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447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1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1.3项目区工程地质概况

项目区位于中生界晚期之后所形成的白银改造剥蚀盆地,地貌总体特征为黄土覆盖的波状起伏的地形,主要为黄土堆积后的侵蚀作用而形成连续峁和孤立峁,连续峁主要由黄土梁切割而成圆形或椭圆形,峁顶呈穹形,两峁之间有地势较低的鞍部。

工程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以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和全新统洪积层为主,地层简单。

该区域在大地构造上,位于“陇西系”大型的帚状构造体系。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局部地区0.3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Ⅷ级),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1.4项目区实施范围及饮水不安全类型

项目区包括3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现状总人口为4704人,根据《白银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均为饮水不安全人口,饮水不安全类型为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设计人口为5207人,本次规划全部解决。

1.5工程措施、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工程措施是水源选择白银公司动力厂一水源经净化处理后的水,通过泵站加压分别永丰配水区和永兴配水区供水,设供水管网,实施供水入户。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

加压泵站1座,建筑面积为42.25m2,配套机组2台套,供水管网设干管2条,长6.3km,支管17条总长15.76km,分支管28.23km,用户管28.23km,管道穿越沟道防洪工程1处,各类闸阀井202座。

1.6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工程总投资199.9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61.44万元,设备安装工程17.63万元,金属结构安装工程0.44万元,临时工程4.20万元,其他费用10.39万元,预备费5.82万元。

主要工程量:

土石方挖填15.45万m3,现浇砼1089m3,砌砖689m3。

主要材料总用量:

水泥为239t,钢材2.9t,砂子518m3,石子898m3,Upvc管13.51t,PE管11.88t,需总劳力2.8万个工日。

根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本工程将以国家投资为主,地方配套为辅,其中国家投资占70%,地方配套占30%。

工程总投资199.92万元,申请中央国债资金139.94万元,地方配套59.98万元。

1.7建设管理及运营管理

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省上制定的《农村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甘肃省农村饮水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和《白银市村镇供水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进行。

将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各个环节逐一靠实工作责任,加强领导,科学管理,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白银区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水利、计划、财政、扶贫、卫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市政府与区政府、市水利局与区水利局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责任明确,各尽其职的工作机制。

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建设程序,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项目法人负责制。

工程建成后由白银区四龙镇水管所代表国家进行资产管理,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以水养水,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负责制,水管所全权负责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修管理,不在另行增加机构、管理措施和人员编制。

1.8经济评价

本工程的实施使当地的水资源得到充分收集和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供水入户的实施,使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使大批劳动力得到解放,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预测的理论水价为2.46元/m3,低于居民最大负担能力5%,水价预测合理。

1.9工程特性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水文气象

1

多年平均降雨量

204.3

2

多年平均气温

7.90

3

最大冻土深度

m

1.08

工程规划

供水水源

净化黄河水

设计年限

15

解决现状人口

4704

4

设计人口

5207

5

工程设计供水规模

m3/d

284

6

年总用水量

万m3

7.98

7

人均综合用水量

L/d·

54.47

工程设计

加压泵站

座/m2

1/42.25

水泵

台套

管网

供水干管

km

6.3

供水支管

15.76

分支管

28.23

用户管

管网各种阀井

202

主要工程量及材料

土石方挖填

混凝土

m3

1089

砌砖

689

水泥

t

239

石子

898

砂子

518

Upvc管、PE管

25.39

施工组织

总共期

总共日

万工日

2.8

工程投资

万元

199.92

经济效益分析

水费核定

元/m3

2.46

工程特性表

2项目区基本情况

2.1项目区概况

2.1.1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项目区有永丰村、梁庄村和永兴村3个行政村,其中永丰村包括强家台和雒家湾2个自然村,梁庄村包括高家窑、梁家庄和沙河口3个自然村,永兴村包括盐锅坡、山水桥和永兴新村3个自然村,3个村的现状总人口为4704人,其中永丰村1669人、梁庄村1510人、永兴村1525人,均为饮水不安全人口,本次规划全部解决。

3个村专业户养殖猪403头、羊470只、鸡5944只,3村耕地总面积5571.6亩,均为水浇地,粮食生产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人均产粮330kg,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蔬菜和果树为主,经济状况比较良好,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20元。

2.1.2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貌总体特征为沿黄河而形成的河谷地貌形态。

是新构造运动的地壳间歇性抬升与河流侵蚀、堆积作用的结果,形成为盆地。

谷地内现代河床两侧发育有漫滩及Ⅰ、Ⅱ、Ⅲ、Ⅳ级阶地。

分布在黄河两岸。

黄河左岸工程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Ⅰ级阶地地表平坦,为洪泛区,阶地高于河床1.5~4.5m。

Ⅱ级阶地属堆积阶地,地形平坦,阶地高于河床10~20m,村镇、公路等建筑物建在其上。

区域内不存在大的地质构造断裂带和滑坡体等影响工程的不安全因素

(2)气象条件

项目区位于白银市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地貌,大部分山丘为黄土覆盖,黄土层之下多为砂砾石或红砂岩。

根据白银气象站26年地面气候实测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7.9℃,极端最高气温37.3℃,(发生在七月),极端最低气温-26℃,(发生在一月)。

年平均降水量204.3mm,主要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76.5%,年蒸发量2004mm,是降水量的近10倍,因此多有旱象出现。

年日照对数2537h,平均相对湿度51%,最大冻土深度108cm,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25mm/s,风向多北风,冬春二季又寒流和沙暴的侵袭。

2.2供水区饮用水现状及水源

项目区现状水源为未净化的农灌黄河水,靖丰渠灌溉渠道就从项目区通过,居民拉水入窖比较容易,水量也比较充足,但是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的生活和生产废水越来越多,大量废水排入黄河,使黄河水质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根据白银市环保局常年定期定点监测资料表明,黄河白银段总氮、氨氮、铅和粪大肠菌群超标。

其中总氮超标率为100%,均值高于Ⅴ类水质标准1.1倍;

氨氮、铅和粪大肠菌群均值超Ⅲ类水质标准,分别超过标准值1.2倍、1.2倍和6.9倍,超标率分别为100%、16.7%和100%。

黄河白银段总体水质为Ⅲ类,达不到生活饮用水二级水源水质标准。

由于长期饮用污染水,给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饮用水的不安全已直接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存,制约着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因此,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务之急。

2.3供水范围和主要供水对象

白银区四龙镇永丰、梁庄、永兴自来水工程位于白银市东南面。

供水范围为永丰、梁庄和永兴3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供水区相对比较集中,项目区内不安全人口总共4704人,941户,本次规划全部解决。

项目区饮水不安全范围、类型明细表表2-1

县区

名称

解决的范围

解决饮水不安全类型(人)

工程名称

乡镇名称

自然村名称

户数

人数

砷超标

苦咸水

未经处理的IV类及超IV类地表水

细菌学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表水

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

其它饮水水质超标问题

水量不达标

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水源保证率不达标

永丰梁庄永

四龙镇

强家台

185

925

雒家湾

149

744

高家窖

19

93

梁家庄

102

512

沙河口

181

905

盐锅坡

123

613

山水桥

124

624

永兴新村

58

288

合计

941

2.4供水规模和用水量

项目区内居民居住情况,设永丰区和永兴区两个配水区,永丰配水区包括永丰村和梁庄村共3179的用水人口,永兴配水区包括永兴村1525的用水人口。

根据当地群众饮水习惯和每日高峰期的用水情况,可确定人饮工程的设计用水量。

设计供水规模(最高日用水量)包括①居民生活用水量W1,②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W2,③公共建筑用水量W3,④企业用水量W4,⑤管网损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W5五部分。

计算见表2-3。

2.4.1设计限年及设计人口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结合当地发展情况确定工程设计年限为15年。

设计用水居民人数 

P=P0(1+γ)n+P1 

式中:

P0—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4704人,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

P1—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总数,本项目为0;

γ—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6.8‰;

n—工程设计年限15年。

计算得P=5207人。

2.4.2居民生活用水量

W1=Pq/1000 

P—设计用水居民人数5207人

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生活用水定额取值范围为30.0至40.0L/d.人,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最后取值40.0L/d.人。

计算得W1=208.29m3/d。

2.4.3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

生活用水中包含了散养的畜禽用水量,设计只考虑专业户饲养畜禽的用水量。

专业户养畜禽用水量计算表表2-2

畜禽类别

头数

定额L/d

设计用水量m3/d

526

30

12.09

691

4.7

4039

0.5

2.97

19.76

W2=19.76(m3/d)。

2.4.4公共建筑用水量

根据本项目特点公共建筑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计算。

计算结果W3=20.83(m3/d)

2.4.5企业用水量

项目区有乡镇企业2家,根据其近年来的用水情况调查,兼顾当前和中远期用水需求,用水量为生活用水量的5%:

W4=10.42(m3/d)

2.4.6管网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本工程取10%。

W5=24.89(m3/d)

2.4.7供水规模

W=W1+W2+W3+W4+W5=284(m3/d)。

用水量计算表表2-3

类别

定额值与用水量计算

永丰配水区

永兴配水区

居民生活用水量

现状人口

3179

1525

3519

1688

用水定额

L/人·

d

40.00

用水量

140.77

67.53

208.29

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

圈养饲养猪总数

287

116

403

L/头·

30.00

8.61

3.48

圈养羊总数

305

165

470

L/只·

10.00

3.05

1.65

4.70

4698

1246

5944

0.50

2.35

0.62

公共建筑用水量

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计

14.08

6.75

20.83

企业用水量

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计

7.04

3.38

10.42

管网漏失与未预见水量

按以上用水量之和的10%计

16.89

8.00

24.89

总用水量

192.78

91.41

284.19

设计最高日

193

91

年均用水量

万m3/d

5.41

2.57

54.78

54.15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284m3/d,供水按24小时全天供水,则最高日用水流量为3.29L/s。

·

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

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是指出现最高日用水状况并且在满足管网设计水压的条件下,管网一小时可以提供的最高用水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

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k时×

(最高日用水量/每日供水时间),经计算永丰干管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为5.58L/s,永兴干管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为2.65L/s。

人均综合用水量=供水规模/设计人口,经计算永丰配水区为54.78L/人·

d,永兴配水区为54.15L/人·

d。

2.5水源论证

项目区现状水源为未净化的农灌黄河水,当地居民从灌溉渠道拉水入窖后,只采取了简单的沉淀消毒处理,再没有其它任何净化措施。

水量虽然比较充足,但是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的生活和生产废水越来越多,大量废水排入黄河,使黄河水遭到了严重的污染,一些重金属离子如汞、铅等严重超标,水质恶化,饮水安全问题十分严重。

2004年6月白银公司动力厂在一水源建成一座生产能力1200m3/d的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饮用水标准,其水量除自用外,可向周围村镇提供商品水750m3/d。

四龙镇双合自来水工程已用水292m3/d,还剩余458m3/d,而四龙镇永丰、梁庄和永兴自来水工程的用水量为284m3/d,所以水量远远满足,因此本工程直接可以从水处理厂清水池接出,经测算,水压不够,须设1座加压泵房加压供水就能满足用水要求。

2.6供水水质和水压

2.6.1水质

水质标准:

主要参数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2.6.2最小服务水头

确定最高日最高时用水状况下,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最小服务水头为5~10m。

2.7供水方式

采用泵站加压送至管网,进行联片集中供水,实行供水到户。

为了保证用水区域随时能够用水,确定本工程采用24小时全天供水入户。

2.8工程方案选择

供水管网的布置依据工程区1:

10000地形图,结合用户的分布情况,并现场实地踏勘后,通过方案比较确定的。

本工程规划包括永丰和永兴两个配水区,干管有永丰干管和永兴干管,永丰干管控制永丰配水区的供水,永兴干管控制永兴配水区的供水。

通过现场踏勘,永丰干管有两条方案可选:

【一】从动力厂加压泵房接出,沿进厂公路朝西铺设,通过梁庄村到达桩号1+300后穿过东大沟,然后朝西北布设直到永丰村强家台社,末端桩号为2+700,该方案线路较短。

【二】从动力厂加压泵房接出,沿进厂公路朝西铺设,通过梁庄村到达桩号1+300后,朝西北布设经过梁庄村的高家窑(桩号2+500),然后穿过沙河沿东南方向布设直到永丰村的雒家湾,末端桩号为3+200。

该方案线路虽然一直比较平坦,管道铺设比较方便,但是管线太长,投资较大,不可取。

因此选择方案【一】合理。

永兴干管也从动力厂加压泵房接出,朝东南方向铺设到四龙公路(桩号0+720)后,顺着公路左侧一直铺设到永兴村的山水桥社,末端桩号为2+550,布置详见工程平面布置图。

由于两个配水区的地形高差不同,所需水泵的扬程也不一样,因此只能选择不同的水泵进行分别供水。

管网全部采用地埋方式铺设,管顶要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干管下垫10cm细砂。

管床开挖要求坡度均匀,沟底表面不得有碎石、硬块和其它突出物。

在水平或垂直方向转弯处,设防滑墩、止推墩和固定墩,均采用C15砼砌筑。

2.9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284m3/d,年用水量为7.98万m3,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1.0.3规定,本工程类型为Ⅳ型农村供水工程。

主要建筑物级别按4级设计,次级建筑物按5级设计。

2.10防洪和抗震标准

根据本工程类型,主要建筑物按10a一遇洪水设计,30a一遇洪水校核。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地震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4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2.11水源保护

生活饮用的水源,根据有关法规,必须设置卫生防护地带,在地带边界设置标志桩。

严禁捕捞、网箱养鱼、放鸭、停靠船只、洗涤、游泳等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设置标志和严禁事项告示牌。

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