,负责在该特定学科(专业)领域开展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源参考服务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

具体内容包括:

①学科馆员在掌握其对口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追踪学术前沿,对一些热点问题、新观点进行收集和分析研究,以二次(或三次)文献的形式揭示给读者为其教学科研提供参考;

②跟踪学科带头人等重点用户,对其教学或科研课题提供全程定题文献信息等服务;

③定期对相关学科进行文献信息需求调研,组织、开发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立学科导航等服务。

  学科馆员在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中普遍使用。

我国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在国内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XX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纷纷跟进,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约l4%的高校实行了这一制度。

教育部XX年2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三十条规定:

“高等学校鼓励图书馆专业人员同时掌握图书馆学和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重视培养高层次的学科专家。

”这里所说的“学科专家”就是研究某一学科的文献信息并为相应学科的用户提供深层次文献信息服务专家,即学科馆员。

  3合并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3.1合并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合并重组后高校为多学科综合性的大学,对学科专业作了很大的调整,一些热门学科得到了加强,一些新的学科、边缘学科应运而生。

图书馆采访人员因不熟悉各院系的专业特色,可能造成藏书结构不合理,馆藏文献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学科馆员因了解对口院系学科专业设置和科研课题方向及教学对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可以使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和优化文献资源建设及文献资源结构,使文献信息服务具有针对性,科学性。

因此,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符合合并高校自身发展规律,是合并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然趋势。

  3.2适应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特别是合并高校,建立良好的学科建设不仅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提高学校竞争优势的体现。

学科建设离不开文献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的有力支持。

同时,合并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采访人员因不熟悉各院系的专业特色,可能造成藏书结构不合理,浪费有限的图书采购经费,馆藏资料得不到充分利用。

所以,学科馆员是以满足学校学科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己任,学科馆员应主动与对口院系科研课题组相关人员联系,为科研课题提供包括课题检索、定题服务、情报调研服务等方面的情报服务。

  3.3高校图书馆服务品牌发展的需要

  品牌是企业界十分推崇的一个概念,实施品牌战略是谋取更大发展的法宝。

合并高校把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作为一个办学方向,在内涵建设上下工夫。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基础以质量建设为目标、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这些都离不开“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尤其需要依靠学科馆员制度这一行之有效的信息服务模式,通过“品牌服务工程”来实现和提升自身的价值。

图书馆服务品牌是图书馆服务的精华,是一种大家公认的优质服务的规范,能提高其在读者心目中的认同度、信誉度、知名度。

因此,引入学科馆员制度,深化信息服务层次,体现了用户至上的服务品牌思想。

重塑高校图书馆形象,既是其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图书馆价值实现的需要。

  3.4图书馆队伍自我发展的需要

  通过高校合并图书馆人员结构正逐步年轻化、专业化,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文献信息事业的发展,也为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由于受管理机制的制约,图书馆内部缺乏良好的竞争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影响,动摇了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而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给馆员提供自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这样既有利于图书馆队伍的建设和稳定,也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学术地位以及影响力,推动图书馆各方面工作的持续发展。

  4合并高校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应采取的措施

  4.1统一认识,统筹规划,和谐管理

  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和师资需要一流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国外2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学科馆员制度使高校图书馆真正融入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当中,使其文献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和有效的利用,同样,国内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等由于引进学科馆员制度较早,操作较为规范。

其经验给合并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启示、借鉴。

为此,合并高校各级领导要站在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学科馆员制度,把它作为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应成立相应的项目小组或工作委员会,对学科馆员制度统一认识,统筹规划,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同国内外同行交流沟通,探讨本校特色学科馆员制度的运行机制,来发展规划完善学科馆员的管理制度。

  4.2设立学科馆员岗位责任及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应以合并重组为契机,设置“学科馆员”岗位,明确学科馆员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职责,并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从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

在学科馆员的岗位设置上,应与学科专业相对应,每一个学科或院系都有一名对口学科馆员。

比如清华大学安排了14名学科馆员对口于12个院系图情教授建立联系,西北工业大学5名学科馆员对应14个院系科研单位,另有3名学科馆员分别负责多种外文期刊及电子资源、中文图书和外文图书的定购。

图书馆要根据合并高校学科的设置,划分学科的工作范围,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职责,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同时,要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促进学科馆员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也是检验学科馆员制度运作情况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学科馆员应实行双向考核,既接受图书馆的考核,又接受对口院系的考核,其中以用户评价为主。

学科馆员不是终身制,要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这样既能调动普通馆员竞聘学科馆员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学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

  4.3对学科馆员实行资格认证

  在国外,专业图书馆员必须获得硕士学历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能在图书馆的专业岗位上任职,如美国要求学科馆员必须拥有ALA(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认证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的人,这种持证上岗的制度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目前国内高校特别是合并高校图书馆离这个要求还相差甚远。

由于合并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符合学科馆员要求相对较少,对学科馆员资质认证的认识程度不足。

但是,学科馆员作为大学图书馆的形象代表,与各院系用户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和往来,为对口院系师生提供专业性的信息服务,因此,对学科馆员进行资格认证十分必要。

笔者认为,合并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国内外学科馆员从业资格认证制度。

先成立学科馆员工作委员会,对符合条件的馆员进行资质认证,不符合条件的馆员,鼓励其继续深造,争取早日获得资质认证。

同时,学科馆员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始终把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放在第一位。

  4.4宣传学科馆员,加强同各院系的联系和交流

  学科馆员真正发挥作用,除了依赖自身素质和能力外,还需要学校和图书馆创造学术、科研的氛围。

目前,合并高校正朝着“研究型大学”发展,可以说学科馆员制度是顺应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科馆员的工作离不开各院系的支持,因而必须同院系建立一个良好的联系平台,加强同各院系的联系和交流,紧紧跟踪教学和学科前沿课题,配合对口院系开展定题跟踪服务。

学科馆员制度建立之初,可向院系阐明“学科馆员”对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保障与促进作用,可从对口院系兼职“图情教授”,其职责是负责向图书馆提供院系学科建设和科研课题及文献信息需要的情况,并配合学科馆员开展工作。

这样,通过学科馆员与“图情教授”的互动,使图书馆和院系之间的信息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科馆员工作的后续发展,推广宣传学科馆员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4.5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学科馆员的地位和待遇

  要组建一支素质良好、竞争有力的高校学科馆员队伍,重要的是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能否具有吸引力,就必须改革目前的分配制度,这样既体现学科馆员的资本价值,又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的统效。

在合并高校图书馆更应该提高学科馆员的待遇,使学科馆员的收入明显高于一般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使学科馆员的重要角色得以实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由于激励机制的到位,全馆工作人员的努力必将使图书馆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工作环境,增加学科馆员的竞争意识与敬业精神,才能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4.6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团队精神

  品牌是商品和服务的缩影,是质量的凝结,是信誉的保证,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并高校图书馆的生存条件面临重大挑战,谁拥有特色的服务品牌,谁就拥有更多的用户和市场。

品牌战略是一种追求高知名度和高信誉的策略,将品牌形象引入图书馆,是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途径。

高校图书馆通过特色的信息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塑造品牌,以品牌效应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高校图书馆的品牌战略。

打造团队精神,就是加强图书馆内部间的协调和配合,就是把每个人的能力、经验、态度和价值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内容丰富的团队。

因此,团队精神对建立和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科馆员间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互相协作,共同创业,才能开创图书馆事业的新局面。

  5结语

  总之,在重组合并高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而实施的一项新举措,体现了大学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的方向,是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要向已开展学科馆员制度的其他高校图书馆团队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图书馆,一流的图书馆需要,一流的文献信息服务,建设“学科馆员”制度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都平平,杨广锋.学科馆员任职资格及绩效考评研究[J].图书馆论坛,XX,

(1):

37~39.

  [2]袁红卫.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XX,

(1):

69~68.

  [3]张俊玲.略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高校图书馆工作,XX,

(2):

80~81.

  [4]郝俊国.建立新时代的学科馆员制度势在必行[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XX,

(1):

116~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